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农药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2012-11-27 11:59 来源:钢联资讯

27日,南京第一农药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第一期短期融资券募集说明书对公司所处的农药行业进行了分析。

1、农药行业地位和特点

(1)农药行业地位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的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和救灾物资,对防治农业有害生物,保障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及农产品贮存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我国90%的农药用于农业生产,非农业用途农药占10%左右。

农药行业是重要的支农产业之一,农药在农业生产总成本中比重较低,投入产出比高达6-10倍。农药的广泛施用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解决粮食危机的重要出路。

农药的分类方法很多,有按原料来源划分的,也有根据化学成分、作用方式、防治对象及不同用途等进行分类的。根据用途分有以下几个大类:

①杀虫剂:用来防治有害昆虫的药剂;

②除草剂:用来防治农田杂草的药剂;

③杀菌剂:用来防治植物病原微生物的药剂;

④植物生长调节剂:用来促进或抑制农林作物生长发育的药剂。

(2)农药行业特点

①农药行业是弱周期行业,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小。农药是农业生产的必需品,刚性需求强。

②农药行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而言,每年上半年是农药生产的高峰期,而3-9月是农药使用的高峰期。全球农药采购商往往于每年春耕前采购,以备用药高峰期销售,因此,每年3-6月和10-12月是农药行业的旺季。

③由于季节、地域和气象的差异,每个农药品种的功效都有较强的针对性,因此整个农药市场是由数量众多的单个品种细分市场组成。

2、我国农药行业发展现状

(1)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农药生产国和农药出口国

截至2012年二季度末,我国农药生产企业1,800多家,其中原药生产企业500多家,全行业从业人员16余万人。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药产量逐年上升,2010年我国农药产量234.25万吨,2011年我国农药产量达264.87万吨,同比增长16.70%,成为世界第一大农药生产国。2005-2011年我国农药产量如下图所示:

2005-2011年我国农药产量示意图 单位:万吨

 

由于发达国家农药企业受环保和生产成本等因素影响,农药的生产基地一直在向外转移,中国农药企业在原料配套、资源(能源、水)、劳动力成本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优势,从而成为最主要的产能转移承接者。近年来,我国农药出口量逐年增长,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药出口国。2010年,我国农药出口量为121.63万吨,2011年,我国农药出口量140.67万吨,比上年增长15.65%;出口金额为61.87亿美元,增长27.62%,是近年来出口形势最好的一年。

(2)农药产品结构

从国内农药品种结构来看,已改变过去“三个70%”(即杀虫剂占产量的70%、有机磷占杀虫剂总产量的70%、高毒有机磷品种占有机磷的70%)的不合理格局,呈现除草剂产量逐年上升,杀菌剂产量平稳,杀虫剂产量逐年下降的格局。2011年,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产量分别为117.30万吨、71.10万吨和15.20万吨,同比增幅分别为12.50%、16.70%和1.30%,在农药(原药、折纯)总产量中的占比分别为45.00%、31.80%和7.10%。

(3)行业技术水平

我国农药行业总体上还处于单缸、间歇、手工操作的技术水平。在微机自控、高效催化、高度纯化、定向主体合成、生物技术应用等方面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差较大。工艺技术的落后,造成我国产品质量差,不少产品原药含量较国外先进水平低5%-10%。国外农药制剂加工已向无溶剂、水基、固体化发展,而我国仍以乳油、可湿性粉剂、粉剂、水剂为主,大量的甲苯、二甲苯、纯苯作为溶剂施于田间,不仅浪费资源,也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大量的低水平的混合制剂,严重影响了农药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

(4)行业经营模式

农药行业经营产业链示意图

 

目前全球的农药生产企业均处于上图所示的产业链中的某一部分或全部。总体来讲,产业链越长的企业,竞争力越强。从原料到中间体再到原药的生产企业更多体现其技术上的优势,而原药到制剂的生产企业更多体现其营销和品牌上的优势。

我国农药行业在产品研发上以仿制为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农药产品国内营销主要通过专业的销售渠道进行销售,这些专业的渠道商既有以一定规模形式存在的连锁农资供应商,也有以大量的民营、个体等组织形式存在的中小型的农资供应商;国外营销分为自营出口和通过中间商代理出口两种形式。

(5)行业整合是我国农药行业的发展必然趋势

三大因素加剧了农药行业整合:一是环保压力日益加大,农化行业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三废”,实力弱的农药企业将无力支付高昂的环保投入,必将逐步被淘汰;二是准入门槛不断提高,势必淘汰一批中小企业;三是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品牌意识逐渐深入人心,经销商和用户优先选择名牌农药产品。

3、农药行业相关政策

(1)产业政策扶持

中共中央、国务院2007年《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积极发展低毒高效农药”、“加大对新农药创制工程支持力度,推进农药产品更新换代”。

《全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明确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作为重点发展目标之一,要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损失降低3%。

200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再次关注“三农”,这是中央自从2004年以来连续第六次锁定“三农”。

2007年1月1日起,国内全面禁止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五种高毒农药在农业生产中使用。这五种高毒农药占国内杀虫剂市场的15.6%,据统计,高毒有机磷市场的退出将形成约100亿元的市场空缺,同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不断取代老品种将成为一个长期趋势,给国内农药市场留下巨大的市场缺口,产品结构良好(无高毒有机磷类产品)、品种丰富、产业链长、营销网络完善的企业将迎来发展的机遇。

2010年9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网站上公布了2010-2020年中国农药产业政策,政策明确提出行业整合目标:①到2015年,将农药企业数量减少30%;②到2015年,国内排名前20位的农药企业销售额达到全国总销售额50%以上,2020年达到70%以上(目前占比为30%左右);③加快农药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在这一过程中关闭低效产能。政府将不会批准供应过剩产品的生产扩张以及在资源紧张地区设立项目。

国家实施鼓励农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实施的结果是全国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的振兴带动支农的农药行业持续景气,农药需求增加,价格上涨,产品销售顺畅,库存减少。

(2)行业进入障碍

目前,进入我国农药行业面临以下壁垒:

①政策准入壁垒

设立农药生产企业需经工业和信息化部核准后,才能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领取营业执照。农药产品生产和销售须同时取得“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或“生产批准证书”),并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农药产品在获得登记之前需经过2年4个地域的田间试验和毒性、环境及残留实验。因此,新设农药企业或完成农药新产品登记均需较长时间,其中,完成产品登记通常需2-3年时间。

随着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国家还将会采取其他政策性措施提高农药企业审批以及农药新产品的登记审核门槛。根据最新出台的规定,从2008年3月1日起,提高申请农药企业核准要求:原药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5,000万元,投资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不低于投资规模的15%;制剂(加工、复配)企业注册资本金不低于3,000万元,投资规模不低于2,000万元,环保投资应不低于投资规模的8%,不再受理分装企业、乳油和微乳制剂加工企业核准,制剂(加工、复配)企业新增原药生产需重新核准。

②市场先行壁垒

农药产品因质量原因导致的赔付成本极高,国际知名农药供应商对自身产品质量要求严苛,在原药采购上非常关注原药产品的质量、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一般不会轻易更换原药供应商。对于农药原药企业来说,先行占领市场往往会获得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

③技术壁垒

农药属于精细化工产品,农化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原药生产对化合物合成技术及相关工艺与设备要求甚高。农药制剂由于直接施用于农作物,对药效、质量、安全要求较高。完成研究和开发需化学、植物保护学、生物学、环境科学、毒理学等跨学科配合,制剂生产需要良好的质检技术、工艺技术和环保、安监相关技术与设施。病虫草害的抗药性趋于明显,只有长期对农作物及病虫草害保持跟踪与监测,才能确保制剂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应变能力,因而制剂技术具有极强的经验累积性特点。

④环保壁垒

农药行业废水排放量一般较大且废水中影响环境的污染物质含量较高。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环保标准趋于提高,若废水排放无法达标,将难以进入农药行业。

4、南京第一农药集团主要农药业务发展前景

(1)吡啶碱

吡啶碱俗称为杂环类三药及三药中间体的“芯片”,是目前杂环化合物中开发应用范围最广的品种之一,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可广泛用于农药、医药、染料、日用化工、香料、饲料添加剂、橡胶助剂等领域。吡啶碱作为作为农药中间体发展尤为迅速,近年来含吡啶基团的农药发展很快,不仅有高效的虫剂、除草剂,而且开发出高效菌剂,并逐渐形成一大类特有的农药系列,含有吡啶环结构的化合物已成为新农药创制主要方向之一;医药方面可生产50余种医药和医药中间体;在兽用方面是生产饲料添加剂烟酸、烟酰胺的核心原料;在日用化工和轮胎工业中,可用于洗发剂去头屑、杀菌剂、染料、涂料和子午轮胎工业,吡啶碱经过氯化、氟化、氨氧化等可以制成多种中间体,在精细化工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广泛用途,吡啶碱下游产品应用领域如下:

南京第一农药集团吡啶碱下游产品应用一览表

目前,我国吡啶类化合物主要应用于农药化学品和医药中间体/饲料添加剂。

由于吡啶碱应用广泛、深加工前景广阔,是我国亟待发展的重点精细化学品之一,曾被列为国家“十一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级重点新产品项目。多年来,吡啶类化合物在我国市场上一直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每年都要大量进口,未来几年,国内对此的需求仍然旺盛,市场缺口较大。由于吡啶碱的技术门槛很高,过去吡啶碱的供应几乎被国外厂商垄断,产能主要集中在美国瑞利(Reilly)、印度久比兰特(Jubilant)、瑞士龙沙(lonza)、日本广荣(koei)等公司,从而造成我国吡啶类化学物供应自给率不高,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吡啶类化合物,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近年来,国内企业正逐步突破吡啶碱技术壁垒。目前我国吡啶类化合物的产量约为8.1万吨左右,吡啶碱生产企业主要有南通瑞利化工有限公司、龙沙广州有限公司和南一农集团,前两家为中外合资企业,南一农集团为内资企业。经多年探索、研发和建设,南一农集团拥有全球最大的吡啶碱产能,目前已全面掌握吡啶碱合成技术,是国内唯一掌握吡啶碱合成技术的国家重点培育发展的农药内资企业,实现了内资农药企业在杂环类农药产业链上的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

(2)百草枯

百草枯是仅次于草甘膦后的全球第二大除草剂,是一种常用的茎叶处理除草剂,具有杀草不杀根、安全环保、快速触杀以及没有漂移性等优良特点,广泛应用于草原更新,草坪更新,免耕栽培除草,玉米、大豆、棉花行间除草,森林防火,山坡除草,棉花、马铃薯等农作物催枯等。

近年来,百草枯在我国得到广泛用,市场需求量大增。棉花、玉米、大豆等作物的行间除草,南方免耕田、旱田、水田除草,山东省玉米、花生芽前打封闭多用百草枯。预计今后百草枯在我国的使用规模与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在免耕栽培、少耕栽培以及保护性用药方面市场前景较为广阔。在我国,百草枯用量已超过草甘膦,成为国内第一大除草剂。据初步统计,我国每年百草枯用量在2.5-3万吨,而受到原料吡啶的制约,国内厂家产量都不大,近几年每到旺季都会出现货源紧缺。

我国百草枯的需求量占全球总量的60%。目前,我国百草枯原药和制剂生产企业已达200多家,生产能力约为5万吨。2011年底我国百草枯的产能超过7万吨,约占世界总产能的80%左右,产能利用率大都不足,主要是由于国内百草枯生产企业关键原材料吡啶受制于国际市场,外加其装置分散且装置能力小、自动化控制差及连续化程度低、部分企业三废处理程度低等急待解决等因素制约了国内百草枯生产企业产量。

(3)敌草快

敌草快属快速触杀型灭生性茎叶处理除草剂,可广泛应用于果园、茶园、橡胶园、非耕地和玉米、甘蔗、棉花、蔬菜行间除草及植物的催枯。在国外发达国家中,敌草快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环保型除草剂,特别是马铃薯使用效果最好的催枯产品。据统计,2001年,敌草快成为美国在马铃薯上使用最广泛的催枯干燥剂,占整个市场的31%。马铃薯是被发达国家当作健康食品而大力发展的农作物,随着马铃薯在全球范围的大量种植,敌草快的市场需求也会逐步扩大。

我国是农业大国,种子作物和根茎作物是大量种植的农作物。依产量计,排名前三位的都是种子作物,分别是水稻、玉米和小麦,第四位是根茎作物马铃薯。此四大作物均是敌草快使用效果良好的对象,尤其是马铃薯。目前制约敌草快在国内广泛应用的首要障碍是价格偏高,这主要是由于其关键原材料吡啶价格较高,但随着国内吡啶生产企业产能释放以及规模效应显现,敌草快市场价格将会被国内消费者接受。另外,随着国内环保门槛的提高,敌草快也必将成为国内其他高毒非环保型除草剂的替代品。

目前,由于敌草快国内需求量较小,生产的敌草快主要用于出口,目前敌草快国内生产企业主要有英国先正达有限公司、山东省济南绿霸化学品有限责任公司、南一农集团和浙江永农化工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敌草快的产能扩张很大程度上受其主要原材料吡啶限制。由于公司自产吡啶,形成了上下游一体的产业链,实现了生产成本的最低化,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4)三氯吡啶醇钠

三氯吡啶醇钠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农药中间体,目前主要应用于生产毒死蜱。毒死蜱是美国陶氏益农公司开发的一种高效广谱含氮杂环类杀虫杀螨剂,具有强烈的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是目前全世界产销量最大的杀虫剂品种之一,现已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14个国家登记和注册。

近年来,大力发展高效、低残留、安全、环保的农药新品种是我国的重要产业政策,因毒死蜱具有高效、低毒、高选择性的优点,从一面世就备受市场宠爱,发展至今已成为农民普遍接受的主流农药。尤其是农业部、发改委、工商总局、质检总局联合发文要求五个高毒有机磷品种(甲胺磷、乙基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全面禁止生产和销售,进一步增加了作为替代品种毒死蜱需求量,并逐渐被用户认可。毒死蜱系列药剂已被广泛用于水稻、果树、蔬菜等作物害虫的防治。由于其在农产品上无农药残留,对食用者非常安全,对人、畜禽、作物和环境危害小,通常作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首选农药品种。另外,天气的变暖、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导致大规模虫害的发生,也促进了毒死蜱的大规模应用。

三氯吡啶醇钠是生产毒死蜱的关键中间体,国内生产毒死蜱的企业几乎都生产三氯吡啶醇钠,专门生产三氯吡啶醇纳的企业较少,因此毒死蜱市场竞争状况决定三氯吡啶醇钠竞争状况。由于毒死蜱无专利问题,其产业化被列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随着国内技术进步加快,特别是中间体三氯吡啶醇钠工艺获得突破,毒死蜱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大量农药企业进入毒死蜱农药生产领域。目前,国内规模化生产毒死蜱的企业有:江苏宝灵农药、山东华阳股份、湖北沙隆达股份、江苏红太阳股份、常州江南化工、山西三维丰海化工、浙江永农化工、新农化工、安徽丰乐农化、河北衡水北方等大批企业。

(5)草甘膦

草甘膦属于有机磷类传导、内吸、灭生性除草剂。该药具有双向传导功能,可被植物吸收,在体内传输到地下根、茎部分,使地下部分逐渐腐烂,致使植株死亡,并失去再生能力。作为一种高效、低毒、无公害、广谱的除草剂,草甘膦主要用于果园、桑园、茶园、橡胶园、甘蔗园以及玉米、大豆、木薯等农作物,可防除几乎所有的一年或多年生杂草,也是牧场草原更新和森林防火墙隔离带的重要产品。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转基因抗草甘膦作物(大豆、玉米、棉花等)研究成功并大面积种植和利用玉米、木薯等农副产品制造可再生新能源的高速增长,从而极大地增加了草甘膦的使用范围。

草甘膦作为强周期行业,曾出现需求旺盛的局面,草甘膦价格从每吨2万多元一路飙升至超过10万元的最高记录,而价格高涨刺激企业产能迅速扩张。然而,2008年下半年以来,草甘膦价格一路下跌,逼近甚至一度突破草甘膦的成本线,不少生产商已经陷入亏损。短期来看,草甘膦产能已出现过剩,供过于求的局面一时难以改观,产品利润依然微薄。

近三年国内草甘膦价格走势图

 

目前,全球草甘膦产能主要集中在美国孟山都和中国。国内草甘膦的主要生产厂商有:江山股份、华星化工、新安股份、扬农化工等。我国已是全球草甘膦生产和供应的大国,我国产品主要依靠出口。但是,我们国家的草甘膦没有专利,没有出口注册许可,没有品牌,部分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替国外企业贴牌生产产品,出口产业链最低端的草甘膦原药,再进口附加值较高的草甘膦制剂。因此,只有形成上下游一体化生产模式,走制剂精深加工之路,寻找更多渠道加快在海外农药登记注册,加大培育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草甘膦企业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站住脚,也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