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能源安全:“引进来”比“走出去”更迫切

2011-09-26 08:55 来源: 钢联石油网

      综合媒体消息:最近几个月,由于国际经济政治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大幅波动。种种迹象说明,国际油价稳定的时代可能不复还了,今后我们面临的更可能是油价经常性的大幅度波动。过去,我们常常以为,不可再生资源的必然枯竭预期和全球石油峰值到来是人们认为“石油危机”到来的原因。近期,石油价格的波动频率之高和波动幅度之广,更可能是成为人们感到“石油危机”到来的主要原因。

 

对于中国来说,由于石油需求量快速增大,感觉尤为深刻。大幅度走高的国际能源价格对中国影响日益增强,而大幅度波动的能源价格则直接影响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和政策调控。这样,广义的能源安全不就只是一个石油储备,更重要的是能源价格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石油危机是“价”的危机

中国传统的能源安全主要指对外依存。具体地说,中国目前石油对外依存为55%;随着需求增长,中国天然气进口迅速增大,对外依存已达12%;煤炭进口今年就有可能达1.5亿吨,国际煤炭市场不大,2009年全球煤炭贸易量大致为9亿吨,动力煤仅有7亿吨。

从对外依存看来,目前中国能源安全主要指石油安全。中国的石油问题的特点是经济高速增长,石油需求增长快,而且增长的潜力很大,人口基数大,人均石油消费量低。国际上通常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石油净进口量与石油消费量之比,称为石油进口对外依存度。2010年中国石油进口对外依存度已达55%。目前中国石油供需的主要特点是需求增长快速,石油产量增长缓慢。在过去10年内,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6.7%;而同期石油产量年均增速仅为1.8%。一般认为,中国的石油产量峰值应该是在1.8亿吨至2.0亿吨。由于中国的石油储采比只有11年,即使有进一步的储量发现,石油的产量应该也不会超过2亿吨。新增需求全部依靠进口资源满足。

中国人均年石油消费还很低,意味着增长潜力很大,2008年仅为283公斤,世界人均为587公斤,美国则达2.91吨,日本也有1.74吨。只要中国人均石油消费达到目前的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石油消费总量将达到6.6亿吨,即使按照中国2亿吨的石油产量峰值,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将达67%。其实,看看汽车行业发展,就知道中国的石油需求仍将大幅度增长。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均超过1800万辆,如果以每车年耗油1.5吨计算,增加成品油需求就要达到2700万吨,折原油需求为4500万吨左右。

如果按照目前的需求增长速度,估计2015年石油依存度可能达到70%,超过目前美国的石油进口依存(63%)。此外,石油进口源(中东50%以上)和石油运输线(马六甲海峡60%以上)相对单一,是威胁石油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

石油面临的与其说是“量”的危机,更可能是“价”的危机。根据BP2010世界石油产品统计报告,截至2009年底世界石油探明储量为13331亿桶(1818亿吨),按目前的开采速度还可供开采45.7年;中东的探明储量为7542亿桶(1021亿吨),占世界的56.6%,储采比为84.8;但是,中国的石油探明储量为148亿桶(20亿吨),按目前的开采速度仅可开采10.7年,的确少了些。首先,由于不可再生,油价长期走势是上涨的,“量”的危机也会用价来体现。其次,按目前的石油价格和中国的进口量,我们每年已经需要花一万亿元买石油。我们没有,人家有,如果必须用石油,财富的转移将是巨大的。

国际油价直接影响国内的宏观价格政策。现阶段的社会承受力是政府必须考虑的一个方面。由于国际油价走高和国内石油相关税费问题,中国目前的成品油价格已经处于比较高的水平。政府一方面需要鼓励油企的生产积极性,防止短缺;另一方面要合理减轻消费者应对高油价的负担。政府一方面希望更为市场化地调整成品油价格,另一方面又要应对高油价对企业生产成本和居民生活成本带来的影响。政府宏观价格政策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权衡地解决这些问题,以及现行成品油价格机制如何执行,甚至改进。无论如何,成品油价格机制不能放弃,没有一个有效的定价机制,价格、企业运行和投资都将充满不确定性。政府可以在考虑保证成品油价格机制下,考虑一些相对市场化的解决方案。

综合产能、石油储采比、消费增长量和进口依存度的现状和预期,以及国际石油价格大幅度走高和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中国的能源安全将日益脆弱,而且速度比较快。

节能是保障能源安全主要方面

以往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往往意指石油战略储备。显然,针对石油供应的突发事件,诸如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的冲击,中国必须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来防范石油供应中断的风险。目前国际上主要的石油消费大国如美国、日本、德国等都已经建立了发达的石油储备体系,发达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均达90天以上。借鉴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经验,中国必须尽快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已经成为共识,而且正在行动中。中国首期储备基地储油1640万立方米,仅相当于当前中国30天的消耗量。政府的战略油储的目标是到2020年能满足100天的使用量。

但是,中国的能源安全并非石油战略储备就可以保障的。考虑到需求总量,需要进口的石油量日益增大,受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也将日益增大。近期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度波动极大地影响中国油品以及相关生产资料的价格,甚至影响整个价格的波动趋势。国际石油价格走高和大幅度波动将极大地影响今后中国宏观经济和能源使用的安全性。当2008年石油价格涨到每桶147美元每桶的时候,中国经济是非常不安全的。而石油价格大幅度波动对整体经济影响也很大,对能源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石油的国际价格经过了2008年夏天的每桶147美元的高峰之后迅速回落,目前在每桶80美元上下大幅度波动。经历了高油价到低油价波动,以及国内外政治环境的变化,使得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如何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因此,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更为广义的界定是:充足的石油供给和稳定的石油价格,并逐步降低对其他国家的石油依赖。从这个角度讲,中国的能源安全不只是一个石油储备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是一个能源价格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问题。

节能应当是保障能源安全的主要方面。影响石油价格上涨的基本因素还是石油供需。现实的石油供需情况是,需求仍将比较大幅度增长,特别是来自中、印等发展中国家;供给方则盯着石油需求增长潜力、石油储备和石油替代。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如果没有有效的替代,当总需求量大到足以导致稀缺预期时,需求快速增长推动的不是供给,而是价格。那么,当供需偏紧,一旦风吹草动,如地缘政治、美元贬值等,都会引爆油价加速上涨,这就是投机的威力。如果我们都把油价上涨简单归咎于投机,而忽视了石油需求的基本面和石油替代,我们只是在给投机提供更大的投机空间。

除非找到经济可行的替代,期望今后的石油供给要满足高需求增长同时维持合理的价格,确实困难比较大。因此,只有相对较小的石油需求增长才能减弱稀缺预期,减少投机,使油价回落或者上涨不太快。也就是说,所有稳定石油价格的举措都应当围绕减小稀缺预期,主要包括减低石油需求增长速度和减少需求的不确定性。一般来说,需求增长速度越快,需求的不确定性就越大。因此,降低能源需求增长速度是关键。如果经济增长目标不变,那么,降低石油需求增长速度的唯一途径就是提高利用效率和节能。

对国际油价上涨的关注不应止于通胀影响和社会承受力,应该引起对石油的思考。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在对于如何保护不可再生资源这个问题上,需要思考。日益增大的石油国际市场依赖,可能使我们处于任人宰割的位置。

完善“走出去”战略模式

保障中国能源安全,节能为主,石油“走出去”只能是一个补充。中国石油的大规模“走出去”除了能去的地方不太多,还可能导致全球对石油资源的竞争更加剧烈,间接推动国际石油资源和价格上涨。因此,不能对“走出去”来解决中国石油问题寄予太大的希望。

中国海外石油资源开发战略通俗地称为“走出去”。“走出去”主要通过石油贸易买入,或者与产油国共同开发当地油田。能源企业走出去靠的不是运气和勇气,而是强有力的能源外交和知识经验丰富的经营管理人才,这些都需要时间准备和经验积累。中国早就应该“走出去”,现在才“走出去”并非从容之举。目前看来,许多方面都没有充分准备,尤其在管理人才和企业经营经验方面。发达国家的石油商在本国政府大力支持下,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不但已经占据了世界各地包括所有较好资源与市场在内的重要的石油资源与市场,也获得了经营管理经验和大批经验丰富的人才。中国企业现在要参与开发海外石油资源,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更高的代价。目前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种种麻烦说明了这一点。

也正是因为量的问题,中国石油需求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每当国际油价高涨,通常就会有对中国的石油消费与进口增长的炒作和夸大。事实上,国际社会的主流观点就是将原油价格高涨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归结于中国的需求。中国的快速石油消费增长对国际油价无疑会有影响,这是一个事实,但由于中国人均石油消费很低,没有理由说中国石油消费威胁其它国家的石油消费。作为主要石油消费大国,中美日在石油领域的全面竞争将不可避免。与中国在能源外交上刚刚起步相比,中国的能源外交是在与日本共同争夺俄罗斯油源时始为外界所正视。而美日在这方面长期以来已经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中国政府必须像其它政府那样,展开游说和公关来保证国家能源安全,以积极进取的外交态势,通过各种国际场合为保证能源安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如何协助中国企业将“走出去”战略体现为商业竞争行为而不是能源安全威胁,如何保证“走出去”的成果,是能源外交的关键。然而,有效的能源外交也需要积累经验。

换一个角度思考,中国海外石油资源开发战略应当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即石油产业的“引进来”。中国政府已经同意在广东省建立一项投资预计50亿美元的炼油及石化项目,由中石化和科威特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共同控股,项目将确保科威特向中国的原油出口占中国当前进口量的10%左右。目前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沙特阿美也已在福建建成了一个炼化合资企业(与中石化共同控股)。沙特阿美公司正积极准备在青岛建设合资炼油厂。此外,沙特最大的化工企业沙特基础工业公司与中石化在天津合资建设10亿美元的石化工厂项目仍在等待中国政府的批准。

“引进来”是一个双赢的模式。对于中东产油国,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强劲持续的石油需求将提供更多的机会,还可以摆脱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过重依赖;对于身为石油消费大国的中国,可以从中东产油国获取长期稳定的石油供给,从而缓解因长期国际油价波动所受的困扰。比较而言,“引进来”模式不会触及各方面对能源问题的敏感,可以避免许多海外石油资产并购中的种种麻烦,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制度上都对中国石油企业有利,因而可能是获得石油资源的更有效的途径。同样是石油进口,但“引进来”模式将石油进口与中东产油国的利益绑在一起,因而可以更安全。

对于中国政府来说,石油战略不仅要重视“走出去”,也要重视“引进来”,应二者并重。从目前情况看,石油战略的“走出去”还缺乏经营管理人才和经验积累,“引进来”可能比“走出去”更有效、更安全。重要的是如何将“引进来”纳入中国的整体石油战略,而不是石油企业发展战略,也就是政府如何在政策上更积极地支持“引进来”的问题。

因此,现阶段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战略可以简单概括为:“节流开源”加石油替代。石油需求仍将大幅度增长,如果无法抑制石油需求,就必须提高石油开采使用效率,寻找石油替代,石油“走出去”只能是一个补充。由于中国石油进口对外依存度快速增长,中国从现在开始就应当完善石油“走出去”战略模式;开始寻找有效的石油替代,刻不容缓。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