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钢铁市场寻二次"腾飞"

2006-07-05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6月上旬,有这样一条喜讯在新河镇下张村迅速传播:温岭市塘下钢铁市场经省工商局批准,正式更名为浙江下张钢铁市场。下张村干部群众们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改名换姓,更是意味着这家老牌钢铁市场顺利走上了升级转型的发展轨道,也给下张村村民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低谷”效应,搅动一池春水
    张村原先是一个落后的农业村,为了贴补家用,许多村民以敲白糖,沿街叫卖为生,换回来一些废铜烂铁、麻绳之类的物事。就是靠这种不起眼的“换糖”经济,逐渐发展成了旧钢铁市场的雏形。
    1993年,下张村与市市场开发中心共同投资1000万元对原有的市场进行扩建,在摊位租赁上采取了“低价位,广招商”策略,而且一直延续至今,尽管现在一个面积64平方米的摊位转让价已高达20多万元,但市场收取的租金每平方米仍只有4.5元。就是这种“低谷”效应,吸纳了周围市县300多位经营户争相入主市场,工商、税务、金融、仓储等形成“一条龙”服务体系。目前市场占地130亩,经营各种规格的圆钢、螺纹钢、角钢、铁板等20多个大类,500余个品种,2005年市场实现成交额20亿元,成为浙东地区最大的钢铁现货交易中心。市场还制定了摊位公开招商、商品质量管理、巡回检查等制度,还先后被评为省区域性重点市场、省级文明规范市场。
    辐射周边,带富一方群众
    下张村书记张伯清介绍说,钢铁市场的崛起,与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雁阵”模式,仅市场周围就有10多家拉丝等企业,以及20多家机械配件制造厂和个体加工户,这种紧密的“产业链”直接带动了村民走上致富路。每天都有500多辆大小运输车进出市场,现有的670多个摊位可以提供1500多个就业岗位,700多名专业搬运工长年活跃于市场内,餐饮、旅店、电信、运输、银行、菜市场等配套行业应运而生,形成了个体经济、服务经济和合作经济齐头并进的多元化发展格局。200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万元。村委会主任张长春喜滋滋地说,他所在的村民小组,几乎家家都购买了小轿车。
    提质扩容,期待再次腾飞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普及,以及玉环、路桥等地钢铁市场的迅速崛起,下张市场的地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以前有几家大型钢铁厂想在这里设立代销点,但苦于没有足够的仓储容量而打了退堂鼓。”张伯清感叹说,沿袭了近20年的传统交易模式也该到了破“瓶颈”的时候了。近两年,市场先后组织管理人员、村民组长和党员代表去上海、宁波、义乌等地考察,邀请市场经济专家辅导讲课,使一些原本安于现状的村民也产生了危机感,说再不发展就要被淘汰出局了。
    按照长远发展规划,市场将在东部以租赁的方式征地300亩,建设新的办公楼、3万平方米的仓储基地和配套加工园区,大力发展信息、交易、仓储、加工、配送“四位一体”的现代物流产业。原来的摊位将加高并改建成两层,只要有一间二楼的商务接洽室,再租赁一间仓储室,就能实现“无摊位经营”,也可以网上交易,将大大提高市场运作的效益。一条宽16米的大道已进人填土阶段,另一头便是正在建设中的石松一级公路,“下张钢铁市场将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期。”张伯清满怀信心地说.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