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俊:对中国钢铁企业发展战略的思考

2007-01-17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在刚刚召开的“德龙钢铁有限公司06年客户座谈会暨1250mm热连轧带钢新产品订货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世俊做了题为《中国钢铁企业发展战略的思考》的主旨演讲。下面是李秘书长的大会发言全文。
    各位领导,下午好:
    现状:中国钢铁供需关系发生变化,这是战略调整的基础
    善奕者谋势;不善奕者谋子,时势造英雄。
    新趋势:从净进口变成净出口
    2004年6月以来钢(锭)坯净出口
    2004年9月钢材和钢(锭)坯合计净出口
    2006年1月以来钢材净出口
    2006上半年:净出口 290万吨钢(锭)坯和770万吨钢材
    1 、跳出钢铁看钢铁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1.1 要想认识中国钢铁工业,要跳出中国、从全球的大视野来认识。进入新世纪,全球钢铁产量强劲增长,中国是世界钢铁产量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跳出来看钢铁,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钢铁。
    1.2 分析中国钢铁工业,要跳出钢铁、从国民经济大环境来分析。从空调、汽车、轿车、商品房竣工面积的增长情况;原煤、原油、天然气、发电量的变化情况;铁路、公路、水运的变化情况来与成品钢材的变化情况做比较;我们发现能源工业增长、运输工业增长都明显落后于钢铁增长。
    1.3 理性认识中国钢铁工业,要跳出钢铁,从政治体制机制改革滞后寻找原因:
    “无序建设,盲目投资”一方面是因为市场经济弊病即合成谬误导致;另一方面是因为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条块分割、分灶吃饭。
    合成谬误----市场缺陷即个人的理性选择的综合效果可能导致整个经济的灾难,西方经济学家称之为“合成谬误”。
    目前中国出现了投资饥渴:过去的瓶颈是没有资金;现在的瓶颈是没有项目。2004年有24个省级电网出现了拉闸限电,2005年上半年有26个省级电网出现了拉闸限电,可见一斑。
    2、坚持不变的4项战略与寻找2006年变化的战术
    2.1 钢铁企业永恒的主题(不变的战略)
    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
    任尔东南西北风!
    跳出钢铁看钢铁让我们认识无序建设、盲目投资深层次的原因~~政治体制机制改革滞后。但我们还得“跳回钢铁干钢铁”,钢铁企业有四个永恒的主题,这应当成为我们不变的战略。
    (1)开拓市场,抵御价格下滑(顶替进口)
    (2)降低成本,抵御成本上升(淘汰落后)
    (3)依靠技术进步
    (4)推进重组兼并
    2006年1月12日CEO论坛,韩国浦项李龟泽会长讲演提到,对韩国国内钢铁方面投资额的一半以上将用于新设6CGL、改善电工钢板工艺等产品高端化与新设FINEX等增加生产能力的方面。通过产品高端化与节约成本的积极投资来增强未来竞争力。产品高端化:到2008年,汽车钢板、电工钢板、API钢材等战略性钢材的销售比例提高到总销售量的80%。
    支撑这目标的实现,一靠技术创新:持续推进强度优越并可以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镁板材项目,为开发环保型能源的燃料电池项目等可以成为未来增长动力的新项目。并计划实现POSCO专有的新一代的新冶铁技术FINEX,不需经过制造板坯的环节,将钢材直接压轧的革新技术Strip casting等商用化,从而巩固技术的国际领导力量。
    二靠组织结构重组:通过FINEX和光阳2热轧合理化等项目,到2008年把韩国国内粗钢生产扩大到3500万吨;在印度奥里萨州建设印度制铁所等工作的基础上,将海外生产规模也增加到1500万吨,构筑国内外粗钢生产达到5000万吨的生产体制。计划在距离制铁所建设预定地奥里萨邦Jagatsinghpur290公里处的Keonjhar与Sundargarh开发6亿吨规模的铁矿矿山,将可供1200万吨规模的制铁所每年使用2000万吨,连续使用30年。
    2.2 分析变化的形势,寻找“开拓市场”和“降低成本的”新举措、技术进步和重组兼并的新对策。(变化的战术)
    年年岁岁战略是一样的,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岁岁年年战术是不同的,要敏感地察觉形势的变化,尽快的捕捉新形势下,“开拓市场”和“降低成本”的新举措。技术进步和重组兼并的新对策。
    2006年形势有什么大变化?
    供需关系的变化:走出供不应求
    发展思路的变化:贯彻科学发展观
    形势变化之一:供大于求显现
    “全球不锈钢供大于求时,开辟了不锈钢建筑市场。”“台湾农产品过剩时,发展农产品深加工。”
    2006对策:开拓新市场,把钢铁市场这块蛋糕做大
    2006对策:替代进口钢材
    2006对策:推进深加工,把钢铁产业链做长
    形势变化之二:贯彻科学发展观
    2006对策:更加关注能耗指标的降低和环保工作的加强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到科学发展轨道,2006年务必迈出实质性步伐。
    3.《十一五》钢材需求预测:从钢材需求总量和钢材需求结构方面来谈谈。
    3.1 为什么“十五”钢材预测与实际相差这样大?
    先来回顾一下中国经济发展五年规划产钢指标与实际的偏差。
    “一五”~“五五”(1953~1980)规划指标高了,规划指标最高偏差发生在“大跃进”期间,“二五”指标高出实际产钢7333万吨。高出比率达1099%!
    “六五”~“十五”(1981~2005)规划指标低了,规划指标最低偏差发生在“十五”期间,指标低出实际产钢21239万吨,增幅达151.71%。
    大跃进指标过高引起了大家高度重视,交了学费,得到有益的教训;但是2005年指标过低没有引起大家重视,交了学费,却没有得到有益的教训。
    许多行业普遍存在“十五”规划指标过低。2005年规划产钢14000万吨,实际产钢34936万吨;规划水泥60000-65000万吨,实际产水泥103830万吨;规划洗衣机2000万台,实际产2952.62;空调2600万台,实际7469.1万台;规划汽车320万辆,实际615.34万辆;规划轿车110万辆,实际295.8万辆。
    “十五”期间钢需求预测低的原因分析一:预测通常采用的是用钢消费的历史数据,建立数学模型,推导出几年后的预测数据。在经济平稳发展期间,这种办法可能是有效的,但是十五期间,工业化进入快速增长期,出现了拐点,经济平稳发展时适用的预测方法失灵了,难怪韩国预测专家称:“经济快速增长期,没有一个政府能预测准了”。
    在“十五”初期的昨天,用常规模型把“十五”钢铁需求预测估计低了,在“十一五”初期的今天,用常规模型预测“十一”五钢铁需求,又有可能把预测搞高了。因此研究“十一五”中国工业化进程至关重要。
    “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的那个阶段?
    考察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几乎无一例外的是随着人均GDP的增长,人均钢消费量将随之增加,而这一规律将延续到整个工业化进程。人均钢消费量将在工业化后期达到峰值,之后,人均钢消费量将有所下降,但随着人均GDP的增长,人均钢消费量将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上。人均钢消费量与人均GDP走势图呈“S”形有序变化,反映了由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后工业经济钢消费的基本特征。
    工业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十一五”后几年中国有可能进入工业化后期,这意味着届时经济将从高速总长,过渡到持续、较快增长,钢铁工业增速变缓。“识时务者为俊杰”,十五期间抓准快速发展期机遇的企业当了“俊杰”,“十一五”准备大干快上的企业可能会走向反面。
     “十五”期间钢需求预测低的原因分析二:几本帐
    本来,政府提出的预测低了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政府按照这个低指标去审批大企业的建设项目,控制企业的规模。“十五”期间,钢材市场需求旺盛,大企业让出的空间,在市场这只手的作用下,小企业迅速占领了,这就是“十五”期间钢铁投资大了,钢铁布局更分散了的直接原因之一。
    中国五级政府预测是不同的(除了中央政府预测不准问题外,还有一个问题是:各级政府预测不同)
    五级政府应该指的是中央、省自治区、地市、县市、乡镇,好多本帐哦!
    为保证国家指标的完成,各省市自治区政府定的规划,一般来说,指标都要比中央高一些。“十五”规划各省市自治区比中央基本高出20%。下边三级政府高出多少?这就是条块分割,分灶吃饭。
    3.2 就《十一五》钢材预测协会课题组做了大量的工作分析调研,关于 “十一五”中国钢材市场需求,有了一些结论。
    预测的第一段结论:
    A 依据国家制订的“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GDP年增长7.5%,预测2010年钢消费(2010年按进出口平衡考虑)4.7亿吨(钢材 4.4亿吨 )
    B “十一五”规划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向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迈进,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十一五”前2~3年经济增长方式还难于出现较大的转变。“十一五”后2年经济增长将出现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本课题组推荐值,按照前三年GDP年增长率9%,后两年7.5%预测,2010年钢消费4.9亿吨(钢材4.7亿吨)。
    C 依据今年三月各省市人大通过的地方“十一五”发展规划,汇总得到的GDP总量,预测2010年钢消费5.6亿吨(钢材5.3亿吨)。
    预测不可能一次命中和一劳永逸,协会将对钢材需求预测进行动态调整。
    宝钢,鞍钢,武钢,首钢依据各省区市“十一五规划”目标的预测结果,即标注C:2010年钢材(不含重复材)5.3亿吨,粗钢消费(钢材进出口平衡)5.6亿吨。
    按“十一五”各省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GDP总量将达到34.415万亿元,比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指标26.1万亿元高约8.315万亿元,提高了约31.86%。
    预计“十一五”期间各省区市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将达到67.4445万亿元,年平均固定资产投资额预计约13.4889万亿元,与2005年88604亿元相比,年将增加4.6285万亿元,增长52.24%。
    我国是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国家。钢铁行业是耗水大户。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钢铁企业地区分布不合理,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目前,钢铁行业超过52%的产能集中于缺水地区,尽管钢铁生产的用水和节水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但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严峻,未来的节水难度不断增大。
    依据地方规划指标,需要进口矿石5.1~5.4亿吨比2005年增长85%~96%,满足钢铁工业这样的发展,资源压力很大。即使国际市场能够弥补我国资源的不足,生态和环境破坏的沉重代价也难以承受。按2010年钢材需求预测5.3亿吨测算,粗钢消费年均增长率9.7%,而铁路货运量年均增长率仅为1.5%,要支撑这么大的钢铁工业货物运输难度是很大的。
    关于 “十一五”中国钢材市场需求预测的第二段结论
    在近年经济高速增长中人们已经强烈地感受到,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老路,已经走到尽头。占世界人口不到15%的发达国家,是靠消耗全球60%的能源、50%的矿产资源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当前另外的85%人口正陆续进入工业化阶段,靠拼资源、拼能源的老路走不通了,我们在资源严重约束下推进工业化进程,转变增长方式是唯一出路。为此,按照地方政府规划做出的2010年粗钢需求5.6亿吨的预测,在资源、运输、环境容量诸多方面可能是有风险的。
    定好“位”
    今后五年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战略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十一五规划把解决社会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五个统筹”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注重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不单纯是促进经济增长。
    钢材消费增长拉动因素:区域协调发展(地区差距);推进城镇化(城乡差距收入差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趋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拉动消费(社会保障就业)机电产品出口;人民币升值。
    3.3再来谈谈钢材需求结构的问题,大概有三方面的内容,地区、品种、部门
    地区结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关注周边市场发展
    今后五年,华东、中南仍是我国钢材消费的主要区域,2010年钢材消费比重仍占57.5%(比2005年降低2.1个百分点;西北、西南地区钢材消费比重呈现增长势头,从2005年的13.1%增长到16.3%,提高3.2个百分点。
    中国城镇化进展: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43%将上升到2010年的47%。2005年末中国总人口13075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6亿。2010年总人口将控制在13.6亿,其中城镇人口将达到6.4亿,比2005年城镇人口增加约8000万人。住房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将继续加快发展。
    “十一五”城镇化对钢材需求的拉动分析:
    (1)重视建筑用长材的生产,这是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需求稳定的区域市场,中等规模的钢铁企业定位在这个领域是明智的选择;虽不时尚,但很实惠。
    (2) 这部分钢材消费的制约因素主要在于农民收入是否提高;减量因素是三级钢筋的推广,会影响10~15%的用量。
    (3)这部分钢材需求是多层次的,随着地域、城镇规模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4)要关注当地建委关于小城镇试点工作,从中找到商机。
    (5)预测就是接下茬的本领。你说如何发展,发展到什么地步,我接下来说,这相当于钢材的多大需求。
    品种结构:板带比提高,但板带增速下降;要转变增长方式
    2004、2005年汽车、冰箱、洗衣机、空调、微波炉等耗钢板大户增速开始放缓,一直会延续到“十一五”后期,板带生产企业要关注这个走势。
    随着集装箱行业和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旧集装箱的淘汰和技术进步,集装箱用钢的需求将保持一个稳定的增长,预测2010年集装箱产量308万TEU,届时消费集装箱用钢板约530万吨。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集装箱占有率的提高,增长空间缩小,“十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从“九五”的18.7%下降到5.1%,预计“十一五”继续下降到4.43%。钢铁企业要及时转变数量型增长方式,出路在顶替44%的进口钢板,让更多的钢借“集装箱”的船出海。
    途径:1,增加薄规格(2.0mm以下)热轧板卷的生产比例;2,提高钢板质量(性能稳定性、板形公差)
    钢铁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要的一条就是跟紧用钢行业新型工业化的步伐。
    所以这次行业用钢调研,不仅要提出用钢数量的变化,更要调查用钢行业在“十一五”期间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新举措,落实技术创新的新思路,实施结构调整的新安排,以及这些变化对使用钢材提出的新要求。
    “十一五”期间,中国用钢行业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对钢铁的新要求
    对煤炭用钢的新要求:
    1、钢材用量有较大幅度提高,对钢材质量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木支护等落后开采方式被取代,钢材消费量增长。锚杆支护是煤矿巷道支护技术的发展方向。2005年锚杆支护消耗钢材220万吨。预计2010年锚杆支护用钢量将达350万吨以上。为提高煤矿巷道安全性,高强度、高韧性的有一定抗冲击性的钢材(如82B钢绞线等)需求增加。
    2、高强度、高性能的中厚板需求量增加
    近年来,为适应综合机械化采煤的需要,我国液压支架产量呈现爆发性的上升态势, 同时液压支架所承受的压力增大,大量使用抗拉强度在70Kg和80Kg级别的钢板(Q690及以上级别); 2000年,煤机厂还大量使用Q345中板,2005年Q345板的使用量仅占10%左右,而超低碳贝氏体钢高强中板占50%以上(主要由舞钢,鞍钢,武钢等供应),鞍钢在2003,2004年分别为郑州煤机厂试制成功了超低碳贝氏体钢HQ685DB和HQ785DB厚板,分别应用于生产淮南煤矿液压支架的关键部位和山西晋城ZY8640大采高支架的掩护梁;目前国内钢铁企业生产的高强度钢板供应在煤炭行业的数量为4~5万吨,而液压支架行业年需求达9万吨左右,预计2010年需20万吨左右。
    3、煤机用钢发展方向
    煤炭机械正向大功率,高性能方向发展,要求钢材强度,耐磨性不断提高。因此,高强中厚板,耐磨钢,防腐钢,大规格矿用圆钢,预应力钢绞线等钢材的需求量将明显增加。如重型刮板运输机所需的耐磨钢,高强度矿用圆钢,先进的井下综掘设备所需的30CrMnSiTi高强度耐磨铸钢,CrMnMo空冷耐磨钢,矿井提升设备需要的高强度高韧性预应力钢绞线等。
    对输电铁塔用钢的新需求:我国输电塔一般采用角钢塔(塔高约20米~70米),而输电高塔(一般在100米以上)多采用组合角钢塔或钢管塔。到目前为止,我国220千伏及以上高塔有48处,共96座,其中组合角钢结构32座、钢管结构46座、混凝土结构18座。“十五”期间,用于输电铁塔钢材的投入占物资总投资的近40%,每年用于110~500千伏输电线路上铁塔用钢材总量在50~60万吨,其中型材(等边角钢)约占84%,板材(Q235、Q345的6~30mm中厚板)12%,棒线材(Ⅱ级带肋螺纹钢筋、Ⅳ级高强碳素钢丝等)3%。输电塔连接方式常采用焊接连接和螺栓连接。在螺栓连接方面,我国目前主要采用5.8级、6.8级强度较低的螺栓。今后高强度螺栓在输电塔上使用量势必增加,将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1、建设特高压电网
    国家电网公司近两年内拟建两个特高压输变电工程:1晋东南~南阳~荆门的交流工程,线路长度约670公里,预计2006年启动,2008年建成,工程总投资约62亿元;2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至华东输电系统,计划采用3路800千伏的直流工程,总投资超过170亿元。
    南方电网也有“一交一直”两条规划特高压线路:1云南至广东±800干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计划2006年开工,2009年单极投产;2云南昭通~广西桂林~广东惠东100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预计2008年建成。
    2、带动输电塔用钢升级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加快对电网特高压升级,将建设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800千伏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特高压输电塔在载荷上远大于现有的输电塔,将对输电塔的结构设计、钢材品种、规格、强度提出了更高要求,Q390、Q420、Q460等高强度钢材的使用量将增加(750千伏输电塔,采用Q420高强度钢代替Q235,塔重降低15%)。
    铁路用钢需求主要关注铁路提速用轴承;减重空心轴
    从2006年开始将现有的50吨、60吨货车逐步改为70吨新型货车,设计货车轴重23吨、载重70吨,时速120公里,并列运输重量5000吨,这标志我国的货运的发展方向是重载、提速,以提高铁路货运运输能力。97年以来多次提速,提速暴露一个问题:客货车混跑,货车慢,制约客车提速,运行图没法排,为此:1、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客车,修建全立交、全封闭的客运专线,把最快的客车分出来,单独跑。2、但大部分还是混跑,所以货车提速提到日程。
    这样就提出了要求:A转变架K4,可以达到100~120公里时速,货车提速对钢材提出新要求。B车辆用钢使用高强钢板,以减轻自重;使用耐候钢板,以延长寿命。C 科学地提高轴重。
    桥梁用钢需求吸引关注
    过江资源有限;客运专线:全立交全封闭,一桥4线或6线的铁路桥、公铁两用桥出现。
    高速通过桥:
    1,南京大胜关大桥:京沪客运专线2线300km/h;上海成都客运专线2线200km/h ,南京城铁2线。
    2,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上层六车道公路,下层4线铁路),200km/h客运专线(北京~广州;北京~成都)
    3,济南黄河大桥(双线铁路)
    4,郑州黄河大桥(八车道高速公路,双线铁路)
    京沪铁路以桥代路,全线桥梁总长382.5公里,占全线正线长度的29.5%,共有11座特大桥。
    目前桥梁结构广泛采用的Q345q、Q370q结构钢(相应为16Mnq与14MnNbq),可满足一般钢桥的用钢要求。大跨、重载钢桥的关键受力部位构件(如钢桁拱桥拱肋)需要采用Q420或更高级别的高性能结构钢才能满足结构受力需要。
    开拓用钢新市场~~桥梁主塔
    主塔用钢制造,计划马鞍山长江大桥、泰州长江大桥采用,Q420可以减轻重量
    走新“路”
    战略是大事,但太大,不是几天能解决的,不算急事;我们的原则是先办急事,有时间才办大事,而我们太忙了,忙到退休才有时间,所以多的是教训。我向大家推荐一本战略的书《蓝海战略》。
    中国钢铁行业的“蓝海”在那里?
    1,宏观经济调整的方向: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中国品牌的机电产品出口,房地产中增大经济适用房比重(棚户区改造)建设新农村。
    2,用户行业发展方向:建筑节能
    3,中国独特的蓝海:与业绩(体现领导价值)挂钩的市场,四川油田事故后用不锈钢套管。
    残酷竞争让红海变得越发鲜血淋漓,企业如何才能从血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产能增长,竞争激烈。市场需求变缓,越来越多的企业去瓜分和拼抢有限的市场分额和利润无论采取“差异化”还是“成本领先”战略,企业取得利润增长的空间越来越小。
    1,把视线从市场的供给方移向需求方;从关注并比超竞争对手的所作所为转向为买方提供价值的飞跃。2,通过跨越现有竞争边界看市场,将不同买方价值元素筛选与重新排序,开启巨大的潜在需求,从而摆脱红海的血腥竞争,开创蓝海~~新的市场空间。
    适应集群化发展趋势,发展钢铁上下游联系,产品深加工与构筑产业链。从构筑产业链的角度认识品种开发,了解用户明天的需求。
    望岳
    ----杜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综述品种结构:板带比提高,但板带增速下降;要转变增长方式;跟上用户技术进步步伐
    部门结构:板带比提高,但板带增速下降,要转变增长方式
    建筑用钢:2005年中国建筑用钢消费钢材1.73亿吨,占总消费量50.55%,是钢材消费第一大户;建筑用钢举足轻重,应当给予足够重视。IISI一研究小组提供“2000年世界各国建筑用钢比例”看出:发展中国家建筑用钢比例高,发达国家低,中国2001年建筑用钢占消费比例59%,2005年降低到50.55%;
    建筑用钢结构:发展中国家以钢筋混凝土建筑为主,发达国家钢结构占相当比重。中国的小型材、线材与建筑业产值有很高的关联性,预计2010年建筑用钢22579万吨,其中钢结构用钢2600万吨,占建筑用钢11.5%。
    积极推进钢结构住宅的发展。1999年5月建设部、冶金部成立建筑用钢协调组:建设部先后批准钢结构科研项目近30项,围绕发展钢结构住宅的关键技术问题展开攻关。
    政策导向:2001年12月建设部颁布《钢结构住宅建筑产业化技术导则》,对钢结构住宅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建筑设备、钢结构防护以及工厂化生产与施工安装等事项作出了原则规定。建设部发布的“关于推广应用新技术和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第1号公告”,把钢结构住宅体系列为第一项要推广的技术。
    目标:推广绿色环保型钢结构住宅,为用户提供解决住宅问题的最佳方案。
    国际钢铁协会(IISI)通过对未来人口发展总趋势,全球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等诸方面的综合分析,认为未来五年内钢结构建筑市场将面临新一流在发展机遇。由此,IISI发起了一项为期五年的国际民用建筑用钢(Living Steel)项目,该项目于2005年2月开始启动,项目总预算为1425万欧元,旨在通过技术和运作方式的研究于推广,促进钢结构住宅设计和建筑创新,进一步推进住宅钢结构建筑市场的发展,目前,包括中国宝钢,共有11家钢级知名钢铁企业参加了这一项目,他们是:中国宝钢(Bao Steel)、米塔尔(Mittal)、安赛乐(Arcelor)、韩国浦项(Posco)、英国克鲁斯(Corus)、伊朗IMIDRO、澳大利亚博思格(Bluescope)、印度塔塔(TaTa)、芬兰禄奇(Ruukki)、西班牙塞斯拉(CELSA)、土耳其埃雷利(Erdemir)等。
    房地产业的走势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房地产还会持续发展20年。我国正处在长达20年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将始终有三股需求力推动住房市场的发展。
    “主动型”住房需求,即城镇居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目前,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6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30~35平方米,住房的增量和质量将不断提升。同时,人们的住房需求尚未充分发挥出来。目前,城镇居民住宅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15%左右,与世界发达国家30%~50%的水平还有较大差距。随着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居民住宅消费将占到总支出的20%~30%,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能。
    “被动型”住房需求,即拆迁城镇旧房产生的住房需求。我国城市正在经历着大兴土木的“建筑时代”,一般需要二三十年。拆1平方米的旧房,至少要新建2平方米以上的新房才能满足这种“被动”而又刚性的住房需求。
    “自动型”住房需求。今后10年?15年将是中国城镇化的加速期,若按每年有1%的城镇化进程计算,每年将有1300~1500万农民进城。有资料统计,进城农民一般10后可形成住房购买力。要解决这部分人的住房,有人预计,与现在的房地产的投资量一样大。
    房地产三大属性:商品属性;公共产品属性;投资属性。正因为这三大属性的并存,才出现了使用购买、超前性购买、恐慌性购买和投资投机购买的同时共振,导致需求的无限扩张。房地产价格的飙升,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过于看重住宅的商品属性,而忽略了其公共属性。这次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说明政府正在有意强化住宅物业的公共产品属性,淡化其商品属性和投资功能,从而解决长治久安的问题。
    山西:五年新建住宅面积614万平方米,基本把全省矿工棚户区改造为新的住宅小区,让9.5万户、26万矿区职工及家属住进新楼房。
    辽宁:在近两年内要解决好824万平方米,涉及近百万困难群众的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问题。
    吉林:实施城市和煤矿棚户区改造,三年拆迁,五年完成9个市(州)中心城市1500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任务。
    上海:2010年累计完成市区400万平方米成片旧住房综合改造。
    轻工行业:钢材的消费量位于建筑、机械行业消费量之后,居第三位
    轻工业是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
    2005年轻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企业)占全国19.1%,利税总额占全国14.2%,企业数占全国29.9%,行业的平均人数占全国25.4%。轻工产品出口额占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的25.48%。
    “十一五”轻工行业的发展目标:行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行业出口创汇年均增长10%~15%;完善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2%以上;注重行业的科技进步,用高、新技术推动行业发展,科技进步对总产值的贡献率由现在的35%提高到40%以上,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争创世界名牌有所突破。
    家电:我国28种家用电器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其中冰箱、洗衣机、空调产量分别占世界份额的34%、35%、67%。三个主要产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以及家电业的生产与出口大省广东。2005年,我国共向216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了家电产品。其中欧盟25国是我国第一大家电出口市场,对欧盟出口前四名的国家是德国、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
    十一五家电发展思路:
    在处理好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基础上着力扩大内需。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很高已达到70%~80%,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式的贸易摩擦;行业高价买进能源、材料,低价卖出产品,竞争力会越来越低。今后要把精力更多关注在开发国内市场,满足和创造内需上。
    整合生产要素,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家电行业在竞争中形成三大板块:青岛、广东顺德和浙江宁波,在一个大的区域中,专业化分工协作,形成相互有内在联系的产业集群。
    加强贸易环境的研究,营造好的市场秩序,维护产业安全;当前新一轮的贸易保护是以绿色壁垒(如欧盟的WEEE,RHOS指令) ,劳工标准,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为主要内容;技术壁垒表现在各国标准指标的不断攀升;加强对外资收购优势企业的监管,事关产业安全。
    实施品牌战略,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完善技术创新体系。要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产品,开展废旧家电资源再生利用。
    目前家电用冷轧板的国产化比例约为60%,以冰箱面板为代表的高表面质量冷板进口量较大;热镀锌板是国产化率最高的品种,除0.3mm厚度依靠进口外,其余基本依靠国内解决;电镀锌板质量基本能满足要求,市场缺口由进口解决;覆膜板有70%是采用进口原板国内覆膜,余下30%为进口;彩涂板和不锈钢板基本依靠进口。
    小家电需求预测:国内城镇小家电每户拥有量远远低于欧美国家,考虑到小家电生命周期一般只有3~6年,在今后10年,中国将有33%的家庭迁入新居,每年有260万个厨房家电要更新;其他小家电,未来五年市场空间至少有1200亿元的增长;中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能代表现代时尚生活的小家电的需求将强劲增长。
    2010年家电行业钢材需求720万吨。2006年~2010年钢材消费年均增长率在5~7%,较“十五”期间的10%以上的增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未来钢铁企业在满足家电行业用工钢的需要方面,更多的工作应该还放在开发品种,提高产品档次和提高服务质量上。
    行业技术进步对于钢材的需求变化趋势
    1,涂镀深加工家电板和热轧酸洗板产品比重将加大。在镀锌产品中热镀锌产品的比例将增加,随着我国家电厂家环保意思的增强、家电产品出口量的增加,彩涂家电板将有快速增长。
    2,向高强度、高硬度和薄规格方向发展。发展具有明显烘烤硬化性能的高强度的薄规格家电板产品,以降低生产成本。
    3,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随着欧盟的WEEE,RHOS两个指令实施时间的临近,要求家电板生产企业使用家电用环保钢板,包括电镀锌无铬耐指纹、电镀锌无铬磷化/钝化、热镀锌无铬钝化、无铬热镀铝锌耐指纹、无铬彩涂、电工钢环保涂层等产品,从而实现家电出口产品全“绿色”。
    五金制品行业:2005年产值达到4000亿元人民币。
    中国五金行业有1800多种产品。日用五金的主要产品有:烹饪炊具、锁具、燃气用具、不锈钢制品、厨房设备、吸排油烟机、多功能切碎机、洗碗机、各种理发美容器具、铁锅、刀剪、保险柜、拉链、手电筒、打火机、缝衣针等。工具五金的主要产品有:各种扳手、钳类、旋具、锉刀、锯类、锤子、斧子、卷尺、园艺工具、随车工具、建筑工具、防爆工具、小型电动工具、各种砂布、砂带等。建筑五金的主要产品有:卫生间五金配件、各种钉、丝、网、阀门、水嘴和玛钢管件,金属门窗及其五金配件等。
    2005年出口总额305亿美元,同比增幅26.4%;2005年,五金制品行业用钢量为1400万吨左右,比上年增长8%~10%,其中线材用量在750万吨以上,板材用量300万吨以上。国产钢材占有率在95%;到2010年,五金制品行业用钢量为1850万吨。
    日用杂品行业2005年钢材需求160~200万吨;2010年需求预测200~250万吨
    1、制伞行业(2005年:30~40万吨)(2010年:40~50万吨)福建晋江市的东石镇年生产3.25亿把晴雨伞,该镇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联合命名为“中国伞都”。
    2、家居用品用钢消费情况(2005年:120~150万吨)(2010年160~200万吨)
    家居用品包括衣架裤夹、晾衣架、鞋架等日用品,还包括扫帚、拖把、垃圾桶等清洁用具,
    以及一些小杂件如打火机、指甲剪、拉链等等。
    选准“靶”:市场的高级化过程和市场的多层次现状
    轻工行业2005年消耗钢材2700万吨,其中最多的是五金制品:2005年消耗1400万吨钢材(是电力用钢的三倍多)!轻工产品大量出口,轻工产品出口额占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的25.48%;但相当一部分产品处于世界产业链分工的低端,我们一方面要调整出口结构,调到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方面来,另一方面,我们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轻工行业的平均人数占全国25.4%。我们面对许多两难的选择。坚信低端产品必然走高级化进程,同时承认低端产品的存在,低端产品用低端的钢材,研究当今中国的市场,不难发现,市场正在建立一批“生物链”,“窄带钢~伞”就是一例。
    钢铁企业都在找“精品”的靶子,轿车面板、轮胎钢帘线,千军万马打“精品”靶,一批企业是打不出明堂的,与这些“五金之都”有地缘优势的中小型钢铁企业不妨把目标调整一下,与这些企业构建产业链,也许变换思路天地宽,这些领域也是分层次的,“锁”在一般人眼里,是低端产品,可高档锁使用的绝对是冷轧带钢的精品!
    迈好“步”:依靠技术进步,依靠管理提升,在“十一五”起步之年,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迈好第一步。
    最后注意一下“十一五规划”
    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发展冶金工业,坚持内需主导
    着力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严格控制新增钢铁生产能力,加速淘汰落后工艺、装备和产品,提高钢铁产品档次和质量。
    推进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发挥钢铁企业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和废物消纳处理功能。
    鼓励企业跨地区集团化重组,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结合首钢等城市钢铁企业搬迁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建设曹妃甸等钢铁基地。
    积极利用低品位铁矿资源。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