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世界经济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2008-01-03 08:06 来源: 我的钢铁

刘冰(国家统计局国际中心)

2008年,世界经济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这将为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和改革提供一个较好的国际经济环境。与此同时,也应密切关注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可能对我国的影响。

尽管世界经济运行风险加大,但2007年世界经济基本面依然积极向好,持续较快增长的大格局没有发生变化。预计2008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总体看,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比较有利,但各种不利影响不容忽视。

近期,主要国际组织和世界著名的研究机构均认为,从总体看,当前世界经济运行风险明显加大,不确定因素增加,但是世界经济基本面仍比较好,仍处在此轮经济增长周期的“平台期”。此外,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存在,公司盈利能力较好,2007年以来主要经济体的预警指标总体仍处在高位,美国、英国等国家货币政策有所松动,以及新兴市场国家内需不断增强,因此预计2008年世界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4.8%(PPP汇总法),与2007年相比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美国增长1.9%,与2007年持平;欧元区增长2.1%,回落0.4个百分点;日本增长1.7%,回落0.3个百分点。世界银行预测:世界经济增长3.6%(汇率汇总法),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美国增长3.0%,加快1.1个百分点;欧元区增长2.2%,回落0.3个百分点;日本增长2.4%,加快0.1个百分点。英国共识公司(CONSENSUSFORECASTS)11月份预测:世界经济增长3.4%(汇率法),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美国增长2.3%,加快0.2个百分点;欧元区增长2.0%,回落0.6个百分点;日本增长1.8%,回落0.2个百分点(见右表)。

此外,通过表1可以看出,2008年全球通胀将基本稳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均稳中趋缓,预计2008年分别上涨2.0%和5.0%。贸易不平衡状况将继续改善,发达经常项目逆差占GDP的比重基本稳定,美国则继续减少;发展中国家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将有所缩小。

2008年,世界经济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这将为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和改革提供一个较好的国际经济环境。与此同时,也应密切关注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可能对我国的影响。

第一,美国房地产继续降温,导致美国经济增长进一步放慢。据有关部门统计,美国房地产价格于2006年开始下跌,到目前为止,美国房地产实际价格下跌了8%左右,2008年可能继续下跌10-20%左右。房价下跌将拖累美国的居民消费,进而导致经济增速放慢。美国经济增长减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美国外需将会大幅减少,在理论上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双方的贸易摩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我国国内目前通货膨胀压力。另一方面,如果美国经济放慢幅度过大,我国经济发展必将受到一定负面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尽管我国出口结构的升级及出口市场多元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外部需求变化对出口的影响,但我国出口增长从未与美国消费增长脱节。据有关部门估算,美国消费增长放慢1个百分点将导致中国出口增速放慢5个百分点左右。此外,目前国内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势比较明显,特别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相当严重,在内需难以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可能还会出现内外需同时不足的被动局面。

第二,全球通胀潜在压力向我国传导。2007年以来,我国食品等价格上涨带动的居民消费价格上行问题比较突出,我国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如果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因需求旺盛以及美元贬值而导致价格继续上涨,我国作为国际大宗商品净进口国,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很容易传导至国内,再加上国际资产泡沫的传导效应加大,都将会加重国内通货膨胀问题的复杂性,对我国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第三,我国贸易顺差有增无减,贸易摩擦将进一步加剧,形势将更加严峻。2007年前11个月,我国贸易顺差达到2381亿美元,同比增长52.2%。据美国和欧盟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1-10月份,我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同比扩大12.0%;1-9月份对欧元区贸易顺差同比扩大22.3%。为此,美国于2007年首次破例对中国征收反补贴税;欧盟也宣布将重新修订对中国等国家的反倾销政策。IMF预测2008年我国贸易顺差20%左右。由此可见,2008年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不容乐观。

第四,人民币升值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主要原因:一是美元持续贬值客观上也要求其他货币对其加速升值。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难以独善其身;二是2007年以来,我国利率政策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利率政策相背离,美国和英国降息,与此同时,我国在2007年多次上调利率,这可能会使我国资本市场更具有吸引力,更多资本流入将推动我国外汇储备进一步增长,同时也将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三是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尽管目前我国国内通货膨胀仍然是局限于食品领域的结构型通胀,但考虑到国际商品价格在美元持续贬值下将继续高企,输入型通胀可能给我国未来物价走势带来压力,而人民币升值将是政府对抗通胀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因此,人民币升值加快升值可能是我国2008年紧缩政策的一部分。

2008年世界经济主要指标预测

单位:%

 

经济增长率

消费者价格跌涨率

经常项目差额占GDP比重

2007年

2008年

2007年

2008年

2007年

2008年

世界

5.2

4.8

3.9

3.6

-

-

发达国家

2.5

2.2

2.1

2

-1.3

-1.4

美 国

1.9

1.9

2.7

2.3

-5.7

-5.5

欧元区

2.5

2.1

2

2

-0.2

-0.4

德国

2.4

2

1.9

1.7

5.4

5.1

英国

3.1

2.3

2.1

2

-3.5

-3.6

法国

1.9

2

2.1

1.8

-1.6

-1.8

日 本

2

1.7

0

0.5

4.5

4.3

发展中国家

8.1

7.4

6.1

5

4

3.7

中 国

11.5

10

5.7

3.5

11.7

12.2

印 度

8.9

8.4

4.9

4

-2.1

-2.6

韩 国

4.8

4.6

3

2.7

0.1

-0.4

印度尼西亚

6.2

6.1

6.5

5.7

1.6

2.2

马来西亚

5.8

5.6

2.2

2.4

14.4

13.3

泰 国

4

4.5

2.3

1.2

3.7

2.2

巴 西

4.4

4

4

4

0.8

0.3

俄罗斯

7

6.5

8

7

5.9

3.3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展望》2007年10月

世界经济运行面临三大潜在风险

2007年以来,世界经济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世界经济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潜在风险加大。目前,世界经济在运行过程中主要面临了三个彼此相关的问题,即美国经济减速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全球通胀潜在的压力、美元汇率继续下跌。

第一,美国经济减速影响世界经济增长。2007年美国经济增速放慢,主要是因为房地产降温所致。虽然房地产降温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虽远小于本世纪初IT泡沫破裂的冲击,但房地产业是美国近年来少数几个创造新的工作机会的行业,房价的财富效应和左右消费者信心的作用对美国居民消费开支影响很大。同时,房地产市场降温将带来连锁反应,直接波及建筑业,进而影响其他经济部门,房价下跌对美经济造成的消极影响不能低估。虽然目前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左右有所降低,但美国目前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其经济总量占世界总量的28%,居民消费支出占世界GDP近20%。

美国经济增速如果进一步放慢,将导致本国需求继续减弱,进而对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等产生负面影响。2007年以来,这种影响已经开始显现。IMF认为,美国经济增长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拉美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将下跌0.22个百分点,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将平均下跌0.13个百分点。

此外,因房地产降温引起的抵押贷款市场恶化,直接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稳,影响全球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据调查,目前全球投资者拥有美国以房地产抵押作担保的有价证券总额达1.6万亿美元,占全球金融资本总市值的6%,占美国金融总资产的15%。

第二,全球通货膨胀潜在的压力增强。就世界范围而言,目前通胀问题并没有完全显现出来,2007年各主要经济体的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仍处于可控范围内。不过,应当看到引发全球通胀的因素趋于多样和隐蔽,成本和总需求两方面的压力正在加大。

就成本因素而言,一方面,2007年以来,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价格一直在高位波动,原材料价格和粮食价格也普遍上涨,这加剧了人们对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向下游消费领域传导的担心。另一方面,世界许多国家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对通胀形成一定的压力。

就总需求因素而言,主要问题是全球范围的流动性过剩。一是前几年宽松货币政策的累积效应,导致全球范围货币供给过度。二是近年来美元贬值也是全球流动性泛滥的重要因素,并导致许多贸易顺差国流动性泛滥。三是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全球的流动性。因此,世界范围内的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引发全球通胀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第三,美元继续贬值。2007年以来,美元持续大幅贬值。与2001年年底相比,目前美元兑世界主要货币均有不同程度的贬值,其中,兑欧元贬值幅度最大(约为40%左右)。美元贬值的主要原因是美国自2001年年底以来贸易赤字不断扩大趋势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历史经验表明,当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庞大之时,美元出现贬值,以推动经常项目有所改善。此外,次级债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以及美国房地产下滑等原因使得美元资产吸引力下降,今后一个时期美元贬值的步伐因此进一步加快。IMF认为,美元兑美国主要贸易伙伴货币继续贬值15%,才能使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占GDP的比重降至3%左右,达到过去30年的水平。这意味着美元贬值的趋势仍将延续。

美元贬值对其他国家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有:一是削弱其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竞争力;二是由于国际商品以美元计价,因此,美元继续贬值也将导致国际商品价格进一步攀升;三是导致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市场不稳定。这主要是因为美元贬值将推动大量资金流向经济增长较快的新兴市场国家。

历史经验表明,美元贬值时,国际资本流出美国,而美国外部失衡一旦得到解决,市场对美元信心增加,推动美元升值,国际资本从新兴市场再次回流到美国。

例如,在1990-1995年期间,美元贬值推动大量资本涌入新兴市场,推高了这些市场中的资产价格。当美元于1995年开始升值时,新兴市场中的资本大幅减少,一些资金纷纷撤离新兴市场,到1997年,亚洲爆发了金融危机。2001年以来美元不断贬值,国际资本再次加速流向新兴市场,目前流入的资金量再次达到历史高点。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市场不稳定。

 世界经济基本面向好并呈现五大特点

2007年,世界经济继续保持过去5年来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与此同时,“走势分化”的现象继续发展,世界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呈现与前几年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

一、世界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地区差异有所扩大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估计,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5.2%(按PPP法汇总),比2006年慢0.2个百分点;据世界银行最新估计,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3.3%(按汇率法汇总),比2006年慢0.7个百分点。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略有放缓,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整体经济形势表现良好。

(一)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有所放慢。过去5年以来,在发达国家经济持续攀升,但2007年美国经济由于房地产市场降温、居民消费增长转弱而明显放缓。在世界经济处于一体化的今天,发达国家之间连动影响非常明显。因此,受美国经济减速的影响,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增长虽可望持续,但增速也将有所减弱。据IMF预测,2007年,发达国家经济将增长2.5%,增速比2006年回落0.4个百分点。具体看:

美国经济增速明显减缓。2007年前三个季度GDP同比分别增长1.5%、1.9%和2.8%,预计第4季度增长2.2%,全年增长1.9%,比2006年放慢1.0个百分点。从需求方面看,美国国内需求减弱,但外需扩大。2007年国内需求预计增长1.6%,比2006年回落1.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1.9个百分点,贡献作用比2006年缩小1.0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消费预计增长2.9%,回落0.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1%,而2006年为增长2.6%。外需将对经济增长贡献0.3个百分点,比2006年扩大0.2个百分点。

欧元区经济增长稳中趋缓。前三个季度GDP同比分别增长3.2%、2.5%和2.7%,预计第4季度增长2.2%,全年增长2.5%,比2006年放慢0.3个百分点。从需求方面看,欧元区内需增长放慢,外需稳定增长。国内需求预计增长2.3%,比2006年回落0.4个百分点;对GDP贡献2.3个百分点,比2006年缩小0.2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消费增长1.6%,回落0.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4%,回落0.8个百分点。外需将拉动GDP增长0.4个百分点,拉动作用扩大0.2个百分点。

日本经济继续稳步复苏。前三个季度GDP同比分别增长为2.4%、1.5%和2.1%,预计第4季度增长1.7%,全年增长2.0%,比2006年放慢0.2个百分点。从需求方面看,日本居民消费需求和外需稳定增长,投资需求下降。国内需求预计增长0.9%,回落1.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0.9个百分点,比2006年缩小0.4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消费增长1.6%,加快0.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下降0.8%,而2006年为增长3.3%。外需对经济增长将贡献1.0个百分点,比2006年扩大0.2个百分点。

(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表现较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在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经济出现疲软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的作用更为抢眼。IMF预测2007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将增长8.1%,增速与2006年持平。具体看:

亚洲新兴经济整体形势良好。近年来,亚洲国家贸易结构日趋合理,经济相关性提高,抗风险能力加强。目前区内贸易额占总贸易额50%以上,对区外发达经济体的依存度大大削减。受这些因素的支撑,2007年亚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形势良好。据IMF预测,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11.5%,印度8.9%,

“金砖四国”中的其他两个国家俄罗斯和巴西也表现不俗。俄罗斯制造业和石油开采业生产增长速度加快,成为本国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预计2007年俄罗斯经济增长7.0%;巴西随着财政状况改善、通胀压力减小,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预计全年经济增长4.4%。

由于国际初级品市场价格上涨,拉美和非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加快增长。2007年,预计拉美和非洲地区经济分别增长4.4%和6.2%,分别比2006年加快0.6和0.7个百分点。

(三)“金砖四国”增长动力充沛,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扩大。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继续快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不断提高。

据IMF和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见右表),从按汇率法进行的汇总看,2007年,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合计为25.3%,贡献作用比2006年增加了3.6%;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合计为40.4%,贡献作用比2006年缩小了5.2%。从按购买力平价(PPP)进行的汇总看,2007年,“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合计为47.8%,比2006年增加了3.4%;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了18.9%,贡献作用缩小了4.1%。

二、全球范围内失业率普遍下降,劳动工资成本有所提高

受世界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等有利因素的影响,全球范围内失业率普遍降低。据IMF预计,2007年发达国家失业率为5.3%,低于2006年的5.6%,其中,2007年美国失业率略有下降。1-11月份失业率基本保持4.4-4.7%之间,预计全年为4.6%,比2006年下降0.1个百分点,为6年来最低水平。欧元区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形势大有改观,1-10月份失业率基本保持在7.1-7.5%之间,预计全年为7.3%,不仅比2006年降低1.0个百分点,而且是2000年以来最低水平。日本失业率在波动中持续下降,预计全年失业率为3.8%,将比2006年下降0.6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失业率也呈下降趋势。预计发展中国家失业率为3.5%,低于2006年的3.7%。随着全球范围内失业率的降低,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趋紧,劳动工资成本提高。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最低工资水平的调整,劳动力成本有所上升。

三、国际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但全球通货膨胀仍比较温和

由于世界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国际市场需求转旺,使得初级产品供需关系紧张,再加上地缘政治和投机因素,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持续呈现大幅上升的态势。2007年以来,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价格一直在高位波动。据OPEC和美国能源署统计,OPEC一揽子原油月平均价格从1月份的每桶50.73美元升至10月份的79.36美元;纽约期货市场轻质原油月平均价格从1月份的每桶54.35美元升至10月份的85.66美元。IMF预计2007年国际原油年平均价格为每桶68.52美元,比2006年上涨6.6%。与此同时,全球原材料市场特别是重要矿产资源及其产品的价格都已普涨,其中,铜、煤炭、铁矿石、橡胶等价格上涨幅度较大。2007年以来,国际粮食市场行情开始上扬,世界银行预测,2007年全球粮食价格上涨14.6%,比2006年高4.9个百分点。其中,谷物类价格上涨18%,比2006年高1.2个百分点。

2007年以来,全球通货膨胀比较稳定,CPI变动基本稳定。但对于发达国家来讲,在紧缩货币政策控制下,价格变动出现回落之势;对于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通胀压力较为明显。据IMF最新预测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CPI上涨3.9%,与2006年相比上涨0.3个百分点。发达国家CPI预计上涨2.1%,比2006年回落0.2个百分点。

四、世界贸易增长有所放慢,贸易不平衡状况有所缓解

随着世界经济增长趋缓,世界贸易增长速度有所放慢。据OECD最新预计,2007年世界贸易量将增长7.5%,比2006年回落2.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世界贸易不平衡状况有所缓解,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整体贸易逆差有所缩小,其中,美国贸易逆差略有缩小,欧元区和日本贸易顺差继续扩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贸易顺差有所缩小,但亚洲地区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贸易顺差继续呈扩大趋势。具体看,2007年,OECD整体经常项目逆差预计为4460亿美元,比2006年缩小22.6%,2007年是OECD整体首次扭转自2003年以来经常项目逆差逐年扩大的势头。

五、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但增速各不相同

联合国贸发会议认为,世界经济仍呈扩张之势,企业利润不断增加,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同时,石油和原材料等商品价格高企导致跨国公司加大对外投资、寻求资源等原因,使得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继续保持自2004年以来持续增长的势头。200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量达1306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接近2000年达到的峰值14110亿美元,创历史第二高纪录。流入发达国家85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流入发展中国家4490亿美元,增长21%。2007年以来,这种增长的势头仍在延续。从发达国家看,受跨国公司大规模并购活动增多,企业盈利增加以及美元贬值等因素的影响,美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增加幅度较大,欧元区有所增加,日本则略有减少。从发展中国家看,IMF预测,2007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将增长20%以上。(来源:上海证券报)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

单位:%

 

汇率法进行汇总

PPP进行汇总

2006年

2007年

2006年

2007年

GDP增长率

贡献率

GDP增长率

贡献率

GDP增长率

贡献率

GDP增长率

贡献率

世 界

4

100

3.3

100

5.4

100

5.2

100

美 国

2.9

25.3

1.9

17.4

2.9

12.5

1.9

8

欧元区

2.8

12.7

2.5

13.6

2.8

7.9

2.5

7.9

日 本

2.2

7.6

2

9.4

2.2

2.6

2

3

中 国

10.7

14

11.5

16.1

10.7

28.8

11.5

30.7

印 度

9.2

4.1

8.9

4.7

9.2

10.6

8.9

11.4

巴 西

3.7

1.9

4.4

2.6

3.7

1.8

4.4

2.3

俄罗斯

6.7

1.6

7

1.9

6.7

3.2

7

3.4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