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地位的启示

2002-06-04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沈阳几经思索几番探寻,终于义无返顾地开始重打“装备制造牌”,这实际上引起我们思考一个非常重大而紧迫的现实问题――――如何看待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由此派生出许多启示。
    
      启示之一:现代化离不开发达而强盛的制造业
    
      对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处于什么阶段,有人说是“工业化初期阶段”,有人说是“中期阶段”,也有人说是“中后期阶段”,不管哪种观点,都认定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阶段”。从这个国情出发,国家“十五”计划纲要写得明明白白:“继续完成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一些发达国家工业化用了一二百年才完成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工业化是迈向现代化的必经之途,而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主力军,是实现现代化的原动力。强国和大国的根本区别在于综合国力的不同,而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之一就在于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
    
      放眼世界,发展制造业始终是振兴经济、实现现代化的最佳路径,谁抓住了制造业谁就抢得先机,就能在国际竞争中领导群雄。世界工业强国无一不是装备制造业的强国,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都主要依赖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带动作用。在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发达的美国,从来没有放松过对制造业的发展,而是利用先进技术不断将其提升。现在美国八成以上的制造业企业都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机床全部实现数控化。有资料显示,美国制造业对GDP的直接贡献率始终大于20%,拉动其他产业30%,拉高增长率40%。近十年来美国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主要也是靠计算机、通讯、航空、航天、医药等高技术制造业的复兴拉动的。所以,在美国有“制造业是美国的脊梁”的信条。而日本政府更拟将振兴制造业的基础技术纳入国家基本法。
    
      人类生存所依赖的财富80%来自于制造业。我国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哪一样离得了制造业?如果没有强大的制造业作后盾,拿什么来提升低下的农业生产水平?拿什么来发展能源、交通和原材料等产业?拿什么来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又拿什么来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偌大的中国,现代化是向国外买不来也买不起的,主要还得靠我们自己来装备。  
    
      启示之二:解决就业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制造业
    
      不得不承认,相当一段时期以来,我们一些地方对制造业并未一直“咬住不放松”,还有的城市迫于就业等压力,把三个产业比重排序由“二三一”变为“三二一”。虽然摆摊设点、餐饮娱乐等传统第三产业在安排就业上具有投资少、操作简单、见效快等特点,但是,对于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难有大的作为,特别是对工业城市更是如此。我们查阅国家统计局年鉴得知,2000年全国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5.9:50.9:33.2,江苏、浙江和广东的比重分别是12:51.7:36.3、11:52.7:36.3和10.4:50.4:39.3。这说明,在全国即使在经济发达省份,第二产业仍然占主要比重。北京和上海的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为3.6:38.1:58.3和1.8:47.5:50.6,但要知道,这是由京沪两市的特殊地位和背景所决定的,并不具有普遍性。
    
      下岗职工需要再就业,农村大量劳动力需要转移,加上城市新增就业人员,可以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这是又一个最大国情。据了解,2000年全国制造业从业人员8043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1.3%,占工业从业人员的90%。而在沈阳等工业城市的制造业的就业人员更是占到一半以上。因此,发展制造业是一个必须的选择。可以预见,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在市场潜力、劳动力价格和人才资源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发达国家制造业将加快向我国实行梯度转移。如果我们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发展制造业,既可以大量解决就业问题,又可以大力发展经济,何乐而不为呢?我们欣喜地了解到,像沈阳那样发挥各自比较优势重新审视制造业的城市多起来了,这是国之幸事、民之幸事。
    
      启示之三:必须逐步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当前我国一半的财政收入来自制造业,制造业当之无愧是“共和国经济大厦的基石”。200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占工业总值的77.6%,上交税金占国家税收总额的比重也超过三分之一,制成品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89.8%。我国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均居世界第4位。
    
      但是,有识之士指出,据此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为时尚早。比如,我们还没有一个制造企业跻身世界500强,更缺乏世界知名的装备制造品牌。虽然世界排名第四,但总规模仅相当于美国的五分之一、日本的四分之一强;人均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二十五分之一、日本的二十六分之一,德国的二十分之一;制造业结构仍然偏轻,主要表现为装备制造在制造业中所占的比重低,产业主体技术依靠国外,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依附于国外装备产品的比重大。与此同时,国有企业改革没有到位,企业集中度低,大型骨干企业少,围绕大型企业的中小企业群体也未形成。可以说,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当前在承接世界制造业的转移中,大量承担的是劳动密集型的来料加工、装配等工序,技术含量高的部分并没有转移过来。不掌握核心技术形成核心竞争力,我国制造业很难摆脱“打小工挣小钱”的境遇,OEM(贴牌加工)不足以使我们同国际制造业巨头成为平等的竞争对手。从英国到美国到日本,世界制造中心的三次转移无不伴随着相应的技术革命,而不带着技术的转移,只能算是一节产品链条的转移。正如沈阳科技局的一位留学回国博士所说:“我们只是站在世界制造业的边缘地带。”以沈阳为例,尽管拥有8个国家级先进制造技术中心、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还有58万工程技术人员,但缺乏原创技术和核心技术却是沈阳科技的软肋。而像沈阳黎明集团和沈阳鼓风机厂那样不惜巨资投入跟踪世界水平实现技术升级的企业又凤毛麟角。
    
      启示之四:振兴发展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必将是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在沈阳的采访中,记者深刻地感受到:振兴发展制造业,纸上谈兵容易,脚踏实地,步步推进则很艰难,更不能抱以一蹴而就的想法。沈阳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一个标本和缩影,我们看到了其骄人优势的同时,更应保持头脑的冷静和清醒。沈阳之所以把自己的资产存量优势和产业工人储备优势等等只叫比较优势,就是因为即使在国内的参照系中也没有一项优势处在“绝对”的水平。
    
      怎么看沈阳的存量优势?姑且把沈阳制造业的资产存量分“好的”和“坏的”两大块,“坏的”的部分正亟须通过破产、改组建立退出的通道,仅在铁西工业区就有30户制造企业等待破产。而“好的”的一块像沈阳机床集团,却面临高负债率的苦恼,14亿元贷款背在身上,有好项目也有大订单可就是没流动资金,苦争苦熬却总逃不过为银行打工的命运。“不技改是等死,技改了是找死”的怪圈亟待破解。沈阳的装备制造业为什么民营企业进入的少?因为它不仅需要资金技术双密集,利润往往还相当稀薄。围绕存量发生的冗员问题、债务问题确是国家和地方需要合力解决的问题,这是外资不愿也不会介入解决的。
    
      怎么看沈阳的技工优势?沈阳技工虽经改革大浪淘沙,在装备制造业仍沉淀有35万在岗者。但当我们走近去看,却发现沈阳的技工储备正在缩水。沈阳全市缺口最大的10个岗位,技工就占据7席,分别是镗工、铣工、车工、钣金工、安装工、氩弧焊工、机械技工。而现有的技工存量也有断档之忧,年龄结构偏高,多在40岁以上;技能水平偏低,初级工过半。技校的冷清只反映了问题的一个侧面,只顾使用,忽略培训的现象在企业中更是十分普遍。长此以往,“中国制造”谁来造?
    
      所长是相对的,所短却是绝对的。很明显,“沈阳制造”的最大瓶颈还是体制问题。这一点人人都看出来了,人人也都在讲。人们普遍认为,是沈阳该真正地像亚历山大砍断“戈蒂恩结”那样,彻底打破思维定势,解决上述问题的时候了。
    
      人们依然对沈阳寄予厚望,国家依然对振兴装备制造业寄予厚望。问题和困难固然不少,但要在发展中解决。在今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上,工程院院士朱高峰等6位政协委员在大会联合发言中建议,要加强政府的调控力度,特别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制定重大装备的专项计划,建立专门管理机构。强化扶持政策,取消对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强化政府采购力度,按国际惯例建立在招标中对本土企业的优惠待遇。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推动建立强大的企业集团。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大型企业尽快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广泛吸引人才,在重大技术创新专案中实行产学研结合…… 
    
      在结束本文写作之际,我们读到了由25位两院院士和40多位专家共同完成的一份咨询研究报告,谨以其中的一段论述作为本系列报道的结尾―――“没有制造业的提高和发展,我国其他产业也不可能良性发展,就业问题将更为尖锐,人民生活难以普遍提高,社会稳定就会受到威胁,我国的现代化就难以实现。认为现在已进入新的经济时期,制造业已成为夕阳产业可不予重视的观点和非物质经济已成为主导的提法是完全错误的。”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