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由“一煤独大”走向多元发展

2013-06-03 07:40 来源: 甘肃省人民政府网站

10年前,我省第一个百万吨级的煤炭航母,在华亭煤海中扬帆起航。10年间,煤炭航母在惊涛骇浪中前行,已经成为千万吨级巨型航母。如今,在这艘航母巨轮上,华亭人正实践着转型跨越的梦想。

调整结构延长煤电产业链条

华亭县是我省东部工业重镇,素有“煤都瓷镇”的美称。全县已经探明的煤炭储量达到了34.2亿吨,是全国十三大产煤基地之一,也是西北地区三大产煤矿区之一。

靠煤成长,靠煤发展,“一煤独大”,在给全县经济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烦恼”。

有人形象地比喻:华亭县的煤炭工业打个喷嚏,全县的经济都会跟着“感冒”。去年下半年,华亭的煤炭价格、销售、利润均出现了下滑趋势,全县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如何破解制约全县经济发展瓶颈的难题?华亭县委副书记李雪云告诉记者,县委县政府在破解“一煤独大”的难题中,着眼于做好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还要把华亭县后续产业发展的蓝图规划好。

记者了解到,加快煤、电、化一体化开发,不断延长煤电产业链条,论证新一批生化制药、装备制造、新型建材项目,走出一条资源开发可持续、传统能源和新能源齐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进行“煤为基础、产业延伸、多业并举、集群发展”,是华亭县在今后20年内经济转型发展的主线。

在华亭工业园区,投资25亿元的60万吨煤制甲醇、20万吨聚丙烯项目已经开工建设,2015年建成投产后,将继续延伸煤化工的下游产品,投资20亿元分别建成年产5万吨PP吹塑材料、10万吨PP管材和5万吨改性注塑材料等聚丙烯深加工项目。与此同时,甲醇代替汽油燃料加注站项目、与20万吨聚丙烯项目同步建设的煤泥及化工尾气电站项目、华亭矿区难采煤地下气化及低碳项目等一批煤化工产业集群发展项目,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划建设中。

李雪云告诉记者,煤化工产业链的进一步拉长,不仅可以改变全县目前“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而且今后还能依靠庆阳、陕西、宁夏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煤化工产业,以保持全县经济高速发展的势头。

现代化生产让陶瓷业浴火重生

我省四大古镇之一的华亭县安口镇,是一座书写着千年陶瓷烧制历史的古镇,这里陶土、坩坭、煤炭资源丰富。陶瓷烧制始于唐,累朝累代广开窑口,全国各地逃荒避乱的陶瓷艺人常常来此安家立口。于是,以安口窑著称陇上,烧造的日用陶瓷闻名西北。然而,传统陶瓷烧制工艺生产出的粗大笨缸盆、粗大黑碗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被淘汰出局。近20年间,安口陶瓷业一蹶不振。

今年5月8日,一条赋予安口陶瓷全新生命力的现代化生产线,在安口陶瓷园正式投产。5月10日,记者在庆华公司投资1.2亿元的生产线上看到,一片片轻巧、结实耐用的瓷砖瓦刚刚“走”下生产线,迅速装车发运到周边省区。庆华公司副经理王峰介绍说,当天公司销售瓷砖瓦14万片,整个生产线满负荷生产才能满足客户的需要。

陇上瓷镇浴火重生,是华亭县转型跨越蓝图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用现代化的陶瓷生产工艺替代传统的生产方式,是振兴安口陶瓷的突破口。

记者在庆华公司陶瓷生产线上看到,整个生产线全部采用煤制气烧制工艺,不仅减少了工业污染,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华亭工业园区副主任苟建平告诉记者,安口陶瓷园是利用“三线”军工企业留下来的旧厂房和土地置换建设的,计划投资21亿元,建成西瓦、地板砖等建筑材料生产线9条。庆华公司建筑陶瓷生产线是陶瓷园区的龙头企业,在建成第一条生产线后,今年7月份将开工建设二期项目,建成内外墙砖生产线。整个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54亿元,利税10.8亿元,增加就业岗位3000个。

与此同时,华亭县还将充分利用安口陶瓷厚重的历史文化,建设陶瓷文化博览园。依托安口千年深厚的陶瓷文化资源、产业资源和华亭县丰富的旅游资源,以文化传播、鉴赏交流、展览展示、订货销售等多种形式,展示安口陶瓷文化,并将其纳入全县整个大的旅游文化圈内,成为全县经济转型跨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华亭工业园区已经建成的“三线”文化旅游园里,保留在窑洞展馆的“三线”军工企业文化,通过图片、实物、音像资料,重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中一批军工企业落户安口镇后艰苦创业、建设“三线”军工企业的感人场面。据了解,安口“三线”文化旅游园将成为平凉市党员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现代高效农业成为绿色银行

夏日的晨曦,把华亭县东华镇黎明川现代农业示范园装扮得五彩缤纷:航天辣椒、航天茄子、航天南瓜等散发着现代化农业气息的航天蔬菜,不仅在这里落户扎根,而且走进了中小学生课堂,成为青少年普及科技知识的实物标本。

记者在黎明川现代农业示范园见到了东华镇前岭社区党支部书记寇志仁,他告诉记者,10年前的前岭村饱受矿区塌陷之苦。2003年,整村从塌陷区搬迁到黎明川新区,全村247户村民变成市民后,社区流转土地400多亩,建起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引进在市场上有竞争力、价值高的优质航天蔬果品种,园区内种植的航天辣椒、巨型南瓜、鸡蛋茄、欣抗西瓜、甜瓜等蔬果,成了社区居民增收的新亮点。

正在蔬菜大棚里移栽菜苗的吴秋玲告诉记者,以前在山上居住时,每年辛辛苦苦种着10亩山地,一年四季忙到头,收获的粮食甚至不够一年的生活开销。2003年从山上搬到川区,住房好了,自来水通到了院子,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吴秋玲的丈夫在煤矿打工,每月的工资在3000元左右,她在示范区打工,每天有50元的收入。

从农民到社区居民,再到科技示范园的工人,前岭人的生活变迁是华亭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变农业“短腿”现象的一个缩影。

华亭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于宏勤告诉记者,“一煤独大”不仅在华亭县工业结构的布局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而且在农业产业结构中也表现得十分突出,重煤轻农,拖住了农民奔小康的脚步。近年来,华亭县委、县政府依托当地优势,提出发展草畜、核桃、蔬菜、药材产业的目标。其中,县上将依托现有的17.9万亩核桃基地,加快发展核桃种植面积,建成万亩乡6个、千亩村29个,形成40万亩的核桃基地。核桃树在进入盛果期后,可以给农民带来几十年的稳定收入。与此同时,通过招商引资、能人建办等形式,神农、华鑫、润华等一批核桃包装和深加工企业已初具规模。核桃产业将成为农民的“绿色银行”。县上每年拿出地方财政收入的13%作为支农资金,支持“三农”发展和“一园三区”建设。通过工业反哺农业,以“一园三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的引领带动,工业、农业齐头并进的产业格局,将是华亭县转型跨越蓝图上的最美画卷。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