2002年山西煤炭经济发展与展望

2002-02-08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按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再生能源和某种新型能源要实现产业化,50年内是很难形成的,当前还只能作为常规能源的补充,决不能代替常规能源。在今后的50年内,核聚变能也还不可能有较大面积的推广。而煤炭因其资源的丰富和价格的相对稳定,已成为动力生产的首选燃料。我国能源结构将实现多元化,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将加速发展,但份额不会很大,核能(裂变)乐观估计不超过10%至20%,目前还不足1%,且争议较大。而工业和民用液体、气体燃料将有相当一部分来自煤的转化,仍有相当大部分的化工原料来源于煤。因此,在50年左右的时间,尽管能源需求量不断增长,但根据中国的国情,煤炭在能源结构中仍占主导地位。 山西煤炭产量和调出量分别占全国的1/4和3/4。而且,在全国能源产业格局中具有的资源、人才、技术、转化、创新开发五大优势,决定了山西作为全国煤炭能源基地的地位不会改变。山西煤炭在保障国家经济发展、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与地位。山西产业结构以煤炭为主,2000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约1200亿元,其中煤炭及相关产业380亿元,占30%以上。因此,山西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效益的高低与煤炭产业的发展状况息息相关。2002年山西煤炭经济运行的好坏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1. 2002年煤炭需求预测。
    根据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1997年和1998年运用部门分析法的技术经济模型,以及一些大学和科研院所近年用不同模型方法对2002年的能源需求进行的预测,按两种能源需求预测方案:
    常规方案:以现有的技术经济水平外推的能源需求预测,目前的节能政策不作重大调整,用能结构基本保持与我国能源资源结构的一致性,基本不考虑环境制约下清洁的优质能源替⑧、⑨参考省煤管局提供的资料。
    综合方案:强化节能,较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特别是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较多地利用优质能源,改善和优化终端能源消费结构。到2002年年底,全省煤炭生产总量控制在2.8亿吨,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23%,原煤入洗率达到60%,焦炭产量控制在4000万吨以内。2002年煤炭订货量为1.6亿吨,外调量为1.95亿吨,省内用煤约9000万吨左右,销量不足部分由煤炭社会库存补充。省内自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200亿千瓦时,年发电量达到580亿千瓦时。进一步提高煤层气、水电等清洁能源的比例,在发电环节,水电、气电、洁净煤脱硫电站、低热值燃料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在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30%。煤矸石、粉煤灰利用率达到50%和80%。
    
    2.2002年煤炭供应预测。
    (1)煤炭
    从长远发展看,煤炭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占据能源市场的重要位置。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煤炭的依赖程度仍很高。2000年,我国全社会煤炭消费仍高达10.5亿吨。煤炭提供了75%的工业燃料和动力、76%的发电能源、80%的民用商品能源及60%的化工原料。据美国能源情报署的预计,煤炭在今后20年内,仍将继续控制着未来的电力燃料市场。到2020年,世界电力消费将从1997年的12万亿千瓦时增长到22万亿千瓦时,而煤炭在世界电力消费市场所占的份额,将从1997年的36%略降至34%。据预测,“十五”时期,我国GDP年均增长约在8%左右,而煤炭需求年均增长约为2%左右。到2005年全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13.02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占57.58%、石油26.34%、天然气5.62%、水电9.28%、核电等1.18%。2005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12.3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占57.58%,石油占26.34%,天然气占5.62%,核电等占10.46%。2002年是“十五”计划的第二年,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政策的影响下,国内市场需求将成为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因素,2002年经济增长速度预计仍将保持较高的水平,由此将进一步增加市场对煤炭的需求。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为65.42%。2001年后两月,煤炭仍将维持以需定产的局面。按山西目前的产量趋势分析,在保证国内需求和有限增加出口的情况下,后两月平均月产将保持在前10月水平即2000万吨左右的规模,全年产量将达到2.5亿吨左右。与国家煤炭管理部门年初提出的2.4亿吨的控制目标基本持平。全年煤炭出口有望突破3500万吨,比上年增长764万吨,增长幅度约为27.93%。出省外调煤炭约为2亿吨,比去年增加约1000万吨。要实现这样的生产目标,必须以提高煤炭的商品化率,即大大提高煤炭的入洗率,减少灰份和硫份来促进煤炭的销售及充分利用煤炭社会库存。重点煤矿力争今年整体扭亏,再用三年到五年时间实现脱困。预测发电增速将会随电网改造,整顿不合理电价,农村用电市场的开发,居民生活改善使用电需求增加而保持较高增长。可能要高于“十五”期间5%-6 %,预测平均增长速度超过6%。煤炭的消费需求会比今年上半年增长3.5%以上,绝对量在3000万吨以上。
    冶金用煤由于国际焦炭市场形势好转出口量的增加,以产顶进措施的实施,需求量仍然会保持稳中有升格局。无烟煤市场潜力巨大。一是国际国内冶金行业高炉喷吹对无烟煤的需求增加,无烟精煤与焦炭之间的价格差距,给无烟煤价格上涨提供很大机遇。二是国家环保政策的实施力度加强,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环保治理提出的过高要求,环保型无烟煤的市场优势将会发挥得淋漓尽致。
    民用煤需求增加,原因是由于石油性燃料的价格上涨。运输紧张将会贯穿于2002年的全过程,由于春节运输期间铁路上浮部分客票价格,从运力资源安排和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货物运输将会出现紧张局面。同时今年的社会和煤矿库存降低到接近合理水平。从目前的市场实际运作情况来看,表现较如人意。供需之间衔接煤炭企业市场主动地位显著增强,煤价改变过去几年里的在最初接触中的持续下降,价格上涨一般在5元/吨-10元/吨。其中,伴随个别紧俏煤种的价格突破性上涨,或部分用户对煤价上涨的理性配合,加上春运的配合,市场稳定向好的局面将会持续发展下去。
    (2)电力供应
    未来的电源结构仍将以煤电力主,水电次之,核电有所发展,虽然“九五”初期,电力市场销量增长幅度下降,使发电量从每年增长8-9%,降到目前的4-5%。我国目前用电水平较低,人均年用电量仅900千瓦时,还有六,七千万人口的农村用电市场尚待开发。随着工业化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以及电力市场消费政策的调整和城乡配电网改造的完成,预计电力消费的增长会达到5%左右,电力弹性系数0.7。
    (3)8户国有重国有重点煤炭企业(除轩岗)2002盈利有可能突破3亿元。
    8户国有重国有重点煤炭企业(除轩岗)2002盈利有可能突破3亿元。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对2002年煤炭行业的发展持乐观态度。对具体指标的预测是:煤炭产量,预计为2.8亿吨。煤炭需求,煤炭消费初步估算全年为3亿吨,出口3500-4000万吨。总产量与总需求之间约有2500-3000万吨的缺口,由库存弥补。预计到2002年,全社会煤炭库存尽管有所下降,但仍将保持在3000万吨左右。煤炭市场,价格出现相当幅度的恢复性上扬。在供求大致平衡的前提下,不排除出现区域性、品种结构性和季节性煤炭供应紧张的可能性。同时,由于煤矿企业特别是保留下来的5030处小煤矿具有相当灵活的完全面向市场组织生产销售的机制,上述局部性供应紧张的情况即使出现也难以持久,并形成以往那种煤炭供不应求的大局面。
    (4)山西交通运输设施的发展将为2002年山西煤炭运输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宽松的运输条件。山西由于“八五”、“九五”,特别是“九五”后期(1998-2000年)新一轮的投资高潮,太旧、太原东山过境、晋阳、原太、京大、夏汾、晋焦等高速公路建成,侯月铁路(山西段)、朔黄铁路(山西段)重要的国铁干线工程和宁静铁路等地方铁路建成,很大一部分运输能力将在“十五”期间形成。如果继续保持一定的建设规模,2002年山西交通运输设施的总体现状和技术装备水平将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再加上需求增长趋缓,这都将为2002年山西煤炭运输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宽松的运输条件,进一步促进山西煤炭经济运行的良性发展。
    
    (三) 对策建议
    为了更好地抓住机遇,加快山西煤炭工业发展,并保持山西煤炭工业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从山西当前实际情况出发,有必要下决心有针对性的采取以下几条政策、措施。
    1.宏观政策上对煤炭行业给予支持。
    (1)目前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政策对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支持不够,这种状况如不及时加以改善,煤炭行业彻底扭转当前不利局面是很困难的。矿山企业尤其是煤炭企业属特殊行业,不仅远离城市,生活艰苦,而且开采条件困难,技术含量低,这就要求国家对煤炭行业给予一定的支持。我国虽然已进入了市场经济,但还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比如电力、铁路、电信还属于垄断经营,价格也由国家统一制定。煤炭行业作为基础产业,主要面对的是电力(用户)、铁路(运输)等高度垄断行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极不公平的地位,加之行业自身又比较分散,很难形成联合竞争优势。以分散对垄断,其结果必然是煤炭行业失败。而国家经济调整和宏观环境的改变还需要一个过程,在此期间,国家应在宏观政策上对煤炭行业给予支持,减免税费是一种途径,也可以像其它行业一样,对煤炭在价格政策上给予支持。
    (2)我国目前的改革正在逐步进行,要素市场尚未健全,社会保障等重要的配套机制也正在建立之中。因此,以市场为主配置资源的条件和环境远未成熟。由于煤炭行业的自身特点,煤炭行业在退出本行业转营其它行业时,遇到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在社会总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以市场为主配置资源的机制、没有行业自由进出的条件,则行业生存环境恶化就是必然的。煤炭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由于涉及前期投入的巨额资金形成的增产的处置、为数众多的职工安置以及进入新行业所需的技术、资金、人才等问题,在经营不利选择退出原行业时,面临巨大的困难。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对煤炭行业的状况予以充分考虑,在保证改革的总目标的前提下,对煤炭的下一步予以引导和一定的政策支持。
    
    2.加大煤炭市场的培育和控制。
    (1)总量控制,宏观调控不能放松。总量控制是市场控制的关键,前两年煤炭市场之所以长期低迷,就是因为总量失控,大大超过了市场需要。而现在市场趋好,总量控制也是关键因素。关井压产是控制总量的主要手段,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近两年,山西省共关井5000多处,压产约3亿吨,从而使市场的供求关系得到明显改善。但近几天来连续发生的5起煤矿瓦斯爆炸案都是被关闭整顿的小煤矿,随着煤炭市场的利好,价格的上涨,这些被关闭的小煤矿又死灰复燃。
    (2)经营秩序控制。煤炭经营许可证的制度能不能切实坚持住,是实现经营秩序控制市场的重要环节。前几年,煤炭经营秩序的混乱使得煤炭生产企业和用户都大吃苦头,而中间经营则过当得利,加剧了煤炭市场的萧条。要加大煤炭经营秩序的整顿,对无煤炭经营资格的经营企业和个人,要坚决强行取缔。
    (3)联合控制。煤炭生产企业要加强联合控制市场的能力。省内的煤炭企业之间,区域内的煤炭企业之间,同煤种的企业之间,不同所有制的煤炭企业之间,要强化大局意识,组成联合体来协调煤炭市场的供求关系,促使市场提质提价。煤炭企业之间,要防止不正当竞争的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不互挖墙角,不恶意强占市场,不压价倾销,不采取不正当的营销手段扩大市场销售份额,以免造成煤炭生产企业之间的自相残杀,从而使得煤炭市场失控、价格失控,让用户“渔翁得利”,到头来,真正吃亏的还是煤炭企业自己。 
     
    3.煤炭行业要走纵横联合之路。
    如前所述,山西煤炭企业规模差异较大,企业较为分散,竞争性较差,产业集中度都很低。无稳定生产能力的小煤矿产量在总产量中所占比重较大,而国有骨干煤矿高产高效矿井少。煤炭生产企业中乡镇集体矿多达5030个,占到全省总数的88.9%,平均生产规模仅为2.75万吨,焦炭企业多达3143个,平均生产能力仅为1.7万吨。企业过于分散的直接后果就是过度的恶性竞争,致使整个行业疲软。因此政府现在的主要工作应当是引导煤炭企业的强强联合,组建大的煤炭集团公司。 除了横向联合以外,煤炭企业更要同下游的电厂、钢厂、铝厂和运输纵向联合。煤电联合可以较好化解经营风险,煤价低电价高时企业从电中赢利,反之从煤炭中获利。苏鲁之交的大屯煤电公司是较早成立的煤电联合体,多年的稳定收益也证明了这种形态的合理性。近期新资本进入能源行业时,也多以坑口电厂的方式实现两者有机联合。大同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除大股东大同煤炭集团公司外,新股东有中煤进出口集团公司、秦皇岛港务局、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宝钢集团、大同铁路,新股东股本虽然不大,却标志着新的资本组合方式,中国煤炭行业的旗舰型企业在市场化经济中迈出了资本市场化的第一步,新型的综合性能源公司正是呼之欲出。 从环保角度而言,这也极具战略性意义。上下游的一体化,将使烧煤有更强的针对性,电厂可以清洁地燃烧煤炭,天空会因此而更加明净。
    
    4. 改革煤炭企业多种经营管理模式。
    (1)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煤矿多种经营企业多数陷入市场销售滑坡、发展后劲乏力的困境,显露出种种不适应。在新形势下,应当迎接挑战,适应市场,改革煤炭企业多种经营管理模式。现行煤炭企业多种经营管理模式,是计划经济下传统的管理方式。它的特征是“两头小、中间大”,即“销售小、生产管理大、技术开发小”。销、供由上级主管部门统销统供,企业只是生产车间。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方式,它的特征是“两头大、中间精”,即“市场开拓大、内部管理精、技术创新大”,销、产、供全由企业自主决定。
    (2)加快分离煤炭企业办社会职能,支持煤炭企业减员增效。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大部分远离城市,属于独立矿区。部分位于城市的煤炭企业也是这些城市的主导产业,煤炭企业办社会的问题特别突出。建议动用中央财政的力量,加快分离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办社会职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坚持实行企业、社会、政府各方面负担的办法妥善安置下岗分流职工。鉴于煤炭企业冗员多、企业困难及所在地区经济落后,再就业机会少的状况,应继续保留发展“三产”贴息专项贷款,支持国有煤矿减人增效,实现转产再就业,以保持矿区和社会稳定。借鉴国外主要产煤国家的经验,研究制定衰老报废矿区和煤炭城市的转产配套政策。通过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或从电费中收取基金的办法,建立衰老报废矿区和煤炭城市的转产基金。
    
    5.加强对煤炭企业的信贷支持,注入流动资金。
    (1)在当前煤炭企业十分困难的非常时期,要协调有关商业银行加强对煤炭企业的信贷支持,适当扩大贷款规模,对特困煤炭企业增批一些流动资金贷款,以缓减煤炭企业资金紧张的压力。从维护全省社会政治稳定的大局出发,协调银行、税务、电力等部门和行业,适当放松对煤炭企业扣息、扣税、催交电费方面的强制行为,以确保煤炭企业清欠资金能够优先用于补发职工工资和离退休金。商业银行应给予煤炭企业发展多种经营贷款扶持,以缓解煤炭企业资金紧张状况。
    (2)注入资金,解开企业债务链。目前,拖欠山西煤款达90多亿元。其实,欠款不是煤炭企业仅有现象,这是一个债务链,各债务链困着所有的创业。有的企业为了继续运,千方百计搞资金,也就在这个搞资金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国有资产流失和腐败现象。解决企业债务链,已成为必须立即着手解决问题。应该在这个债务链中找准切入点,注入资金,解开债务链。这不但可以遏制一些不良现象的发生,同时还可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发展。
      
    6. 组建专门信息机构,加强对世界煤炭市场动态和国内煤炭出口政策的研究。
    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和不定期的波动以及世界政治局势的动荡,必然会导致世界煤炭市场经常在许多方面如煤炭需求量、煤炭价格、煤炭品种及各国对用煤的规格要求和环保标准发生较大变化,甚至政治局势的变化,都可能直接影响山西煤炭的出口。我们有必要充分了解目前世界各用煤国的经济发展规划、能源政策及对煤炭的各种要求等,从而为山西煤炭出口企业提供世界经济信息和世界煤炭市场行情,以便出口煤炭企业更好地把握世界煤炭市场。目前,世界煤炭市场多数已被澳大利亚、美国、南非、加拿大、独联体、波兰等国占领,他们在世界各国均建立了完善的出口销售网络和信息网络,其价格非常灵活,竞争性很强。要占领世界煤炭市场,需要深入研究这些煤炭出口大国的生产、销售及出口策略,以便制定山西煤炭出口的竞争对策。进一步利用山西煤炭资源优势,扩大煤炭出口,尽快占领世界煤炭市场。
    
    7. 禁止土焦出口,调整山西煤炭出口产品结构。
    山西是中国生产和出口土焦最多的省份,占全国比例的85%左右。2000年,全国出口焦炭1519万吨,从山西出口的焦炭就达1000万吨(含北京出口的山西焦炭)。在山西6家大中型机焦厂中,有出口能力的山西焦化集团、太原化工集团公司和山西神州煤电焦化公司3家去年仅出口25万吨,其余出口的焦炭几乎都是改良土焦和小窑焦。我国目前焦炭出口仅包括机焦和土焦(含改良土焦)两种,而经营焦炭出口的贸易公司却为数不少。2000年,出口焦炭的贸易公司共有205家,出口10万吨以上的公司为34家,出口焦炭200吨以下的公司122家。在焦炭出口问题上,国家有关部门曾多次指出,要尽可能安排大中型炼焦厂的产品出口,不得代替或收购小炼焦企业的产品出口。然而不少贸易公司受利益驱动,在出口焦炭时,大都选择价格便宜的土焦出口。据统计,2000年,我国共出口焦炭1519万吨,其中土焦出口占到72%。一些本来出口能力很强的大炼焦企业,由于受出口配额许可证限制而不能多出口。
    土焦出口量过大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土焦在国际市场上竞相杀价,直接导致了国际市场上土焦价格下跌。2000年,我国出口土焦平均价格为60.26美元/吨,比正常价格低15美元-20美元,国家因此损失2.5亿美元。如果参照波兰的出口价格90美元/吨,那么国家的损失就更大了。导致焦炭出口局面混乱的重要原因,是土焦生产屡禁不止造成的。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受利益驱动,始终不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关停、淘汰土焦(包括改良焦)生产的通知,致使土焦生产屡禁不止。生产土焦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不利环保。据有关资料表明,生产1吨土焦要烧掉400多千克煤,并且土焦生产中还要向空中放散煤气,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应禁止改良土焦出口,否则将助长土焦生产并扰乱焦炭出口市场。大中型焦化厂的产品质量好、信誉高,能保证出口货源。应按国家政策和产品质量核定出口焦炭(机焦)生产厂;核定有信誉的大型贸易公司负责出口焦炭工作以及定期公布出口焦炭指导价格。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