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发展景气报告2003 •夏(一)

2003-08-04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2003年初开始,工业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通道。虽然4、5两月景气指数上升势头有所放缓,但从6月情况看,其发展趋势未发生根本转变
    ●结合历史运行轨迹看,钢铁、机械、汽车、煤炭、家电和电力等一批行业增长景气指数的上升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两方面特征,是以后较长时间内需重点关注的行业
    ●预计全年工业增长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并有可能超过2002年;非典疫情对全年工业增长的负面影响不会超过0.5个百分点
    ●从全年情况看,旅游业将出现多年不见的负增长局面;交通运输业和房地产业增长速度比上年将有小幅回落;航空运输业的负增长已基本成为定局;商业与上年基本持平;电信行业增长速度将有所提高。全年服务业增长速度将比上年回落1个百分点以上
    ●中国经济未来的持续快速增长依赖于一批高增长产业持续快速增长的拉动。如果其增长态势受挫,不仅会制约中国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自然升级"的进程,而且会影响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和经济中长期的增长潜力
    
    行业景气 快速上升
    今年,我国经济承接去年逐季上升的良好态势,一季度大部分经济指标均创1995年以来的同期最好增长水平,整体经济增势强劲。二季度,受非典影响,经济增长出现回落。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一、二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9%和6.7%。尽管两季度差距较大,但从上半年整体情况看,中国经济仍呈加速增长态势。初步统计,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00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2%,比去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为近几年同期增长较快的年份之一。上半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在产业增长景气指数中反映出来。
    工业生产增长景气快速上升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产业增长景气指数"显示,2003年初开始,工业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通道。景气指数在自1998年来最高的水平上不断攀升,虽然4、5两月上升势头有所放缓,但从6月情况看,其发展趋势未发生根本转变,正逐步恢复到原来的增长轨迹上。而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半年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0.2%,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0.1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5.8个百分点。从增长结构上看,投资类产品、出口型产品、高技术产品和适应结构升级的消费产品的持续快速增长,是推动工业生产的主要力量。
    工业行业横向比较分析
    表1显示,2003年上半年,在25个主要工业行业中,有3个行业位于良好景气水平以上(增长景气指数大于130),而2002年的平均景气水平处在良好水平以上的只有1个行业;有15个行业位于较好景气水平以上(增长景气指数大于110,小于130),2002年的相应的数字是11个;另一方面,景气适中和较差(增长景气指数小于110)的行业数量则由2002年的15个下降到7个。
    按上半年增长状况,大致可将各主要工业行业分为四类(参见表1、表2、图2):
    第一类是景气状况良好(指数≥130点)且处于上升阶段的行业。这类行业包括汽车制造业、机械工业和橡胶制造业,这三个行业均创近年来各行业之最。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方面看,汽车工业尤其值得一提,其高速增长意义重大。由于投入要素较多和生产工艺复杂,汽车工业可以拉动很多行业的增长。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有关研究,汽车及其相关产业的规模,大约相当于汽车工业本身的2.5至3倍。假定相关产业与汽车工业的投入产出比例保持不变,据此推算,"汽车族"产业群的规模将达到国民经济总量的7%至8.5%左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12%。
    第二类是景气水平较好(130点>指数≥110点)且处于上升阶段的行业。这类行业包括建材工业、煤炭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工业、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等一共15个行业。2003年上半年,这15个行业的平均增长景气水平相对较大。处于这一景气水平及之上的一共有18个行业,是我国工业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和保证我国工业乃至宏观经济稳定发展的主要力量。
    第三类是景气水平适中(110点>指数≥100点)且处于上升阶段的行业。这类行业包括家用电器制造业、化纤制造业、饮料工业、烟草工业和煤气自来水生产供应业等行业。这四个行业的景气指数相对平稳,没有大的波动。同时,这四个行业受外界因素影响也相对较小。
    第四类是景气水平较差(100点>指数≥90点)的行业。这些行业包括是石油及天然气工业、食品制造业。这两个行业虽然景气水平较低,但预计其在2003年下半年将会表现出一定的复苏势头。
    结合历史运行轨迹看,钢铁、机械、汽车、煤炭、家电和电力等一批行业增长景气指数的上升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两方面特征,是以后较长时间内需重点关注的行业。
    
    非典影响 短期局部
    对今年上半年产业经济的发展来说,非典疫情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比较大的因素。受非典疫情影响,二季度GDP和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均出现回落。预计不利影响还会持续一到两个月。从8月份开始,一些受损行业将进入恢复期。总的来看,非典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短期和局部的,具体影响因行业和地区而不同。
    非典疫情对服务业的当期影响大于工业行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开展的"中国产业增长景气指数"研究显示,非典疫情较为严重的4、5月份,大多数服务业行业景气指数都明显下降。其中,旅游业受影响最大,出现了多年未见的大幅度负增长;其次是餐饮行业,景气指数下滑17点;商业下滑12点;交通运输业下滑约5点;房地产业也在年初小幅波动的基础上出现明显下滑;只有电信行业景气水平增长明显。
    相比之下,工业各行业受非典疫情的直接影响较小。大致可分为四类行业:第一类是以汽车、机械、电子计算机、橡胶工业、合成材料工业、钢铁工业等为代表的高增长行业,继续保持了去年以来的良好增长态势,景气水平稳步攀高,这类行业约占全部工业的15%以上。第二类是小范围受益的行业,如医药制造业4月份景气指数迅速提高约10点,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提高20点,日用化学品制造业的景气水平也提高了11点。这类行业占全部工业总量的比重不到5%,对工业总体增长态势的影响有限。第三类是受非典疫情负面影响较明显的行业,如食品制造业,景气水平出现逆转性下滑,并回落到不景气区间。这类行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很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多数工业行业属于以上三类行业之外的第四类行业,当前均未表现出受非典影响的明显证据,基本上持续了去年年底以来的增长态势。
    非典疫情对工业行业的滞后影响大于服务业
    大部分工业行业都以订单生产为特点。非典疫情之前,这些行业的订单已经基本确定,疫情爆发期间,行业的整体增长没有受到大的影响。不过,疫情比较严重的4、5月份是一部分订单周期较长的行业,特别是对国际市场依赖较重的行业签订购销合同的高峰期。疫情使各种形式的贸易洽谈会受到直接影响,很多大型贸易洽谈会被迫取消,对不少企业下阶段的生产将产生滞后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不排除一部分订单周期较短的行业,在非典疫情得到控制后,需求快速回升而形成反弹性快速增长。
    一般来看,在不超过一年的情况下,行业的订单生产周期越长,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越高,受非典疫情滞后的负面影响越大。据此可以预计(参见图3),进入下半年以后,纺织服装业、家用电器制造业、部分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速度将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另外,由于非典疫情使一些国家提高了对我国出口产品检验检疫的标准,食品加工和制造业、肉制品、水果出口行业的增长将因此受到直接影响。从正面的滞后影响看,非典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各方面对卫生防疫系统的重视程度和投资力度,改变了人们的消费和沟通习惯,这将促进一些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如对电子商务和电子通讯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将可能给已经持续两年不景气的通讯设备制造业带来新的增长机会等。
    总的来看,"后非典"时期,部分工业行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但这部分行业在全部工业中所占的比重有限(小于30%)。多数工业行业,特别是从去年年初以来就形成高增长态势的汽车、机械等行业,不会受到大的影响,而且整个工业增长已经形成明显的高增长态势。所以,预计全年工业增长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并有可能超过2002年;非典疫情对全年工业增长的负面影响不会超过0.5个百分点。
    同工业行业相比,服务业受非典疫情影响的滞后效应较小。原因在于服务业的即期消费特征突出,疫情得到全面控制后,服务性消费会在当前水平上迅速回复,并有可能出现短时间的超常反弹。当前,在局部地区已经出现了这种现象。但由于疫情爆发期间,服务业受到的负面影响较大,从全年情况看,服务业增长速度将比上年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其中,旅游业将出现多年不见的负增长局面;交通运输业和房地产业增长速度比上年将有小幅回落;航空运输业的负增长已基本成为定局;商业与上年基本持平;电信行业增长速度将有所提高。全年服务业增长速度将比上年回落1个百分点以上。
    综合考虑非典疫情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影响,预计2003年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GDP增长速度将达到8%以上。
    
    经济增长 并未过热
    根据"中国产业增长景气指数"预测,下半年我国经济将会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一些高增长行业的快速增长,将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增长的内在动力。
    然而,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理解和判断仍存在不同观点。今年一季度,GDP和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双双达到5年来的最高水平。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开始出现"过热"苗头,并主张采取相应措施给予控制。对此,有必要从高增长现象的形成背景和机制入手,了解其特征和发展趋势,才有可能做出客观准确的判断。
    首先,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尽管先后经历了伊拉克战争和非典疫情的冲击,从2002年以来形成的一批高增长行业,如汽车制造业、机械制造业、钢铁等,一直保持了平稳快速的增长态势。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新一轮高增长产业的增长动力源自于消费结构升级所形成的需求拉动力量,这一增长动力没有受到疫情大的影响,而且其中长期特征比较突出,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性。所以,由这批高增长行业带动的经济高速增长,有良好的市场基础,顺应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趋势,是可持续的和健康的,并不是短期的、难于持续的经济"过热"。
    其次,目前的经济高增长与90年代初期的经济过热在形成机制上已有了本质不同。以前的"过热"是投资拉动,特别是政府投资拉动的结果。在市场机制不健全、企业投资软约束的情况下,经济生活缺乏走出"过热"的自我调整和恢复能力,最后只能通过政府的强力干预来"外部调整",并不得不承担巨大的成本。而现在,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经比较高,市场机制的"自我调整"能力正在日益增强,加之经济增长驱动力量的市场化特征十分突出,即使出现某种程度的"过热"现象,市场机制的"自我调整"也完全有可能使其恢复到正常的增长状态。近几个月以来,钢铁行业在去年价格大幅增长情况下形成的生产过快增长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就很能说明问题。如果说这种调整过程也需要支付成本,这种成本也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成熟过程所必须承担的。
    最后,必须认识到,中国经济未来的持续快速增长依赖于一批高增长产业持续快速增长的拉动。如果其增长态势受挫,不仅会制约中国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自然升级"的进程,而且会在当前国际竞争格局重新调整的大背景下,影响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和经济中长期的增长潜力。
    
     总体策划
     刘世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
     冯 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
     张伟弟 上海证券报副总编辑
    
     课题负责人
     杨建龙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
     赵嘉国 上海证券报新闻编辑部主任
    
     课题组成员
     邹民生、周莉莎、王守辉、张新海、张进、魏云
     报告支持单位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表1 2003年上半年主要工业行业景气分类 
    景气水平 景气指数 行业名称
     良好  大于130 汽车制造业、机械工业、橡胶制造业  
     较好  110-130 建材工业、煤炭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工业、金属制品业、塑料制造业、钢铁工业、 
             电力工业、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造纸印刷业、有色金属工业、 
             电子工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适中  100-110 家用电器制造业、化纤制造业、饮料工业、烟草工业、 
             煤气自来水生产供应业  
     较差  90-100 石油及天然气工业、食品制造业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表2 2003年上半年主要工业行业增长景气变化 
    行业名称         2002年年底 2003年3月 比2002年年底增减 
    机械工业         106.7    128.7      22.0    
    汽车制造业        119.7    145.0      25.3    
    塑料制造业         96.2    107.4      11.2    
    有色金属工业        99.4    108.2      8.8    
    钢铁工业         106.8    120.4      13.7    
    建材工业         108.9    114.4      5.5    
    纺织业          108.8    118.6      9.8    
    电子工业         109.1    120.6      11.5    
    橡胶制造业        113.7    127.7      14.0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105.3    111.8      6.5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  98.6    99.1      0.6    
    医药工业         106.9    107.5      0.7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11.9    124.7      12.8    
    农副食品加工业      114.4    122.0      7.6    
    煤炭工业         103.8    112.9      9.1    
    金属制品业        112.0    121.1      9.1    
    造纸印刷业        100.3    103.5      3.2    
    家用电器制造业       93.7    100.1      6.4    
    烟草行业          94.9    107.1      12.2    
    饮料工业          97.5    100.0      2.5    
    电力工业         112.3    112.8      0.5    
    化学纤维制造业       97.9    101.3      3.3    
    石油及天然气工业      96.2    102.4      6.2    
    食品制造业        108.8    100.3      -8.5    
    煤气自来水生产供应业   117.2    115.6      -1.6    
       
    行业名称         2003年6月 比2002年年底增减 变化情况 
    机械工业          137.2     30.5      上升  
    汽车制造业         144.6     24.9      上升  
    塑料制造业         120.1     23.9      上升  
    有色金属工业        122.1     22.7      上升  
    钢铁工业          128.1     21.4      上升  
    建材工业          129.7     20.8      上升  
    纺织业           127.8     19.0      上升  
    电子工业          127.1     18.0      上升  
    橡胶制造业         130.8     17.1      上升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120.8     15.5      上升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  113.6     15.1      上升  
    医药工业          121.8     14.9      上升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26.7     14.8      上升  
    农副食品加工业       128.8     14.4      上升  
    煤炭工业          117.4     13.6      上升    
    金属制品业         123.7     11.8      上升    
    造纸印刷业         112.0     11.7      上升    
    家用电器制造业       105.4     11.7      上升    
    烟草行业          103.3      8.4      上升  
    饮料工业          101.5      4.0      上升  
    电力工业          115.9      3.6      上升  
    化学纤维制造业       100.8      2.9      上升  
    石油及天然气工业      95.6     -0.6      平稳  
    食品制造业         99.9     -8.9      下降  
    煤气自来水生产供应业    105.0     -12.2      下降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图2   
     ↑       家用电器制造业 建材工业、煤炭工业  汽车制造业 
     |上       化纤制造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  机械工业   
    景|升       饮料工业    制造业、金属制品业、 橡胶制造业  
     |        烟草工业    钢铁工业、塑料制造 
    气|                业、电力工业、纺织 
     |                业、医药工业、服装 
    变|                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 
     |                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化|                造纸印刷业、有色金 
     |                属工业、电子工业、  
     |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 
     |平 石油及天然        
     |稳 气工业     
     | 
     |下 食品制造业        煤气与自来水生产供应业    
     |降  较差   适中         较好       良好 
     |-------------------------------------------------------------→ 
    
    图3 
      ↑负 房地产业     旅游业、餐饮业、   纺织服装业  
    S |面         宾馆、交通运输业、 
    A |影         娱乐业 
    R |响         饮料工业  
    S |           
    发 |基         有色金属工业、    家用电器制造业  
    生 |本         机械工业、煤炭工业、 
    时 |无         化学工业、钢铁工业、 
    受 |影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影 |响         造纸印刷业、烟草行业 
    响 |          金属制品业、电力工业  
    程 |正 电子商务、电信业 食品工业、 
    度 |面         医药行业   
      |影 
      |响 
      |  正面影响      基本无影响      负面影响 
      |------------------------------------------------------→ 
             后SARS时期受影响程度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