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eel:我国钢铁企业2006-2008年竞争力演示与解读

2009-05-05 07:54 来源: 我的钢铁

《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导思想》最后一句指出“进一步增强企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这个提法,是正确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从美国、欧洲、日本世界钢铁霸主位置更替来看,形成钢铁霸主的必要条件就是其强大的钢铁产业竞争力,而不是单一的技术进步或规模扩展,更不是高集中度。

如何评价我国钢铁企业竞争力?如何提升竞争力?现有的钢铁竞争力评价活动还不能满足这些要求。为此,我们结合现有钢铁产业竞争力研究成果,开发出钢铁企业竞争力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含4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50个三级指标,内部监测指标75个,经过三年评价活动实践与完善,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但基本形成了一套可动态更新的操作体系。

现将我国钢铁企业2006-2008年竞争力评价结果进行演示与分析:

1、我国钢铁企业整体竞争力没有稳定增长,在2008年表现出大幅度下滑

下面从竞争力评价一级指标来分析,即规模能力、产业链控制能力、内部运行能力、成长能力,具体见图1:

图1:2006-2008年我国代表性钢铁企业竞争力评价

简析:我国钢铁产业竞争力,2006年4.21分,2007年4.37分,2008年2.64分,2008年下降惊人。其中,规模能力、产业链控制能力是逐年提高的,但并没有带来综合竞争力提高。相反,内部运行能力、成长能力在2008年如钢材市场一样,遭遇“过山车”行情。充分暴露我国大部分钢铁企业“靠天吃饭”的弱点,缺乏核心竞争力,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普遍不足。同时也看出,2007年比2006年上升幅度很小,表明我国钢铁企业上升难,下降则是“自由落体”。

2、我国大部分钢铁企业竞争力处于中小水平,缺少超强竞争力企业

图2:2006-2008年我国钢铁企业竞争力分区间比例

简析:从图2可以看出,被调查企业竞争力在“3-4分”的比例最高,合计为44%,这里要说明的是,以上统计样本是全国中等竞争力以上钢铁企业,产量规模在300万吨以上,如果以全国钢铁企业为研究样本,“3分以下”钢铁企业比例会最高。得分在“5分以上”的企业比例只有19%,并且其竞争力也不稳定,在2008年,其比例降为6%,表明我国即使强势钢铁企业也同样可持续增长能力。

3、规模能力与综合竞争力趋势并不一致,因此,中国钢铁业通过重组提高集中度指日可待,2008年世界前20名大钢铁企业,中国大陆就占了7席,但重组不一定能短期内大幅度提升我国钢铁产业竞争力

图3:2006-2008年我国钢铁企业规模能力与综合竞争力趋势

简析:从图3可以看出,规模能力与综合竞争力趋势有一定差异,比如10号企业规模能力最高,但竞争力得分处于中等水平,14号南京钢铁企业规模能力得分并不高,但其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4、我国钢铁行业产品“同质化”一直受业内批评,其实更严重的“同质化”是内部经营方式、发展战略思维的“同质化”

下面,以离散度系数(数值越大,则表示差异越大)来衡量我国钢铁企业在竞争力四大纬度上的差异化,具体见图4:

图4:2006-2008年我国代表性钢铁企业竞争力差异

简析:从图3可以看出,规模能力离散系数最大,表明我国钢铁企业规模不断分化,如马钢2000年产能为370万吨,2008年产量为1377万吨;沙钢2000年产能不足200万吨,2008年产量1877万吨,可见大型钢铁企业规模扩展是很快的,并不是大家认为的集中度下降就代表中国大钢厂规模扩展不足。

产业链控制能力离散系数也较大,主要是大钢铁企业近几年追求多元化所致,但2008年高价原料“去库存化”也给我们一个逆向思考,应该重新认识“未来企业的竞争就是供应链的竞争”观点,不要一味追求产业相关多元化,九十年代我国大型国有钢铁企业大力发展非钢产业,结果非钢产业成为包袱,又实行主辅分离,来回折腾,主业却错过了黄金发展时期。根据科斯定理,企业产权理论指出一切以效率来选择“市场分工还是企业内部经营”,因此,我国钢厂当前在重组或扩展活动中必须回到产权理论原点去思考。

成长能力、内部运行能力,其离散度较低,“同质化”严重,规模差异并没有带来后两者的差异,再次证明我国钢铁企业不以“内部运行能力、成长能力”为核心竞争力,就没有发展后劲。

5、我国钢铁企业竞争力提升模式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同时,当前我国钢铁企业重组并构活动中,并构目的应该是追求企业竞争力最大化,而不是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

为了推导我国钢铁企业竞争力提升路径选择,这里利用主成分统计分析方法,读者不必要去理会表格内容,可以直接看分析结论。

表1:我国钢铁企业竞争力要素主成分矩阵(略)

第一大主成分包含12个指标。其中,包含规模经济全部5个二级指标,产业链3个指标(上游行业参与度、联盟、并购和合资、产品议价能力),成长能力4个指标(新产品开拓、产品差异度、品牌知名度、管理技术进步),可命名为“规模成长型”因子。这代表第一集团钢铁企业发展模式,设备先进、产品品牌知名度较高、技术管理具有先天性积累,产品具有很强的议价能力。同时,由于其对资源需求量较多,因此在上游行业参与度方面热情较高,以保证其对资源控制。因其实力较强,低成本扩展动机强烈。

第二大主成分包含10个指标,其中,产业链控制指标1个(处在高速成长的区域)、内部运营效率指标5个(权益净利率、吨钢成本、人均钢产量、吨钢利润、产能利用指数);成长能力4个指标(利润增长率、循环经济、主体规模扩张、资产增长率),可命名为“内部效率成长型”因子,这代表第二、三集团钢铁企业发展模式,处在钢材需求比较旺盛地区,内部运营效率较高,做大动机强烈,但由于产业政策约束,会以产能置换形式实现主体生产规模扩展。

第三大主成分包含4个指标,其中产业链控制指标3个(铁矿石和焦煤资源、原材料采购地域优势、周边竞争对手影响),可命名为“资源成长型”因子,这代表第三、四集团钢铁企业发展模式,具有先天性资源优势,并且所在区域没有较强的竞争对手,保持区域比较优势,但内部运行效率较低,不具备扩展能力,因此负债率也较低。

其他4个指标(出口比例、吨钢销售价格、成本削减、产品质量)分属其他5个主成分,这四个指标属于内部效率运营指标,我国竞争力四大钢铁集团都有做得比较好的,也有较差的。因此得出重要结论:内部运营效率提升是任何钢铁企业都可以弥补其他优势不足的最重要武器。

(我的钢铁研究中心,刘建兆)

有关本课题的系列产品有:《钢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钢厂竞争力计算模型》、《武钢、沙钢等全国大中型钢厂竞争力报告》、《钢厂与主要竞争对手竞争强度计算模型》、《钢厂竞争力内部监测体系》、《钢厂竞争力情报收集分析模型》、《钢厂竞争力维护与运行细则》、《钢厂竞争力提升落地措施》

联系电话:021—65449906—288 梁艳红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