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到港量锐减 缓解豆粕急速下跌

2015-02-04 10:33 来源:钢联资讯 作者:郁张烨

2015年以来,国内豆粕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下跌之势,1月份的上半个月更是呈现出加速下滑的态势,但近期,豆粕价格却显得有些上下两难。

此前表示看空的一位业内人士坦言,在当前需求低迷的背景下,豆粕的走势有些出乎意料。据其分析,对于短期市场供应缩减的预期是缓解前期跌势的主要因素。

国内需求降速大豆进口却创新高

供应充足,需求薄弱,形容当前的豆粕市场显然是再恰当不过了。对于供需较为敏感的现货价格最为直接的反应了现状。“我的农产品网”监测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底,日照豆粕价格较去年年底下跌350元/吨;东莞下跌360元/吨,跌幅均在10%左右。

生猪存栏量下降导致豆粕消费低迷,使得豆粕失去需求的支撑。目前,生猪市场的去产能仍在继续。根据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全国生猪存栏量环比下跌2.3%,同比下跌7.8%,跌至2008年纪录以来的最低水平。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生猪市场的供需仍处在供过于求的阶段,即使是春节前夕,生猪价格依然不断下探。据了解,部分养户信心不足,时有抛售的行为,补栏却并不积极,唯有供给端消化得更彻底,生猪市场才能迎来转变。

市场分析认为,从能繁母猪存栏量来看,今年上半年整个存栏量或都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位置,饲料需求增速放缓。另外,近期,部分地区禽流感再度袭来,家禽被集中扑杀,对于饲料需求可谓是雪上加霜。需求面的疲软,促使豆粕价格也始终处于弱势。

需求虽不济,但供应却相当充裕。USDA发布的1月供需报告显示,2014/2015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计为3.14亿吨,主要由于美国及南美大豆的增产;而同期的消耗预计为2.86亿吨。全球大豆供应呈现出宽松局面。

中国作为全球头号大豆进口国,大量的进口逐渐对国内市场形成压力。海关数据显示,2014年12月我国进口大豆853万吨,同比增长15.3%,创下历史新高。上海钢联“我的农产品网”分析师徐勇军表示,目前来看国内大豆的库存并未出现明显的增长,可见进口大豆多数被压榨,但需求的不足,豆粕的供应保持相对宽松的局面。

基本面的疲弱,促使大商所豆粕主力1505合约在元旦过后的大半个月里跌势加剧,但在最近的10余个交易里走势却相对平稳,基本于2650-2700元/吨间徘徊。

大豆进口放缓供应预期缩减

徐勇军坦言,在市场需求整体疲弱的情况下,豆粕当前的走势还是有些超出此前预期的。据其分析,期货价格走出当前震荡行情主要还是来自消息面的影响,预期未来市场的供应会有所减少。

据其介绍,尽管12月份大豆进口量创下历史新高,但是近几个月的大豆到港量则明显减少。根据“我的农产品网”预估数据显示,1月份国内大豆到港预计在650万吨,较12月份明显下降;2月份大豆到港量预计仅在400万吨左右;3、4月份到港量预计也会在一个相对偏低的水平,前4个月总体较去年同期或有明显下滑。此外,2月份正值新春佳节,预计压榨量也会出现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南美天气良好提振作物前景,近两周中国买家取消美豆合同的现象时有发生。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中国买家在两周内累计取消了45.9万吨的美豆采购合同。

分析人士指出,南美大豆已经进入收割阶段,价格上的优势,会让不少中国买家转向南美大豆。徐勇军表示,近年来大豆作为融资性进口的占比也不小,在人民币贬值、去融资化的背景下不排除买家直接取消订单的情况,这将产生短期的供应紧张预期,从而缓解了豆粕价格的急速下跌。

未来供应缩减的预期,让近期豆粕处于盘整运行的状态。对于未来的豆粕价格,市场还是多持看空态度,截至目前,市场未见大规模的节前备货,多以消耗手中库存为主。徐勇军认为,豆粕市场的利空还未完全释放,未来价格仍有下跌的空间。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