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必须尽快推出石油商品期货

2012-05-15 13:53 来源: 钢联石油网

环顾四周,对原油价格纷纷看涨成为最近一年市场上机构的主流意见,多家机构甚至憧憬中长线油价将站上每桶130~150美元高位。

2012年3月14日美联储在议息声明公示稿中称,美国目前的经济情况有了温和改善,虽然油价上涨推升了整体通胀压力,但相信这只是暂时现象。美国WTI原油标价指数自今年2月13日突破100美元后一路上行,不久后一度逼近110美元,3月底前一直在每桶105美元上方徘徊,进入4月也维持在102~104美元的区间。

石油价格的不确定性正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企业加大投资扩大生产前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如果油价继续一路攀高,全球经济下行将不可避免。但笔者认为,一季度的油价或许已经走到了2012年的最高位,贯穿全年的下行趋势将成为可能。本文笔者将探讨一下油价在今年中线下跌的可能性,以及中国尽快推出石油期货的必要性。

石油价格将中线下跌

众所周知,波斯湾的紧张局势对美、中以及全球经济体的影响预期是目前油价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而今年恰是全球主要国家政府换届年,保证局势稳定成为各国基本共识。不过在笔者看来,110美元附近已是美国正在复苏的脆弱经济所能承受的极限水平,回顾2008年7月11日,每桶高达147.27美元的原油价格正是触发本次全球经济危机的主要因素之一。

20世纪工业化加速以来,美国被称为“车轮上的国度”,可见在石油消耗上的花费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之大、之深远。也因此,美国商用成品油库存的上涨和下跌成为了各种原油产品价格变动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二次大战以来的重大局部地域冲突,其中绝大部分原因里都能看到争夺石油资源的影子。可以这样说,“黑色黄金”的稳定供应和平稳低价时期都是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从近几十年经济周期及所受影响来看,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和反恐战争后2008年油价的飙升都是经济见顶的时刻。石油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对世界各国的政权更迭、经济升降可谓居功至伟。

那么为什么本人认为油价跳上110美元的可能性甚小呢?据公开数据显示,原油价格每上涨20美元,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就会降低0.4%。对美国总统奥巴马来说,大选之年如何讨好选民、成功连任才是头等大事。油价的高低对富人的影响不在其消费多少油料而是看对投资成败的影响;但对于掌握绝大部分选票的中低收入人群来说,油价关乎着他们每日的生活—高油价会使选民把对生活水平下降的怒气集中发泄到执政者头上,因此在大选之年当权者对控制油价有着必然情结。

目前中东的叙利亚危机升级的风险在降低,军事干预的可能性已大大减少;再看伊朗,国际社会的经济制裁已使其元气大伤,连粮食获得都非常困难,不得不用黄金或石油通过以货易货的方式来换取,伊朗货币兑美元则持续大幅贬值。奥巴马政府对伊朗核问题采取的是惯用的软硬兼施手法:一边试图把伊朗拉回谈判桌旁;一边利用媒体不断放出各种可能要对伊朗采取军事打击的风声,每次都能触发一小波原油市场的忧虑行情。切记,请不要被这些表象迷惑。因为这里有一个不可忽略的细节:1949年《日内瓦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第56条写明,不得攻击含有危险力量的工程和装置,由此造成的平民大量伤亡,将被视为严重破坏人道法的行为,会被直接定性为战争罪。早在2008年美国就有意对伊朗动武的传闻,当时伊朗核电站只是在建设阶段,如果彼时出手,能避免很多后遗症。只不过美国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收兵缓慢,再加上金融海啸的沉重打击,奥巴马一直都没有等到出兵伊朗的时机。时至今日,攻击已经注入核燃料的伊朗核设施,将会把美国和以色列置于相当不利的地位。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给核谈判留下一扇窗口的根本原因。

加上前一段时间朝鲜和美国之间来了一招“停核换食品”,这带给伊朗的信号是:只要暂停核计划就可以像朝鲜一样开始和谈,且不用完全弃核。由于欧盟已经带头当起和事佬,伊朗也已松口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进入军事基地检查,不出意外的话,美国很快就会释放愿意与伊朗恢复会谈的信号。在双方开始和谈之前,油价仍将保持在100~110美元附近盘整,但再上升的可能性已经很小:即便美伊“核”谈出现拉锯、夏季又适逢美国的传统用油高峰,不过7月份美国就会释放战略石油储备,沙特届时也将增产——无论如何,美国都要让油价降温。美伊核谈判一旦展开,全球市场对于石油供应的担忧也将解除,油价下跌和美元反弹将随之而来,并带领包括黄金、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下跌。

笔者以为,在美联储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前,美元指数有望攀升到前期80~90的区间,油价则会随着美元的上涨跌向伊朗核危机爆发前的70~80美元左右;而黄金则可能失去其作为避险工具的吸引力,金价跌破1500美元附近也并非不可能。为何笔者敢妄言油价、金价出现如此大幅的“中线下跌”呢?我们回想一下,伯南克在2月底的货币政策半年度证词中没有提到QE3,让市场误以为量宽无望,引发金价一夜狂跌100多美元,几天后又在冲销版QE3的风声下急速拉起,金价的大起大落从中可见一斑。与此同时原油持续上升行情结束、转而进入下跌轨道,也将率领大宗商品产生大幅下滑,如此一来,对经济复苏的提振和各国政府的平稳换届有百利而无一害,这应该是全球共识。

中国亟待石油商品期货

视线回到国内,现在我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已接近60%,油价的高低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会传导到经济生产的各个层面。以目前中国的石油定价体制易涨难跌的现状来看,如果不尽快推出合理的油价联动机制,将严重影响中国的经济转型,甚至会加大国内通胀压力。现行的中国油价联动机制选取的标底价格不包括通行的纽约轻质原油价格,它是以北海布伦特、迪拜、辛塔原油价格为参考值的。且22个工作日的油价调整计量方式过长,加上国家不允许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原油期货以及套期交易,国内企业只能被动接受油价的波动而无对应之策。因此,尽快设立中国原油期货价格,为国内企业提供套期保值方式、降低油价剧烈波动的影响就变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从已经开通的国内商品期货品种来看,开通后的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联动紧密,相关企业通过对冲和套期保值避免了商品价格的大幅波动,价格相对稳定了许多,棉花等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就是例证。反观铁矿石,中国虽然占有全球40%的消费份额,但由于没有相关的中国期货价格,国内钢企完全缺失对铁矿石价格的左右能力,听任价格不断走高且无法进行对冲或顺利传导,导致微利、亏损甚至转行养猪这样的奇闻。现今中钢协推动的中国铁矿石现货价格平台不失为中国钢企夺回定价权的步骤之一。以铁矿石三大供应商的垄断能力和全球钢企相对弱小的议价能力来说,铁矿石价格是垄断的供给方与分散弱势消费方的博弈,供应的绝对议价能力在卖方,逐步夺回定价权是不得已为之。

石油则出于其在经济活动中的特殊地位和国家战略安全性的考虑,若不尽快形成中国期货价格指数危害颇大。而先行一步设立石油期货也有着天然的可行性:全球的原油供应体系没有形成像铁矿石那样的跨国垄断企业,全球石油期货交易较为成熟,供需力量平衡。随着人民币的逐步国际化,石油期货价格中出现人民币标价的经济因素也日益明确。从政治角度来看,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政府,听任国际原油价格波动而没有有效保护机制的现状也不符合国家经济转型和平稳过渡的稳定发展需求。所以,国内的政策环境对开通石油股指期货的阻碍不大。

举例来说,假如笔者对今年石油价格的预估成立,依照现行的石油定价体制,无论在过去油价一路走高还是目前随时可能出现的快速下跌,国内企业只能随行就市,听任手中的石油以现货价高成本买入,制成成品后低价卖出。而减亏保利降产则成为企业的首选,每一回国内出现的“油荒”都有这种因素在作怪。这种做法人为加大了经济运行的成本,制造了不必要的不安定因素。如果有了以人民币计价的石油期货体制,稳定国内油价也就有了新的重要手段。

结语:根据机构调研显示,中国油企的裸油成本价与美国相差不大,但国内每升汽油的价格购成中,各种税费占到近1/3的比重,大大高于美国,但从税费调整入手的可能性不大。而且由于美国现阶段原油基本实现自给,只要国际原油价格合理下滑,对美国经济提振助益仍然很大。如果未来一段时间国际局势趋于缓和,石油价格的下降于己于他均有利,那么油价飙升在短期内缺少外部环境支持。中国可以把握这个有利因素占多数的时期及早推出石油期货,保护油企的合理利润,从而理顺价格构成体系,可谓时机难得。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