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建设迎来投资高峰

2011-01-12 11:44 来源: 大宗商品网 作者:盛吟舟

1月4日,全国铁路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铁道部部长刘志军作了工作报告。

2010年成绩斐然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铁路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

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成绩斐然,郑州~西安、上海~南京、上海~杭州等高铁建成投入运营,高铁运营里程达到8358公里;目前全国铁路每天开行动车组列车近1200列,运营状况良好,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大规模铁路建设优质高效推进,新开工项目97个,在建铁路规模达到3万多公里,全年完成基建投资7091亿元,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铁全线铺通,投产新线4986公里,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1万公里。

铁路技术创新取得一大批新成果,尤其是和谐号380A新一代高速列车成功下线,相继在沪杭高铁创造时速416.6公里、在京沪高铁先导段创造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运营铁路试验最高速。

客货运量实现大幅增长,旅客发送量完成16.8亿人,货物发送量完成36.3亿吨,分别比上年增长9.9%、9.3%,创历史最好成绩。

“十二五”期间铁路建设加速发展

对于“十二五”铁路建设目标,刘志军说,“十二五”期间首先要基本建成发达完善铁路网。到201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速铁路1.6万公里以上,西部铁路5万公里以上,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50%、60%。以高速铁路为骨架、总规模5万公里的快速铁路网基本建成,总规模7万公里的区际大能力通道布局成网,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运输。新建和改造铁路客站1015座,客货枢纽及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建成双层集装箱运输网络,路网布局和技术结构更加合理。

其次,要基本实现技术装备现代化。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成为快速客运的主要装备,全路投入运营的动车组达到1500列以上;大功率机车成为主要干线的主力机型,投入运用的大功率机车达到1.3万台以上,占机车保有量的60%。新型空调客车达到3.6万辆,占客车保有量的80%;货车车辆达到时速120公里技术标准,70吨级及以上通用货车占货车保有量的30%。扩大大型养路机械作业覆盖面。建设全路数据通信网,实现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重要干线GSM-R无线网络覆盖,并装备不同等级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大力发展数字化、智能化铁路,基本实现铁路运输组织智能化、客货营销社会化、经营管理现代化。

另外,要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快速铁路客运网覆盖省会及90%的50万以上人口城市,区域间时空距离大幅缩短,旅客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大能力区际干线和煤运通道基本满足跨区域货运需要,煤运通道总能力达到30亿吨以上,大宗货物运输实现重载化,高附加值货物运输实现快捷化。铁路运输能力大幅度提升,客货运量持续增长。2015年,全国铁路客运量达到30亿人,货运量达到48亿吨,换算周转量达到5.1万亿吨公里,与2010年相比,分别增长78.6%、32.2%、41.7%。铁路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十二五”期间单位运输收入综合能耗下降10%以上。

为了完成这些主要目标,刘志军要求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其中有几条重要工作需要完成。优质高效推进大规模铁路建设。一是2011年,全国铁路安排基本建设投资7000亿元,新线铺轨7935公里,复线铺轨6211公里,新线投产7901公里,复线投产6861公里,电气化投产8800公里,高铁投产4715公里。

二是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京沪高铁建成通车为契机,认真总结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深化关键技术创新,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铁路信息化水平,取得一批新的技术创新成果。

三是全面完成运输生产任务。适应高铁逐渐成网、客货逐步分线的新形势,加强市场营销,创新运输组织,确保全年完成如下运输经营指标:旅客发送量19亿人,同比增加2.2亿人,增长13.1%;货物发送量39.7亿吨,同比增加3.5亿吨,增长9.7%。

铁路建设带动上下游需求

带动用钢需求

中钢协常务副秘书长李世俊去年接受媒体采访是表示,“铁路基建投资的持续大幅增加,有效地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中国铁路建设“盛宴”的延续构筑了巨大的铁路用钢平台,年内及明年我国的铁路用钢市场持续看好。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估算,铁路每投资1万元消耗钢材0.32吨。

记者对比了2004年与2008年调整前后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方案》发现,虽然两者到2020年的运营里程都是“12万公里以上”,但是上限却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在调整后的《规划方案》里,新增了4000公里的城际铁路、客运专线以及2.5万公里的新线。

据此,有业内人士分析,我国铁路建设继续保持快速发展,铁路投资仍处于高景气水平,铁路基本建设投资高增长的局面将贯穿全年,这也决定了我国铁路用钢市场在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平稳向好的运行态势

铁路建设的用钢量很大,除铁路线上用钢及轨枕用钢外,还包括基建用钢、桥梁用钢,以及其他铁路建设所用的钢材,如车轮钢、螺纹钢、线材等建筑钢材,钢轨及配件,H型钢、工字钢及各种尺寸的桥梁板,高强螺栓、预应力钢丝等。除此之外,与铁路建设相关的装卸车、推土机、叉车、建筑机械、凿岩机械、挖掘机械等工程机械装备所需的钢材(主要是各类优钢和特钢)用量也将随之增加。

联带物流行业发展

铁路不同于其他行业市场,集中度很高,在物资供应上亦是如此。对铁路物资流通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经过国家铁路的长期建设与技术发展,铁路用钢绝大部分品种已经国产化,鞍钢、包钢、攀钢、武钢、马钢长期为铁路供应钢轨、桥梁支座、车轮、轮轴等产品,与铁路系统形成了紧密的联盟关系。“目前铁路用钢尤其是正在建设中的京沪高铁用钢基本上是以钢厂直供为主。”苑广山说,但铁路建设覆盖面宽、周期长,铁路系统配套供应钢材必然会产生不少增值服务的需求,如定尺配送、建立库存、融资服务等,流通企业仍有机会参与其中。

专家建议,流通企业要根据工程特点,构建适合铁路系统特点的供应、配送体系,确保钢材供应及时、高效。在配送物流方面,流通企业更有优势,钢铁生产企业可与大型钢材流通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开拓铁路钢材应用市场。如中铁物资在做精做优既有铁路物资供应服务的同时,与钢铁生产企业和铁路客户在资本、技术、业务、服务层面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提升铁路产业综合服务水平,实现了钢铁生产、流通与铁路三方的合作共赢。

带动设备需求

铁路投资的可持续性得到充分验证。今年铁道部规划基本建设投资7000亿彻底打消了市场对高铁建设可持续性的忧虑,铁路建设已经从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转化为调整经济结构和区域振兴的优先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之前对行业预测的假设已经成立,车辆装备市场可持续高增长凸显。

国家强调对"高铁质量"的控制力。高铁的国产率将逐渐提升,有望将高铁相关零部件的国产化列入重大专项。铁路投资的拉动周期分析,2008年开始的铁路大投资,到2011年开始全面步入收获期,铁路装备步入高铁动车组采购高峰期,将大幅提升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的盈利能力。

东方证券认为,地方政府已经把"四纵四横"增肥,目标到2020年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16万公里,而不是12万公里;投资总额为11.18万亿元以上,而不是5万亿元。2009年,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的勘察设计与监理新接订单增速均超过50%,这意味着两年以后我国铁路新开工增速有达到50%以上的潜力。因此,铁路产业链的高增长周期,远不是市场普遍预期的到2012年。东方证券判断基建投资周期高点将在2015年,铁路装备周期高点将在2018年。

而铁路国际市场的战略意义深远。在突出的节能环保和成本优势驱动下,全世界掀起了新一轮铁路建设高潮。我国铁路产业链凭借成本和技术等优势,已经大踏步的走向了世界。国际市场的拓展必将延长我国铁路产业链的高景气周期。

核心技术仍欠缺

虽然我国铁路特别是高铁发展站在了世界前沿,但是一些核心技术还需从国外进口。

以车用轴承为例,中国轴承工业协会秘书长王全清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时速超过160公里的动车组所用轴承,目前我国还需100%进口。但按照我们的研发速度,如果一切顺利,未来两三年内,中国国产高铁轴承也能真正实现配套。”

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到2020年,我国高速铁路里程将达1.8万公里,这一数字,是目前德国、日本、法国三个国家高速铁路里程总和(6000公里)的三倍。到2012年,我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达1.3万公里,对动车组将形成800列的新增需求。在整个高速铁路总投资中,高铁配套轴承的容量并不算太大,专家估计市场超过20亿元。但中国国内产品的空白,已经足以为外资巨头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但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近80%的轴承是由8家跨国公司生产的,分布于美国、日本、欧洲,而中国注册轴承企业约6000家,排名前十位的轴承企业销售额合计仅占全行业近40%的份额,行业集中度较低。SKF中国铁路业务部副总经理黄志表示,中国高铁轴承市场因国有产品不足,而给外资厂商留下了较大空间。

不过,我国国内轴承企业也意识到了行业的不足,正在积极研发创新。王全清说,“轴承这一领域的核心技术全在国外,我们行业内联手共性技术攻关、关键技术公关,已经经过了两个五年计划。国务院提出的16个重大技术装备关键领域,15个都与轴承相关,这是关键点。”

在此前工信部发布实施的“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振兴实施方案”中,轴承也位列基础零部件的第一位,七个项目的轴承产品被纳入2011年—2013年的实施方案之中。

除去轴承,其余铁路核心技术入控制系统、电力系统、动力系统等,我国技术水平都落后于国际,不过相信随着未来国家进一步的扶持,配合铁路大投资的良好环境,我国铁路设备制造技术奖取得新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点评:“十二五”期间铁路建设的巨大投资,将弥补四万亿投资结束后国内经济增长力不足的缺憾,将带动钢铁、机械、物流等上下游行业的继续发展。

不过未来铁路建设的高速发展,或将暴露出我国在专业设备、专业技术及管理上的诸多漏洞,我国应怎样发展自身铁路建设及设备制造技术水平,真正在各方面站在世界前列,将是未来铁路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