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联动推行不力 电价“不公”制约钛铝行业发展

2015-02-15 08:26 来源:钢联资讯 作者:周晓洁

煤电联动政策推行十年以来,遭遇了“施政不及时,成效不显著”的窘境。当前迭创新低的煤价与依然“淡定”的电价形成鲜明对比,也同时制约了靠电“吃饭”的海绵钛与电解铝行业发展。

日前工信部发布的《2014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运行情况分析和2015年形势展望》(以下简称:《展望》)中指出,“由于电力体制原因,煤炭价格下跌带来的发电成本下降难以传导到用户,采用网电的国有电解铝、海绵钛等企业亏损严重。”

《展望》同时表示,今后将“研究推动网电、自备电及局域网之间的电价公平,扭转部分技术水平高、资源条件好的电解铝企业长期因电价不公平造成的亏损局面”。

事实上,2014年煤炭价格跌势汹汹,且跌势延续至今仍未止歇,但电价的调整滞后,且其幅度远弱于煤价波动。

期货市场上,郑煤主力合约目前持于460元/吨以上,基本已处于上市以来最低价位。拥有“煤炭价格风向标”之称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六连跌,最新(2月11日)报收于508元/吨。全国最大煤炭企业神华集团也于近日发布其2014年财报预报,称预期净利润降两成。

煤价“跌跌不休”,不禁令不少业内视线转至十年前就已经施行的煤电联动政策上。

“以不少于6个月为一个煤电价格联动周期,若周期内平均煤价较前一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便将相应调整电价。”——然而,这一政策至今仅施行了4次,且在2012年,由6个月为一个调整周期改为一年一周期。最近的一次,是发改委在2014年8月份下调了燃煤发电企业标杆上网电价,调幅平均每千瓦时0.93分,但却还不是以“煤电联动”的名义。

广西电网业内人士直言,煤电联动是行政干预市场临时性质的安排,先天不足。

定价机制的滞后与疏漏使得2014年以来煤价不断下跌之际,与电价比值越来愈大,基本未有真正的政策红利惠及钛铝企业。

据了解,海绵钛与电解铝生产过程中,电力成本占据了三分之一。每吨海绵钛耗电大概在20000kwh、电解铝耗电15000kwh。由于市场产能过剩、需求疲软等多方面因素,包括海绵钛与电解铝在内的绝大多数大宗商品价格在2014年至今都处于弱势运行态势。

上海钢联“我的有色网”调研显示,当前锦州地区主流0#海绵钛成交价集中在47500元/吨;上海地区A00电解铝在12910元/吨,而去年年初价格分别为48500元/吨与14090元/吨,跌幅明显。

一方面,海绵钛与电解铝价格下滑;另一方面,煤价的走弱却又难以联动到电价,导致企业降本困难。电价定价的“不公”制约了国内钛铝等高耗电产业的发展。不过,近日有传闻称上网电价下调已提上日程,预计二季度正式施行。若电价真能下调,钛铝企业料将能在很大程度上从亏损状态中解脱出来。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