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关注“总供给”

2001-12-06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年终将至,经济形势又成热门话题。一谈到当前经济形势,有些人的评价往往是:出口下降、内需不振,等等。不错,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目前都遇到了这样的困难。但是,最近发生的一些经济信息提醒我们,要准确把握经济形势及其走向,还得关注总供给方面的新苗头。
    “总供给”是与“总需求”相对而生的一双概念,是标志国民经济是否动态均衡的最重要的指标。因此,两者不可偏废。总需求一般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4个方面。目前,我们常说的出口下降、内需不振,实际上都属于总需求的范畴。所以,也有人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显然,这一判断是合乎实际的,但同时又显不够,所表现的几种倾向值得注意。
    第一,它容易导致只考虑总需求的倾向。
    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而言,总需求的变化的确比总供给的变化来得快。换言之,在一定时期内,比如一年内,经济的发展趋势往往是由总需求的状态确定的。一个明显的佐证是,如果出口猛增,或者消费趋旺,经济总量就会获得较快增长,反之则反是。总供给呢,是由一国的教育技术水平、劳动力数量和素质、自然资源等条件决定的。显然,这些条件的变化并非短时期能够奏效的。以教育为例,就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说。所以,总供给本身的变化是比较缓慢的,它对一个经济体的影响则更是缓慢。但是,人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经济体要取得真正骄人的成就,还得靠总供给的积极变化,比如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
    最近,我国煤炭、石油、自来水以及土地方面的一些价格变化值得关注。以上这些,都属自然资源范畴,也属于总供给范畴。目前,总体来说,除了石油(我国的石油价格由国际价格主导)之外,其它各项如煤炭、自来水及土地的价格均在上涨。以煤炭为例,4月以来,国内市场的煤炭价格每吨上涨了8―10元,动力煤出口价格上涨幅度更大。房地产价格包括地价,今年增幅也比较可观,以致建设部等部门不得不站出来给房地产价格上涨泼点冷水。这些基础性价格的上涨说明,在总需求并不很旺的情况下,只能解释为总供给在收缩和减小,而且已经在宏观经济层面产生了效应。只待总供给和总需求达成新的平衡,一轮新的经济增长又将喷薄而出。问题是,在运筹新一轮经济增长之前,不能双眼只盯住出口、消费等总需求方面,还必须注意总供给方面的变化,特别是能源、土地、水资源等方面的价格变化,然后据此作出预见性的决策。只有一手抓供给,一手抓需求,才能真正踩准国民经济的平衡点,从而加快进入经济良性循环。
    第二,说它不够,还表现在它没有更深入地考虑结构方面的缺陷。
    12月4日,温家宝副总理在全国计划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把扩大内需同结构调整结合起来。这就明显告诉我们:仅盯住“内需不足”,还不够。推而广之,我们还得以需求结构为信号,推动供给结构的变化,否则,一味在“需求”、“促销”之类上打转转,只会事倍功半。不少专家认为,内需不足的时候,往往是结构调整较好的时机。比如,上海市昨天宣布,将在明年1月1日上调自来水价格,居民生活用水上调17%,桑拿浴室用水上调354%。国家通过关闭小煤矿等措施,促进煤炭价格回升,也体现了结构性调整手段的作用。人均可用资源紧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经济总供给的状态,所以,采用各种手段包括结构手段,对以前一些不切合资源实际的价格体系进行重造,是完全必要的。只有当一些基础性价格真实反映供求关系时,才有可能真正找到国民经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点。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