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聚焦 > 正文

新能源车逆势突围,高增长可否持续?

分享到:
评论

从年初疫情扰动供应链,到上游原材料涨价施压;从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购税政策,到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购税的阶段性政策,2022年的汽车市场称得上是波澜起伏。尽管市场整体略显疲态,但新能源车表现优异,渗透率节节攀升,至12月更是录得31.8%。逆势突围的新能源车,能否在2023年继续高歌猛进?

逆势上扬的“画线派”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于本月初披露的数据显示,11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64.9万辆,同比下降9.2%,环比下降10.5%;1-11月累计零售1836.7万辆,同比增长1.8%。而与此同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能源乘用车方面,11月其零售销量达59.8万辆,同比增长58.2%,环比增长7.8%;1-11月累计国内零售503万辆,同比增长100.1%。2022年即将收官,新能源乘用车在整体表现并不景气的狭义乘用车市场中,零售销量占比一路上扬,交上了独一份的高分答卷。

此外,乘联会还预测,12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预计达220.0万辆,同比增长4.5%,环比增长33.3%。其中新能源零售销量预计为70.0万辆,同比增长47.4%,环比增长17.0%,渗透率31.8%。

已至年末,众多新能源车企纷纷使出降价、尾款减免、保险补贴等多种策略,进一步加大促销力度,力图冲刺年度销量。特斯拉自10月底即开始采用“降价+尾款减免+保险补贴”等方式开展促销;小鹏汽车、长安深蓝、极氪、AITO等新能源品牌近期相继推出“国补限时保价”政策。

暖风不断 多方合力推动市场先抑后扬

年初疫情对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造成较大程度扰动,产能受到抑制。此外,芯片、零部件等上游原材料价格也居高不下,制造中使用量较大的钢、、橡胶等都处在价格高位。多重因素之下,部分新能源车企寻求通过涨价转嫁压力,部分车型售价涨幅一度高达2万元/辆。消费端受此波及,加之本身消费能力和信心也在疫情期间明显下降,市场销量表现由此持续低迷。

5月底,疫情影响仍存,汽车产业继续承压下行。为了促消费和有效投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随即,财政部、税务总局于5月31日发布关于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配套设施建设也在不断推进。工信部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新增建设充换电设施130万台,同比增长3.8倍。全国至此已经累计建成了1万多个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点,配套体系加快完善。

7月7日,商务部等17部门发布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出,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研究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政策到期后延期问题。

全国多地也相继出台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放宽限购政策、开展大型车展等促销活动等,疫情影响也逐渐消退,此前积压的需求持续释放。到7月底,政策利好显现,新能源汽车交付周期出现明显延长,部分新能源车企的交付周期已经达到半个月至3个月,有的交付时间甚至更长。

9月26日,财政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公告,明确将今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续实施至2023年底。

10月以来,以高端新能源龙头车企为代表的新能源车进行了较大幅度的降价,其他车企迅速跟进车险补贴或增加终端促销,新能源车市场再次获得大量新增需求。

此外,鉴于年初疫情下供应链受阻情况,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表示,从建立汽车企业零部件库存“红灯”预警、大宗原材料供应“红黄蓝”预警协调机制,到加强产业链数字化水平,工信部持续在生产和消费两端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支持力度。

增长曲线可否持续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预测,2022年,乘用车销量预计为2350万辆,同比增长9.4%;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为670万辆,同比增长90.3%。2023年,乘用车销量预计为2380万辆,同比增长1.3%;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为900万辆,同比增长35%。

中汽协表示,当前国内终端市场增长乏力,汽车市场整体承压明显,消费潜力释放不及预期,建议2023年传统燃油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及地方相关促消费政策等能够延续。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的新阶段,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局面。”中银国际分析师李可伦则更加强调行业内生动能,其预计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将保持高景气度,销量有望达到900万辆。

国盛证券分析师丁逸朦也在研报中具体分析指出,10至11月的疫情对于终端消费有压制和延后的影响,但目前终端已开始回暖,市场悲观预期也已充分反应。春节假期即将到来,作为通常意义上的销售淡季,2023年第一季度或将录得全年产销量低点。但从全年跨度来看,丁逸朦认为,新能源和出口有望接替内需,成为行业增长的主要抓手,全年销量实现稳中有增。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新能源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综合来看,在政策支持持续和行业动能强劲的双重有利条件下,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景气可期。

2022大宗商品年报出炉在即!欢迎抢鲜品读!

报告聚焦钢材、煤焦、铁矿石不锈钢新材料、铁合金废钢有色金属建筑材料农产品等9大品种,由上海钢联100多位资深分析师倾力打造,深度剖析100余条细分产业链长周期数据,囊括行业热点、宏观政策等全方位解读,涵盖价格价差、成本利润、产能产量、库存、资源流向、区域供需平衡、市场竞争格局等基本面分析……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点击查看


资讯编辑:沈一冰 021-26093395
资讯监督:乐卫扬 021-26093827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

免责声明:Mysteel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归Mysteel所有,转载需取得Mysteel书面授权,且Mysteel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与交流,并不代表Mysteel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Mysteel(021-26093397)处理。

  • 钢材价格指数
  • 情绪指数
综合 长材 扁平材
综合指数
长材指数
扁平材指数
品种 日期 指数 周环比
综合指数 05-10 141.27 -0.35
长材指数 05-10 159.02 -0.48
扁平材指数 05-10 124.3 -0.21
品种 日期 指数 周环比
螺纹钢情绪 05-10 39.77 -18.58
热卷情绪 05-10 46.21 -8.54
冷卷情绪 05-10 48.45 -1.55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免费下载

扫描二维码 ,下载我的钢铁手机版

查看地图详情

查看更多 行情地图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