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归来载梦飞 世界襟怀轴承梦

2004-10-20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这里是辽宁大连普兰店市瓦窝镇,中国轴承之乡,大连冶金轴承集团的所在地。
    瓦窝镇镇长郐万章说:“瓦窝镇7000户人家,有3000多人在‘大冶轴’及其它小厂就业,只要‘大冶轴’发展,瓦窝镇人就能拿工资拿到老,搞运输、搞餐饮的人就一直能赚到糊口钱。可以说,瓦窝镇离不开‘大冶轴’。”
    一个乡镇企业竟然和地方经济形成如此紧密的关系,其企业的兴衰关系着当地国计民生,关系着农民增收与共同致富。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改革的旗帜已经高扬了26年。年光似水,逝者如斯,第一代创业的企业家由而立转为花甲,他们的第二代逐渐浮出水面,占据前台,成为由计划经济奔向市场经济,由田垅经济扩为全球经济的探路者、接力人。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交接班成为两代人心中的头等大事。成功的企业如鱼化为龙、鲲化为鹏,由作坊变成现代化的公司;失败的企业却播下龙种收获跳蚤,迅速堙没无闻。
    瓦窝镇镇长郐万章说:“‘大冶轴’周氏父子的接替与结合,不仅是企业的希望,也是瓦窝镇、甚至是普兰店的希望。周发毅在海外摔打十年回家接父亲周喜玉的班,两代人能顺畅过渡,加快企业的国际化,相当不易,他们的经历值得有类似问题的民营企业参考。”
    远征南非环球明月十年浪涌
    大连冶金轴承集团的创建者周喜玉是农民之子,15岁进了瓦房店轴承厂上班。1980年,周喜玉38岁时辞别大锅饭独身闯市场,打渔、打猎、干木工,最后又回到老本行。1983年,周喜玉到山西救活了一家轴承厂,1985年,他回到瓦窝镇创办了“大冶轴”。这是一个近乎狂妄的决策,因为国有超级企业瓦房店轴承厂和“大冶轴”近在咫尺,这是家排名中国第一、世界第十五的轴承业巨人,周喜玉偏要在鲁班门前弄大斧。轴承载着“大冶轴”飞转,志气把着改革腾飞,“大冶轴”从1988年一两百万元产值,一步步走到2003年的3.5亿元。到目前,大连冶金轴承集团已拥有资产6.5亿元,进入中国轴承业重点骨干企业的十强之列。周喜玉在1980年病退时,是瓦房店轴承厂质量管理处的普通工作人员,而在他不惑之年,周喜玉不仅成为改革尖兵、创业富豪,还成为大连市、辽宁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劳动模范。
    周喜玉连续七年被评为“全国乡镇企业家”,但他还有一个梦想未实现,那就是要使“大冶
    轴”成为“中国轴承王”。
    “大冶轴”是第一代企业家的骄子,周喜玉已属大器晚成,他和他的乡亲不得不面对企业发展的难题:蓬勃激昂的事业还能不能继续载梦飞翔?
    将门出虎子,周发毅1963年生人,周喜玉的独子。其下海经商、创业、发迹与父亲创业的起点不同、轨迹迥异,思路也不重复。父亲离开瓦房店轴承厂时,周发毅还在读大学。1982年,父亲尚在江湖上求索,周发毅就已在当地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当上了热工车间的带班工长。随后,周喜玉的“大冶轴”节节高升,周发毅在厂里的“仕途”也不错,当上了车间主任、团委书记,那可是一家4万多人大厂的团委书记!那年,周发毅刚满25岁。
    周发毅太顺了,顺得让自己都觉得平淡,感受不到激流与旋涡的挑战。正当年轻人感到春风得意时,老爸一言让他猛省:“不要当鸡群里的骆驼了,外面的世界还大得很呢!”
    周发毅毅然辞别那家国有企业,到南非去创建了“大冶轴”的南非分公司。1991年9月,周发毅踏上了他终生难忘的南部非洲之旅。此后十年,他乡明月与中国月亮、环球市场与中国经济,乃至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让周发毅眼界大开,他不断地接受、习惯直至融汇贯通。周发毅回忆说:“不好说是国内教育的缺陷,还是我自己不够努力,我这个大学生初到南非竟不会讲一句英文,我只能拼命地学。我出国时没带多少钱,老爷子给的钱都用作了公司的开办费,我在南非刚开始只能叫求生存。现在,人们动不动就讲资本积累、品牌、市场占有率,在求生存的阶段,这一切都谈不上,至少我当时没有这个境界。南非分公司每月能挣一些美金、开支持平,我就感觉不错。”
    南非是一个美丽、富饶、神奇,集多种动植物、多种文化融为一体的彩虹国度,被人誉为游历南非犹如环游了世界。周发毅在南非摔打十年,看他乡明月从印度洋升起、向大西洋沉没,感受着全球化经济的浪潮汹涌,逐渐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具备全球性眼光和现代意识的商人。
    “是商人,而不是企业家”,周发毅特别强调那时的身份。他说着流利的英语,成为当地华商的代表。“大冶轴”南非分公司早已不再只卖自家轴承,它不仅成为中国轴承企业的产品在南部非洲的总代理,而且还向当地销售中国的轻工产品。周发毅在南非不仅建起了自己的公司、农场、别墅,还买下了一座方圆百里的铁矿。
    周发毅创建了华人在南非有实力及规模的企业。上世纪末,他手下的50多人创造的商业效益已经超过了故乡的“大冶轴”。“中国人,在这个世界上到哪都不丢脸。”
    凭着在南非创下的业绩,周发毅完全可以在南非享受着优裕的生活。然而,万里之外的瓦窝镇也发生了变化。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大冶轴”这个出口占一半以上的企业也受到了波及,加之国内市场又被三角债所困。1998年至1999年,“大冶轴”多年培养的人才也走了不少。1999年,“大冶轴”亏损1200多万元,局面之险恶前所未有。此时,周喜玉年近花甲、疾病缠身,已不允许他继续在第一线上劳累……
    周喜玉思忖再三,决心召回周发毅。不承想,当年劝儿辞职远赴重洋并不太难,而今唤子还乡传承父业却遇到了麻烦。其中原因,主要不是外面世界大,而是当了商人的周发毅不想当企业家。
    重归热土轴承王国万里梦回
    2000年5月,周发毅回国办事,预计8日返回南非。
    临走前一天,周喜玉见到儿子恳切地说:“发毅,回来吧,‘大冶轴’和我都需要你留下来!”继承家业,本应梦寐以求,可周发毅却像听到晴天霹雳。周发毅说,当时的心态是对经商自负,对管这么大企业不自负,是在资本的世界里自己赚开心。他对父亲说:“十年过去,我对‘大冶轴’的情况一无所知,南非的业务跟企业管理也没有关系。我是个桃花源中人,怎么能跳出来说三道四,您别信儿,儿要败家比谁都快。正因为我是您儿,儿对这家有责任,我才要推辞,您不如以重金聘请有德有才之人来管理企业,我肯定不如他们。”
    周喜玉不动摇,他让周发毅找有德有才之人接手管理南非业务,一定要让儿子回来。
    周发毅着急地说:“我在南非事业的发展正蒸蒸日上,我不想回来!”
    周喜玉一听抓起桌上的杯子摔在地上说:“你走,永远别再回来了。”
     “银瓶乍破水浆迸”,父亲这一摔,儿子倒沉思起来:老爸不容易。老爸直接把我送上九重天,没有高起点,哪来大局面?老爷子在轴承领域里一门心思要当轴承王,瞄着国内大型瓦轴企业、瞄着瑞典赶超。现在“大冶轴”发展了,他可以收摊歇业享清福了。但他舍不得靠“大冶轴”的工资养家糊口的乡里乡亲,他不能让人说周家没人接班。
    周发毅央告道:“爸,您别这样。我明天就走了,何必生这么大的气。”
    老爷子说:“你只要回来,人、财、物都归你管,亲戚、我一班老兄弟也都由你指挥!”
    连吵带说,说到最后,周发毅被父亲轴承王的梦想所折服。这不仅是家族梦、家乡梦,也是一个中国梦。瑞典不过800多万人,但它的SKF轴承年平均销售额达46亿元,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20%,而“大冶轴”无法望其项背。
    轴承王,父亲的梦是整个父辈的梦,老一辈点燃改革开放的火炬,一日千里地赶超世界。
    如今,第二代逐步进入接力区。新一代虽然可以到海外经风雨、见世面,又岂能沉缅于他乡明月,忘记了中华民族薪火相连的长征。
    周发毅归国已确定无疑。2000年8月,他接任大连冶金轴承集团总经理职位,周喜玉保留董事长位置,关注其它副业项目的开发与经营。
    周发毅一接手就陷入三角债务,“大冶轴”欠别人的债,别人欠“大冶轴”更多的债,企业无法正常运作,职工的年终红包,甚至每个月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周发毅按照国际惯例,请律师专门追债。他考虑到企业间并非恶意拖欠,而是债权债务互相锁死的境况,于是做出壮士断臂的决定:所有欠“大冶轴”的债务只要偿还60%,即视同全清,不再追讨。这样,周发毅上任没多久,“大冶轴”存在于账面上的两亿多元的债务,变成了1亿多元真实的票子。4个月后,“大冶轴”盈利1200万元,拖欠职工的工资补发了,年终职工的红包也厚了,职工人心安定。此后,企业效益连年倍增,到2003年,盈利在6000万元以上。
    周发毅面临的第二关是人事的吐故纳新。“大冶轴”创业的第一代人有不少是周喜玉的亲戚朋友,全都是企业的老臣重臣。他们出身农户,“洗脚上田”,为企业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但他们的思维与行为终究赶不上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宝刀再怎么不老也敌不过利剑新磨。周喜玉召回周发毅时,已考虑到这个问题,所以交给他“处置”一班老臣的大权。但周发毅作为侄辈,仍然是十分为难,他只能打破手足亲情,按市场规律选人用人。周发毅上任查账,发现一位叔辈领导负责向厂外卖加工切削下来的铁屑,卖来卖去,企业不但没收到钱,反而倒欠了账。此事更加坚定了周发毅的决心,他终于下手大换血。
    岗位不讲资历,庸者下;待遇铭记功劳,养起来。他面向社会招募英才,举贤不避亲,同窗同事根据情况或拜求或婉拒。周发毅说:“总体上看,从大型国有企业出来的人,其综合素质比乡镇企业的人要高出一大块。要想引入外资,不仅要靠我们粗加工技术的成本优势,也要靠一批了解世界、吃过洋饭、喝过洋墨水的人不可。‘大冶轴’这样的企业必须全面打开广纳人才的窗户。”当了4年总经理,犹如弹指一挥间,周发毅的班子实现了知识化、年轻化,十几个分公司、代理公司的主管都换了新人,集团的奖惩制度更加严明,员工的工资和奖金得到了提高。
    周发毅为实现“大冶轴”现代化的管理需要,他投入600多万元上了一套ERP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财务、销售、供应市场价格的日日清。目前,“大冶轴”新产品从设计到产出20天即可送到用户手中。与此同时,周发毅还投入巨资,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精良的设备,提高产品更精确的检测手段,使产品质量全部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2003年10月,“大冶轴”一次通过了ISO9001:2000版质量体系认证,其生产的“DYZV”牌轴承各项指标已达到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被评为冶金部“名牌产品”、国家“中华驰名品牌”,并荣获“第五届亚洲太平洋国际博览会银奖”。2003年,“大冶轴”进入了中国机械行业500强排序第10强之列。
    周发毅在关注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增加产品科技含量的同时,还着力于企业的形象、文化建设,建立起了一整套VI形象系统;办起了自己的《大冶轴报》;把职工食堂办得像快餐厅;组织职工旅游和举办运动会都制度化。
    自周发毅接手后,“大冶轴”从以产定销改为以销定产,经营围着市场转;所有中高层干部的换班调岗,必须听取职工的意见,决策依靠人心定。“大冶轴”的干部说:“总经理从南非回来的头二年,一天也就睡五六个小时。他一年主持四个全厂销售会,今年初开会前一天,他在大连市里办事,正赶上下大雪封路,他怕清早回到公司迟到,就连夜动身开车赶回来。他出国回来都要捎回一些国外生产的办公用品,帮助企业提高办公效率。他还关心工作人员,在其生日那天,他会都亲自表示祝贺。他还规定,每次发福利时,把出差在外的员工的那一份一定要送到家。”
    周喜玉交班时,心中还隐藏着一个不放心:怕儿子在国外呆久了,只讲规则,不讲方圆,怕搞不好方方面面的人际关系。没想到4年下来,周发毅处处都有好人缘,因为周喜玉的性格刚烈,往往说一不二,周发毅的性格“圆滑”,常常绵里藏针。4年间,周喜玉也曾“垂帘听政”,偶尔还“掀帘干政”,但父子间的一刚一柔,终于增进了理解,同舟共济。周发毅说:“老爷子的性格我真的很喜欢,但学不了,他对人不卑不亢,我则是难得求缘。我从南非回来,是为了老爸的江山,是传统的责任。‘大冶轴’的灵魂是父亲而不是我。”
    话虽如此,但在“大冶轴”,周发毅终于挑起了大梁,周喜玉渐渐步入绿水青山。
    共同评说家族企业薪火相传
    改革开放后涌现于农村的乡镇企业大都是家族创办经营的,若把亲族包含到旁枝与姻亲,想找一个不属于家族的企业都会很难。要关心家族企业的利弊,就要研究家族里面的权力交接,帮助企业击浊扬清,留下优势
    的基因。
    家族企业绝不是失败的代名词,也不一定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周发毅说:“到了国外,我才知道人家的家族企业也非常多,其中不乏延续了上百年而不衰的,倒是我们这些有封建传统的地方,经常讲富不过三代。”开国君王和创业富豪最大的苦恼莫过于新人不能胜过自己。中国的第一代创业者现在都在忙三件事:发展企业、和政府打交道、教育孩子。为了让孩子超过自己,他们从自己的短处对子女“恶补”:出国留学,归来继业。“大冶轴”的周喜玉没有让儿子到国外读书,而是做了十年的生意。十年磨一剑,熟悉了国际市场的人文环境、游戏规则,然后将管理理念、管理哲学、管理模式导入家族企业,建立既与全球接轨又具乡土特色的经营运行机制,将乡土气息融入世界风,将世界风引入乡土气,周发毅完成了从家族企业中来、到家族企业中去的轮回,周氏父子共同把一间近似于中世纪的家庭作坊改造成为国际化的现代大型企业。
    如今,“大冶轴”已成长为拥有资产6.5亿元的国家大型一档轴承制造企业,居我国轴承行业骨干企业前十名。产品销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港澳特别行政区,并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及南非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营出口创汇占总销售额的50%以上,其公司综合经济效益保持在全国同行业排头兵地位。
    儿子接班,老子也没闲着。14年前,周喜玉就在国外考察了那里的“公司+农户”的农业开发模式。而今,身为董事长的周喜玉在企业附近承租了1万多亩荒山坡,投资上千万元修成梯田,装上了由微机监控的地下灌溉管网,种上梨、桃、苹果、葡萄、樱桃等60多个品种、10万多株果树,同时,还在“大冶轴”厂区空地种上了上万棵果树,并办起名犬繁殖基地、鸡场、猪场及万亩鱼塘。如今,当你走进这家轴承王国,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都市喧嚣的圣地,一切是那样宁静、祥和,花香、绿树,突现了钢与树、火与花、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做多种轴承,兴多种产业,大冶轴集团公司拓展了盐业、果树、畜牧、水产、肥料、砂石等产业,形成工农互补、主副相依的产业格局,成为带动整个瓦窝镇全面繁荣与进步的主导力量。
    周发毅说:“这二年我的心渐渐从南非收回来了,感觉不当商人当企业家也不错。我赶上了历史上最好的机遇———大连建设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我从父亲手中接过创业经验、雄厚资产和敢打硬仗的大冶轴人。”
    在周发毅任编委会主任的《大冶轴通讯》上,开列着世界十大轴承公司的情况表,从排名第一的瑞典SFK到第十位的英国托林顿公司,年销售额均在10亿美元以上。周发毅说:“无论是‘大冶轴’还是‘瓦轴’和世界一流企业差距都还很大。但第一代人能从零发展到今天,我们第二代也有雄心苦干十几年、二十几年缩小差距,跻身世界前列。”从“大冶轴”、从周发毅看中国家族企业的第二代、第三代是令人鼓舞的,资源的继承使他们在知识、技能方面领先,特别是“海归”一族,他们的文化程度、眼界与交往能力都将超过父辈,而且还不必从底层开始干起。但他们比之父辈也有一个很大的隐忧:父辈是经过淘汰达到优秀,而他们则必须优秀,否则,就应了周发毅的那句话:“儿败家比谁都快。”
    梦想在经过长期压抑后往往会厚积簿发,改革开放26年间,中国发展速度如此之快,是因为砸掉了令人浑浑噩噩的大锅饭后涌现出一大批“拼命三郎”,而像周发毅这样的乡镇企业第二代、第三代,属于“儿女正当好年华”,他们是乡镇企业第一代知识分子,再加上有海外生存发展的经历,自然比父辈野心更大,目标也更高,对实现家族之梦显得当仁不让。但“行百里者半九十”,圆家族梦也并非容易。周喜玉把一个轴承作坊做到全国前列,只用了十六七年,但要想争中国第一,把“DYZV”做成世界品牌,也得让周发毅投入毕生精力。
    周发毅终于决定,放下自己当商人的梦想,去圆家族的王牌之梦、圆乡亲的富裕之梦、圆神州的强国之梦!(中国乡镇企业报)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