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eel:从宝钢搬迁看我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

2012-07-11 13:55 来源:钢联资讯

近日,宝钢将在未来5年内,陆续将约占本部30%的钢铁产能迁出上海地区的消息屡屡见诸报端,成为时下热议的一个话题。经初步测算,如果按照计划推进,5年后,上海地区将减少铁产能约580万吨、钢产能约660万吨,相应减少能耗量300万吨标煤。据不完全统计,江苏、福建、广东、浙江、新疆等地均被列入宝钢产业外迁的迁入地,涉及到不锈钢、特钢、普钢等多个产业项目。此番宝钢搬迁的深层次原因何在?对我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利弊怎样?笔者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宝钢搬迁的背景及原因

此次宝钢搬迁由来已久,早在今年3月份,宝钢股份罗泾COREX炉及配套社会搬迁项目就已经悄然开始招标,而在今年五月的一次论坛上,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乐江也曾对外表示,宝钢将借助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利用湛江钢铁项目和八一钢铁南疆项目新建的机会,迁出上海地区的部分产能。

上海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宝钢选择将部分产能迁出上海的原因之一。徐乐江曾指出,“上海要从一个传统的制造中心向以服务业为主的四个中心转型,钢铁等传统重化产业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压力。”的确如此,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已经不适合发展高耗能的产业。作为高耗能行业,钢铁业首当其冲。数据显示,2008年宝钢产值占上海工业规模企业比例为6.28%,但消耗的能源却占到了上海工业规模企业比例的25%以上。这也造成了宝钢节能减排的压力非常大。从未来的规划情况来看,“十二五”期间,上海将对石化和钢铁的产能进行进一步的控制,原则上将不会再批新的钢铁生产线。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使得宝钢不得不寻求产能转移的有效途径。

迁出的不锈钢、特钢等公司土地商业开发价值较大。据了解,位于上海宝山区长江路的宝钢不锈钢事业部,其前身为上海钢铁一厂,而同济路上的宝钢特殊钢事业部的前身为上海钢铁五厂。1998年11月,宝钢与上钢及梅山钢铁公司实现重组后,这两个公司成为了宝钢的下属企业。十多年来,随着上海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原上钢一厂和上钢五厂所在地已成为上海城区的黄金地段,其土地商业开发价值极大。根据《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出售不锈钢、特钢事业部相关资产的议案〉的补充公告》,宝钢在吴淞地块5.7平方公里(8564亩)的土地评估值高达98亿元,增值75.4亿元,增值幅度为3.34倍。搬迁后将有助于上海的发展,同时也将为宝钢争取到下一步发展的资金。

钢铁行业利润降至低谷。去年以来,钢铁行业一直维持微利运行态势,今年更是陷入了全行业亏损的不利局面,未来钢铁行业可能将面临长期的低利润局面,进行产能、结构调整将是钢厂应对寒冬的必要之举。根据宝钢的规划,未来布局将逐步形成“两角一边”:宝钢本部地处长三角;另外在珠三角重组韶钢,在湛江建设千万吨级精品钢铁基地;“一边”则是西北边,通过重组新疆八一钢铁,在资源聚集区打造钢铁基地。此次搬迁规划也充分显示出了宝钢在未来布局上的前瞻性。

 

   关于宝钢部分产能迁入地的猜想

与公司旗下的碳钢产品相比,宝钢不锈钢和特钢等资产一直盈利情况不佳,可能将成为首当其冲的搬迁对象。至于搬迁地点,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文件,外界普遍认为不锈钢项目可能将搬迁至福建。早在去年12月9日在北京举行的“福建省与中央企业项目合作洽谈会”上,宝钢就曾与福建吴钢集团签署了重组福建德盛镍业的协议,该公司也已正式更名为德盛不锈钢公司。宝钢计划将其建设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不锈钢产业生产基地,使项目在重组两年后达到150万至180万吨不锈钢产量,并在“十二五”期间实现400万吨以上不锈钢产能。因此,宝钢极有可能要将原有的不锈钢生产线迁到福建的不锈钢项目之中。另据了解,目前,宝钢在浙江宁波已有一家控股企业宁波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因此,一部分不锈钢产能也有可能会迁入宁波。

至于宝钢的特钢事业部,则由于近期宝钢计划和西宁特钢合作,市场也有人认为宝钢很可能将特钢产能转移到青海,不过特钢作为一个高端品种,主要用于机械、汽车等行业,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才更有发展空间,因此,特钢项目迁至沿海地区的可能性较大,很可能迁入地将在江浙一带。

此外,之前已经迁往罗泾的浦钢项目则很有可能迁往新疆。今年3月份,宝钢股份罗泾COREX熔融炉及配套设备搬迁项目已然开始招标。招标公告中显示,罗泾项目将搬迁到宝钢集团位于新疆的八一钢铁厂区内,完工时间为2013年10月1日。不过据介绍,计划迁往新疆的浦钢,其实只是迁出其中一条中厚板的生产线,并非全部迁移。而伴随着宝钢湛江项目的获批,预计还有一两百万吨的普钢也会随着湛江项目的获批而转移到湛江去。

 

   是机遇更是挑战

宝钢的搬迁对于迁入地钢铁产业的发展将产生一定的带动,因此,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欢迎。对于宝钢自身来讲,也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同时,这也是宝钢布局全国的重要举措。继成功与八钢、宁波钢铁、包钢重组后,今年2月份,宝钢集团又正式控股韶钢集团,5月份,湛江项目获批,使得宝钢东有宝钢集团大本营,西有八一钢铁,南有韶钢、湛江基地,在全国的布局日趋完整,此次计划搬迁,也是基于对未来自身与城市发展双赢的有利尝试。

尽管宝钢部分产能迁离上海有利于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战略、有利于上海转型发展、有利于宝钢增强行业竞争力,但仍应注意搬迁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由于钢厂是典型的重工业企业,管桩等深埋在地下的设备和基础设施甚多,高炉更是难以移动,搬迁后许多设备将面临报废的风险,搬迁成本非常高。同时,人员安置、资金问题、搬迁后能否确保盈利增长都是搬迁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如果处置不当,反而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首钢股份2011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盈利同比大降超九成。钢铁行业普遍不景气固然是原因之一,钢厂搬迁和主流程停产则是更为主要的原因。

 

   我国钢铁产业版图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事实上,宝钢搬迁绝非个案。早在2005年,首钢已由于环保原因,率先实施搬迁;重钢环保搬迁一期工程也已于2011年6月建成投产;与此同时,国内多个城市钢厂正在或计划实施搬迁,笔者将近年来国内钢厂的搬迁情况进行了汇总,具体情况详见下表:

表1 国内钢厂搬迁汇总(更新至2012年7月)

 

资料来源:MRI根据公开资料整理汇总

钢厂的纷纷搬迁,与我国钢厂布局密切相关。由于历史原因,我国75家重点钢铁企业有18家建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有34家建在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根据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的统计,2009年我国城市钢厂的钢铁总产量达2.28亿吨,占大中型钢厂总产量的39.5%。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城市的环保压力越来越大,再加上城市发展空间、物流成本等制约因素,使身处大城市的钢厂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搬迁成为了协调城市与钢厂发展关系的必然选择。

政策鼓励和产业的长期规划。一直以来,我国钢铁产业布局存在着“北重南轻”的问题,环渤海、长三角地区钢铁基地林立,东南沿海钢铁基地尚处于空缺中。2011年11月发布的《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就曾明确提出,“环渤海、长三角地区原则上将不再布局新建钢铁基地。河北、山东、江苏、辽宁、山西等钢铁规模较大的地区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减量调整区域内产业布局。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等中部地区省份在不增加钢铁产能总量条件下,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西部地区部分市场相对独立区域,立足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结合区域差别化政策,适度发展钢铁工业。”这反映出国家对于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决心。今年5月初,《钢铁产业生产力布局和调整规划》出台,再次提到钢铁产业调整问题,该规划明确提出:“有序推进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钢厂转型或搬迁。”这也形成了钢厂搬迁的政策背景。

临海布局将是大势所趋。从我国钢厂搬迁的路线图来看,布局沿海已成为众多钢厂的首要选择。这也不难理解,我国大部分钢铁企业分布在内陆地区的大中型城市,原料进口依存度普遍较高,而沿海布局成本低、消耗低、节能、环保,可极大地降低钢厂的成本。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韩国、日本的大钢铁工业基地都在沿海地区,而欧美地区钢铁产业的布局也在逐步向沿海转移,可以预见,临海布局也将成为我国钢铁产业布局的重要方向。

钢厂的搬迁对于我国钢铁行业而言,不但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有利于产业布局的改善。当然,钢铁产能的转移也要和当地落后产能的淘汰相结合,控制总产能的增长;同时,也应借搬迁的契机,实施产品结构调整转型,向高端化、差异化方面发展,避免在中低端产品上的同质化竞争,从而实现我国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的钢铁研究中心(MRI) 王蓓)

(如对行业战略研究、市场调查与采购营销咨询服务有意向,请联系:021-26093403 曾节胜;021-26093369 何昕,或访问我的钢铁研究中心网站http://mri.glinfo.com/)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