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煤炭市场的现状、问题和建议

2004-06-10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一、现状和问题
    1.煤炭生产持续增长,产能接近极限
    安徽省是产煤大省之一,煤炭产量一直位居全国各省区前列。自2001年下半年全国煤炭市场开始回升以来,安徽省煤炭生产就呈高速增长的态势。在2002年全省原煤产量为5869万吨,增长14.6%,2003年为6726万吨,再度增长9.1%,今年一季度,面对全国性“煤荒”,各地生产企业再度挖潜,生产1770万吨,再增5.2%。如按本季的生产推算,全年产煤将达7000万吨以上。
    在生产连续数年增长的同时,各主力矿区的产能接近极限,如淮北一些生产矿井采区接替紧张其中淮北矿业集团公司大部分矿井分布在闸河老区,目前主采区都已延伸至二、三级水平,煤层储存条件较差,储量锐减,生产能力已经发挥到极限,采区接替十分紧张,部分矿井可采期低于国家规定。从淮南市现有矿井可采掘条件看,生产能力也基本接近极限,如已接近资源枯竭的谢一矿、新庄孜煤矿和新集煤矿,进一步提升产量已较为困难,淮南矿业集团公司所属的张集、谢桥、潘一、潘三等矿区虽有望在加大技术装备的基础上突破设计生产能力,但深部开采的采掘工作面因瓦斯治理的压力加大,按现有的技术条件,短期内煤炭产量也难以大幅提高。
    总之,安徽省的煤炭产能基本接近潜能,难以大幅提高煤炭产出。
    2.需求持续升温缺口仍在扩大
    尽管煤炭企业全力以赴,但市场需求却表现出更大吞噬力,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供需缺口越来越大。煤炭已成了炙手可热的紧俏货。
    目前,各大煤炭生产企业门前挤满摩肩接踵的各类求购者,如企业外派驻地经理、采购人员、前来斡旋的政府官员、中间商等。货运场上,各类运输车辆嗷嗷待哺,让人不能不记起十几年前“双轨制”时代的情景。据淮南矿业集团公司、国投新集煤电公司反映,尽管一季度全市煤炭产量比上年同期继续增长,但从执行合同订单和省内外煤炭需求单位追加订购量看,按需求产量初步测算,一季度,淮南市的煤炭供求缺口约在80万吨(包括当地电厂电煤的需求在内)约占其全部产出的10%,供求矛盾突出不言而喻。
    在淮北市,一些大矿为避免不能稳定供应而引起合同纠纷,已不再新签固定订单,所有超出原订单计划的产出部分,随行就市,挂牌销售。
    从煤炭用户看,消费量大增及原煤库存大减也从另一方面印证煤炭的供需缺口。据统计,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量达124.3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5.48%。与此同时,煤炭存量大幅度减少,一季度末,工业生产用煤库存仅为98.85万吨,比年初下降20.44%。需求缺口在电力生产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安徽省一些电力生产企业以几小时的库存维系电力生产,远低于电煤安全库存量,电力生产停机待煤已不再是特例新闻。
    3.价格持续四年上涨
    与供需缺口伴随的是煤炭价格一路攀升,并不断突破历史高价。早在2001年,国家整顿市场经济秩序,重点清理“五小”企业以后,煤炭行业价格就开始回升。当年,在多数行业价格低迷的情况下,安徽省煤炭工业的价格涨幅就居各工业部门之首,同比价格指数为105.3;在2002年,全省煤炭行业价格涨幅再度加速,当年价格指数达119.9;2003年上半年煤炭价格在较高价位上有过短暂的回落,但下半年后又再度出现上涨,全年该行业价格指数为102.8;今年一季度,煤炭行业指数再度达到108.9,同比上升8.9%。也就是说从2001年至2004年一季度,整个煤炭行业价格总水平综合涨幅累计上升了40%。
    面对日益膨胀的市场需求,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对计划价格电煤虽无能为力但对自销部分的价格却是水涨船高,且采取以产定销、拍卖等销售方式,定期作价有时甚至一月数价。至今年4月份,计划与市场差价在100元/吨以上。
    4.电煤价格之争难解
    作为煤炭消费大户,电力生产企业是最大买主。目前,电煤紧缺是客观事实但电煤紧缺的根本原因在于煤炭的价格之争。据了解,原先电力企业的燃煤基本由计划调配,而后逐步改由市场定价。但煤炭企业的价格上涨要求与电力企业设定的“底线”相差甚远。在2003年的全国煤炭订货会上,占全国煤炭订货总量50%以上的电煤价格让双方始终相持不下,电煤采购计划无法落实。当时由于寄希望于国家协调电煤价格,电力企业等待观望,基本没订货,希望买到小煤矿的便宜煤,不想小煤矿的煤价大涨,甚至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电煤价格。特别是到了年底,有限的电煤供货合同早已执行完,煤企有了自主卖煤的空间,而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用煤需求猛增,价格又远远高于电煤,“煤荒”引发了“电荒”。
    目前这一状况仍在延续并未真正解决 即使国家发改委启用电煤新价,但煤、电双方仍不满意,各算各的账。且随着煤炭紧缺加剧及电煤计划价格与市场价格进一步扩大而使矛盾更加突出。煤企认为,国家煤价早已放开,价格就应按市场需求运作,而不应人为行政计划限定,且电力企业效益显著高于煤企,有足够的实力可消化煤价,按市场规律提供电煤理所当然;而电力企业认为,国家对电力供应价实施限定,而煤是电力主要生产原料,如果只对产出品限价而不对购进品限价企业是不能承受的。
    5.“地方保护主义”重新抬头
    在煤炭成为市场新宠、价格一路上涨的背景下,销售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新的食利者,有一些不和谐的苗头。受利益驱动,有少数经营者掺杂使假、以次充好,影响了正常的煤炭经营秩序。同时落地煤的销售环境变差,存在着地方乱收费、收费标准高、垄断运输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煤炭生产企业落地煤的正常销售及外运,还有的倒卖提货票,加价提货。
    更为严重的是,在需缺的背景下,行政力量的干预度在增强,地方封锁、保护主义在抬头。煤电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各地政府在发展经济的目标下,动用各方力量,实施本地优先策略。具体为:价格优惠,供应优先。即供应本地价格要优于外地价格,优先满足本地需求。如一季度淮北矿业集团公司,在多方协调和压力下省内电煤平均售价目前只有187.97元/吨(不含税),比销往省外的低55.33元/吨;皖北煤电集团公司电煤出矿挂牌价目前为380元/吨,省外重点用户为300—330元/吨,而供省内电煤出矿价格仅212.40元,和省外重点合同用户相差80—110元/吨,同市场价格相差近160元/吨。在淮南市,市场价为370-390元/吨,与本地电厂用煤计划价差也在100元/吨以上。
    无论是输入或输出,行政力量的介入都令煤企多有抱怨,认为其影响了企业的市场运作和经济效益,对企业销售信誉造成了损害。
    还有,一些受政府高度呵护的企业,不但是重点供应的行列,而且其煤炭销售款清欠难度上升。据淮北矿业集团公司反映,至今年一季度,省内用煤大户如合肥钢厂、铜陵焦化厂、合肥煤气、滁州电厂、淮北焦化等企业拖欠该集团公司煤款8000多万元,占该集团公司欠款总额的33.4%,严重影响了该集团公司的资金周转和经济效益。
    二、缓解煤炭供求的几点建议
    加大对煤炭开采的投入。加速电煤价格与市场接轨步伐。围绕安徽省863计划,推进两淮煤电一体化建设。加强全社会对煤炭的不可再生性和资源稀缺性的认识,将节能提高到发展战略的高度,加快建设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