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区域经济 > 正文

郴州工业高质量发展探析研究

分享到:
评论

当前世界经济处于大发展大变革调整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技创新密集活跃促进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从2016年的欧美撤资潮到2018年的中美贸易战都再次证明,经济发展要长期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必须加速推进“中国制造2025”。在全国经济形势下,郴州工业也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纵观改革开放四十年和撤地建市二十多年来,郴州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进展明显。1978年三次产业相对均衡,三次产业结构为30.2:43.2:26.6,此后工业迅速崛起,2012年占比达到57.9%的峰值,近年市委市政府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2017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7:48.8:41.5,全市产业结构正逐步向“三、二、一”转变,同时反映出郴州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升级轨迹。

一、改革开放四十年郴州工业化进程综合概述

工业是第二产业[1]的重要组成部分,占第二产业的比重从2005年来保持在90%-95%区间。工业化率[2]即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使生产日益社会化,城市迅速发展,是衡量工业化程度重要指标。1978年以来工业发展迅速推进,郴州市工业化率由1978年的25.9%达到2012年的峰值53.9%,提高了28.0个百分点,2017年为44.4%,较2012年回落9.5个百分点,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90年)工业化程度较低,工业增速加快。这一时期是经济体制转型初期,郴州工业化率在25.3%至30.4%区间。农业在支撑郴州市国民经济发展中仍为主导地位,80年代全国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释放了农业生产力,农业占比逐年走高挤占工业空间。但与此同时改革开放推进城乡要素流动、市场资源配置自由化,释放经济发展活力,给工业经济带来发展基土条件,在此期间郴州工业年均增长10.2%,比地区生产总值高出3.4个百分点,比农业、服务业分别高出5.8个、2.5个百分点,郴州工业在探索中前行。

第二阶段:(1991年至2000年)占比先升后降,工业提速发展。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乡镇企业等个体私营经济成为工业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的双重工业化格局,加速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这一期间,郴州工业化进程达到了发展小高峰,1994年工业化率升至34.8%,工业首次力压农业、服务业占据主体地位。1995年撤地建市后,郴州经济迅猛发展,服务业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服务业迅速扩张,占比逐年提高,1999年工业化率下降到低值27.6%,服务业占比达到历史最高的40.1%。这十年间工业与遍地开花式的服务业齐头并进提速前行,年均增速分别达到了12.7%和12.3%。

第三阶段:(2001年至2011年)绝对主导地位,工业一路高歌。2001年中国加入WTO,经济发展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产业发展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郴州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倚靠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2000年初期郴州鼓励民间投资大规模地开采矿业,加上城市房地产开发和2012年省委省政府支持郴州市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37条政策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促使全市工业和房地产建筑业高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工业化率直线攀升,从曲线分布的低值27.6%一路升至2012年的历史最高峰54.0%,因2008年郴州冰灾工业影响尤重,增速仅为4.1%,占比小幅回落,总体趋势看工业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多方有利条件下,郴州工业飞速发展,此期间年均增长15.9%,高出全市年均GDP增速3.9个百分点,分别高出服务业、农业3.9个、11.4个百分点。

第四阶段:(2012年至2017年)寻求转型升级,工业增速放缓。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持续深化,产业竞争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在国内外形势深刻复杂变化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迎来新的经济增长点。郴州经济结构加快调整步伐,按照党中央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关于推进工业大转型新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郴州市工业转型升级四年行动计划(2015—2018年)》《关于降低工业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的实施意见》《加快郴州工业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等系列文件,促推工业转型升级。十八大以来,郴州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占比上升,总体增速有所放缓,工业年均增长9.6%,占比逐步降低,2017年工业化率为44.4%,工业内部结构优化,新旧动能转换加速,转型升级成效显现。

二、郴州工业高质量发展态势显现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不断上升,为提升数据准确性,国家统计局在1998年将月度工业统计起点标准由全部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改为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2011年将工业统计起报标准上调至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统计标准顺应经济发展变化,统计方式也更加科学精准,2012年开始,规模以上工业[3]企业通过联网直报平台企业端口自主上报报表进行月度统计,考虑到数据口径的统一,下文采用十八大以来(2012年至2018年6月)数据进行比对分析。

(一)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1.总量规模实现突破。一是新增单位扩充总量焕发活力。2018年6月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80家,其中制造业企业896家,占比83.0%。2014年至2018年6月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65家,制造业企业新增422家,新入规企业为拉动经济增长注入了新鲜血液。二是规模扩大制造业稳定发展。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大关,较2012年增加250.7亿元,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从2012年到2017年明显提升,分别为69.6%、73.8%、78.8%、82.2%、84.4%、84.7%,制造业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

2.速度领跑带动发展。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的增长对整个经济增长起着主要作用,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长期稳定在30%~40%之间,其支撑作用尤为突出。2012年至2016年,全市GDP年均增长10.2%,工业年均增长10.2%,制造业年均增长13.7%,制造业年均增速远快于全市经济发展平均水平,高出农业、服务业9.9个、1.6个百分点,领跑全市经济发展。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也快于历年GDP及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也更加突出,2012年至2017年贡献率分别为80.0%、93.6%、114.9%、110.9%、100.4%、153.1%,6年间贡献率成倍增长。

3.内部结构逐步优化。工业的迅速增长与其内部结构的不断变动相联系,促推国民经济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消费品工业的发展推动工业快速增长,也改善了轻重工业的比例关系。2012年到2017年,轻工业与重工业比例从22.4:81.2调整为29.8:70.2,重工业比重下降了11.0个百分点。以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烟草制品、服装纺织、医药制造、化学纤维为主的轻工业比重上升,其中食品、医药比2012年提升了4.3个、1.2个百分点。2012年至2017年重工业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从77.4%下降至17.4%,轻工业从22.6%提高至82.6%。

(二)创新驱动引领动能转换

1.装备制造迅速崛起。李克强总理强调,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应该是主打“中国装备”。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不仅打破了传统的行业生产格局,同时也为其他行业和领域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装备。一是占比更重。郴州的装备制造近年发展迅速,以电子制造为中心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增长。2012年到2017年装备制造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从9.1%提升到了16.5%,提升了7.4个百分点,其中机械制造提升了4.2个百分点,电子制造提升了3.1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成为支柱产业。二是增速更快。装备制造各年增加值增速均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和制造业增速,2017年同比增长19.1%,高出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三是贡献更高。装备制造业成为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上升最快的行业,2017年装备制造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62.0%,比2012年的17.4%提升了44.6个百分点。

2.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一是高技术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增长新亮点。以医药、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信息化学品制造为主的高技术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2012年至2017年年均增速为22.3%,2017年同比增长14.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4%,较2012年提高3.9个百分点。二是战略新兴产业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以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为主体的战略新兴产业日益发展壮大,2017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增速高于全市战略新兴产业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占GDP比重13.2%。

3.信息化水平越趋完备。一是信息化管理更加完善。规模以上工业百家企业拥有信息技术人员455人,使用信息化管理企业覆盖面广,占98.8%。二是信息化投入实现较快增长。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信息化投入16.9亿元,占全市“四上”[4]企业的81.5%,平均每家工业企业全年信息化投入159.1万元。制造业企业中,有信息化投入的企业占91.4%,同比增长6.9%;实现信息化投入14.8亿元,同比增长2.9%;平均每家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投入167.4万元,高出全市“四上”企业96.5万元;软件投入3.0亿元,同比增长3.7%。

4.创新能力同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核心,是实现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跃升,加快推动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一环,郴州近年规模以上工业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高。一是研发投入强度提升。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有R&D活动的企业近三成,占比28.5%,同比增长36.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24.7亿元,同比增长23.2%,研发投入强度[5]0.88%,较2016年提升0.24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R&D经费内部支出22.6亿元,同比增长20.3%,研发投入强度0.91%,较2016年提升0.23个百分点。二是有效发明专利增加。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有效发明专利数799件,同比增长25.6%,制造业771件,同比增长23.4%;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6]0.3,较2016年提升0.08个百分点。

(三)节能降耗构建绿色体系

1.节能降耗稳步推进。郴州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升级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业节能降耗取得较好成效。2012-2017年,全市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14.5%、12.3%、10.6%、16.0%、7.7%、8.6%,年均下降11.7%。郴州着力产能整合,通过关停关闭、整治整合、搬迁重组等举措,淘汰落后产能。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煤炭开采、有色金属采选、有色冶炼企业分别为75家、70家、104家,比2012年分别减少95家、45家、58家。

2.六大能耗[7]持续下降。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六大能耗行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为399.8万吨标煤,同比下降2.2%。从2012至2017年增速看,六大能耗增速呈下降趋势。2012年至2017年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6.1%、12.7%、12.4%、7.7%、7.9%、6.4%,6年间回落9.7个百分点。增速回落的同时行业结构逐步调整,非能耗行业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支撑力度加大,能耗行业力度减小。2012年六大能耗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为53.7%,2017年回落了13.5个百分点,降为40.2%。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降幅最大,2017年增加值增速比2012年回落了19.0个百分点,贡献率缩减了20.1个百分点。

3.产品结构升级调整。大米、精制茶等生活消费产品产量大幅提高,电子元件、光电子器件、机床数控装置等新兴产品产量实现突破。传统能源产品产量持续下降,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原煤583.5万吨,比2012年减少1799.9万吨,同比下降27.4%,增速回落39.1个百分点;焰火制品109.2亿元,比2012年减少619.2亿元,同比增长9.0%,增速回落16.5个百分点;铁矿石原矿、金属含量与2012年相比分别减少240.1、9.4、11.8、1.4万吨。

(四)实体经济迈向高效高质

1.企业扭亏情况转好。一是企业亏损面收窄。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51个,亏损面为4.6%,与2012年(5.0%)、2013年(4.9%)、2014年(3.8%)、2015年(5.3%)、2016年(5.7%)相比亏损面处在较低水平位置。二是行业亏损面收窄。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7个行业大类中,仅非金属矿采选业累计亏损,较上年同期减少2个行业大类。三是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4.9亿元,同比下降48.7%。其中制造业亏损企业亏损额2.3亿元,同比下降60.0%。

2.效益空间扩大回升。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909.3亿元,较2012年增加494.4亿元,平均每家企业增加0.4亿元;人均主营业务收入146.9万元,比2012年提高36.7万元。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73.8亿元,同比增长10.9%,较2015年(7.2%)、2016年(6.7%)明显加快,逐步提升至2012年(15.4%)、2013年(12.5%)、2014年(12.0%)的发展增速,与产值增幅趋势一样,规模以上工业效益指标增幅2012年至2017年都历经了一个回落再提升的过程,2012年至2014年保持在10%以上的较高增速,2015年明显回落,到2017年又缓步提升,维持在较平稳的发展水平。

3.大中型企业逐步壮大。大中型工业企业作为我市工业骨干力量,在工业稳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9.2%,较2012年提高8.2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经济的贡献明显提高,2017年贡献率41.6%,较2012年提高20.6个百分点。2017年年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有56家,较2012年增加了33家,占比提高3.0个百分点。

三、郴州工业企业发展主要问题

(一)企业存活周期较短

经济全球化下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负面影响的逐步加深,中小微企业陷入了艰难的境地,市场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净增企业数少。2018年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列全省第8位,占比仅7.0%。从2012年联网直报以来,每年新增和退库单位数相差不大,到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2012年增加13家。二是抗风险能力弱。2012年在库的109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约有51.0%的企业不在2018年6月直报平台中,这部分企业可能因停产关闭注销合并、清查为个体户、年主营业务收入不达2000万元标准清退等各因素退库,企业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存活周期较短。三是新增企业竞争力不强。2014年新增入库的99家企业中已有11家不在2018年6月的直报平台中,2015年新增入库的98家企业已有9家不在直报平台,2016年新增入库的121家企业中已有4家不在直报平台。

(二)减量因素作用明显

受安全生产、环保治理、高温天气和生产经营情况不佳等因素影响,全市主导行业(煤炭、有色、化学制品企业)停产企业较多。这些停产企业影响大。2018年4月、5月、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当月停产企业分别为76家、105家、93家,这些停产企业影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台增速下降4.0-5.0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工业投资整体下降,工业企业缺乏后劲。2017年全市工业投资完成914.5亿元,同比增长3.1%,低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平均水平9.8个百分点,较2012年(32.2%)、2013年(34.4%)、2014年(21.4%)、2015年(3.9%)、2016年(12.4%)增速回落明显,工业企业投资意愿不足。2017年工业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4.8%,同比回落3.3个百分点,较2012年回落11.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2017年采矿业投资增速下降13.1%,制造业投资增长3.0%,其中烟草制品业(-57.0%)、农副食品加工业(-45.8%)、汽车制造业(-22.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0.1%)、医药制造(-14.4%)等行业降幅较大。

(三)成本上升利润压缩

虽然总体上看工业盈利状况企稳转好,但由于成本费用上涨、应收账款增多等造成部分工业企业利润压缩,资金周转困难。一是体现在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上涨挤占了企业利润空间。随着煤炭、钢铁、水泥去产能效果逐渐显现,原煤、焦炭、钢铁等上游产品不断上涨,原材料成本走高;另一方面本地原材料供应减少,需从外地进口导致物流成本增加。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8.7%,比主营业务收入高0.5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8]为82.44元,比2012年增加5.65元;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9]为5.83元,比2012年增加0.41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10]为5.97%,比2012年降低1.31个百分点。二是资金吃紧影响企业运转。随着供给侧改革继续深入、环保政策继续发力,企业转型升级、研发创新需要大量资金,2018年5月停产企业中有8.0%因资金紧张暂时停产或永久关闭;2012年至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资产负债率[11]为42.48%、41.73%、40.70%、42.43%、46.20%、47.87%。

(四)地域差异困境不一

资源和市场加速增长基础和优势好的地区集中,各个县市区的产业分布区别明显,但其主要问题也更为集中。2018年上半年,北湖区烟草行业占本区规模以上工业比重53.5%,中烟厂产值不仅对北湖影响大,对全市影响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宜章县化学制品企业占本县比重52.3%,该行业主要生产产品为烟火鞭炮,夏季高温则全面暂时性停产,而此行业企业数占该县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4.8%;嘉禾县金属制品行业占本县比重58.1%,同时也集中了全市78.7%左右的铸造业企业,铸造业是一个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煤改电”节能降耗和环保整治淘汰一批落后产能,短期也对企业形成了较大的冲击;永兴县主导产业是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占比达72.0%,因环保整治和入园搬迁缓慢影响部分冶炼企业停产,冶炼企业危废生产许可证的延期审核认定问题,影响企业原材料采购,直接影响企业生产。

(五)人才短板尤为突出

用工短缺一直是企业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一方面,纺织、皮革、家具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工作强度大,现有报酬对本地普工缺乏吸引力,企业员工平均年龄偏高。根据2017年“四上”从业人员和工资报表调查数据显示,纺织、皮革、木材加工制造、家具制造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比全市“四上”平均水平低8682元、6332元、8999元、607元;规上工业研发报表数据显示纺织、皮革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6.9%、9.0%。另一方面,随着企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对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需求更广,郴州在市场机制、工资收入和配套设施方面较高等院校集中的一线城市差距大,企业难以吸引高层次的系统性人才和科研能力强的软硬件综合人才,技术型人才缺口大。根据2017年的规模以上工业研发情况调查报表数据显示,R&D人员7356人,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人数3.9%;其中制造业R&D人员7356人,占全部规模以上制造业平均人数的4.3%;R&D人员中管理和服务人员353人,同比下降9.9%。

四、推动郴州工业进一步迈向高端制造的建议

(一)创新驱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郴州市委市政府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产业主导、全面发展”的总战略,围绕“五个郴州”建设目标,立足产业链式发展总需求,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得到空前加强,下一阶段要强化创新驱动,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一是贯彻落实创新政策。进一步落实好《关于加快推进创新型郴州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措施,形成鼓励和引导科技创新的良好产业体系。二是进一步深化政产学研协同发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强政府与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加强项目合作,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是打通创新成果转化渠道。细化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推动“高精尖”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培育更多、更优的创新企业主体,推动郴州产业转型升级,为郴州打造湖南“新增长极”提供创新动力。

(二)质量为先

从高速度工业化向高质量工业化转变,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提高实体经济供给质量,推进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高质量的工业化必然是与信息化同步、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与服务融合发展的的新型工业化,强化产品与服务衔接,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推进制造业品牌建设。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开展品牌管理咨询、市场推广等服务;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加强开发临武鸭、资兴东江鱼、永兴冰糖橙、安仁食用菌、桂东玲珑茶等名牌农产品加工,推进宜章鞭炮、嘉禾铸造、永兴有色等特色产业由规模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变,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品牌文化,引导企业增强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树立品牌消费理念,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树立郴州制造品牌良好形象。

(三)绿色发展

以绿色制造业为先导推进可持续工业化。将绿色设计、绿色技术和工艺、绿色生产、绿色管理、绿色供应链、绿色就业贯穿于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实现环境影响最小、资源能源利用率最高,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获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推进生产绿色化。全面推进化工、建材、印染等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积极引领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大力促进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强化绿色监管,健全节能环保法规、标准体系,加强节能环保监察,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开展绿色评价。推进产品绿色化。支持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推行生态设计,显著提升产品节能环保低碳水平,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推进管理绿色化。发展绿色园区,推进敏捷型数字工厂建设,并以循环、低碳、节能减排等绿色理念完善生产者的责任延伸制度,推进工业园区产业耦合,实现近零排放。

(四)结构优化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逐步化解过剩产能,促进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布局。推进制造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支持重点行业、高端产品、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化解产能过剩。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则,推动企业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同时切实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企业主动退出过剩行业。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支持企业间战略合作和跨行业、跨区域兼并重组,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引导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建立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协作关系。优化制造业发展布局。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改造提升现有制造业集聚区,建设特色和优势突出、产业链协同高效、核心竞争力强、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推动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五)人才为本

优化人才市场环境。进一步推动《郴州市鼓励引进培养企业高层次人才的暂行办法》人才新政的落实,大力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引进计划,完善城市的配套设施和社会公共资源,完善就业保障、工资薪酬等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具有先进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转型,建立一批实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示范,培养制造业急需的科研人员、技术技能人才与复合型人才。建立完善制造业人才服务机构。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核心,采取多种形式选拔各类优秀人才,尤其是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到省内外、国内外学习培训。加大制造业引智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组建创新团队,组建郴籍专家库,组织实施青年科技创新人才计划,引进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培养造就一批优秀企业家和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

注释:

[1]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2]工业化率:工业化率是指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未包含建筑业。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范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企业。

[4]四上企业: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和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5]研发投入强度: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6]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有效发明专利数除以主营收入。

[7]六大能耗: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8]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单位:元。

[9]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主营业务收入×100,单位:元。

[10]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100%,单位:%。

[11]资产负债率=负债合计÷资产总计×100%,单位:%。


资讯编辑:王丹 0701-2162359
资讯监督:乐卫扬 0701-2162359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Mysteel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Mysteel 021-26093490联系与处理。

更多阅读

  • 钢材价格指数
  • 情绪指数
综合 长材 扁平材
综合指数
长材指数
扁平材指数
品种 日期 指数 周环比
综合指数 05-08 142.05 -0.45
长材指数 05-08 160.02 -0.34
扁平材指数 05-08 124.86 -0.56
品种 日期 指数 周环比
螺纹钢情绪 05-03 58.35 +0.24
热卷情绪 05-03 54.75 +5.06
冷卷情绪 05-03 50 +2.34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免费下载

扫描二维码 ,下载我的钢铁手机版

查看地图详情

查看更多 行情地图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