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宏观经济对钢铁行业的影响

2008-03-31 12:00 来源: 我的钢铁

概述:3月18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同时,还向市场发行了560亿元的央行票据。种种举措显示,央行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面未变。此外,2月份CPI涨幅达8.7%,创近12年新高,表明物价上涨和流动性过剩压力依然存在。对此,市场对宏观调控趋紧的预期更加强烈,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汇率均存在一定的上行空间。总的说来,4月份我国通胀压力犹在,但经济仍将稳定快速运行。

一、1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7.1%

2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7%。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7.9%。(普通大型钢材价格上涨18.9%,普通中型钢材上涨29.6%,普通小型钢材上涨27.8%,线材上涨25.6%,中厚钢板上涨18.5%。)1-2月份累计,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3%。

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8.7%。其中,城市上涨8.5%,农村上涨9.2%;食品价格上涨23.3%,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10.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0%。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1月份上涨2.6%。1-2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7.9%。

1-2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8121亿元,同比增长24.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投资3308亿元,增长12.3%;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374亿元,增长32.9%。其中,中央项目投资762亿元,同比增长14.9%;地方项目投资7359亿元,增长25.3%。

1-2月份,城镇5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累计67390个,同比增加11939个;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30461亿元,同比增长22.2%;新开工项目14477个,同比增加4416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967亿元,同比下降2.6%。

1—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659.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其中出口1969.9亿美元,增长16.8%,较去年同期减缓24.7个百分点;进口1689.4亿美元,增长30.9%,加快10.3个百分点。累计贸易顺差280.5亿美元,下降29.2%。

2月份,我国贸易顺差为85.6亿美元,低于1月份的贸易顺差194.9亿美元。2月份我国钢材出口311万吨,同比下降27%;1-2月累计出口725万吨,同比下降17.2%。

1-2月份我国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为7563万吨、7945万吨和8905万吨,分别增长7.3%、6.4%和12.3%;原煤、原油和发电量分别为3.6亿吨、3078万吨和5169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3.4%、1.2%和11.3%。

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4%。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5%,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4.0%,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1.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8.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20.3%。

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7.22万亿元,同比增长15.73%,增幅比上年末低0.37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1.01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434亿元,同比少增1704亿元。1-2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0492亿元,同比多增692亿元。

2月末,人民币存款同比增长17.22%。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0.49万亿元,同比增长17.22%,比上月末高2.10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13351亿元,同比多增8045亿元。

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2.10万亿元,同比增长17.48%,增幅比上年末高0.74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1.4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5.02万亿元,同比增长19.20%,增幅比上年末低1.85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1.52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25万亿元,同比增长5.96%。1-2月净投放现金2079亿元,同比少投放1476亿元。

2008年2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制造业PMI为53.4%,比1月上升0.4%。大部分行业PMI指数比上月回升,企业新订单开始增加,预计PMI指数将在3、4月份开始显著上升。分析师认为,中国未来经济将继续保持高位稳定态势。其中采购经理对购进价格上涨的预期较高,可能反映在一系列成本推动作用下,采购经理对未来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预期较高。近期钢材价格确实也涨幅较大。在严格控制投资以及不合理出口增长的前提下,预计未来市场供求关系总体平衡或供略大于求,竞争会更加激烈,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空间可能不大。

中国人民银行于18日晚间宣布,将从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2次使用这一货币政策工具。自2007年以来,央行共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2次,上调幅度达6个百分点。

2007年以来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后的股市表现

次数

公布时间

调整前

调整后

幅度

公布后首个交易日沪指表现

12

2008318

15%

15.50%

0.50%

上涨2.53%

11

2008116

14.50%

15%

0.50%

下跌2.63%

10

2007128

13.50%

14.50%

1%

上涨1.83%

9

20071110

13%

13.50%

0.50%

下跌2.4%

8

20071013

12.50%

13%

0.50%

上涨2.15%

7

200796

12%

12.50%

0.50%

下跌2.16%

6

2007730

11.50%

12%

0.50%

上涨0.68%

5

2007518

11%

11.50%

0.50%

下涨1.04%

4

2007429

10.50%

11%

0.50%

上涨2.16%

3

200745

10%

10.50%

0.50%

上涨0.43%

2

2007216

9.50%

10%

0.50%

上涨1.40%

1

200715

9%

9.50%

0.50%

上涨0.94%

3月19日,美联储在周二会议上决定降息75个基点,至2.25%的三年低点,并暗示有可能还将继续降息。这是自2004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此外,美联储还将银行和经纪商的贴现率调降了75个基点,至2.5%。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今年经济工作,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鉴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较多,要从实际出发,及时灵活地采取相应对策,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重点和力度,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避免出现大的起落。温家宝说,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今年的物价要控制在4.8%左右,困难很大。他说,今年要确实防止价格从结构性上涨变为通货膨胀,这是宏观调控的第一步,即要保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与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但现在复杂在哪里呢?三个东西交织在一块了,外贸顺差过大,中央银行发行同比例的人民币对冲,又导致流通性过剩。但2008年的稳定物价还是有信心的,不可能出现1994年24.1%那种严重的物价上涨。2008年的物价物价会是先升后降的趋势。

央行调查显示,近半数被调查者认为1季度物价过高难于接受,将创下历史最高水平。同时,居民对下季度物价“上升”的预期自2007年以来首次下降,由上季度的历史峰值64.8%回落至48.9%,大幅下降15.9个百分点。调查还显示,在央行连续加息和股市持续震荡的背景下,居民对银行存款利率的认可度上升至调查以来最高水平,35.4%被调查居民认为“当前更多储蓄最合算”,投资股票和基金的热情明显降低。

人民大学报告预测,今年我国宏观经济将延续2004年以来持续增长的势头,总体上仍处于繁荣阶段,但GDP增速较2007年会有所下降,预计全年GDP增长将维持在10.5%。在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下,世界经济降温可能导致我国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但就此认定会造成我国经济衰退尚且为时过早。

雷曼兄弟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认为,8%的经济增长目标和4.8%的通胀率目标很容易实现。预期今年经济增长率将达9.5%、同时年内通胀率将在4.4%左右。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他认为,这说明政府已经意识到国内和全球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但是,即便政府已经对全球经济放缓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予以关注,国内目前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依然没有任何改变。孙明春预期,从紧的货币政策将至少持续至今年6、7月份,那时全球经济放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明显显现。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认为,从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出,政府意识到随着中国经济更多地融入世界经济,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国际金融市场波动以及持续高涨的国际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等都将给中国经济增长、通胀带来压力。同时,政府为保持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实现今年的调控目标,宏观调控措施将保持稳定。报告重申政府将对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增长保持密切关注。与简单采取措施严控信贷增速不同,政府此次强调不同贷款的结构。比如,对于高能耗、高污染等行业将持续进行严格的信贷控制。同时,强调银行需要确保对高技术附加值、节能、减排以及其它列入政府战略发展计划领域等项目贷款。

分析认为,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持续加快上涨,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基本走势。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涨,受到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春节因素相互叠加的影响。初步测算,2月份的春节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53个百分点,低温雨雪冰冻的气候影响1.03个百分点,扣除这两个因素,2月份环比上涨1%左右。尽管当前价格涨幅偏高有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突发冲击的特殊因素,但对控制全年价格涨幅增加了新的困难。需要保持冷静头脑,正确判断形势,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控制物价总水平的过快上涨,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分析认为,2月份我国出口增速下滑有两大原因:一是春节、雪灾等短期因素的影响;二是美国次级债影响的扩散,美国经济下滑的传导效应逐渐显现。数据显示,2007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仅为0.6%。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李慧勇表示,美国经济今年一季度零增长的可能性非常大,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由于中国对美出口与美国经济增长高度一致,因此中国出口随之下降。另外,受美国经济下滑的影响,主要发达国家以及世界经济增长速度都将有明显的回落。IMF在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为4.1%,比去年回落0.8个百分点。这将导致对中国产品需求增长速度放慢。据统计,2月份中国对美国出口额下降5%,降至155亿美元,而1月份该出口额为192亿美元;2月份中国自美国进口额增长33%,达61亿美元。此外,2月份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减少了15%,只有100亿美元。

渣打银行报告认为,2008年中国通胀预期将高至6.5%。且今年央行将有4次加息的可能,同时,由于银行信贷受限额管控,银行的实际贷款利率已呈走高态势。报告认为,当前央行加息面对诸多难题,包括:美联储减息幅度越大,中国央行将存款利率提高的越多,对外汇流入国内的吸引力就越明显。现在央行高层最担心的就是引来外汇流入,而且,如果央行提高基准存款利率,一般情况下也不得不提高1年期央票利率,央行的对冲成本将进一步增加。同时,通胀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央行很可能在短期内保持利率不变,但最终仍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利率。预测,今年中国央行将可能以每次27个基点,4次提高存款基准利率,使实际存款利率为正。1年期基准贷款利率将从7.47%提高到8.37%,1年期存款利率将从4.14%上调到5.22%。此外,央行将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对冲成本,预计到今年年底存款准备金率将至少达到18%。

分析认为,尽管金融数据显示出此前一系列紧缩措施的效果,但在2月CPI涨幅创下8.7%的12年新高的情况下,尽管其中有雪灾、春节等短期因素,预计上半年通胀水平将高位运行,这决定了目前从紧的货币政策难以放松。信贷、货币双降要保持下去还面临一些困难。从抑制通胀的角度看,从紧的货币政策要继续执行。加息仍有空间,升值也可以进一步加快,信贷控制也应该持续。更重要的是,应该配合货币政策,放松财政政策,加大对低收入阶层的补贴,减少通胀对他们的损害。

分析认为,经济运行中一些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国际收支不平衡。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增长方式粗放问题仍然突出。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投资率持续偏高;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协调,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比重偏大,服务业比重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特别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还相当突出,改革攻坚任务繁重。

分析认为,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增加。当前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增速放缓,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影响蔓延,美元持续贬值,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增大;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上涨,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高位运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贸易摩擦增多。国际上一些政治因素对世界经济走势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这些都可能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充分做好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各种准备,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二、美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

始于去年2月份的次贷危机波及全球金融市场,像是让世界患了重感冒。无论西方主要经济体还是新兴市场,其前途命运都与这场金融危机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那么,中国经济能否因此而改变运行轨道?专家表示,次贷危机主要影响的还是中国的出口、汇率,并通过大宗商品价格影响中国经济,但总的影响还是有限的。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由于我国仍然存在一定的资本管制,次贷危机通过金融渠道对中国经济的稳定与健康的直接影响比较有限,对中国经济的短期直接影响总体上不会太大。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与美国、全球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因此,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长期发展中的间接影响不可低估。

直接影响:比较有限

1、国内金融机构损失有限。国内一些金融机构购买了部分涉及次贷的金融产品。虽然还没有明确的亏损数据,但这些银行的管理层普遍表示,由于涉及次贷的资金金额比重较小,带来的损失对公司整体运营而言,影响轻微,少量的损失也在银行可承受的范围内。

2、国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随着国内外金融市场联动性的不断增强,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必将对我国国内金融市场产生消极的传导作用。一方面,会直接加剧国内金融市场的动荡;另一方面,外部市场的持续动荡会从心理层面影响经济主体对中国市场的长期预期。

间接影响:不可低估

1、出口增长可能放缓

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从经济总量上看,出口在GDP中的比重不断升高,2006年超过1/3,2007年虽然增速有所回落,仍增长了25.7%。从就业上看,外贸领域企业的就业人数超过8000万人,其中,加工贸易领域就业近4000万人。2001年以来,在所有的对外出口中,中国对美国出口比重一直保持在21%以上,出口增长速度也很快。由于外贸对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美国又是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之一,因而美国经济放缓和全球信贷紧缩,将使我国整体外部环境趋紧。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经济增长存在较大的下行风险,消费者信心快速下滑。只要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中国出口就有可能明显放缓。因此,次贷危机可能会对我国未来的出口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对出口的影响一方面会直接作用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会通过减少出口导向型企业的投资需求而最终作用于整个宏观经济。

2、货币政策面临两难抉择

一方面,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开始出现信贷萎缩、企业获利下降等现象,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加大。另一方面,全球的房地产、股票等价格震荡加剧,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市场粮食、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所以,我国不但要面对美国降息的压力,而且要应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这些都使货币政策面临两难的抉择。

3、通胀压力增加

2008年,我国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仍然很大,物价形势比较严峻,存在着由结构性增长转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可能。通胀压力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构成。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为避免经济衰退、失业率大幅度上升,采取了持续降低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这一方面使得美元汇率出现贬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商品价格出现上升调整;另一方面也使得全球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进一步加剧,在资金大量涌入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后,推动有关商品价格大幅度上涨。

4、国际收支不平衡可能加剧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上升。一方面,在发达国家经济放缓、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净流入规模加大。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恶化,美国可能采取放松银根、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来防止经济衰退,而这些政策可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加剧全球的流动性问题,国际资本可能加速流向我国寻找避风港。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保守势力的抬头、我国企业自身竞争力不足等因素可能会对我国的资本流出产生影响,导致资本净流入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加剧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局面。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的金融优势,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可能向发展中国家转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一旦出现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可能会加大我国国际收支波动的风险。

5、人民币升值预期压力加大

在美国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可能会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的汇率政策,来应对次贷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这些都可能加剧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一方面,在美国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同时,中国趋紧的货币政策会加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自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减息幅度非常大。目前,中美利差已经连续15个月形成了倒挂。如果中美货币政策继续反向而行,扩大的利差将增大热钱流入的动力,人民币将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央行的对冲也将变得更加困难。另一方面,弱势美元政策在不断向全球输出流动性的同时,会直接影响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的贬值。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对大部分非美元货币贬值的结构性差异一直伴随着汇改,并在最近几个月的国际金融震荡中更趋明显。在这种情况下,非美元货币地区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要求可能会加大,不对称的汇率结构体系给人民币升值带来新的压力。

6、境外投资风险加大

从企业"走出去"的角度看,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影响可以分为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有利的是,次贷危机有助于我国金融机构绕过市场准入门槛和并购壁垒,以相对合理的成本扩大在美国的金融投资,通过收购、参股和注资等手段加快实现国际化布局,在努力提升自身发展水平的同时为"走出去"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支持。不利的是,目前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货币紧缩,无疑加大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融资风险和投资经营风险。而且,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深入,投资者的风险厌恶和离场情绪会引起更高等级的抵押支持证券的定价重估,从而危及境内金融机构海外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目前,次贷危机还没有结束,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有待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观察。然而,可以明确的是,在现阶段必须高度重视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影响,防止外部环境恶化作用于国内整体经济运行。尤其是要重视观察前期宏观调控政策的累积效应,结合外围和内部情况的变化适时作出灵活反应,熨平经济波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2008年以来次贷危机大事记:

2月: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总额约为1680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法案。该法案分两年实施,主要是为了避免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3月:美联储宣布,向其一级交易商出借最多2000亿美元的国债。与此同时,美联储还表示将与欧洲央行、瑞士央行的临时性互惠货币安排的规模提高。

3月:美联储在紧急会议上决定,让纽约联邦储备银行通过摩根大通银行向贝尔斯登公司提供应急资金。之后摩根大通宣布收购贝尔斯登。

3月:美联储3月18日决定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下调75个基点至2.25%,自去年9月以来,美联储已连续6次降息,累计降幅达300个基点。

(梁红,Mysteel.com资讯部)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