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买矿”考验资源配置能力

2006-04-11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和久拖未决的国际铁矿石谈判一起出现的,是近来中国企业频频在海外“掘矿”得手的消息。
     比如四家中国企业在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发现了大铁矿,比如中信泰富出手澳大利亚铁矿进行“淘宝”,这些是新闻。似乎是为了印证中国钢铁企业在谈判桌前有叫板的底气,武钢等四家钢铁企业两年前入股澳大利亚铁矿的往事也被翻了出来,当作议价能力有所增强的证据。
     争夺国际定价权是一场硬仗。这场硬仗考验的,是一个国家配置资源的能力,尤其是全球视野下配置资源的能力。
     2005年,中国共消费铁矿石4.7亿吨,其中进口2.7亿吨。庞大的“中国制造”造就了全世界的“吸铁石”。然而“中国制造”大都是资源消耗太高、附加值太低的产品,国际资源价格的上涨必然导致“中国制造”利润的下降。中国进口铁矿石的合同价,在2003年上涨了30%,2004年上涨了80%,2005年再次上涨了71.5%,即使是底气十足的今年,矿石巨头们仍然咬定24%的涨幅不松口。
     在产业链条上,占据上游资源者大量侵蚀下游“中国制造”的利润,资源净进口国的地位决定了中国的宏观利润一再向海外转移。改变这种境地,我们必须提高在全球视野下配置资源的能力。
     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一段时期,日本曾是世界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随着石油危机的爆发,日本钢铁企业已经意识到铁矿石危机,于是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矿山,而参股正是最主要的手段。三十年过去了,眼下的三大铁矿石巨头背后都闪烁着日本企业的身影,原本处于下游的“弱者”已经不知不觉抢占了上游的制高点。
     事实上,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企业就想仿效日本同行,然而除了宝钢在秘鲁买断矿山外,并没有什么算得上成功之处。要知道,彼时正逢铁矿石价值的谷底,而眼下进行收购无疑带着冲动的嫌疑。以澳大利亚铁矿而言,和前两年相比,国际评论认为收购成本至少上涨一倍。
     这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在全球视野内配置资源,这是关系到中国经济安全运行的大事。我们原本引以自豪的地大物“博”已经被地大物“薄”所取代,眼下被经常提起的是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水平三分之一的窘境。
     今年全国“两会”,全球出击已是代表委员的热门话题。比如新疆的委员就提议要将中亚国家的资源开发纳入“十一五”规划,而在现实中,阿拉山口已经成为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口岸;再比如香港委员建议国家要鼓励民营企业海外寻油探气,事实上已有香港财团在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拿到了两个远景储量高达三十多亿吨的石油区块。
     在中国的外交政治中,资源配置同样成为重要内容。温总理4月访问澳大利亚,签署的重要协议中就与铀有关,中国很可能在未来十五年在澳大利亚获得自己的铀矿。今年2月,缅甸总理梭温和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访华,一个共同点就是能源合作成为主题。呼之欲出的中缅石油管道将能绕开马六甲海峡的制约,而巴方酝酿中的沙特阿拉伯至中国的全新管道更将使中国直接连线世界的“油库”。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