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生产消费模式亟待改变

2005-11-09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煤炭生产消费模式亟待改变
    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到70%以上。我国电力燃料的76%、钢铁能源的70%、民用燃料80%、化工燃料60%均来自于煤炭。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煤炭需求总量不断增长。2002-2004年,我国的煤炭产量每年以2亿吨的速度递增,但需求的增长更快,煤炭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在刚刚结束的2006中国煤炭市场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预测,2010年煤炭供应能力要达到24亿吨,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2005年的全年的产能预计在20.54亿吨,意味着“十一五”期间需要新建煤矿规模3亿吨左右。
    虽然近年我国加大了煤炭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2003、2004、2005年投资规模同比增长分别达到60.29%、61%、80%,但资源在开采和使用过程中的浪费也相当惊人。目前全国煤矿资源回收率仅在40%左右,特别是小煤矿的回收率只有15%左右,而同期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开采回收率在80%左右。此外,中国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分别是日本的11.5倍、法国和德国的7.7倍、美国的4.3倍。长此以往,资源和环境都无法承受目前的发展模式。
    优质公司受益产业集中化
    “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前期国务院出台的《关于煤炭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更明确指出通过依法关闭布局不合理、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小煤矿,支持加快现代化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培育大型煤炭企业和企业集团。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中小煤矿数量众多,受开采技术水平落后、安全设施缺乏等因素制约,开采过程中资源浪费极其严重,而且矿难频发。近期国家通过税收和行政手段,加大对小煤矿的治理力度,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先后4次公布了拟进行整顿关闭煤矿的名单,拟关停煤矿的数量达8648个,占全国乡镇煤矿数量的40%。
    与此同时,国家按照煤炭发展规划和开发布局,选择资源条件好、具有发展潜力的矿区,对矿区内的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通过注入资金给予支持,建设成为大型的煤炭基地,形成稳定可靠的商品煤供应基地、煤炭深加工基地和出口煤基地。国内煤炭类上市公司多属于国家重点煤矿企业,煤炭行业“大集团”发展战略的实施将使优势资源逐渐向大型煤企集中,同时为上市公司扩大资源提供了契机。对资源储备丰富且具有扩张计划的上市公司值得长期关注,如国阳新能,公司属于我国的6大无烟煤基地之一,既有资源储量和后备储量丰富,煤炭可开采年限达100年以上,公司准备利用自有资金和股权融资收购母公司的煤矿,收购完成后,公司的煤矿产能将达到3000万吨左右,届时将成为我国的无烟煤龙头企业。与之类似的还有神火股份等。
    上下游一体化是方向
    对煤炭行业而言,“一体化综合利用”也是实现煤炭业循环经济的重要一环。通过对煤炭从开采、加工、到使用过程中各种资源以及排弃物的全方位综合利用,可以达到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和提高资源生产率目的。我国每年产出大量煤炭的同时,也形成大量的伴生资源和排弃物,如果不进行综合利用,对环境将产生巨大损害。例如,我国每年新增大量煤矸石,根据经验数据,大约10%的煤矸石在堆积过程中发生自燃,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更为重要的是,煤矸石经雨淋渗透到水系,会污染地下水资源。因此,包括煤层气、煤层伴生资源的综合开采利用、煤矸石发电、煤矸石、煤灰粉制砖等在内的上下游一体化项目,“十一五”期间具有较广阔发展前景。煤电一体化、煤炭与冶金、化工、建材、交通运输企业联营的上市公司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如利用煤矸石发电的G西煤、具有煤化一体化优势的兰花科创、已初具生态工业雏形的G安泰等。
    此外,我国煤矿的死亡率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一方面是由于国内安全设施差的小煤矿数量众多,另一方面是长期以来我国煤矿企业对安全投入不足。近阶段,矿难频发引起政府对煤炭生产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煤矿安全整顿工作正快步推进,这将直接增加对煤矿安全设备的投入,与之相关的上市公司因此而受益,如天地科技等。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