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压力均不大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2005-07-06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五月份,投资、消费和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物价上涨的压力明显减轻。物价增长的持续回落令许多人担心中国又可能再次发生通货紧缩,我们认为,目前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增长保持适度快速水平、既无通胀又无通缩的较理想状态。
    投资结构优化工业调整趋缓
    实际投资增长继续呈放缓的趋势,且投资结构趋于优化。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95亿元,同比增长28.2%,比上月加快1.7个百分点。但这种反弹主要是因为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去年5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由上月的34.7%大幅回落为仅18.1%,为近几年来月度增长的相对低点。如果扣除这一基数因素的影响,本月实际投资增长相对于前几个月仍是回落的。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长回落更为明显,5月份房地产投资完成1239亿元,同比增长20.3%,增幅比上月回落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3.6个百分点。原因是今年以来国家明显加大了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力度,特别是5月11日七部委《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出台,重点是遏制房地产投机炒作行为,将使房地产高增长预期明显下降。
    在投资增长逐步放慢的同时,投资结构趋于优化。投资结构在以下三个方面趋于合理:一是在一些地区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投资,而投资又过度依赖于房地产的情况正在得到改善。二是行业投资增长趋于协调。高耗能的重工业增长逐步放慢,而基础产业和升级型产业保持快速增长。如几类能源电力基础行业投资增长加快或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1-5月累计,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增长82.8%,比上年同期增幅加快了28.8个百分点;电力行业增幅仍高达30%以上(为35.3%)。重工业中升级型产业投资增长继续加快,1-5月累计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分别比上年同期加快48.7和27.9个百分点。三是区域投资增长正逐步向协调的方面发展。1-5月累计东部地区投资增长23%,比去年同期放慢了9.5个百分点,投资规模虽然仍占绝对优势,但占比重从去年同期的59.5%降至57.9%,回落1.6个百分点;同期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投资分别增长34.0%和28.9%,明显快于东部,特别是中部地区投资增长强劲。
    工业增长继续处于调整之中,但在出口高增长的拉动下调整明显趋缓。5月份工业增长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整体工业继续较高增长水平,显示在出口高增长的拉动下的增长调整明显减缓。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5701.6亿元,同比增长16.6%,比上年同期回落0.9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和4月份有所回升,主要是因为出口增长强劲使工业增长调整放缓。二是工业增长的所有制结构继续优化。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增幅继续放慢,私人企业保持高速增长。在去年四季度以来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显著放慢后,股份制经济、私营经济继续保持高位增长成为工业在调整中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的有力支撑。三是企业效益增长继续放慢。
    前期投资扩张导致的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增大了企业成本,产能的过度建设和集中释放又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各种因素使得企业利润空间一再地被挤压。这些均表明工业效益增长正在由前两年的高速增长转入平稳增长阶段,这是宏观调控所产生的一个必然后果,是正常的。1-5月累计,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96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8%,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近30个百分点,但比1-4月份回升0.2个百分点可能预示着企业效益增长有望“止落企稳”。与时同时,企业亏损额增长继续加快、产成品资金占用保持高位增长,1-5月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56.1%,比上月增加了10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加工及炼焦业5月份已经全行业亏损;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始终保持20%左右的增长。
    货币供应量增幅小幅回升,信贷结构趋于优化。5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4.6%、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10.4%、市场货币流通量M0同比增长9.3%,分别比4月末提高0.5个、0.4个和0.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信贷结构继续调整优化,前期中长期贷款增长过快的形势得到明显改观。1-5月累计,中长期贷款新增4408.45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1251.37亿元,当月中长期贷款新增620.80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229.15亿元。中长期贷款少增主要是对个人住房消费信贷的少增,明显是受国家加大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尽管5月份货币供应量增长比前几个月有所上升,但增幅仍显偏低,显示货币政策依然偏紧,当前需要适当提高货币供应量的增幅,以应对物价持续走低、通缩压力有所增大的新形势。
    物价增长回落企稳,通胀通缩压力都不大。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8%,环比下降0.2%。粮食价格在上个月出现近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后,本月继续下降,同比下降1.6%,环比下降0.3%,是带动CPI增长继续下降的重要原因。CPI环比来看已经连续3个月下降,但下降幅度逐月减小,有趋稳之势。与此同时,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的增长幅度较去年同期也有较明显的回落。几大价格指数的趋稳走势预示了当前经济运行中通货膨胀的压力不大。同时,年内陷入通缩的可能性也不大,原因有三:一是近两个月物价增幅回落至不足2%主要是因为去年基数相对较高,三季度因基数进一步抬高物价将进一步回落,但四季度将趋于正常,回升2-3%的适当增长区间。二是今年以来我国消费需求增长相对强劲,使通缩的压力减轻。1-5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消费增长率达到11.9%,5月当月的实际消费增长率为12.1%,消费需求相对强劲对物价保持适当增长水平将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三是此轮宏观调控政策明显兼顾了中长期增长目标,从中期角度看,实际是防通缩的,新一轮宏观调控是加强对供给过度增长的抑制,防止供给过度引起新一轮生产过剩及通货紧缩,以及引起当期资源供给的过度紧张、造成资源利用的严重浪费。正因为有这样的政策考虑,未来再次发生通缩的概率明显降低。
    放松货币政策减少贸易摩擦
    继续抑制房地产投机需求。宏观调控对房地产业中投机行为的遏制效果才初步显现,总体投资增长回落一直较为平稳和适当,并不存在过度调整的问题,因此千万不能放松对投资特别是房地产持续过热的宏观调控。当然要在保护广大消费者正常的住房需求与抑制房地产的投机需求及人为制造的被动需求之间求得平衡。继续打击投机行为,抑制房地产过度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犹豫,否则此轮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效就有可能功亏一篑。
    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放松信贷政策。目前企业存款增加额仍然偏少,M1增长持续低位增长也反映了企业资金的相对紧张。而到5月末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情况则显示存贷差又在扩大,5月末为76574亿元,比去年末新加了13412亿元,反映了有大量的资金滞留在金融机构,没能通过金融体系进入到实体经济领域,高额的储蓄额没能有效地转化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我们建议,对房地产领域以及它所带动过热行业的贷款要继续遏制,但对其他行业、中西部地区的贷款,应保持相对的宽松,特别是要对中部地区崛起在金融上给予更多的支持。
    做好出口可能大幅下降的应对准备。进口增长的明显放慢、外商直接投资的下降、外商投资企业产出的连续回落等,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出口的确存在较大的回落压力。而我国的几大贸易伙伴,欧盟、美国、日本都不同程度地对我国出口产品设限;还有一些与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相似的发展中国家如土耳其、墨西哥,以及一些新加入欧盟的国家也频频与我国发生贸易摩擦,这些都将对我国未来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应该看到出口回落对我国总体经济包括对某些地区某些行业可能产生的冲击,须努力做好应对准备。一是针对出口回落可能引起的外需不足,在扩大内需上做文章;二是多与贸易伙伴,尤其是与我国出口结构相似的发展中国家沟通,尽可能减少贸易摩擦;三是沿海地区也应改变观念,注重质量型效益型增长,适当放慢投资增长和经济增长速度,促进消费,更加重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课题组长:王小广 执笔:丁瑶 (中国证券报)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