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工业布局沿海沿江 实现产品结构调整转型

2011-01-17 15:32 来源: 大宗商品网

中国目前正在实行的钢铁产业政策中,沿海沿江战略已成为主导战略之一。随着产能大增,物流成本在钢铁业生产经营中的地位也与日俱增。公开数据显示,仅铁矿石运输成本一项,武钢吨钢运输成本就比宝钢高出100元左右。通过沿海钢铁基地的建设,钢铁工业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物流成本、发展空间都将明显改善。同时钢厂在整体搬迁过程中将建设拥有先进技术装备的钢铁基地,原有的落后产能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高端产品。

首钢的搬迁,不是简单的搬家,它在京津冀产业布局分工中具有样本意义,说明北京对其自身的定位已逐渐明确,经济中心的功能不再被强调。京津冀一体化的过程中将实行产业“梯度转移”,北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周边的河北省相关城市。北京利用产业转移的契机,也将大量从事低科技附加值产业的工人转移出去,从而缓解北京城区的人口高度密集状况。

曹妃甸作为京津冀都市圈未来的一大引擎,是“十一五”期间全国投资规模最大的产业集群。首钢的新钢厂位于唐山市南部渤海湾曹妃甸岛,附近的深水港可满足25万吨级以上的大型船舶进出。所处冀东地区铁矿、煤矿等资源丰富,已探明铁矿保有储量44亿吨、煤炭储量50亿吨;建设用地来源于滩涂围海造地,不占用耕地资源。

目前,首钢在搬迁调整的过程中,逐渐确立了一业多地的发展格局,迁钢、首秦、顺义冷轧、京唐这些新钢厂的建设创造了我国钢铁业建设发展的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总体技术装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首钢的板材产品主要分为热轧薄板系列、冷轧薄板系列、中厚板系列三大门类,包括数百个牌号。“搬迁调整前,首钢一无高端板材生产线,二无高端板材技术。”首钢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朱启建说,“首钢搬迁不是简单的搬家,而是在搬迁中实现产品结构调整转型,2005年起,首钢开始积极研发和生产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高端板材产品。”至2010年底,首钢钢产量已达3154万吨,销售收入2200亿元,资产总额增加到3090亿元,其中板带比达到59.5%,管线钢、汽车用钢、船板实现“三个百万吨”目标。这些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高端产品将从曹妃甸走向全国、走向国际。

广东是钢铁需求大省,但产钢却很少,广东的钢材产量需求每年是4000万~5000万吨,而本省产量只有1000多万吨。自20世纪80年代广东就已开始筹备湛江钢铁项目。按照规划,湛江项目生产的汽车用钢、特种钢等,符合目前广东重化工业、特别是汽车工业发展的需要,钢铁基地建设非常关键。另外,湛江钢铁基地将对较不发达的粤西经济有强力拉动作用。

作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粤西发展的桥头堡城市湛江,三面环海,有着港口优势、交通枢纽优势、海洋城市优势、生态环境优势。跳出湛江看,它还居于粤、桂、琼三省区的交汇处,东临南海,西临北部湾,南与海南岛隔海相望,北靠大西南,是中国大西南的主要出海口,也是中国大陆通往南亚、非洲、欧洲、大洋洲和中东航程最短的对外贸易口岸。

除曹妃甸、湛江等沿海钢铁精品基地外,内陆不少钢厂则选择从市区迁往郊区,立足已有的钢材市场,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品种,进一步做大做强钢铁产业,进而辐射周边市场。比如重钢从大渡口迁往长寿新区,在关停焦化、烧结、冶炼等污染车间的同时,新上了4100mm宽厚板生产线、1780毫米热连轧生产线等具有国内先进工艺技术的设备。当重钢新区一期工程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有三套宽厚板轧机形成强大的船用钢板生产能力,船用钢的市场份额也将从目前的7%提升至30%以上,建成全国最大船舶用钢精品基地。重钢新区生产的任何规模钢板,都可通过长江黄金水道,极其便利地运送到长三角地区,及长江沿岸所有的船厂。

同样,东北特钢集团大连基地搬迁项目也是辽宁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升级的一项重要举措。这次环保搬迁将建成四条世界一流的专业化生产线:年产30万吨的不锈钢、轴承钢、汽车用钢大盘重盘条生产线;年产40万吨的合金钢大型棒材生产线;年产10万吨的模具钢大型模块、锻材、锻件生产线;银亮材、特种钢丝和精密合金生产线。这些特殊钢新材料都是造船、汽车、轴承、电子、石化等企业以及正在蓬勃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离不开的原材料。它将极大促进大连市乃至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解决目前大连市、辽宁省特殊钢原材料供应不足问题,打破装备制造业特钢原材料供应的瓶颈性障碍。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