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价仍将是新麦收购价格“天花板”

2016-05-24 06:37 来源:钢联资讯

近年来,因国内宏观经济、产业环境及产业政策变化,国内小麦市场面临新形势,麦市产业链各环节经营主体生存艰难。受制于需求疲软及政策性粮源库存高企导致的仓容压力较大,预计今年国内主产区夏粮收购形势不容乐观,托市收购量同比将明显增加,政策价仍将是价格“天花板”;政策性收购之外,价格将进一步反映供需关系。

新麦收购优质优价将明显农业部预计,2015/2016年度全国冬小麦面积稳定在3.38亿亩。其中,河南小麦播种面积8100万亩左右,江苏3300万亩左右,安徽3685万亩,河北维持在3400万亩以上,山东5687万亩,湖北1640万亩左右。主产区冬小麦播种出现和往年不同的特征,由于近两年优质小麦和普通小麦价格差别较大,很多地区农民尤其是种粮大户选择播种优质小麦。

今年国内主产区夏粮收购整体形势不容乐观,天气因素对新麦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以及政策执行力度对夏粮收购形势的影响较大。夏粮收购期间,主产区小麦托市收购执行力度将直接影响市场主体入市收购的积极性,托市小麦收购数量及节奏将直接影响麦价回升时点和空间。由于部分区域仓容矛盾凸显,预计主产区小麦托市收购质量控制严格且收购周期长。主产区将全部启动托市收购,托市小麦收购量将明显超过上年。

国内主产区小麦政策性收购之外,价格将进一步反映新麦市场供需关系,麦价或将长时间明显处于托市价格之下弱势运行,优质小麦的机会及价格空间明显大于普通小麦,区域间及品质间小麦价格走势分化将较为明显。今年面粉加工企业、粮库等市场主体对赤霉病和呕吐毒素等指标要求极为严格,这也使得新麦收购市场压力极大,优质优价将明显。

国内麦市供需趋于宽松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5年小麦产量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小麦总产量1.3亿吨,同比增长3.32%,2006~2015年小麦产量连续超过1亿吨。国内小麦连续12年丰产,使得其有效供给能力明显增强。而近年制粉需求增速放缓,加之饲用需求大幅下降,使得国内麦市供需格局趋于总量宽松。主产区托市收购连年启动,导致国内麦市库存中政策性粮源占比增加明显。

截至5月中旬,国家临储小麦(含2015年临储小麦)剩余库存数量为3842万~3942万吨,同比高1894万~1994万吨。其中,江苏803万吨,同比高487万吨;安徽918万吨,同比高377万吨;河南1831万吨,同比高885万吨;湖北200万吨,同比高55万吨。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15/2016年度全国小麦供求结余量为1798.7万吨,较上年度增加1048.8万吨,全国小麦库存水平继续上升。中央对于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的方向已经十分明确,政策调整方向将由现在的价格“顶”转变为“底”,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

在政策市下寻找市场机会建议粮食流通企业在政策市下寻找市场机会,小麦贸易需做精做细。国内小麦“买方”市场氛围下,重心是考虑如何销,以需求为导向,粮食流通企业在保持原有购销渠道的基础上,积极利用互联网+所带来的行业机会,借助有影响力的交易平台进一步打通产销衔接。小麦经营者需认真研究市场形势,细分市场,做细品种,挖掘价值洼地品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针对托市粮源收购,应严格按照政策要求,控制收购节奏;针对地方储备粮,应尽可能利用各种经营方式锁定经营风险,应尽可能收购优质品种,严控收购质量及收购成本,同时拓展销路,做到“收得进,存得好,卖得出”。

小麦市场贸易应注重“抓质量”、“控成本”、“抢机遇”,降低心理利润预期。小麦阶段性行情机会需关注政策收购力度以及麦价的波动幅度。

针对普通小麦,建议贸易快进快出,以销定购,以“量”为主,囤货风险较大,将成本消化在流通环节,避免因持粮时间较长导致库存成本增加以及价格下行所带来的潜在成本增长。针对优质小麦,粮库和粮食贸易商宜从收购、储存、整理环节做起,做细小麦品种,提升附加价值。

在国内麦市处于“买方”市场氛围的情况下,面粉加工企业可充分利用第三方粮食交易平台的价格发现机制,通过竞价采购既可以有效降低粮源采购成本,同时可以有效规避资金等风险。




[需要查看更多数据,请免费试用钢联数据]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