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市场评述 > 正文

抓住新机遇 应对新挑战 促进钢铁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
评论
    一、2003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及工作回顾
    (一)2003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
    2003年,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达到1090美元,跨上新台阶的一年;也是中国钢铁工业为此做出巨大贡献,钢产量首次突破2亿吨,达到2.2234亿吨,在钢铁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重大意义的一年。
    据国际钢铁协会(IISI)公布的统计资料,2003年全球粗钢产量达96250万吨,比2002年增加5960万吨,增长6.6%,中国增加的钢产量和中国净进口增加的钢量两项合计为5146万吨,占世界增钢量的86.34%,而世界其他地区消费钢量只增加了814万吨。
    2003年是世界钢铁的“中国年”,中国改变了世界钢铁市场,使之由低迷转向景气旺盛。
    1.钢铁工业对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3年我国GDP比上年增长9.1%,总量达116694亿元,按现行汇率计算,相当于1.4万亿美元。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是靠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的超常增长拉动的。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55118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增幅比上年加快了10.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的绝对额比上年增加1.16万亿元。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使全年重工业的增长幅度高达18.6%,比上年加快了5.5个百分点。其中大幅度增长的主要是需要大量消耗钢材的制造业,如冶炼及压延设备制造业、发电设备制造业、机床制造业、汽车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均处在超常高速增长状态。2003年我国外贸出口4383亿美元,增长34.6%,其中机电产品出口2274.6亿美元,增长44.8%,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量的比重首次超过一半,达到51.9%,占外贸出口增量的62.4%。房地产投资2003年1~11月的增长幅度达到32.5%,比上年增长幅度高4.3个百分点。如果没有钢铁产品供给量的大幅度增长,固定资产和外贸出口的超常增长是难以实现的,房地产等大量消费钢材的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是难以实现的。
    2003年我国钢产量达到22234万吨,比上年增加4065万吨,增长22.38%;这不仅是我国钢产量连续第8年居世界第一,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钢产量突破2亿吨的国家。2003年生产的成品钢材(包括部分重复统计钢材在内)达24119万吨,比上年的19404万吨增加4715万吨,增长24.3%;进口钢材3717万吨,同比增加1268万吨,增长51.8%;出口钢材696万吨,同比增加151万吨,增长27.5%;钢材表观消费量(包括部分重复统计钢材在内)达到27140万吨,由于生产和进口钢材品种结构的变化,估计表观消费量中约有2415万吨是重复统计的,扣除后的实际表观消费量为24725万吨,比上年增加5003万吨,增长25.37%。
    为满足市场需求,中厚板产量高速增长,全年中厚板产量达到3279万吨(其中47.6%是热连轧机生产的),同比增加817万吨,增长33.23%;小型材的产量达到6819万吨,同比增加1426万吨,增长26.45%;优质型材产量达到1377万吨,同比增加242万吨,增长21.36%。全年石油、天然气用无缝钻套管进口22.06万吨,同比下降了31.57%;出口27.09万吨,同比增长了84.33%,我国已从石油套管的净进口国变成净出口国。全年变通盘条进口60.34万吨,而出口则达到110.65万吨,增长35.74%;普通条杆进口36.96万吨(其中螺纹钢进口约23.72万吨),出口则达到97.54万吨,同比增长113.76%,其中螺纹钢出口68.8万吨。
    2.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技术进步又有新进展
    初步统计,通过新建和技术改造,我国热连轧宽带钢轧机生产能力由2002年的3200万吨上升到2003年的4608万吨,增加1408万吨,增长44%;冷轧宽带钢轧机能力由1129万吨上升到1414万吨,增加285万吨,增长25.2%;镀锌板机组能力由330万吨上升到583万吨,增加253万吨,增长76.6%;彩涂板机组能力由446万吨上升到873万吨(其中钢协会员企业为104万吨,占12%),增加427万吨,增长95.7%。冷轧不锈钢薄板机组能力由70万吨上升到100万吨,增加30万吨,增长42.8%。同时又有一批新的板带材轧机、涂镀层生产线及型线材生产线开工建设。
    占全国钢产量85.26%的重点统计的大中型钢铁企业连铸比由92.89%上升到95.3%。因铁、钢比下降,吨钢综合能耗由807千克标准煤降到770千克标准煤,下降近3.8%。高质量要求、高附加值产品产量有显著增长。其中,低合金中厚板产量增长62%,压力容器板增长65%,锅炉钢板增长48.6%,集装箱板增长40%,管线钢板增长45%,桥梁钢板增长26%,造船板增长10%,不锈钢材增长59.3%,轴承钢材增长39.1%,齿轮钢材增长22%,模具钢材增长31.5%,合金结构钢材增长19.9%。
    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先进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推广。
    3.钢铁产品市场总体呈供不应求态势,价格上涨,企业实现利税大幅度增加
    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由2002年12月末的84.43点,上升到2003年12月末的105.86点,上涨21.43点。协会监测的8种钢材价格指数,除热轧板卷和热轧无缝钢管两个品种指数接近100点外,其余品种钢材价格指数均超过100点,创1994年以来新高。由于产量增加,品种结构改善和销售价格上涨,企业实现利税大幅度增加。重点统计的大中型钢铁生产企业全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6330亿元,同比增长49.15%;实现利税927亿元,同比增长64.75%,其中实现利润471.5亿元,同比增长100.32%以上。
    4.铁、钢产能扩张迅猛,产品结构调整仍然艰巨,原燃料供应等制约因素显现
    初步统计,2003年新建成炼铁高炉81座,能力约3542万吨,其中>1000立方米高炉只有6座,能力1000万吨,占28%;新建炼钢炉60座,能力3475万吨,其中>100吨转炉8座,能力940万吨,占27%。
    2003年产品结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国产板材产品仍不能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在2003年全年进口钢材中,有近90%是板材,普薄板全年进口量达到2424.79万吨,其中冷轧普薄板964.67万吨,热轧普薄板697.54万吨,镀锌板和各种镀层板760万吨,冷轧硅钢片158万吨,不锈钢板275万吨,合金钢板材及型材75万吨。这些高附加值产品的进口量占国内消费量的比重在35%~70%。这说明产品结构调整的任务依然艰巨,我国现代化冷连轧薄板生产线的建设速度仍然滞后于市场需求。
    由于钢铁生产的快速增长,造成铁矿石、焦炭、焦煤等原燃料供应紧张,价格暴涨;部分地区电力供应短缺,铁路运输和港口接卸能力不足,制约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炼焦煤供应不足,特别是焦煤质量下降导致焦炭质量下降,自改革开发以来首次出现了吨钢可比能耗上升的现象。2003年,钢铁企业炼铁工序能耗上升了9千克标准煤/吨。吨钢综合能耗虽有所下降,但吨钢可比能耗却上升了11千克标准煤。由于铁精矿、焦煤、焦炭价格大幅上涨,资源供不应求,以及运输费用大幅上升,使国内钢铁企业成本竞争优势受到削弱。
    (二)2003年协会主要工作回顾
    1.开展钢材市场需求调查和钢铁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按照2003年初协会理事会扩大会议的决定,组织开展了2005年到2010年钢材市场需求预测调研。采用宏观法(数学模型法)和微观法(用户调研法)对2005年和2010年钢材消费总量和分品种需求量作出了预测,同时对钢铁企业生产能力现状和正在建设项目及已开展设计的拟建设项目、钢铁工业所需支撑条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编纂了《钢材市场需求预测及钢铁工业发展战略的若干建议》报告,回答了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2010年实现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中国需要多少钢,需要什么样的钢,支撑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条件存在哪些问题,以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建议等。这份调研报告对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引导会员单位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起到了积极作用。《建议》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对协会这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今后我们将根据外部情况的变化,对市场需求预测进行动态分析调整。
    2.努力做好钢铁保障措施等方面工作,维护钢铁行业正当利益
    钢铁保障措施是我国入世后,为维护全行业合法权益,按照WTO规则和我国法律而采取的必要措施,从2002年5月开始采取临保措施到2003年12月26日商务部决定取消终保措施,这期间协会和钢铁企业积极参与了各方面工作。钢铁保障措施为企业结构调整争取了时间,为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创造了条件,对规范国内市场秩序,保护国内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维护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使协会和企业积累了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经验。
    
    在商务部的组织下,协会和有关企业参与了OECD钢铁会议有关条款的修改和参会工作,组织企业和专家讨论条款的具体内容,提出我方的修订方案,这是一项维护我国钢铁企业合法权益的重要工作,目前正在继续进行。
    3.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2003年企业信息化建设又取得新进展,截止到去年末已有10家企业实施了信息化工程,今年还将有十几家企业信息化项目开工。协会充分发挥信息与自动化推进中心的作用,积极开展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咨询服务、论证工作。召开了编制钢铁企业信息化规划及信息化系统建设可行性报告经验交流会,对全国65家钢铁企业自动化现状进行调研,并据此编写了《编制钢铁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和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指导意见》。
    4.积极发挥协调作用,启动联合买矿工作
    按照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的要求,去年9月全面启动了联合买矿工作。经协商,正式成立了中国钢铁行业进口矿战略研究联合工作组及下属业务谈判机构;制订了实施全行业联合买矿工作的《共同守则》;与世界主要供矿企业进行了洽谈,目前相关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5.推进统计新指标体系试点工作
    为改革统计指标体系与国际接轨,完成了新指标体系的修订和总纂,并从2003年初开始,在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试行。为保证新体系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协会组织了新体系月报填报培训,实行新旧体系同时运行,各重点企业积极配合,为今年在全行业正式实行新指标系统创造了条件。
    6.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2003年是协会对外交往最为频繁的一年,共接待海外代表团组来访75个。期间吴溪淳会长率团访问了美国及东盟钢铁协会,吴建常副会长率团访问了澳大利亚铁矿石供应企业,罗冰生常务副会长率团访问了蒙古冶金协会等。继续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对话,相继开展了中韩、中日钢铁官民对话;开展了与俄罗斯、印度、蒙古、法国钢铁界交流及与台湾地区钢铁界交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大型经贸活动,主办了钢材市场及贸易国际研讨会、钢铁原料及进口铁矿石国际研讨会、第三届中国国际不锈钢大会及广州国际金属工业博览会、第三届中国国际钢结构展览会等。
    7.加强协会自身建设,完成协会换届工作
    按照协会章程规定,召开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确定了今后协会工作任务和目标;选举产生了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长、副会长及秘书长;增加副
    会长单位名额,从组织上落实企业办协会的方针;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章程》。
    为适应新形势下对协会工作的要求,及时进行了内设机构整合和人事制度改革,在机关内部实行全员聘任制,按照以职责定机构、定编制原则,根据职责和岗位要求,对协会工作人员实行竞争上岗,逐级聘任,初步建立了协会内部工作新机制。
    除上述工作外,协会还积极开展了以下工作:
    认真做好行业运行情况监测,扩大市场监测的范围。初步建立了以25个中心城市为监测抽样对象,以热轧薄板等五个品种为重点,建立了以钢铁企业为主体,对中心城市(地区)钢材市场和港口的社会钢材库存监测体系。
    努力为企业产品开拓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服务,协助企业推广焊接中低压锅炉管、耐火耐候钢等。积极开拓国产氯化钒的推广应用工作。组织有关钢铁企业进行X70宽厚钢板和X80级管线用钢的开发。
     “加工出口专用钢材”工作取得新成绩。2003年又有6家钢铁企业加入列名企业。2003年列名企业累计发货“加工出口专用钢材”673万吨,同比增长16.52%,其中完成免税指标347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
    根据新的形势,开展了以成本控制为主要内容的“对标挖潜”活动。
    与中国金属学会联合组织了2003年度冶金科学技术奖的评选活动。进行了2003年度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选,其中宝钢、武钢的管理成果经协会推荐获得了第十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武钢股份公司和济钢获全国质量管理奖。
    本着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与用户行业协会和企业进行交流与对话,协调钢铁企业与用户单位的关系,年底专门召开了用户行业协会座谈会,征求用户行业意见,探讨进一步加强合作的途径。
    2003年协会各项工作取得的进步和成绩,是广大会员单位大力支持和协会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但也要看到,协会工作与企业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是:对全行业发展建设情况掌握不够及时和全面;对市场分析和协调能力还不强;对市场发展变化的监测手段需要进一步完善;同会员企业的广泛信息交流还有待进一步加;在配合企业开发市场、组织多单位对共性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对进口大宗原燃料进行联合采购、联合建立供应基地等方面的工作,有的仅仅是开始,有的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2004年钢铁行业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一)2004年中国钢铁市场需求预测
    2004年是充满发展机遇和挑战的一年。各方面的预测显示,全球经济增长率将由3%上升到4%,美国经济呈现强劲复苏,欧盟经济有望实现温和增长,日本经济踏上复苏之路,亚洲经济将继续呈加速增长趋势;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世界贸易可望增长5%以上;除中国外的世界钢铁产品市场需求将比2003年有明显增长。
    2004年我国经济将继续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7%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增长12%以上。许多经济学家和研究机构认为,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8%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将增长1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增长20%左右,但考虑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实际增长率约15%左右。
    依据上述分析,预测2004年中国钢铁市场需求仍将保持比较旺盛的态势,钢产量将达到2.6亿吨,比2003年增长16.9%;钢材表观消费量(扣除重复统计)达到2.8亿吨左右,比2003年增长13%左右;钢材、钢坯进出口数量预计可保持2003年的水平。
    (二)紧紧抓住发展的新机遇
    一是产品结构优化发展的新机遇
    2002年和2003年两年我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和钢材市场的旺盛需求说明,我国经济已进入新一轮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增长期,并形成了以汽车、房地产、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高增长的产业群;国外制造业正加快向我国转移;我国社会消费结构将向发展型、享受到升级,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必然要求钢材品种结构和质量水平要与之相适应,给我国钢铁产品结构优化提供了发展新机遇。我们要坚持在调整产品结构中发展总量,扩大市场,提高竞争力,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二是企业深化改革的新机遇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国企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当前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解决深层次矛盾最有利的时机。钢铁企业应抓住深化改革的新机遇,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内容,全面推进改革,建立健全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尽快使股份制成为国有和国有控股钢铁企业的主要实现形式,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互相参股、并购重组等方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应积极寻找战略投资者,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倡企业联合重组,组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钢铁集团;采取多种形式推进辅业改制,让民营企业更多的进入辅业经营。
    三是企业加大科技开发和环境保护投入的新机遇
    目前是钢铁企业经营状况最好的时期,大多数企业销售利润率、资产负债率等主要财务指标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企业自有资金充足,盈利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因此,企业应抓住加大科技开发和环境保护投入的新机遇,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
    (三)积极应对新的挑战
    一是资源、能源、交通运输等制约因素的挑战
    由于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了铁矿石、焦炭、焦煤供应、以及电力、交通运输紧张的情况,这些制约因素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缓解,对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拿出切实有效的对策。
    首先,从铁矿石、焦煤、焦炭资源情况看:
    铁矿石资源:目前国内铁矿石资源储量有400多亿吨,可供开采的有200多亿吨,而达到经济开采规模的只有80多亿吨,如按照年产铁矿石 3亿吨计算,可供开采不足30年。预计今年总产量将达到 3.2亿吨,比 2003年增加 6000万吨,折合铁精矿可增加 2857多万吨。从今年铁矿石(精矿)进口资源情况看,印度今年可增产500万吨精矿;力拓铁矿增加1200万吨精矿,BHP增加 600万吨;CVRD增加 1400万吨,全球海运贸易量共增加4500万吨左右,如果新增铁精矿75%供给中国,2004年我国可能增加进口3300万吨左右。也就是说,国内国外新增铁精矿约6100万吨左右,基本可满足新增生铁3800万吨的需要。随着澳大利亚、巴西两国扩大铁矿生产能力,预计到2005年第四季度,铁矿石资源供应紧张的情况可得到缓解。
    焦煤和焦炭资源: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主焦煤资源相对不足,2003年我国共生产焦炭13879万吨,增长20.75%,其中,出口焦炭1472万吨,由于焦炭和煤炭大量出口,造成国内焦炭供应紧张。国家已经决定今年将煤炭出口减少1000万吨,焦炭出口减少500万吨,并从1月1日起将动力煤、无烟煤的出口退税率由13%调至11%,炼焦煤由13%调至5%,焦炭由15%调至5%,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增加国内市场焦炭供应量,但由于我国焦煤生产能力不足,煤矿建设跟不上市场需求增长,从总体上看,焦炭供应偏紧的情况近期难于得到根本缓解。
    第二,从电力供应情况看;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带动用电需求全面高涨。高耗能行业高速增长,用电结构重型化和电力投资连年偏低,造成电力供应能力不足。据国家电力总公司公布的电力分析报告称,2003年末全国装机容量3.85亿千瓦,2004年预计增加3500万千瓦,2005年将增加5000万千瓦,2006年将增加6200万千瓦,电力供应紧张的状况要到2005年下半年才可能缓解,到2006年才能够实现基本平衡。
    第三,从交通运输情况看:
    钢铁行业作为资源密集型产业,原料和产品大进大出,形成对运输特别是铁路、水路运输的极大依赖。2003年国有铁路运量为19.9亿吨,比上年增长6.5%;主要港口吞吐量20.26亿吨,比上年增长18.7%。由于铁路运力不足,给钢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带来很大影响,今年铁路运输紧张状况不会有明显缓解。
    二是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
    2003年12月初美国、欧盟先后宣布取消钢铁保障措施,12月26日我商务部宣布取消钢铁保障措施。由于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给中国钢铁市场增加了不确定因素,今年进口钢材全面放开,既没有配额也没有高关税;从总体上讲.世界钢铁产能过剩状况仍未改变,尤其是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产能尚未完全释放;目前我国钢材价格正处于高价位区运行,易刺激钢材进口;国内有一批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新建和技改项目集中在今年5、6月以后投产。受上述因素影响,国产钢材与进口钢材争夺中国国内市场的竟争将日趋激烈。
    三是国内市场部分钢材品种可能出现供求失衡的挑战
    从总体上来看,今年钢铁行业不会出现严重供求失衡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原料不足,运力不足抑制了产能的发挥。初步调查,2004年新建高炉产能增加约 5200万吨,新建炼钢产能增加3900万吨。铁、钢产能扩张势头虽然很猛,但受资源和运输、电力等外部条件制约,投入高,产出低的风险增大,要增强忧患意识、早做应对思想准备。今年由于国内新建项目在5、6月份以后投产的较多,部分品种将有可能出现供求失衡,价格下滑。初步调查显示,今年有可能出现产能过剩的产品有窄带钢、中小型材和彩涂板。
    三、促进钢铁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一2004年协会重点工作
    2004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抓住新机遇,积极应对新挑战,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努力提高钢铁行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有政协调原燃料供应,不断提高协会的工作水平,为促进钢铁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2004年协会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1.积极促进企业深化改革,改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继续深化企业改革是促进钢铁工业持续发展,提升钢铁工业竟争力的客观要求。今年协会将把促进企业深化改革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组织力量到企业调研,了解和总结企业在改革、改制、改组方面的经验,重点总结企业建立现代产权制度,规范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主辅分离,辅业改制;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进行新酬制度改革;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发现、培养、使用、留住人才等方面的经验。根据会员企业要求,组织制定行业人才流动准则,避免人才无序竞争,依法维护企业商业秘密。开展企业并购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大型钢铁集团方面的调查研究。
    2.促进在生产高附加值产品领域的国际合作,推进我国钢铁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加强与世界一流钢铁企业集团合作,是尽快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提高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协会建议合作的重点应放在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方面,有条件的企业应认真做好调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寻找合作伙伴,进行各种方式的合资合作。特钢企业应积极寻找生产汽车零部件等专用特殊钢材的合作者。
    3.研究制订钢铁行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技术支撑措施建议
    今年上半年协会将组织行业力量,研究制订钢铁行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技术支撑措施建议。把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推广包括新型高强度钢、节能、节水、环保技术等方面的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实施采用这些先进技术可供企业选择的专利技术、设计和制造单位,具体应用实例和效果等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
    4.组织协调建立稳定的原燃料供应基地
    从长远发展战略着想,协会将把配合企业建立稳定原燃料供应渠道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一是在做好联合买矿工作的同时,加快实施在国内外联合办铁矿、煤矿工作;二是要加强与运输企业、有关部门及行业协会的协调与合作,建立稳定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5.认真贯彻市场准入条件等行政法规,抑制盲目、低水平产能扩张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制止钢铁行业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对钢铁行业市场准入条件提出了明确的行政性法规的要求。协会将认真做好《意见》贯彻落实情况调研,和通过行业信息发布让投资者和金融机构了解产能扩张情况,增强对市场风险的忧患意识。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订钢铁产业政策和 “十一五”发展规划,协会将积极参与有关工作,及时反映企业的意见。
    6.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除继续加强进口钢铁产品可能对我国钢铁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的预警监督外,今年从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原则出发,组织开展企业税费负担调研。就钢铁联合企业、独立炼铁企业、独立轧材企业、特钢企业,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中央直管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与地方省、市直管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上市公司等各类企业税费负担进行调研,并提出评价意见和建议。同时,协会还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抓紧制订符合钢铁行业的行规行约,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规范钢铁企业的市场经营行为。
    在做好上述六项工作的同时,要继续发挥协会各专业委员会和信息与自动化推进中心的作用,认真搞好市场监测和分析、进出口协调、反倾销起诉和应诉、加工出口专用钢材、行业统计、对标挖潜、新产品推介、科技开发、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及协会自身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同志们2004年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只要我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增强忧患意识,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就一定能取得新的成绩。让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引,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促进我国钢铁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 钢材价格指数
  • 情绪指数
综合 长材 扁平材
综合指数
长材指数
扁平材指数
品种 日期 指数 周环比
综合指数 05-17 141.73 +0.75
长材指数 05-17 159.67 +1.05
扁平材指数 05-17 124.57 +0.47
品种 日期 指数 周环比
螺纹钢情绪 05-17 71.3 +31.53
热卷情绪 05-17 59.18 +12.97
冷卷情绪 05-17 51.57 +3.12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免费下载

扫描二维码 ,下载我的钢铁手机版

查看地图详情

查看更多 行情地图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