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裁冲剪专业化市场化是硅钢片“以冷代热”的关键

2001-09-21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硅钢片“以冷代热”在业内已经讨论了许多年,终因方方面面的主客观原因而进展相当缓慢。然而,去年以来随着“宝钢”三期工程上马,无取向电工钢的投产,产能在今年基本上达标,使无取向冷轧硅钢片市场供应量迅速增大,国内硅钢片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买方格局初步形成,国家经贸委又不失时机召开了硅钢片“以冷代热”会议,重申2002年淘汰落后的热叠轧薄板工艺,停止热轧硅钢片生产。笔者长期在电机行业和钢材市场工作,感到当前实际情况特别是无取向电工钢资源充沛,价格适中是为硅钢片“以冷代热”带来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机遇,然而,硅钢片“以冷代热”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笔者认为:套裁冲剪专业化,市场化是突破硅钢片“以冷代热”关键所在,现就以下几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意见:
    一、历史的回顾。
    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下,电机、电器、家电行业生产所需的硅钢片,由国家统一分配,可谓“指标到局,实物到厂”产品由国家统购仓销,企业只对生产负责,以上海中小型电机行业为例:它生产的主导产品电动机是全国统一设计的Y系列,行政性公司依据电动机的中心高划分组距,各生产厂不能越雷池一步,它还生产发电机(分交流和直流);还有分马力电机,油泵电机,微电机,拖拉机汽车电机,电动工具,水泵电机,电风扇等,各生产厂隶属不同主营局,可谓“黄牛角、水牛角、大家各管各”,为了“万事不求人,自有自方便”,凡设一个电机厂,就建一个套裁冲剪车间,车间内普通冲床一字排开,少则十几台,多则上百台,不仅投入大,多数冲床任务“吃不饱”生产能力放空,因受自身产品的局限性,开展硅钢片“大套小”,“小套零”困难重重,硅钢片净重利用率长期在50%左右徘徊,造成资源浪费,效益低下,是封闭式作坊生产,套裁冲剪无专业化,市场化可言,国家分配热轧用热轧,分配冷轧用冷轧,资源有保证,“以冷代热”无实质性启动。
    二、目前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逐步走向市场,一大批民营小企业如“雨后春笋”一样,电机、电器、家电产品竞争相当激烈,而硅钢片又是主要原材料,约占电机成本三分之一,具有举足轻生重的地位,十几年来,硅钢片市场经历了国家分配,价格双轨制,市场放开自主采购过程,在去年以前冷轧硅钢片处于供不应求,热轧硅钢片在1988年、1993年、2000年出现了价格暴涨,供不应求局面,而硅钢片“以冷代热”关键是冲剪套裁的专业化、市场化,要搞专业化、市场化前提是资源充沛,价格适中,据笔者了解:这几年硅钢片“以冷代热”有一定的进展,在上海郊区已经出现了“硅钢片套裁中心”邹形,为上海一个或几个电机厂提供电机定转子铁芯,对硅钢片套裁有一定进展,利用率有所提高,但设备还是以通用普通冲床为主专业化程度还较低,但一些合资企业以冷代热进展较快,全新高速冲床,进口复式模具,吃的全部是无取向电工钢卷料,劳动生产率较高,专业化程度较高,但一些私人小企业,做的是小家电“几个人二、三台”“老爷”冲床,用的是硅钢片边角料在闵东、浙江、江苏地区存在。
    三、对加快硅钢片套裁冲剪专业化市场化建议。
    要在2002年淘汰热轧硅钢片,加快硅钢片套裁冲剪专业化,市场化是关键,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硅钢片生产企业、流通企业,使用企业要有紧迫感,特别是无取向电工钢生产企业要加强调查研究,选择一个大量消耗硅钢片行业所在地,如上海电机、电器、家电行业林立,加强宣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选择一个硅钢片套裁中心邹形,进行实地考察,开展可行性分析,适当投入高速冲床,对电机厂作出承诺,凡向“中心”选购“定转子”适当享受优惠政策,对冷轧硅钢片资源在紧缺时给予保证,对电机厂原有冲床可在“中心”使用的,作价给中心,逐步将电机厂冲床车间“解体”过渡到“中心”。
    由于“中心”是面对市场的,为套裁打下了基础,利用率肯定能提高,电机“定转子”成本能适当降低,使电机厂偿到“甜头”,提高使用企业以冷代热的积极性。
    2、高速冲床对模具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一些合资企业使用模具是进口的,价格高,建议国内大钢厂(如上钢五厂)开发一些新颖模具钢,定价要符合国内实际,满足对高速冲床的要求。
    只要硅钢片套裁冲剪专业化,市场化程度高了,成本降低了,就能加快硅钢片“以冷代热”的步伐,否则,淘汰热轧硅钢片并非一件易事。(陶永根 mysteel资讯部组稿,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