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远期交易困扰 钢材期货上市出现转机

2006-12-04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去年曾公开表示反对推出钢材期货,但近期协会的态度出现了积极的转变。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戚向东对《证券市场周刊》表示:“目前我个人并不反对推出钢材期货,上市问题值得研究,与不规范的远期电子交易市场相比,在正规交易所上市钢材期货会更加有利于风险的控制,这也能保障我们大多数协会会员的切实利益。”
    中国钢铁业协会的会员单位拥有国内钢铁工业90%以上的市场和产能,在国内钢铁现货行业具有很高的权威,协会对钢铁期货认可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钢铁期货品种的上市时间表。
    电子远期交易的困扰
    今年年初开始,因为钢铁价格的大幅波动,在流通环节相对弱势的钢铁生产企业的利益得不到满足。很多钢材生产企业反映,流通商在远期电子交易市场内翻云覆雨,通过“类期货交易”的方式掌握价格杠杆,打压生产企业的利润。“钢材价格一直深受电子远期交易的困扰,应该重新研究钢材期货是否上市的问题,以钢材期货交易来规范市场,杜绝远期电子交易。”戚向东说。
    他举例道,目前的电子远期交易严重地扰乱了市场秩序。在今年四五月热卷处于供不应求的4000元/吨时,一些贸易商为了吸引买盘,将7月份远期价格挂3200元,而到了快交割的时候市场价格是3500元。为了避免交割损失,他们想方设法将价格打压到3200元之下。这样的价格干扰很容易在竞争比较激烈的钢材流通市场引发预期价格走低,继而影响全国的价格指数。正是这些贸易商的炒作使得钢材价格发展走势同总体供需关系趋紧的状况完全背离。
    戚向东认为,问题根源就在于远期交易的不规范。如期限过长,有的甚至长达一年,给予交易商充分的炒作时间;现货价格和远期价格的报价差距没有规定,给了他们足够的炒作空间;担保金比例过低,有的只有5%,使得他们可以放大炒作效果;市场中没有监管者,一些管理者既是规则制定者又是“运动员”,如此也就更加纵容了一些交易商的炒作。
    他表示,中钢协去年曾给商务部、发改委递交相关报告,但尚无结果。如果这种行为难以制止的话,不如考虑研究钢材期货的上市问题,因为期货体制比电子合约更为健全,它有涨跌停板、持仓限额等制度的约束,由此形成的远期价格也应该更合理些,也就没人参与电子合约,炒家也无从下手了。
    态度依旧暧昧
    戚向东告诉记者,协会对于钢材期货与电子远期市场的态度是一样的,即不全盘反对,也不全面支持。不反对的理由是:只要是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工具和经验都可以探索使用,期货也不例外,它的引入或许能够保障钢材市场平稳运行,这几年钢材价格总是大起大落让市场很受伤。现在不明确支持的原因是,目前还有很多发展钢材期货的问题没有弄清楚,它们需要做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包括:钢材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集中度、流通集中度低;将来期货推出后,会有很多金融投机商进入市场,很容易发生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的脱离,如现在石油期货和一些金属期货的价格走势,那样会对钢材市场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钢协支持和反对的理由都是在为会员争取利益,它认为电子远期合约危及到会员根本利益,就转身考虑钢材期货,希望以此制衡远期合约交易;同时也惧怕期货市场有可能会剥夺钢厂和钢协的市场定价权。”一位业内人士谈道。一家大型钢铁厂的销售主管也有这种矛盾心理,一方面,他们感觉引入电子交易系统及期货交易是未来贸易发展趋势,可以规范市场秩序,降低贸易成本,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愿意看到这些市场化工具让定价权向市场转移,削减钢厂的垄断利润。
    但这种市场趋势毕竟不是任何人能够阻挡的。“不存在所谓的我们为钢厂争取定价权一说,钢协也只能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 戚向东说。但大家仍不清楚钢协会在多大程度上配合有关部门推出钢材期货的努力。“钢协对于钢材期货的支持程度取决于自身的准备程度,如果它认为有关各方已经能够更好应付期货市场冲击,在市场中把握有利位置时,时机也就成熟了。”业内人士称。
    而期货专家胡俞越教授分析说:“其实不单单是钢材期货这个品种,我国期货市场上的新品种推出,不是交易所和证监会所能最终左右的,必须经过相当高级别的领导同意。”以钢材为例,钢材期货的推出涉及到很多市场内的利益主体,他们都有参与利益博弈的强烈动机,在不能达到令各方满意的情况下,是很难上市交易的。之前推出的白糖期货品种,在郑商所向证监会提出开展白糖期货交易的申请之后,从国务院到发改委一路绿灯,唯一的阻碍来自于白糖行业协会,通过利益博弈,现货商的集体利益被考虑、得到平衡之后,白糖期货才得以顺利推出。“困扰钢材期货品种推出的因素正在消失。”胡俞越教授说。
    几年来一直锲而不舍力主上市钢材期货的上海期货交易所此前做了大量工作。据了解,上期所于2000年1月就成立了线材期货品种开发课题组,2001年提出开展φ6.5mm线材期货交易的设想,2005年初正式向证监会呈报开展钢材期货交易的申请。
    有消息人士表示:“钢材期货上市即使在绕开了各种阻碍,也可能要等到今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之后,产品真正上市恐怕要到明年上半年了。”
    紧迫需求
    中国钢铁企业在2005年铁矿石谈判中接受了71.5%的涨价之后,钢铁价格坐上了过山车。铁矿石价格的上涨导致企业成本上升,一方面导致钢材价格大幅上涨,另一方面会抑制对钢材生产的投资,从而使钢材供给减少,进一步推动价格上涨。
    研究表明,新一轮的钢材价格上涨至少影响到国内500家上市公司,钢铁上游企业必然将成本转嫁给下游行业,风险抵抗能力更差的下游行业将压力转移给最终消费者,这对钢铁行业乃至整个宏观经济都造成了风险积聚。“大宗基础性原材料更迫切需要高效的价格风险规避机制。如果参与其中的企业没有合理渠道运用套期保值等风险防控手段,企业只能非常被动地承受风险,其经营风险相当大。”期货专家常清教授表示。
    中国之所以有推出钢材期货的迫切需要,跟经济高速发展和钢铁产业结构有直接关系。与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不同,当前的中国经济正在快速增长。其中一项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基础建设项目投资的火爆。去年,中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20%以上,其中建筑业消耗了全部钢材的58%;同一时期美国只增长了不到10%,建筑业只消耗了32%的总产量。“如此巨大的产能和如饥似渴的需求,再加上当前市场上又没有一个合理的、权威的钢材价格形成机制,直接致使市场内的投机气氛浓郁,价格风险时时困扰着整个产业链中的所有参与者。”常清教授分析道。
    一面是市场价格混乱,一些钢厂甚至一个星期内多次调整出厂价格,使流通商无所适从,而各种变相的钢材期货交易却又遍地开花,流通商通过远期交易来打压价格。
    “市场内没有统一价格和规范秩序,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的中钢协又没有直接调节价格的职能,这也许是钢协态度发生转变的重要因素。从会员的长远利益考虑,为会员提供一个规范的、合法的价格形成市场,是更符合钢协本意。”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通过在正规期货交易所上市钢材期货,形成强信号的价格、畅通的物流市场、谨慎的风险管理,对参与市场的任何一方都将带来好处。
    前车之鉴
    因为出过风险事件,市场对钢材期货的推出仍有疑虑。
    1994年,当时14家试点期货交易所中就有7家上市钢材期货,但是由于这些交易所之间各自为政、分割市场等恶性竞争行为,导致期货投机盛行,期货交易偏离套期保值轨道,人为放大了风险。这因此成为很多人反对重开钢材期货市场的重要理由。
    “当时七家交易所就有七个章程和交易规则,在品种、交割质量上也不统一,这些漏洞为市场内的投机提供了土壤。”胡俞越教授介绍道,“在经历了长期清理整顿之后,从交易所到期货公司无论是经营还是管理都更加规范、严谨了。集中在一家合法的交易所上市钢材期货,不但有利于监管,也更加符合市场众多参与主体的利益。比如在正规期货市场上,因为有经纪公司的存在,可以在市场和企业、个人之间建立风险防火墙,信息也更加集中和透明。这都是以前做不到的。”
    在反对意见中,上海钢联电子交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胜军总经理的看法很有代表性,他认为,钢材产品更适合区域性现货中远期电子交易市场,而不适合上市合约高度标准化的期货交易所的原因。“钢材品种繁多,很难设计标准合约。更加不可想象的是在1吨钢需要5吨运力的条件下,一旦发生短时间内的大量交割,对紧张的运输部门将造成巨大压力。”
    对这些意见,上期所的预研报告中表示:“在合约设计上一贯坚持的原则有:坚持大品种原则的思路,有利于发挥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等基本功能;其次需要考虑钢材自身的产品特性,这样有利于合约设计简单、标准容易统一;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市场内的流动性,缺乏流动性的市场是最容易被操纵的。”
    钢材期货的交割在以前出过问题。1994年全国普通线材期货交易累计成交总量达到4.52亿吨,而当时全年的现货产量才1200万吨。有限的现货数量对应着国内多家期货交易所,再加上当时的运力确实有限,逼仓现象层出不穷。
    上期货报告认为,可以“采取品牌交割、交割库和交割期相结合,以及电子仓单交易,配合现在发达的现货市场,不断改善的运力条件等积极因素,解决这个困扰上市的瓶颈问题。”
    “至于有人以国际上没有交易所推出钢材期货为由,推论认为交易钢材期货不会成功,这种论据是很苍白的。”期货专家肖辉博士认为,“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对于基础建设的粗钢的需求降低,特种钢材价格波动幅度小,市场内流动性差,自然不需要钢材期货。而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为了保证其钢铁业的高速平稳发展,在印度多种商品交易
    (MCX)就成功推出了钢平板期货。”(证券市场周刊)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