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煤矿仍大有可为

2001-09-21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新中国建国50多年来,国有煤矿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近些年来,由于煤炭产量的快速增长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等诸多原因,我国煤炭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煤炭价格持续下降,使煤炭行业特别是国有煤炭企业处于困难的境地。
    
    但日前山西晋华煤炭运销有限公司总经理贺彦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煤炭企业仍然大有可为。
    
    煤炭企业管理体制亟须改革
    
    贺彦平认为,煤炭企业也应像家电企业一样,不断地进行内部的改革与重组,只有这样才能使煤炭企业走出困境。
    
    山西是全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实行,山西要做好煤炭这篇文章则必须要有所改革。如何改?晋华公司将承担“试验者”的角色。据介绍,晋华公司成立以来,就身兼双重职能――一是企业职能;二是同时又要履行一部分政府职能,换言之,晋华公司承担着维护山西省煤炭企业整体利益的功能。如果发现山西省煤炭企业有低价销售的情况,晋华公司有权进行制止。这种企业管企业的管理模式在全国来讲还是比较少见的。
    
    山西有关部门为了保证晋华管理的公正性,不让晋华公司做自营煤炭业务,这使得晋华公司的自我生存发生了较大困难。对此,贺彦平认为,晋华公司虽然面临暂时困难,但自己管理的煤炭企业整体向好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他认为,由于当前国家加大了关井压产的力度,并从宏观上加大了对煤炭出口的支持,因此今年煤炭需求将出现“大幅反弹”,供小于求的形势已成定局,这有利于山西省煤炭企业整体向好。
    
    当然,这种改革试验的效果究竟如何,贺彦平认为还要看以后的运作情况。
    
    “让利不让市场”
    
    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过去,煤炭企业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让利不让市场,结果是企业让了利却不赚钱。贺彦平说,那几年,相当多的煤炭企业都是负债经营,有的负债率达到90%以上,甚至都资不抵债了。他认为,“让利不让市场”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假如企业的经济效益都没有了,企业都死了,这样的企业还要市场干什么?
    
    贺彦平向记者算了一笔账:1997年后,每吨煤炭的价格与1996年相差近50-60元。一个原因是国家税制改革后存在重复征税的情况;另一个原因是铁路涨价,以前铁路涨价是涨在用户身上或是双方承担,可现在完全由煤炭企业自己承担。这些都加大了煤炭企业的负担。为了获得市场份额,煤炭企业不得已采取“让利不让市场”的做法,这种做法虽然能暂缓企业的生存危机,却使企业不堪重负。
    
    这种情况必须改变。贺彦平说,从内部讲,根据最近煤炭购销形势趋紧的情况,要抑制住山西省境内的煤炭生产企业竞相压价的势头,制止住价格方面的不正当竞争。如果有企业低于市场挂牌价销售,晋华公司有权制止,以扼制山西省内的煤炭企业“让利不让市场”的恶性竞争。
    
    贺彦平认为,煤炭市场的好坏还需要煤炭企业、港口等多方面来共同维护。如果煤炭企业死了,那么电厂也会不好过;如果电厂不行了,那么煤炭企业产的煤又卖给谁呢?所以,煤炭企业和港口、电厂要共同维护这个市场,大家应当找到一个共同的平衡点――就是煤炭企业也能生存下去,电厂也能运转起来,用户也能用得起。
    
    煤炭企业的出路
    
    在于优化资源配置
    
    谈到煤炭企业的出路,贺彦平认为,出路在于优化配置。他举例说,山西朔州等地的煤炭品质比较差,而山西大同的煤炭品质比较好,假如把这几家的煤品根据市场需求,相互配置成几种产品,就能产生比较好的经济效益。这样,山西煤炭企业的内部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就能实现“多赢”的局面。
    
    贺彦平说,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有些能源如天然气、电等能源能代替煤炭的需求。从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煤炭需求仍然很大,替代起来仍然很困难,但是,对煤炭的环保及深加工等方面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从这个角度看,煤炭企业一定要优化资源配置,要从卖原煤向卖精制煤方向转变。只有这样,煤炭企业才能减产不减效。
    
    同时,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向好――目前国家每年增加煤炭出口近2000万吨,再加上国内对小煤炭企业的关停,都为煤炭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好条件。从港口的运输状况来看,目前内贸煤的销售非常紧张,出现了多年不遇的供不应求局面。另外,我国沿海地区开工率提高,对电能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煤炭需求量的紧张局面。
    
    贺彦平说,煤炭企业应该好好把握这些有利因素,努力提高煤炭企业的产品品质和档次。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