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危机背后的三大商机

2003-02-13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随着中东局势日趋恶化,国际油价的上涨似乎刹不住车了。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秘书处10日宣布,上周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欧佩克原油价格超过每桶31美元,再创两年来最高水平。
    作为现代工业社会的“血液”――石油的价格直接影响全球经济。就在美欧等工业大国政府首脑坐卧不安的时候,也有一些商人在偷乐,因为他们的商机来了。
    新油源:全球新的投资机会
    早在去年初,美国总统布什公布了一份长达163页的能源政策报告,强调了美国“正面临着上世纪70年代石油禁运以来最严重的能源短缺危机”。报告建议:部分开放阿拉斯加北极国家野生生物保护区以供美国的石油公司勘探和开发石油、天然气;简化审批新建炼油厂和发电厂的手续;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铺设新的输油、输气和输电线路,改善现有设施。
     美国的态度显示,世界工业大国力求摆脱欧佩克和中东石油的控制已经付诸实施。实际上,除了在本国开采石油资源,美国已经把视线转向了世界各地。
    美国总统布什去年5月访问俄罗斯,两国加强了在石油领域的合作。目前,美国从欧佩克产油国进口石油487.4万桶/日,占其石油进口的45.1%;从海湾阿拉伯国家进口石油258.8万桶,占其石油进口总量的13.4%。自“911”事件后,美国政府加大了石油进口多元化政策的力度,减少从欧佩克国家,特别是从中东产油国进口石油。因此,俄罗斯成了美国替代从阿拉伯国家进口石油的理想国家。
    俄罗斯石油来源于里海,这是目前除波斯湾外世界最大的原油产区,但由于开采成本高于海湾地区,过去的多年间缺乏国际投资商的大力支持,因此发展速度一直不理想。目前俄罗斯不少油田产量枯竭,要保持继续增产就必须开发新的油田,而开发新油田需要巨额投入。据美国能源署的测算,俄罗斯如果要保持目前的产量,并继续增产,每年需投资110亿―120亿美元。为开发俄罗斯的油田,美国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已准备投资20亿美元,开发西伯利亚油田。该公司还将修建油田到东部海港的油管,将石油从俄东部港口装上油轮运到美国洛杉矶。俄罗斯还雄心勃勃地计划利用中国、日本的资金修建从西伯利亚通往中国东北地区,经蒙古到中国中部地区和从海上到日本的三条输油管道,供应亚洲这两个最大的石油用户。预计到2005年,俄罗斯和里海地区的石油产量可增加到日产200万桶。这将打破欧佩克的产量配额。
    油价危机会直接刺激世界投资商目光转向,除了俄罗斯及里海地区外,墨西哥和南美洲地区其他石油生产国也将加快开采步伐,而且,某些寻找石油困难很多的地区,诸如北海靠近英格兰的大陆架和阿拉斯加北坡进行石油勘探在经济上便成为可能。
    新能源: 石油替代工业商机无限
    在布什的能源报告中,他还强调了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必要性,鼓励开发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还将放松对核能的发展以及炼油行业的保护条例,以最有效地促进开发新的能源。报告还提出,今后10年内投入100多亿美元鼓励节能和能源开发,包括提供40亿美元减税来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汽车。
    开发利用新能源,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探索实践,但由于经济成本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很多项目进展缓慢。如今随着油价危机加剧,油价高涨,开发新能源的成本就会相对下降,导致世界各国投资开发利用新能源的热情空前高涨,这位一些新能源资源和技术优势明显的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无限商机,同时将催生新能源的生产和经销巨头。也许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美国有专家评价说:石油涨价,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支撑美国这个观点的理由之一是,欧佩克对整个能源消费的重要性已经下降,其它形式的能源诸如天然气、电力、太阳能、地热、氢、核能甚至煤正在许多领域迅速取代石油。
    
      和美国积极寻求新能源一样,世界其他国家都在行动。日本环境省决定大力推广废弃塑料发电,今年在全国建立5个塑料发电设施,到2010年将废弃塑料发电设施增加到150个。废弃塑料发电将成为日本新能源的支柱之一。在欧洲许多国家,更广泛的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和风能等,成为一种潮流,出现了很多新兴产业。
    新市场:国际期货面临机遇
    中东危机带来的石油危机,直接影响了全球股市。但对期货市场来说,油价异动却是一个发展的好机会。
    作为价格发现的工具,期货市场的主要功能是可以锁定收益,规避风险。期货交易中,交易的对象是未来某一日子到期的标准合约,期货价格是未来到期日的价格,这一价格会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市场预期未来将是供大于求时,价格会下跌,反之,价格会上涨。期价时高时低,这就给投资者提供了预先锁定价格的机会。具体的做法是,当期价在适合于购买时,投资者大量买进期货合约,这样,即使以后价格上涨,也不会影响到用油成本。因为到时在现货采购上增加的成本支出可以用预买期货合约上的盈利来冲抵。这样,投资者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收益,也可使石油生产和石油国家规避市场变动带来的损失,因此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看好这一新的市场,也让一些没有推出石油期货品种的国家和地区在遭受损失后意识到推出这一品种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石油期货不仅对石油生产和经销者非常重要,其他石油消费机构同样不可缺少,尤其是航空公司。
    2000年,因为油价上涨,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航油成本开支增加了约4亿元人民币,东方航空公司也多支出了3个亿,北方航空公司多支出2.1亿元,南方航空更公司是增加了6个亿的成本支出,导致整个航空业陷入亏损。但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国外航空公司面对同样的价格上涨,所受到的冲击影响远远小于中国。他们有什么秘密武器?那就是国外航空公司普遍参加与燃料油相关品种的期货交易,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交易,使公司的航油成本预先得到控制。
    中国如何寻找自己的机遇
    中国是世界石油需求大国,国际石油市场一旦出现大动荡,必将对中国经济产生一定影响。中国从1993年成为纯石油进口国以来,进口量逐年增加。2000年,石油进口量达5000万吨,占当年总消耗量的25%,2001年增至7000万吨。预计到2010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将增至1亿吨,2020年将增至2亿吨左右。届时,中国对国际石油的依赖度将从目前的20%左右上升到40%左右。因此,化解危机,寻找商机无疑是中国政府和企业面前的当务之急。
     如何化解危机找到商机呢?其实,如果理解了上述三个油价危机背后的商机,办法就自然产生了。
    首先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海外石油资源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从已探明的国际石油资源分布来看,资源富集的大型油田主要掌握在西方垄断资本手中,世界排名前20的大石油公司垄断了全球已探明优质石油储量的81%,而中国目前在海外的石油资源产地大多分布在政治、经济不稳定的地区。中国应抓住加入WTO这一有利机遇,鼓励有条件的石油企业到海外开拓石油资源,与外国大石油公司开展合作,积极参与石油资源的开采、运输、加工等方面的运作。
    第二,要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尤其是环保清洁能源。我国具有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太阳能热水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地热采暖和地热发电、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可以逐步具备与常规能源竞争的能力,有望成为替代能源。这些技术都有利于减排温室气体和保护环境,并有望成为下个世纪清洁能源供应的一种有效选择。要增加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改变目前仍以煤炭为主的传统能源结构,是我国今后能源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第三,要参与国际石油衍生品交易,通过国际石油期货市场进行“风险采购”,从目前的防御型体系向主动出击型体系转变,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建立多元化合作体系。如果措施得当,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从市场价格波动中获取更多的国际收益;另一方面可保证对国内需求的均衡供给。
    另外,还要尽快建立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库。上世纪70年代初爆发石油危机之后,美国、日本、欧洲等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都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原油储备库。30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一政策对稳定本国和国际石油市场都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