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调整 煤炭出口今年削减1000万吨

2004-03-10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尽管2003年煤炭产量高达17.36亿吨,比2002年的13.93亿吨高出3亿多吨,可电煤告急的消息还是不断传来,而且已不仅仅是电煤,还波及到了其它用煤行业。有人据此认为,煤炭短缺将危及国家经济安全。
    在此情况下,政策性控制煤炭出口应运而生。在这一政策调控下,1月份我国焦炭和半焦炭产品出口总值同比下降52.3%;煤炭出口下降28.6%。
    
    政策大转弯
    1999年上半年,国际市场煤炭价格比1998年下跌了约9美元/吨。受此不利因素影响,我国煤炭出口严重受阻。为保证外贸煤炭出口创汇的顺利进行,国家决定从生产、运输、税收等几方面采取措施,降低外贸煤炭经营成本,增加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1999年6月30日,交通部与原国家计委、财政部发出通知,决定对从1999年4月1日零时起,通过营口、天津、秦皇岛、青岛、日照、连云港、京唐港等7港出口的外贸煤炭免征港口建设费,同时下调外贸出口煤炭装船费,每吨减少5.7元。另外,国家还加大了煤炭出口的退税力度,出口退税率由9%上调到13%,煤炭的销售代理费由3%下调至1%。铁路运输部门也决定对出口煤炭免收“大秦四线”的铁路建设基金。
    通过港口及其它方面的努力,我国煤炭出口形势在1999年下半年出现明显好转,出口量大幅回升,全年出口煤炭近4000万吨,比1998年增长了约15%。到2001年,全国煤炭出口达9012万吨,2002年和2003年基本维持这一水平。
    但是,席卷整个2003年的能源危机改变了国家对煤炭出口的态度。
    在2004年全国煤炭订货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突然公开表示,国家将逐步减少原煤出口,特别是大力压缩焦炭出口,缓解国内生产、消费需求偏紧的状况。据了解,国家已经将今年的出口计划削减1000万吨。
    
    两大刹手锏
    与国家煤炭出口态度相对应的是两大政策的相继实施。
    为缓解国内煤炭供应压力,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已于2003年10月13日发布了《关于调整出口货物退税率的通知》。根据这一通知,自2004年1月1日起,焦炭或半焦炭的出口退税率从15%调整为5%,炼焦烟煤的出口退税率从13%调整为5%,煤炭的退税率从13%降为11%。如按2003年预计出口煤炭9000万吨计算,退税率从13%调降至11%,预计影响全行业2004年利润约4.47亿人民币。
    山西省煤炭进出口公司是中国仅有的四家煤炭出口公司之一。该公司的一位官员表示,煤炭出口退税率的降低势必将改变一些企业的销售方向,由国外转向国内。
    此外,由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制定的《煤炭出口配额管理办法》也将于7月1日起实施。这一《办法》被业内人士看作是国家对煤炭资源加强宏观调控的一个信号。
    商务部官员强调,该《办法》是为了配合我国从7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行政许可法》而出台的,“《行政许可法》要求政府部门在行事时必须有法律依据,适时出台的《煤炭出口配额管理办法》将为宏观部门在调控煤炭出口时提供相关的依据。这个规定只是对出口总量进行限制,价格仍然是根据市场变化来定的。”
    尽管如此,在这个时候出台的新政策还是让人不禁联想到2003年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煤荒”。新《办法》中明确规定,煤炭出口实行国营贸易,发改委将会同商务部确定全国煤炭出口配额总量及分配工作,在确定煤炭出口配额总量时,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是要考虑的首要因素。
    如果遇到国际市场、国内资源状况发生重大变化、出口企业配额使用进度明显不均衡等其它需要调整配额的情况时,有关部门可以对已分配的配额进行调整。
    有人据此认为,这一政策的潜台词是:煤炭出口必须首先保证国内经济发展和资源状况。
    
    优先国内
    需要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乌荣康介绍,2005年、2010年和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需求将达16.5亿吨、18.2亿吨和21亿吨左右。根据现有生产矿井能力和在建规模,剔除衰老报废矿井因素的影响,届时煤炭供应缺口将分别为1.2亿吨、2.5亿吨和7亿吨左右。这也被认为是控制煤炭出口的依据。
    在2月27日召开的煤炭市场(季度)形势研讨会上,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会长武承厚认为,2004年全国用电增长速度为12%左右,需电量将达到2.11万亿千瓦时左右。电煤消耗量将比2003年增加约8000万吨,冶金行业将同比增加原煤消费4500万吨左右。目前,国内冶金高炉在建规模8600万吨,对冶炼精煤的需求仍将持续,冶炼精煤等稀缺煤种将继续紧张。
    专家预计,2004年煤炭总体需求将增加1.5亿吨至2亿吨,而煤炭生产能力确实已经很难再增长如此大的幅度。据介绍,红火的煤炭市场使很多煤炭企业已经把产能提高到最高水平。很多煤矿产量提高了,但煤矿生产年限却大大缩短,接替能力尚无计划。目前来看,很多煤炭企业都难以依靠现有的生产条件来大规模提高产量。
    从政策导向上来看,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仍然是考量各地政府政绩的重要因素。据山西有关部门的估计,山西全省煤矿安全欠账达138亿元。与之并存的另一组数据更令人不安:目前山西省煤矿中,未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实行壁式开采的约占70%,未实现双回路供电的约占85%,9万吨以下的煤矿约占70%,这些矿井存在的通风、煤尘、水患等方面的重大隐患还有很多。在这种情况下,超能力生产将是十分危险的事情。这些因素都要求控制煤矿的超能力生产。
    据了解,2004年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公司的出口计划为1500万吨,比2003年实际出口量减少了400多万吨。熟悉该公司的人解释说,这一调整都是受国家产业导向、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以及出口成本上升等影响的。
    
    相关
    煤炭战略储备呼声暗起
    煤炭行业两个重量级的人物联名上书国务院领导的“传闻”,终于露出了神秘面纱。
    3月1日,记者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获悉,掩盖在这个“神秘传闻”背后的,不光是当前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显赫位置的“煤荒”,而且是比“煤荒”更深层次的煤炭企业后备资源短缺。
    而上述上书的内容,就是建议国家尽快建立煤炭资源战略储备制度。
    
    战略储备
    这两个重量级的人物正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范维唐,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第一副会长濮洪九。去年11月,他们曾秘密给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写信,力表中国煤炭资源管理混乱、大型企业后备资源不足。并建议国家尽快建立煤炭资源战略储备制度。这一建议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对外公开。
    在此之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乌荣康曾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到2005年,我国煤炭需求大约缺口1亿吨,2010年约缺口2.5亿吨,到2020年要缺7亿吨。”他的这一预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度关注。有人甚至据此认为,我国能源危机时代已经到来。
    而支撑范、濮二人建议的数据同样耸人听闻:2005年、2010年、2020年,我国分别需要精查煤炭资源储量500亿至600亿吨、1000亿至1200亿吨、1500亿至1700亿吨。而到2005年,我国煤炭资源可供开发的储量仅为256亿吨,而实际投资建井需求将达到550亿吨,缺口294亿吨。到2010年,这一缺口将高达444亿吨。
    据悉,“煤炭资源战略储备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主要内容包括:
    建立完善煤炭资源勘查开发投融资体制,增加勘探投入,鼓励和支持商业性资源勘探;加强矿区深部和外围地质勘探。
    煤炭资源有偿使用,有偿转让或拍卖煤炭资源,优先考虑衰老矿区(井)的接续,保证重点煤矿后备资源;严格新建煤矿的开办程序。
    通过技术改造等手段,将全国煤炭资源平均回收率由目前的30%提高到50%以上,大中型煤矿资源回收率达到60%以上。
    对国家开发区和重点规划区以及稀缺煤种和重要煤种,实行战略性保护。
    而且按照“净有效量”(指真正能经济有效可供开采的资源量,也是采矿企业能够获利的可采量)测算,在1万亿吨的煤炭探明储量中,净有效储量仅为1037亿吨。以我国煤炭工业的现状为基础,每吨煤的采出率为30%,以净有效量1037亿吨计算,可采出储量为311亿吨。若以年产煤10亿吨测算,仅可保证31年的产量;若以预测需求量来衡量,到2020年,311亿吨煤将全部采出。
    然而,这一严重问题多年来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很多人仍然认为我国煤炭资源是取之不尽的。甚至片面夸大煤的探明储量,放慢煤田地质勘探步伐。地勘经费逐年下降,地勘队伍严重弱化。特别是上世纪末地勘单位实行属地化管理以后,国家项目和资金减少,地勘单位为了生存,大力开发其它市场,煤炭资源勘探反而变成了“副业”,煤田地质工作更加弱化。
    正是居于“大国资源优势”的思想,煤炭行业风靡一时的“有水快流”开始了。
    于是,很多完整的适宜大型矿井开采的矿区被肢解;国家明令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稀缺焦煤资源被化整为零,分割成小块资源招标拍卖;恶意抢注探矿权和抢占煤炭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许多煤炭企业片面追求煤炭高产、增产,而且专挑优质的、易采的资源开采,煤炭回收率极其低下,有的回收率甚至只有10%……资源浪费触目惊心。
    据了解,内蒙古某整装优质动力煤田上竟建了100多个煤矿,新疆一个整装优质煤田被40多个企业分割开发;1993年还保有煤炭储量4.3亿吨的阜新矿务局(现已改名阜新矿业集团),预计可开采40年。但经过不到10年的开采,出煤约为1亿吨,便成为枯竭型矿区,剩余的3.3亿吨煤炭储量被白白浪费掉。
    据了解,当前东北地区对煤炭资源的需求已到了迫不及待的程度。山东、安徽等省国有重点煤矿目前也都面临着煤炭资源储备不足和资源枯竭的问题。山东省煤炭工业局日前还发出警告,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山东这个目前国内第二产煤大省将成为资源小省。
    据介绍,由于过度开发,后备资源储量不足,很多煤炭企业生产后劲不足的现象已经十分突出。“十五”期间,河北省国有重点煤矿将有6对矿井相继报废,减少生产能力390万吨/年。预计全省2005年后将减少煤炭生产能力约1000万吨/年。
    山东兖矿集团的几家大矿生产能力比设计能力成倍提高,服务年限大大缩短,但接替能力尚无计划。山西大同煤矿集团的情况也类似,由于高强度开采,所剩服务年限不到15年。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在去年12月25日召开的全国煤炭订货交易会上也指出,目前全国约有44%的国有大型煤矿存在接替紧张问题。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已经有超过10%的矿业城市面临资源枯竭。
    
    规范采矿行为
    “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资源为代价。我国煤炭资源有效供给不足,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已经迫在眉睫。”濮洪九说,“必须以提高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建立健全政府管理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机制和保证体系,全面加强煤炭资源的调查、规划和管理,不断提高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水平。”
    但业内人士也指出,困扰煤炭工业发展的问题很多,除了要加大勘探力度,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后备储量外,还必须进一步规范煤炭采矿权、探矿权的交易活动(包括转让、拍卖),对已经取得探矿权、采矿权的单位和个人实施限期开发,依法惩治非法转让探、采矿权的行为,解决整治在采、探矿权中的腐败行为(个人和政府随意拍卖),从源头上遏止不正之风。据了解,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已经就这一问题上报国务院,并已经得到有关领导的批复。
    据乌荣康介绍,目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正在对战略储备制度中的开发区、重点规划区进行研究和认定。而所提到的稀缺煤种和重要煤种已经锁定在焦煤、肥煤和瘦煤几大块。这些都是炼焦必备的原料。
    另有消息说,提出建立国家煤炭资源战略储备制度的濮洪九,正是“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的起草人。有人推断,这一战略的相关内容极有可能写入“十五规划”。而且国家将有可能像启动石油储备战略一样,启动煤炭储备战略。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