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钢铁工业发展及现状分析

2000-12-28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韩国钢铁工业发展及现状分析

  1999年韩国粗钢产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产钢量和日本相当且远高于其他产钢大国。由于韩国政府在发展钢铁工业中采取了计划指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针,克服了原燃料基本依靠进口和产品的30%以上依靠国际市场消化等不利条件,取得了飞速的发展。1970-1995年韩国钢铁工业共增长了72倍,且品质较高;1997-1999年的金融危机中波动较小,浦项规模还超过新日铁,取代新日铁连续30年世界最大钢厂的国际地位。

历年韩日粗钢产量变化对比

 

                                                                                    单位:万吨

 

1970

1980

1985

199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韩国粗钢产量

50

856

1,354

2,313

3,677

3,891

4,253

3,990

4,104

浦项产量

始建

623

950

1,600

2,350

2,431

2,643

2,557

2,654

份额

72.8%

70.2%

69.2%

63.9%

62.5%

62.1%

64.1%

64.7%

日本粗钢产量

 

 

 

 

 

9,862

10,200

9,100

9,800

新日铁产量

 

 

 

 

 

2,532

2,695

2,403

2,433

份额

 

 

 

 

 

25.7%

26.4%

26.4%

24.8%



  究韩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各阶段,体现如下特点:

   一、 起步虽晚,发展较快

    自1970年到1985年的15年间,韩国粗钢产量增长了26倍,这主要是浦项钢厂的高速建设和高效产出。早在六十年代,韩国政府意识到发展工业化社会必须发展钢铁工业,为此两次尝试利用西方贷款发展产能为50-100万吨/年的钢厂计划未果后,于1969年利用日本政府贷款1.24亿美元,拟建浦项钢厂一期工程,规模初定107万吨粗钢/年,由日本八幡制铁、富士制铁(后合并为新日铁)和NKK提供技术支援。在多方的全力配合下,1970年4月份工程正式动工,并于1971年7月投产。在汽车、造船等支柱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下,韩国急需大量国产钢材,并希望钢材出口解决外汇平衡问题,故不久浦项二期工程(产能176万吨粗钢/年)于1976年建成投产,三期工程(产能290万吨粗钢/年)和四期工程(产能300万吨粗钢/年)分别在1978年和1981年陆续完工。后经1983年浦项对四期工程进行补充建设后,生产规模已经达到1087万吨粗钢/年。主要设备和产能如下:

浦项钢厂各单元产能明细表

 

生产系统

单元装置

产能规模

炼铁系统

高炉

1660M3×1座

2254M3×1座

3800M3×2座

330M3×1座

943万吨/年

焦炉×5座

429万吨/年

烧结机×5台

1338万吨/年

炼钢系统

转炉

100吨×3座

300吨×3座

1087万吨/年

钢包炉×1台

真空脱气炉×4台

连铸

小方坯连铸机×2台

100万吨/年

大方坯连铸机×1台

50万吨/年

板坯连铸机×3台

893万吨/年

轧钢系统

线材

线材轧机×3台

190万吨/年

厚板

厚板轧机×2台

213万吨/年

热轧薄板

热轧轧机×2台

606万吨/年

冷轧薄板

冷轧轧机×3台

185万吨/年



    浦项钢厂的投产不仅带动了韩国钢厂钢材产量的不断攀升,还扩大了韩国钢材内需和出口的增长。在十五年间,浦项钢厂就占据了韩国国内钢材市场的半壁河山,其出口比例高达40%-60%,初步显示了国际化钢厂的规模和实力。

浦项在韩国钢铁行业的地位一览

 

 

1973年

1976年

1978年

1980年

1984年

浦项粗钢产量(万吨)

45.8

211.4

292.3

622.8

919.5

占韩国产量的比重

36.9%

60.2%

58.8%

72.8%

70.5%

占韩国内需的比重

20.6%

40.5%

35.9%

48.7%

56.9%

出口量占产量的比重

12.9%

26.1%

28.1%

61.0%

42%



    当然,浦项在韩国的领头地位也是由于韩国政府1970年颁布的《钢铁工业育成法》的政策倾斜所造就的。该法案规定,“鉴于韩国缺乏高炉冶炼用焦煤和铁矿石的实际情况,为保证高炉钢厂的规模效益,韩国只允许浦项钢厂建设高炉,其余钢厂职能发展电炉冶炼”。

    在电炉生产所需废钢的一半依赖进口外,政府大力组织废钢铁的回收利用,韩国电炉炼钢在此期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1985年,韩国电炉粗钢产量达到了404万吨,形成了仁川制铁和东国制钢以生产普碳钢为主、三美综合制铁和起亚特钢以生产特殊钢为主的格局。1997年,韩国电炉比已经达到43%,与美国并列世界第一。

   二、 体现速度的同时,注重质量的提高

    在八十年代初,由于日美贸易摩擦加剧导致美国对日本进口钢材实施严格限制措施,为韩国钢材进入美国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韩国政府除鼓励浦项钢厂和各电炉钢厂继续扩大产能外,开始建设以出口为主要对象的浦项公司光阳钢厂,并在1995年使浦项的粗钢产量增长近两倍,同时品种钢的自给率达到99%左右,韩国钢铁行业又得以实现质的飞跃。

    光阳钢厂自1985年填海建设,采取了“多、快、好、省”的建设原则,达到了速度和质量的同步保证的效果。具体分析,有以下几点:

    * 冶炼系统采用浦项钢厂已熟练掌握的大高炉冶炼技术,降低了造价和维护费用;

    * 所产钢材均为国际市场畅销的薄板和涂镀品种,轧机总产能为1229万吨/年;

    * 设备采购采取国际招投标方式,选择当时最先进技术,并十分注重环境保护,环保投资约占总投资额的13%。韩国国内制造厂家参与了设备制造,国产化水平由一期时的49%提高到三期时的61%,有利于进一步降低造价。

    上述措施的运用,使得光阳钢厂的建设比同规模的浦项钢厂建设周期进一步缩短了3年,全部四期工程仅用时8年。投资大幅度减少,据有关数据显示,光阳钢厂吨钢投资580美元,比日本五大高炉钢厂水平减少近一半。工程每期平均施工时间为23个月,比日本300万吨/年的工程工期缩短三分之一,加之达产快、工效高及员工工资水平较低等因素,浦项光阳钢厂的热轧成本仅为日本同类产品的70%,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可想而知。

光阳钢厂各单元产能明细表

 

生产系统

单元装置

产能规模

炼铁系统

高炉

3800M3×4座

焦炉×4

烧结机×4

炼钢系统

转炉

250吨×3×2

100吨钢包炉×2

250吨真空脱气炉×2

连铸

薄板坯连铸机×7

1282万吨/

轧钢系统

热轧

热轧薄板轧机×3

1229万吨/

冷轧

冷轧轧机×4

570万吨/

热镀锌

热镀锌机组×4

122万吨/

电镀锌

电镀锌机组×2

80万吨/



    配合光阳钢厂少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模式,浦项钢厂分担了生产小批量、多品种钢材的任务。为此,浦项公司对浦项钢厂进行了改造,增设了产能为100万吨/年的厚板轧机1座、产能30万吨/年的90吨不锈钢电炉1座、产能25万吨/年的热轧不锈钢轧机和产能5万吨/年的冷轧不锈钢轧机各1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浦项公司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

    韩国政府大力发展钢铁工业的政策和投资的倾斜,进一步推动各大财团对钢铁行业投资的热情,这一段时间内其他钢厂也得以快速成长,各电炉钢厂的产量从1985年的400万吨水平提高到1995年的1320万吨规模,形成了品种齐全、实现了整体结构调整的任务,钢材出口档次得以同步提高。

其他韩国主要钢厂产能扩大一览

                                                                   单位:万吨

电炉企业

新设单元

产能规模

韩宝钢铁

电炉

105万吨/年

热轧轧机

100万吨/年

丸永钢铁

电炉

70万吨/年

仁川制铁

电炉

170万吨/年

不锈钢轧机

5万吨/年

三美特钢

特钢电炉

50万吨/年

东国制钢

电炉

147万吨/年

厚板轧机

70万吨/年

东部制钢

冷轧轧机

56万吨/年

东洋镀锡

镀锡机组

5万吨/年



   三、 金融危机中加快重组

    1995年以后,韩国钢铁工业的产能仍然在膨胀。浦项公司在资产负债率保持50%的条件下,除新建光阳5号高炉、扩大浦项钢厂不锈钢产量外,注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海外工厂的陆续新建。

    当国际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在欧洲成熟后,浦项公司就在1996年引进,建成光阳小钢厂1号,产能180万吨/年;1997年还采购了2号小钢厂的装备(后因金融危机而缓建)。浦项还会同奥钢联以COREX技术为基础,研究开发了FINEX技术,并计划到2005-2010年逐步取代中小型高炉。浦项的技术开发还体现在连铸比达到98.6%、高炉利用系数达到2.35、喷煤比143.5公斤/吨、镀锡基板厚度可达0.15毫米等多项居于世界钢铁业领先的指标上。

    与此同时,浦项顺应原料、生产两头在外的现实特点,加大在海外市场就地生产、销售的力度,陆续建设了24家合资的冷轧厂、涂镀厂和板卷剪切中心。浦项还在海外合资办矿,开设直接还原铁厂和铁合金加工厂等实体,试图进行全球经营。

浦项参与国际投资情况一览

 

产业

钢材轧制、加工厂和剪切中心

煤矿、铁矿加工厂

国家

中国

泰国

越南

印尼

缅甸

美国

巴西

南非

委内瑞拉

澳大利亚

加拿大

合资企业数量

9

2

4

2

1

1

1

1

1

1

1



    韩国钢厂的出口传统市场一直是日本、中国和东南亚地区。浦项将中国作为其出口市场和向第三国出口的生产基地,已经在沿海的大连、天津、张家港、顺德、广州等地陆续合资新建了9家企业,分别经营不锈钢产品加工(产能为11万吨/年)、热镀锌板卷生产(产能30万吨/年)和板卷加工剪切中心(产能36万吨/年)等业务。浦项计划到2005年拥有50家海外钢铁生产和销售企业。

    与浦项类似,鉴于当时韩国金融管制相对松散,其他钢铁企业也大兴基建,鼎盛时总资本负债率高达434%。后来,韩宝、三美、起亚、丸永等企业陆续因债台高筑而纷纷陷入困境,加速了危机的到来。受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韩国钢材出口全面下降,内需同步下滑,韩国金融形势的恶化抑制了出口信贷的执行,导致对日本出口20万吨钢材无法操作,韩国内外市场的接连恶化,深深打击了韩国的钢铁工业。虽然国际组织给予高额货币支撑,韩国钢铁行业直到1998年年底方才恢复了元气,到1999年4月达到危机前的生产规模。这期间,韩国钢铁行业进行了较为彻底的重组,进一步提高了韩国钢材在国际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1.兼并破产企业,生产要素重组。    

      1997年浦项购并了已宣告破产的三美特钢。仁川制铁和江原工业于2000年联合经营,并计划扩大市场规模,力争成为韩国第二大钢厂。1986年韩国电炉钢产量为500万吨时,全国电炉总数为44座;而到1999年电炉钢产量为1750万吨时,全国电炉总数反而只有35座。与之相比,日本普碳钢电炉钢厂则已经陆续亏损了6-7年了。

     2.国有钢厂逐步民营化。

      浦项公司自1997年开始,国有资本逐渐置换出企业,代之以私人资本,甚至是海外资本,使得企业的运作更具市场经济的特色,以快速顺应市场的变化。

     3.适时调整经营方针,降本增效。

      1998年,浦项公司领导人果断修改公司的经营方针为“以适当的产量追求最大利润”,停建、缓建了部分基建项目,减员分流,精简机构,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市场。经过上下的严格贯彻实施,浦项同年减产钢材86万吨,抓住新日铁减产293万吨的时机,成为世界第一大钢厂,利润水平有所好转。

     4.结合市场需求的恢复,韩国钢铁工业加大了产品结构的调整。

      现代制管于1999年陆续建成了产能为180万吨/年的冷轧机组、71万吨/年的镀锌机组和14万吨/年的彩涂机组,从而提高了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东部制钢则定位为钢材深加工基地,1999年该公司又建成了牙山湾工厂,形成40%产品出口的格局。

      1999年,韩国一次轧材产能为5528.2万吨,为炼钢能力的113.6%,预留了市场反应的空间;其板管类钢材占总量的62.2%,冷轧占总量的32.6%,涂镀材占总量的15.5%,产品结构得到了系统的优化,高附加值钢材已经成为韩国钢材的主流品种。

1999年韩国分品种钢材产能情况

 

 

板材

型材

管材

合金材

冷轧

涂镀材

线材二次加工

总产能

产能(万吨)

2889.0

2053.7

545.7

39.8

1799.8

857.7

248.8

5528.2

占总产能的比重

52.3%

37.0%

9.9%

0.8%

32.6%

15.5%

4.5%

100.0%



     5.加强与日本企业的国际资本融合,实现效益最大化。

      韩国钢铁企业顺应近年来国际钢铁资本联合的趋势,与日本钢铁企业纷纷展开资本合作,主要采取了如下两种模式:

       (1) 韩国东国制钢集团和日本川崎制铁的联合经营

        东国制钢集团下属联合制钢、韩国钢铁等企业,轧钢产能850万吨/年,炼钢能力仅650万吨/年,钢坯、热轧卷等原料不足。川崎制铁则因冷轧产品出口受限制而抑制了上道工序产能的释放,急于寻找半成品钢材的长期用户。两者于1999年达成了联合经营的协议,川崎制铁对东国轧钢控股10%,并向东国制钢长期供应板坯和热轧板卷,2000年供应规模预计为40万吨。

       (2) 浦项和新日铁组成战略联盟

        两者在历史上技术合作由来已久,鉴于欧洲钢铁业合并的现实情况,继1998年两家公司相互持股1%来,又于2000年8月份达成扩大合作的协议。该协议计划在一年半内实现互相持股2-3%,并将在新技术开发利用、电子商务的合作开发、对第三国的投资合作、优势品种试行互委生产方式和应急原材料互相供应等问题方面展开全面合作。

        至此,韩国钢铁工业已经在短短三十年内实现了产量从小到大、产品附加值从低到高、经营方式从本土生产到全球经营三次重大变化。如今,钢铁工业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是“夕阳工业”,但是韩国模式的钢铁行业还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必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成为世界钢材市场强有力的钢材供应商群体。

   四、 近期韩国钢铁业情况

    亚洲是世界产钢规模庞大的地区,冷热轧产品普遍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韩国钢铁界目前也面临同样的市场形势。其主要出口市场近期也都出现了低迷的形势,导致价格波动。欧洲用户受汇率制约迟迟不下订单,美洲用户苦于居高不下的库存一再推迟订单,东南亚则由于经济复苏缓慢而影响进口,中国这另一大市场则因国家政策导向而加大了对进口钢材的限制,此外欧美等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已经日益抬头,韩国厂商巨大的产能在受到外界反倾销指控时将难以有效进行市场资源分配的平衡。该市场的二次轧制厂在采购进口半成品时也不得不认真测算下游产品价格与进口成本之间的利润空间,从而进一步抑制了东亚钢材市场的良性发展势头。

    近期浦项光阳厂的事故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浦项冷轧减产。为此,浦项承诺保证向单轧厂的热轧供给,同时又降低了冷轧产品的内销价格,造成韩国单轧厂产品销售的困难,进一步抑制了韩国对进口热轧的需求。

    近期的市场调整是对前期市场强劲恢复的反复,主要受库存高位持仓和外汇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相信通过6个月左右时间,市场形势可以有所好转,到那时韩国钢铁企业的潜能又会尽数释放,展现世界产钢强国的实力。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