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涨幅再创新高 上涨压力继续增大

——2008年第一季度价格运行分析及预测

2008-03-11 08:12 来源: 我的钢铁

2008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继续呈现高位运行的态势,价格上涨的幅度有所扩大。从发展来看,短期内价格运行不会改变高位运行的态势,价格上涨的压力有可能继续加大。

一月份价格变化情况

2008年一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7.1%,涨幅比上年同期增加4.9个百分点,比去年12月份增加0.6个百分点。在1月份上涨的7.1个百分点中,去年翘尾因素影响价格上涨5.8个百分点,新涨价1.3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居民消费价格继续呈现高位运行态势。具体变化呈现如下特点:

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构成升降幅度差距加大。1月份在居民消费价格的八大类构成中,价格上涨有5类,价格下降的只有3类。各类价格升降幅度差距达到2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加12.8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自从2005年8月份以来已经连续30个月小幅上升,交通和通信类价格的下降幅度总体上也在逐渐减小。说明主要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的态势在减弱,小幅上涨的态势在增加。

食品价格上涨是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因素。1月份,食品价格上涨18.2%,涨幅比上年同期增加13.2个百分点,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约6.0个百分点,是今年一月份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影响因素。食品中仅粮食、肉禽及其制品、油脂、鲜菜这四项食品价格上涨就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5个百分点。

服务价格上涨幅度有所加大。1月份服务价格上涨2.6%,涨幅比上年同期增加1.9个百分点,对价格总水平的拉动作用约为0.6个百分点,拉动作用比上年同期增加0.3个百分点。在服务价格中,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作用最大的是居住价格,1月份居住价格上涨6.1%,比上年同期增加2.3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差距继续扩大。1月份,农村居民消费价格上涨7.7%,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6.8%,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低于农村居民0.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差距比去年同期扩大0.3个百分点。

一月份价格上涨幅度有所提高的原因,除了上年翘尾因素影响外,主要是一月下旬雨雪冰冻天气的影响,使蔬菜等食品的生产和运输受到影响,促进了价格的上涨。同时,受食品等价格持续上涨的市场环境影响,许多工业消费品生产企业在年初提高了销售价格,加剧了价格上涨的影响。另外,去年年末和今年年初,一些城市上调了居民用水、电、天然气、液化煤气、公共汽车等价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走势预测

当前价格总水平处在高位运行,价格上涨的幅度仍然较大,且保持加速上涨的态势,价格上的压力仍在加大。尽管2008年第一季度中央和地方政府都不会出台大的资源价格调整和公用事业服务价格提价的措施,但仅仅是市场自发的涨价因素和前期涨价的翘尾因素影响,也难以在短期内改变价格高位运行的局面。

从影响一季度价格涨幅的主要因素来看,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影响。受去年5月份以后猪肉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影响,居民消费价格环比在去年5月份之后的几个月均为上涨,其累积翘尾因素影响1月份上涨5.8个百分点,2月份4.8个百分点,3月份5.1个百分点,对一季度的累积翘尾影响5.2个百分点。

二是季节性影响。一季度是新年和春节所在的季度,是人们商品和服务消费最旺的高峰时间段。同时,每到春节,大部分生产和经营者都要回家与家人团圆或是利用这个机会好好休息一下忙碌一年的身心,社会上提供商品销售和服务的也相对减少。因此,这时也是商家利用这个机会提价挣钱的黄金时间段,各种商品和服务价格在这个时间段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因此也是价格上涨的高峰期。另外,今年天气异常的变化,也将对一季度价格走势产生进一步的影响。今年1月下旬至2月中旬,南方多数地区遭受历史上罕见的雨雪冰冻天气,农业生产和道路交通受到极大的影响,特别是鲜菜的生产和煤炭的运输遇到了罕见的困难,导致全国多数地区的鲜菜供应、煤炭供应以及电力供应出现不同程度的短缺,多数生活用品特别是农产品和食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从目前来看,雨雪冰冻天气的后续影响仍然存在,特别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将持续较长时间,短期内农产品价格特别是蔬菜价格仍将高位运行甚至持续上涨,将对价格总水平上涨产生一定的后续影响。

三是猪肉价格仍在高位运行,并影响主要食品价格仍在高位运行。从各地价格监测机构监测的情况来看,春节前猪肉、牛肉、羊肉价格几乎每天都在小幅上涨,春节后猪肉、牛肉、羊肉价格虽然略有回落,但仍在高位运行。受此影响,鸡肉、鲜蛋、肉制品以及牛奶、饮料、餐饮等食品价格都在高位运行。这种价格高位运行的态势预计在3月份之前不会有根本性变化。

四是近期国内外钢材、化工原材料价格仍处于上涨态势,能源价格高位运行,对下游产品价格上涨继续保持较大压力。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出现大幅上涨,今年初突破100美元/桶,目前在100美元/桶高位波动,未来仍可能继续高位运行。今年1月份,流通环节生产资料销售价格上涨11.9%,为2005年以来的单月最高涨幅,其中钢材销售价格同比上涨28.8%,原煤价格同比上涨25.9%,成品油价格同比上涨12.9%,化工产品价格同比上涨7.1%。从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来看,1月份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5%,是2005年10月份以来的最高,其中采掘工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0.5%,原材料工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5%。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价格基本平稳的加工工业出厂价格在今年1月份也上涨了3.8%,生活资料中一般日用品类出厂价格上涨3.0%,衣着类出厂价格上涨2.2%,涨幅明显大于去年同期。

五是非食品类商品价格上涨影响逐渐显现。由于能源、钢材、化工原材料等的持续大幅度上涨,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加之去年以来职工工资的大幅度增长和银行利率的多次上调,更加剧了企业成本增加的压力,使得前期价格基本稳定的非食品类商品价格出现了明显的上涨态势:据各地监测,去年下半年特别是接近年底,非食品类商品价格上涨比较明显。

预计2月份价格上涨的幅度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均将高于1月份涨幅,其环比涨幅将在2%左右,同比涨幅将在8%左右。3月份价格的环比涨幅虽然将会出现下降的走势,但3月份价格的同比涨幅仍将与1月份涨幅相当,甚至有可能高于1月份价格涨幅。综合来看,一季度价格同比涨幅将超过7%,将在7.5%左右,为近10年以来单季价格涨幅的新高。

保持今年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政策建议

从今年价格运行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上看,粮食及食品价格的上涨是决定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因素,同时要关注生产资料销售价格的上涨对消费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此外还要注意大幅度工资调整后居民收入普遍增加对价格总水平的拉动作用。具体来看,今年的价格调控工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努力增加粮食产量,继续稳定和完善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粮价合理上涨有利于增加农民的基本收益,但粮价上涨幅度过大,将使得城市低收入居民感受负担加重,因此在适当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的同时,要防止粮价出现过大波动。而要防止粮食价格的过大波动,就必须努力保证粮食的供给。因此要努力搞好春耕生产,保证粮食产量的增加。今年南方地区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农业生产受到影响,夏粮、油菜、水果等可能减产,粮食增产的难度很大。因此要积极做好农业备耕生产的各项相关工作,立足于抗灾夺丰收。特别要合理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是影响粮食价格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随着资源性产品价格的上涨,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保持高位运行和上涨的态势。去年下半年和今年年初以来,磷酸铵、氯化钾、三元复合肥出现了大幅度上涨,其涨幅在30-50%之间,农药、地膜也出现了明显的上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增加了粮食生产成本,必将推动粮食价格的上涨。因此要继续控制重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幅度,特别是要控制好化肥价格,除了对尿素继续实行限价之外,对三元复合肥、磷酸铵、氯化钾等也要加强价格控制,进行适当的限价。同时要做好化肥生产供应的各项工作,目前重点要保证化肥以及化肥生产原料的优先运输,以确保化肥生产和供应,防止化肥价格的进一步波动,进而影响粮食价格的波动。此外,要密切关注国外粮食生产、流通和市场价格变化情况,特别要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基金的炒作行为,准确分析国际市场粮价特别是期货价格的变动趋势,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适时进行有效的进出口调控,避免国际市场价格对国内市场形成较大冲击。在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的情况下,要防止国内粮食企业因追逐高额利润大量出口粮食的现象出现,根据实际情况和准确的市场预测,在适当时机出台对粮食出口的控制措施。

要密切关注价格的结构性上涨向全面上涨转移的动向。经过近几年上游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下游企业继续承受生产成本增加的能力已经基本达到极限,随着上游生产资料价格的继续上涨,或多或少、或明或暗,下游企业只能通过提价来转嫁上游产品涨价的负担。一旦有利于涨价的消费环境出现,这种转嫁负担的价格上涨就会产生较大的连锁反应。同时,近两年食品价格持续全面上涨的市场氛围也加强了社会的价格上涨预期,这也将会促进价格总水平的上涨。此外,2007年下半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明显加快,制约上下游价格传导的瓶颈在逐渐消除,很可能使上下游价格的传导将加快。近两年由于铜价的暴涨和钢材价格的持续上涨,家电制造业成本大幅增加,许多家电生产企业不堪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沉重负担,纷纷出台提价的措施。随着有色金属、钢材、塑料等原材料价格的进一步上涨,越来越多的日用消费品价格将出现上涨的局面。实际上,在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自从2005年8月份以来已经连续30个月小幅上升,衣着类、交通和通信类价格的下降幅度总体上也在逐渐减小,说明下游产品价格下降的态势在减弱,小幅上涨的态势在增加,对此要引起关注。

积极稳妥、逐步进行,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还要落实好资源价格改革的配套措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资源压力和通货膨胀压力都在不断增大,环境承载能力在逐步减弱,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充分考虑农民、城市低收入居民、企业和各级政府财政的承受能力,根据我国的人均GDP水平、居民收入水平、企业的盈利水平、政府的财政支出能力量力而行,合理安排。要防止一些企业借资源价格改革之机搭车涨价,目前除了许多城市明确了出租车价格与油价联动的政策外,不少企业也都在盯着油价决定自己产品价格的变化,因此应防止各方面对资源价格上涨的过度预期,防止其他产品也与国际油价联动而产生轮番涨价的局面。资源价格改革的推进要注重全国一盘棋,相应配套措施一定要跟得上,特别是在提高资源价格的同时,要及时对农民和城市低收入居民进行必要的补贴,保证农民的正常生产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不受到大的影响。要把握好涉及居民日常生活的水、电、燃气、供热价格调整的幅度和频次。

进一步做好重要商品价格监测、监管和调控工作。切实加强对粮食、食用油、肉蛋菜等与城乡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监测,密切关注这些商品市场供求和价格的变化情况,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未来价格变化趋势,及时准确发布重要食品的购销、库存和价格信息,正确引导农副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有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有效保证市场供应充足,确保农副产品供应不断档、不脱销,并通过新闻媒体、市场宣传栏等各种形式及时向公众公布市场供应和价格变化情况,避免部分地区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引发市场恐慌心理和抢购行为发生。除做好食品供应的组织和调剂工作外,做好食品价格突发事件的处理预案,特别是要加强重要食品的储备工作。一旦市场上食品价格出现剧烈波动,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要发挥价格调节基金在突发事件中平抑物价的作用。要重点抓好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的发现和分析,防患于未然,避免粮食价格上涨向食品及其它相关制品价格传导,造成食品价格出现连锁性大幅度上涨,引发市场恐慌。要深入系统地进行调查研究,组织有关力量研究中长期价格走势及粮食、能源、钢材等重要商品供求、成本、价格等问题。(来源:中国证券报)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