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项目搁浅背后的煤化工困局

2014-05-15 14:54 来源:钢联资讯 作者:赵满满

近几年,煤化工特别是新型煤化工在我国的发展很迅速,煤制油(煤炭直接液化、间接液化)、煤制烯烃(MTO、MTP)、煤制芳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煤制二甲醚等,均已取得重要成果。而目前国家对煤化工的态度明朗,即,坚决遏制传统煤化工扩张和发展;积极稳妥地开展现代新型煤化工升级示范工程建设,做好战略技术储备;适度布局并建好煤制天然气项目;同时也并未表态支持和鼓励大规模发展现代煤化工。而这也为现化煤化工蜂拥而起创造了契机。

目前包括山西在内的各个煤炭大省纷纷将新型煤化工作为战略支柱产业,投资数万亿元于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甲醇等领域。而不少煤炭企业、油气企业甚至电力企业也开始布局,研究寻找煤化工项目。

千亿项目传搁浅

然新型煤化工的发展并未如想象中的乐观。5月14日下午,神华千亿煤化工项目传出搁浅消息。该项目2005年开始论证,预计投资超千亿元。项目由核心化工区和大保当煤矿两部分组成。核心化工区的工程总投资1216亿元,其中环保投资71.39亿元。而大保当煤矿位于神东基地榆神矿区一期规划区,井田面积112.54平方公里,设计可采储量12.87亿吨,生产规模1300万吨/年,配套建设选煤厂,服务年限71.5年。

据了解,神华在煤化工产业方面布局最早。神华目前已经初步构建起中国新型煤化工产业体系,陆续建成100万吨煤直接液化、60万吨煤制烯烃、400万吨煤间接液化等项目。

虽相关人士尚未对此消息作出核实,但从2005年开始论证到现在已有近10年的时间,该项目虽始终没有正式启动,但是这样由两大能源巨头参与的、预计投资超千亿的煤化工项目如果真的戛然而止,确实让人意外。

项目搁浅背后……

此次神华陶氏榆林项目被搁浅也反映了当前煤化工特别是现代煤化工发展所遇到的困境。大型现代煤化工项目技术复杂,资金投入大,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难度较大,尽管我国煤化工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工业示范项目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无论是工艺流程和技术集成、全流程设备选择,还是管理经验、工程放大等问题都还有待进一步解决。技术不过关、资金紧张、缺少运作成功的先例等种种现实问题,引发投资方的迷茫。而据悉,目前多个获得“路条”的新型煤化工项目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待解的技术难题。现代煤化工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品链可以延伸很长,理论上石油化工能生产的产品,煤化工都可以生产,关键是需要技术支撑。由于是新兴产业,发展时间不长,多数装置处于工业示范阶段,同时无论是技术、装备,还是项目的经济性,国际上都没有相关的经验可以借鉴和比对。以芳烃为例,目前煤制芳烃仅完成了工业化中试,未经工业化装置放大试验和运行验证;煤制乙二醇虽然开发了5~6种不同技术,有些技术还通过了工业化中试验证,并建成大型工业化示范装置,但包括草酸酯加氢催化剂选择性差、乙二醇产品质量稳定性差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而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中国煤制烯烃、中东乙烷制烯烃和北美页岩气凝析液制乙烯规模的扩大,石脑油制乙烯的比例将逐渐下降,全球乙烯成本中枢和价格中枢将缓慢下移,缩小乙烯法乙二醇与煤制乙二醇的成本差距,甚至使煤制乙二醇的成本优势荡然无存。

加重的资金压力。煤化工投资太大,尤其是煤制油、煤制气项目动辄就上百亿,对任何企业都很有压力,如3月中煤能源投资的大型煤化工项目投资在177亿元。此次神华和陶氏化学的项目,持股比例为70:30,项目一直宣称是世界最大的煤化工一体化项目,此前被媒体报道的投资数据是100美元,但是最终工程总投资增加到了1258.56亿元,其中核心化工区投资1216亿元,环保投资71.39亿元,大保当煤矿投资42.56亿元,环保投资3537.45万元。由于对传统煤化工项目预期悲观,2013年起,包括工行、建行在内的几大银行,纷纷出台政策,严格控制对煤化工项目信贷。一家商业银行在其《2013年度授信政策指南》中特别强调:应谨慎评估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乙二醇等现代煤化工项目的技术及经济可行性,择优支持国家有关部门核准建设的“十二五”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从严控制煤制化肥、焦炭、电石法PVC等传统煤化工的信贷投放。对于生产工艺落后、规模较小的高风险企业,应加大融资清退力度;对那些项目环评和用地手续不齐全、未经有关部门核准、资本金比例不足30%的煤化工项目,不得发放贷款;对借款人或项目控股股东信用等级未达到AA-及以上、项目控股股东未提供连带担保、项目技术成本无明显优势、项目规模未达到国家规定的规模标准、无30年以上稳定煤炭供应的煤化工项目,不予贷款。同时规定:要从严控制对煤化工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

环保压力与负担。传统意义上的煤化工主要是制煤气、焦炭、化肥、氢气等,而现代煤化工不仅可以完全替代传统煤化工,还可以将电、化、冶、热、建材等多种产业联合,实现大型产业集群。不仅可替代能源和石油,而且通过多联产可以大幅度消减电力、水泥、冶炼、热力等重污染行业以及民用燃料、车用燃料生产等污染排放。然大规模的项目上马,也使得用水量大幅增加,许多地方“竭泽而渔”,黄河中上游“有河皆枯”“有水皆污”现象日趋严重,新疆、内蒙古、陕西等地珍贵的地下水已经受到严重污染。另外,现代煤化工属于洁净煤利用技术,但绝对的零排放目前并不可能。

历时20个月、经过4次审议,新修订的环保法将于明年1月1日施行。须知,新法在完善生态保护红线、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跨行政区域联合防治、企业污染防治责任、环境违法行为法律制裁等方面作出了硬性规定,追究违法责任和处罚力度也达到空前水准。作为环保敏感行业,新法实施所带来的监管环境趋紧,无疑将对煤化工行业未来发展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对煤化工行业而言,环保负担会演化成庞大的经济压力。煤化工项目如果环保没有做到位就会使公司承受巨大的舆论压力,如果将环保问题彻底解决了,又会带来成本的大幅增加,甚至可能没有利润。

警惕未来产能过剩及同质化风险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洁净煤与综合利用部主任、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副会长张绍强表示,发展现代煤化工切忌贪大求洋,按照目前的投资能力和冲动,要不了几年煤化工各种细分产品的产能就要过剩,一旦产能过剩,造成的损失将十分巨大。

由于缺乏国家层面的煤化工发展规划,唯GDP的政绩观促使各地纷纷上马煤化工,规模之庞大超乎想象。根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我国煤(甲醇)制烯烃拟建规模超过3000万吨/年、煤制天然气超过2000亿立方米/年、煤制油超过3000万吨/年。除西藏外,西部(包括青海西宁)各地几乎都已经染指煤化工。据了解,内蒙古全区12个盟市有各级工业园区105家,其中国家、自治区级的工业园区有45家,仅鄂尔多斯就有14个煤化工基地。陕西榆林市有31个煤化工基地,近五年批复的兰炭7260万吨、电石360万吨、煤焦油及其燃料油1140万吨等,西部各地产品严重同质化,缺乏市场竞争力。

附:新型煤化工发展的政策之路

2005.6.7

《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发改委要制定规划,完善政策,组织建设示范工程,稳步实施煤炭液化、气化工程

2006.2.9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则明确,洁净煤技术和煤炭综合利用等计划将得到科技部重点支持和推广

2006.7.7

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加快焦炭和电石行业结构调整,积极采用先进煤气化技术改造以间歇气化技术为主的化肥行业,推动产业发展和技术升级

2008.9.4

国家收紧新型煤化工

发改委下发《关于加强煤制油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除神华集团在内蒙古和宁夏的两个示范项目外,其他煤制油项目一律叫停

2009.5.18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今后3年停止审批单纯扩大产能的焦炭、电石等煤化工项目,原则上不再安排新的煤化工试点项目

2011.3.13

发改委下发《关于规范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要求在国家相关规划出台之前,暂停审批单纯扩大产能的焦炭、电石项目;禁止建设不符合准入条件的焦炭、电石项目;加快淘汰焦炭、电石落后产能。在新的核准目录出台之前,禁止建设年产50万吨及以下煤经甲醇制烯烃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甲醇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二甲醚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油项目、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煤制天然气项目、年产20万吨及以下煤制乙二醇项目。上述标准以上的大型煤炭加工转化项目,须报经国家发改委核准

2013.1.1

《国家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总结现有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经验,按照能量梯级利用、节水降耗、绿色低碳等要求,完善核心技术和工艺路线,稳步开展升级示范

2013.3月起

煤化工众多目密集被放行

中海油山西大同40亿立方米/年、中电投新疆霍城60亿立方米/年等15个煤制天然气项目,中石化贵州织金60万吨/年SMTO、中煤集团陕西榆林60万吨/年DMTO等6个煤制烯烃项目,以及潞安集团150万吨/年、伊泰集团200万吨/年2个煤间接制油等23个新型煤化工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路条”,另有包括神华宁煤400万吨/年煤间接制油在内的数个新型煤化工项目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最终核准

备注:原计划2012年年底发布的《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时至今日也未见发布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