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国内外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2010-12-03 08:49 来源: 我的钢铁

概述:2010年即将结尾,记得今年伊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指出今年将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纵观今年的国内外形势,国际方面上半年的欧洲债务危机阴霾尚未散去,美国主导的量化宽松计划又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掀起波澜。国内今年正值“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完成节能减排指标的给传统行业造成了不小压力。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严厉“调控”以及进出口行业前景的不明朗,都显示出曾经拉动中国经济高速奔跑的马车显现出了疲态。下半年面对通胀加剧和流动性泛滥的局面,随着央行一度加息二调准备金率,货币政策也逐渐回归。明年,在海外情况复杂,国内传统行业形势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让内向型经济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新动力成为了宏观调控的新问题。

一、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增速放缓通胀流动性问题堪忧

1,CPI创25个月新高宏观调控保证物价稳定

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数据,10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4.4%,涨幅比9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创25个月来新高。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格同比上涨5.0%,涨幅比9月份扩大0.7个百分点。增速出现趋稳走高的势头,也再次向市场传达出通胀压力走强的信号。

图1:居民消费价格(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对比图

在国家统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解读10月份CPI时表示,10月份CPI同比上涨4.4%,比9月份扩大了0.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7%,扩大了0.1个百分点。从结构来看,翘尾因素是1.4%,比上个月还多了0.1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是3.0个百分点,占68%,仍然是这次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在新涨价因素中最主要的是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食品类价格上涨10.1%,为CPI贡献了74%,居住类价格上涨4.9%,为CPI贡献了16.6%。

除了创25个月新高的CPI,10月份PPI涨幅超预期,这将给本来就“不轻松”的通胀局势再添了一丝新忧。今年5月,我国PPI同比涨幅摸高至7.1%,此后开始回落,8月和9月PPI增幅滞留于4.3%,

近一段时间,我国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非常明显,从“糖高宗”到“豆你玩”,从“苹什么”到“蒜你狠”,棉花和糖价也连续上涨。价格未出现暴涨的农产品几乎“屈指可数”。连菜篮子都进入了“告别一元菜价时代”。

11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价格形势,研究部署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会议确定了确保市场供应、完善补贴制度、增强调控针对性、加强监管的4项政策措施。并指示在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

11月20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再次出手稳定物价,被认为是研究部署稳定物价政策之后的具体化措施。

这16项措施包括: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农副产品供应、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保障化肥生产供应、做好煤电油气运协调工作、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继续落实规范收费的各项规定、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规范农产品经营和深加工秩序、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健全价格监管法规、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切实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建立市场价格调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从当前国家陆续出台旨在治理通胀压力的一系列调控措施来看,宏观调控已从防止通胀悄然向治理通胀压力的重心转移。

2,流动性压力加大提高准备金率收紧流动性

央行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新增贷款达到5877亿元,明显超出年初提出的“均衡放款”的要求。今年前十个月,共计新增贷款6.88万亿元,较全年7.5万亿元的额度仅余6200亿元。

图2:新增人民币贷款数据

数据显示,10月份,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3347亿元。而按照“季不过3、月不过4”的要求,当月新增贷款额5877亿元,已达到季度余额比例的49%。而事实上,由于10月份长假因素,该月通常应该是年内新增贷款的低点,但今年这种惯例却被打破了。

狭义货币(M1)、广义货币(M2)在9月份双双出现回落后,10月再度高位反弹。M2同比增长19.3%,增幅较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22.1%,增幅较上月提高1.2个百分点。M2、M1之间“倒剪刀差”较8、9月份有所扩大。此外,M1/M2的货币流动性当月也有所回升,达到今年以来的次高值。

收缩流动性、让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应成为今后几个月我国货币当局的重要任务。流动性过剩局面正在形成,如不对流动性采取调控措施,物价上涨压力必然显现。

在上个月宣布首度加息之后,11月10日傍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0年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11月19日,央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10天内第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也是年内第6次采用数量化的调控工具管理通胀预期。可以看出,央行一月两调准备金率,意在加大流动性管理力度,减少银行可贷资金、适度调控货币信贷投放,从而有利于减轻通胀压力。也显示出政府部门对通胀预期的高度重视。

央行24日晚间公布,副行长胡晓炼23日组织召开货币信贷工作座谈会,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人行分支行的相关负责人参加。胡晓炼在货币信贷工作座谈会上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好今年后两个月信贷投放的节奏和力度,使信贷投放总量符合宏观调控要求。

此外,主要发达国家持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全球流动性过剩状况加剧。胡晓炼表示,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增强的情况下,国际流动性持续流入国内,在加大物价和资产价格上涨压力的同时,也增加了流动性管理的难度。

3,三驾马车两架放缓工业增加值再下行

图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幅

10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比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比1-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节能减排力度加大是工业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预计未来工业增速还将继续下行。

10月份消费品市场整体不如9月份活跃,但同比仍增长1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现稳定较快增长的态势。盛来运表示,从这几个月的表现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还是呈现稳定较快增长的态势,都比去年同期增速要高3个百分点左右。去年物价比较低,今年的物价比较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实际增长今年比去年同期还略有所回落,但这并不表示消费出现了下滑,而是因为去年的基数比较高。

1-10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8.7556万亿元,同比增长24.4%。比1-9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出现新变化,西部地区投资增速回落;东中部地区增幅与1—9月持平;第一、三产业投资增速回落,第二产业投资增速回升。

图4: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

海关总署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3934.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6.3%,进出口规模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商务部预计,今年全年进出口约为2.8万亿美元,比去年增长25%左右。这一预测远超年初时同比增长8%的目标。

10月份我国进出口值2448.1亿美元,增长24%。其中出口1359.8亿美元,增长22.9%,比9月放缓2.2个百分点;进口1088.3亿美元,增长25.3%,比9月提高1.2个百分点。

值得指出的是,尽管进出口增速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中国的贸易顺差却再次超过200亿美元,从上月的169亿美元攀升至271亿美元,创下四个月来的新高,也成为年内第二高点。分析人士指出,高于市场预期的贸易顺差数据可能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较大压力。此外,这也可能导致外汇占款保持在高位,催生国内货币继续被动投放。同时,由于贸易顺差不断上升,中国国内的流动性也将因此上升,这将对通胀形势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对四季度乃至明年的外贸增速,商务部表示,明年外部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相互交织,国内要素成本呈继续上升态势,企业经营压力增大,对外贸易形势不容乐观

二,世界经济复苏仍缓慢保持稳定中寻求经济增长

1,美国6000亿美元定量宽松政策出炉大象仍复苏缓慢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1月3日宣布推出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到2011年6月底以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以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美联储当天同时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零至0.25%的水平不变。

可以肯定的是,这6000亿美元将导致美元贬值,流动性泛滥,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将大幅波动。热钱冲击新兴经济体,造成这些国家的通胀预期上升,对美元升值又抑制对外出口。各国面临空前的挑战,目前已有澳大利亚、印度、韩国等主要新兴经济体宣布加息,其他国家也宣布通过外汇管制来应对巨量流动性的冲击。

美联储23日下午公布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11月份会议纪要下调了今年和明年的美国经济增速,其中把2011年美国的经济预期增速从3.5%-4.2%大幅下调至3%-3.6%。美联储指出,消费者和企业花钱高度谨慎的心态、依旧紧张的信贷状况等因素将继续制约美国经济的增长前景。

美国商务部2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第二次预估值按年率增长2.5%,高于首次预估2.0%的增幅,表明美国经济复苏速度略有加快。报告显示,上调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速的主要原因是居民消费、出口和政府开支更为强劲。同时,2.5%的增速也略高于经济学家预期的2.4%。截至今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已经连续五个季度实现增长。尽管如此,经济学家仍普遍预计今年全年美国经济增速很难达到3.5%。

美国劳工部5日公布,尽管美国10月失业率仍为9.6%,与上月持平,但非农就业人数大幅增加15.1万,大大超过此前市场预期的6万人增幅。美国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录得40.7万人,低于预期的43.5万人。美国商务部10日公布的报告显示,由于进口下降和出口增长,今年9月份,美国贸易逆差比上个月的465亿美元下降约5.4%,降至440亿美元。数据显示,9月份,受飞机、计算机和电信设备等出口增长带动,美国出口的商品和服务环比增长0.3%,达到1541亿美元。受制成品和农产品进口下降影响,当月进口下降1%,降至1981亿美元。、10月份耐用品订单,按月减少3.3%,为去年1月以来最大跌幅,市场原估计跌0.1%。按年升幅为10.5%。美国10月份个人收入增长0.5%,个人开支增长0.4%,市场预期分别为0.4%和0.5%,9月份数字均被上调,分别被调至0%和0.3%。据全美零售业联合会当天公布的报告显示,在上周四到周日的感恩节假期间,美国进商场及通过互联网购物的消费者达2.12亿人次,消费总额约为450亿美元,人均消费为365.34美元,同比上涨6.4%,美国零售市场前景看好。美国10月份新宅销售录得28.3万套,低于市场预期的31.2万套,上月数据由原先的30.7万套小幅上调至30.8万套;10月新宅销售月环比减少8.1%,大幅小于市场预期的增加1.6%。

虽然美国10月的新屋销售数据和耐用品订单不及预期,但是就业情况有了好转,在失业率连续3个月维持9.6%的平稳情况下,非农就业人数5个月来第一次实现了正增长。贸易方面,连月来出口是稳步增长的,9月1541亿美元的出口额,创了2年来的新高。消费方面,感恩节的零售数据良好,预计在圣诞节期间也将保持良好的态势。总体来看,美国的经济情况,虽然没有较大的复苏迹象,但是在维持了在平稳的情况下正缓步增长。

图5:美国海外贸易统计(来源:U.S.CensusBureau)

图6:美国其他主要经济数据

2,日本跟进美国退出刺激政策经济前景仍不明朗

11月26日晚间消息,在日本执政党的强力推动下,日本国会通过了价值610亿美元的刺激经济方案。这一方案的主要目的是创造就业和实现经济复兴。就在本月初,美国宣布6000亿美元的定量宽松政策后,日本随即跟进,宣布在维持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将在本月11日购入1500亿日元的政府债券,这意味着日本新量化宽松计划在本周正式拉开序幕。此次购买计划仅仅是日本政府此前宣布的5万亿资产购买计划的一部分。

日本内阁府15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去除物价变动因素并经季节调整后,日本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9%,按年率计算增长3.9%,这是日本经济连续四个季度保持正增长。数据显示,日本第三季度GDP增长主要依赖内需拉动,其对GDP的贡献为0.9个百分点,而外需的贡献为零。受日元升值、海外经济复苏力度减速等影响,日本第三季度出口实际增加2.4%,增幅比上季度的5.6%大幅放缓。进口实际增加2.7%,增幅小于上季度的4.0%。

日本财务省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10月份出口年化增幅连续第八个月放缓,日元走强且全球需求减弱令日本的经济前景蒙上阴霾,该数据令市场对日本将重新开启量化宽松政策预期越发强烈。

数据显示,10月日本进口较上年同期增长8.7%,低于市场预估的11.2%,日本10月贸易顺差为8219亿日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高出2.7%,但低于8700亿日元的市场预估。此外,日本央行25日公布,该国10月企业服务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2%,环比下滑0.1%。11月2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10月消费者核心物价指数(CPI)同比下降0.6%,为连续第20个月下跌。但是包含生鲜食品在内的物价指数则比去年同期上升了0.2%,这是时隔22个月之后该指数再度为正。

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在参加日本名古屋举行的商业领袖会议上表示,第四季度日本经济可能转为负增长。他对日本的经济前景保持谨慎态度,称10月至12月日本经济很可能会转为负增长,因为政府的消费者采购补贴措施已经到期,同时日元升值开始产生负面影响。白川方明表示,日本经济目前最大的问题不是流动性不足,而是“增长预期下降导致投资机会有限”。他说,如果经济下滑比预想的更加严重,而且新的资产购买计划能对经济的复苏起到“催化剂”的作用,那么扩大资产收购资金规模将是日本未来的首要政策选择之一,日本央行将继续向金融企业提供充裕资金。

图7:日本消费者物价和消费支出指数(来源:日本统计局)

图8:日本海外贸易统计(来源:日本财务省)

3,欧元区总体复苏形势良好危机重演可能性不大

欧盟统计局11月12日发布的初步数据显示,欧元区经济今年第三季度环比增长0.4%,复苏步伐较前一季度明显放慢。

今年第二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增长了1%,复苏势头相当强劲,而第三季度之所以放慢主要是因为德国经济增速大幅下滑。作为欧元区第一大经济体,德国经济第三季度环比增长0.7%,而前一季度的增幅高达2.3%。

欧元区第二季度经济增长提速主要得益于出口拉动,而今年下半年,全球贸易增长放慢,欧元区经济复苏步伐会受到影响。

根据欧盟委员会公布的秋季经济预测报告,欧元区今年的经济增速将达1.7%,较半年前预测的0.9%几乎上调一倍。尽管经历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欧元区的复苏势头暂时还没有受到影响。尤其是第二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增长1%,复苏势头相当强劲。

尽管欧元区今年以来的经济表现令人欣慰,总的来看,欧元区经济被债务危机重新拖入衰退的风险不大,但接下来的复苏前景却不容乐观。据欧盟委员会预计,欧元区明年的经济增速将放缓至1.5%,2012年有望在私人消费的拉动下回升至2%。造成欧元区经济复苏步伐明年放缓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放缓将抑制欧元区国家扩大出口;二是债务危机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将逐渐显现。

由于受债务危机打击程度不同和紧缩财政的力度不同,欧元区成员国内部两极分化日趋严重。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刚刚批准了总额850亿欧元的爱尔兰救助方案。由此,爱尔兰成为继希腊之后在今年的主权债务危机中“倒下”的第二个欧元区国家。德国有望成为带动欧元区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今明两年增速预计分别为3.7%和2.2%,但希腊、爱尔兰等债务问题比较突出的国家正在经历一段痛苦的调整期,挑战相当严峻。

欧盟预计,希腊、爱尔兰和西班牙经济今年将分别萎缩4.2%、0.2%和0.2%,葡萄牙经济今年虽增长1.3%,但明年将萎缩1.0%。经济萎缩进而给这些国家巩固财政的努力增添了难度。

欧盟统计局16日公布的报告称,10月份欧元区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1.9%,这是欧元区近两年以来的最高通胀水平。欧洲央行目前仍将其基准利率维持在历史最低点,并向银行业提供应急性的流动资金。该行月初时表示,欧元区通胀率仍将维持在“适度的”水平。欧元区9月份实现贸易顺差,且规模远高于预期。欧元区9月份商品贸易顺差29亿欧元,8月份贸易逆差50亿欧元,去年9月份贸易顺差14亿欧元。欧元区9月份出口额从上年同期的1,122亿欧元增至1,371亿欧元,增幅为22%;进口额从2009年9月的1,108亿欧元增至1,341亿欧元,增幅为21%。欧元区16国9月份工厂订单环比有所下滑,表明第三季度经济增速放缓,也意味著第四季度经济活动开局不利。欧元区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有所上升,虽然因爱尔兰债务危机,债券投资者信心下降。同时,经济景气指数获得改善,因消费者和服务以及工业领域乐观情绪增长。

图9:欧元区16国零售指数增长率、消费者信心和消费者物价指数(来源:欧盟统计局)

三,展望2011开局“十二五”调整结构将成主线

明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按照目前透露出的信息来看,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内需,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新兴战略产业将成为未来5年经济工作的目标。

对于宏观政策来说,预计明年仍会承上启下地抑制通胀,收紧流动性,让货币政策回归稳健。临近春节,相信国家仍将保证物价稳定在合理区间。按照惯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要在12月召开,有消息表示会上将会讨论是否提高通胀目标。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外机构能上调了中国明年的通胀目标,IMF也发文建议新兴市场国家应制定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

对于货币政策,央行的重要官员来月来以连番表态,且透露出的声音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准备金率及加息等数量型工具和价格性工具达到调控目的。目前从市场的预计来看,年内仍然有加息的可能性。

预计明年新增信贷规模或较今年的7.5万亿目标有所下降,可能低于7万亿元。目前各方分歧各异,有观点认为,为控制较为严峻的通胀形势,明年必须大幅收紧信贷闸门,新增信贷要控制在5-6万亿元;另一方观点认为,考虑到连续两年信贷高增长的惯性因素,5万亿元左右新增信贷规模可能不够,明年新增贷款规模要保持在7-7.5万亿元左右,以保证存量项目得以续建和完成。也有折中观点认为,在平稳放贷的基调下,6.5万亿元新增信贷投放规模,既考虑了今年经济增长所引发的信贷需求,也是在防控风险前提下监管机构可以接受的信贷投放规模。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对税收进行改革,包括环境税的开征以及改革资源税。目前“十二五”节能减排的规划正在制定当作,据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透露,“十二五”期间,将把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作为重要的约束性指标,并将采取措施力促节能减排。这些都将对传统行业特别是传统高能耗行业造成成本上以及生产的压力。

房地产方面,从4月出来的“国十条”至今到对第三套房全面停贷,第二套房不是改善性住房的话贷款也无法贷款,从打击房地产商到遏制需求,时近年底,房地产调控丝毫没有减弱。今年以来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月下降,预计明年在房地产调控以及节能减排没有减弱的背景下,以及随着2年4万亿投资的收尾,明年固定资产增速仍然不会高于今年下半年的25%以下,甚至有可能在20%左右。

数据显示,出口增幅几个月来连续下降。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的大环境下,各国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利益都采取了贸易保护的手段。美国为了加大出口,增加国内的就业,要求人民币加快升值。虽然近期因为美元指数的反弹,人民币对美元再度走低,但市场对未来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并没有减弱,升值预计将会是人民币的长期趋势。在出口前景黯淡的情况下,开启内需,发展内向经济相信会是未来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心。扩大内需,就需要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这也是和前一段提出的“收入倍增计划”的依据。但是在劳动者收入水平提高后,企业也面临着用人成本增加的压力,同样也会加大通胀预期。未来如何处理好这几个方面的关系,将会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