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市场评述 > 正文

关于国内钢企联合采购与开发海外铁矿石的思考

分享到:
评论
    一、国内外铁矿资源环境
    铁矿石是钢铁工业最主要的原材料。我国开始大量进口铁矿石始于80年代中期,当时主要从澳大利亚和朝鲜进口铁矿石。我国跃居世界第一产钢大国以来,钢铁用原材料,尤其是铁矿石的需求量逐年递增,国内铁矿石供给不足的问题日显突出,使钢铁生产所用铁矿石的来源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铁矿石进口比例不断提高,进口地区也日益多元化。为此,研究并利用国内外铁矿石这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对我们钢铁企业来说,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国内铁矿的资源环境
    1、总体资源状况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铁矿石探明储量约486亿吨,但可开采储量不足180亿吨,可开采年限不到40年。国内铁矿石平均品位低,有害杂质含量也数倍于进口矿石。因此,从国际上所开采铁矿石的品位标准看,我国不是铁矿石资源大国而是资源小国。
    2、国内的自供能力
    在钢铁产量逐年增长的同时,国内铁矿石产量却徘徊不前、甚至下降。1997年,国内铁矿石产量为2.56亿吨,2000年,减至2.45亿吨,2001年,预计仅为2.4亿吨。根据我国铁矿资源、矿山建设进度与消失能力等诸多因素判断,我国铁矿石产量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将维持目前水平并略有下降,铁矿石进口量将增加。
    3、成本价格
    过去,国内铁矿石价格在非市场因素作用下,曾出现过非理性的大幅波动,成本价格失调。随着市场经济的实行,内外两个市场的统一,国内铁矿石市场也和钢材等其它产品市场一样,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进口矿石的价格实际上已经成为国内价格的限制线,国内矿山企业的成本劣势开始显现。据悉,全国只有极少数矿山的精矿成本低于进口矿的到岸价。总体来看,国产矿在进口矿面前明显缺乏竞争优势。市场中利益第一的素促使众多国内钢铁企业转而使用进口矿石。
    (二)国外的铁矿资源及发展状况
    1、铁矿资源总量充足
    世界铁矿资源总储量(包括中国在内)超过8000亿吨,从目前的开发利用和市场需求来看,这些储量足以保证全球整个21世纪铁矿石的供应。
    2、铁矿石贸易发展迅速
    90年代以来,铁矿石贸易的环境宽松、货源稳定,铁矿石的海运贸易活跃。1997年,世界铁矿石的海运量创造了4.3亿吨的历史纪录,1998年,为4.15~4.19亿吨、1999年,为4.1亿吨。2000年,再创历史纪录、达4.52亿吨。2001年年初至今,国际铁矿石贸易始终保持着强劲态势。其中,日本和中国等亚洲国家约占据了世界铁矿石海运量的半壁江山。
    3、铁矿业兼并重组、整合资源
    随着经济一体化与贸易自由化的不断发展,全球资源配置的优化过程正在大规模推进,国际间的矿业合作也在进一步加强,铁矿业通过大规模兼并联合、以实现资源的整合。去年,世界矿业巨头巴西淡水河谷公司(CVRD)成功兼并了巴西SAMITRI、SOCOIMAX以及巴林的GIIC公司,今年又收购了Ferteco公司;里奥廷托(RIOTINTO)公司收购了澳大利亚北方矿业(NORTH)公司,紧随CVRD之后,坐上世界矿石海运市场的第二把交椅;1999年,BHP和HAMERSLEY尝试合并未遂。今年6月,BHP和总部设在伦敦的跨国矿业集团比利顿(Billiton)公司合并。去年两公司销售额总计为186亿美元,营业利润为49亿美元。就公司资本而言,合并后的BHP-Billiton公司成为世界第三大资源公司。
    由于大幅的重组兼并,世界矿业资源集中度越来越高。据统计,排名前三位的供应商已经掌控了世界铁矿石海运量的70%以上,今后有可能进一步上升到80%以上。由此,CVRD、RIOTINTO和BHP三分天下的格局渐具雏形。相对而言,由于全球钢铁业产业的集中度偏低,导致近几年的铁矿石谈判中,钢铁企业处于相对被动的局面。钢铁企业的用矿安全性和成本控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二、钢铁企业的对策
    以钢铁企业的松散面对矿产商的集中,2001年的铁矿石价格谈判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漫长、最艰难的一次。在欧洲,巴西CVRD公司在谈判初期曾提出涨幅高达7.68%的要求。僵局一直持续到第四轮谈判,经过供需双方艰苦卓绝的努力,最后才由里瓦(Riva)公司与CVRD公司以粉矿价格增长4.3%的幅度确定下来。
    (一)国外钢铁企业的对策
    国外钢铁企业对保障铁矿资源的稳定供应非常重视,已经形成了优势。
    以日本为例,其国内铁矿资源匮乏,是进口铁矿石数量最多的国家,2000年,日本进口铁矿石1.32亿吨。日本五大钢铁企业粗钢产量达7000万吨,占其国内粗钢总产量的70%。钢铁产业的高集中度,某种程度上也有力提升了日本国内钢铁企业的整体市场地位。事实上,由于相互间的沟通与协作,与其它国家和地区的钢铁企业相比,以往日本企业几乎每年都能获得质优价廉的进口铁矿石。日本五家钢厂(新日铁、NKK、川崎、神户和住友钢厂)曾联合与智利太平洋矿业公司(CMP)签有长达五年的铁矿石优惠供货合同,期限为1998年至2002年。在物流和运输配送环节上,日本各大钢铁企业间、企业与综合商社间也有着紧密的合作,大大降低了进口铁矿石的运输等成本。
    在投资办矿方面,日本钢铁企业在海外大量投资参股开发铁矿、锰矿和铬矿等,建立了可靠的海外原料基地。三井物产、新日铁公司和住友金属工业公司三家公司共同拥有澳大利亚罗布河铁矿公司47%的股份。罗布河铁矿公司将在澳大利亚西部开采铁矿,初期投资规模10亿澳元,预计2002年开始开采铁矿石。另外,三井在今年年初凭借其对Caemi股份的优先选购权并联合CVRD,对Caemi实施了联合收购,Caemi拥有MBR公司(铁矿石产量在巴西国内排名第二)85%的股份;2005年MBR公司的年产量有望达到3200万吨。
    韩国浦项对确保海外钢铁原材料资源的供应也非常重视。今年年初,浦项与BHP就合资开发C矿体签订了合资意向书,年底开始批量开采样品。于齐诺尔、蒂森-克虏伯、阿尔贝德等欧洲各大钢铁企业也都与世界矿业巨头有着密切的合作。
    (二)国内钢铁企业联合应对的必要性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不管是从确保钢铁上游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出发,还是从降低企业成本、增强竞争力考虑,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特别是重视利用国外优质资源,将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原材料成本优势是企业获得成本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内外铁矿石资源环境的差异,致使国内外两种资源在结构、品位,尤其在价格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中国钢铁企业对进口矿的依赖程度逐年增加,使用进口矿的的国内钢铁企业队伍逐渐壮大。2000年,我国全年铁矿石进口量6997万吨,同比增长26.6%,2001年,预计将达到8000万吨以上。近年来,中国进口铁矿石增长的强劲势头已开始引起国外矿业巨头的极大关注,进口份额的增加、权重的提升,使得中国钢铁企业开始对世界铁矿石市场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中国钢铁业集中度低,排名前七位企业的粗钢产量之和只占全国粗钢总产量的不到40%,远低于日本的产业集中度水平。钢铁企业在原材料采购 等方面也缺乏必要的协调与合作,在与国外矿商的谈判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企业稳定矿源、降低采购成本等战略目标往往不易实现。由此看来,目前我们虽已具备天时、地利之便,却缺乏人和。在这场获取资源的竞争中,国内钢铁企业并没有充分抓住机遇。因此,我们希望国内同行在进口铁矿石资源时加强联系、沟通与协调。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考虑共同投资开发国外矿产资源,进一步谋求在与国外矿商合作基础之上的市场战略地位。通过共享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在获得原料成本价格优势的基础上,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在面对加入WTO、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竞争中占得先机。国外钢铁企业先行一步的做法,也使我们有理由相信:联合采购,进而联合投资海外铁矿资源,保障供应、降低成本,是中国钢铁企业明智而迫切的选择。
    三、宝钢从事铁矿石贸易的实践与优势
    自1985年9月投产以来,宝钢所用的铁矿石就基本依靠进口,并且,随着一、二、三期的建成,在用矿的质量和数量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宝钢的铁矿石经营业务经历了几个阶段:由最初的完全由五矿代理,到后来的完全自营,到边保供应、边积极拓展贸易。1998年,宝钢与上钢联合后,凭借联合后的新增优势及矿石经营业务多年的丰富实践经验,凭借我们在规模、技术、资金、人才、信息等资源方面的优势以及比较完备的贸易体系,宝钢的铁矿石贸易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规模优势
    2000年,宝钢集团采购进口矿石(含内销矿)约2650万吨,占中国进口铁矿总量的40%。加上煤炭等其它原辅材料,宝钢国内物流总量已接近4000万吨,并仍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规模优势为宝钢带来了规模效益,直接体现为实际采购成本和运输成本的降低。
    (二)技术优势
    多年使用进口矿的经验使得宝钢在以进口矿为基础的配矿技术、烧结技术和炼铁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宝钢炼铁工艺经济技术指标已进入国际先进水平的行列。我们欢迎国内同行与宝钢共同探索、提高进口矿使用技术。宝钢也愿意在其它技术研究领域与国内同行进行合作。
    (三)物流体系优势
    宝钢原料贸易体系还得到了强大的现代物流体系的支撑。下面我简要介绍其中的若干分系统:
    1、运输系统
    宝钢集团下属的宝运、运输(原海洋)等货运公司,综合了海洋、沿海、沿江等运输功能,整体实力在国内运输业中名列前茅。宝运公司拥有合同、结算、贸易(方式)、信息、服务等功能,自主拥有COA进出口贸易权,在国内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宝钢运输公司的前身是宝钢海洋运输公司,主要从事海洋运输及相关服务工作。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国内钢铁企业中海洋运输业的佼佼者,在与国际、国内船运商建立密切关系的同时,国内沿海、长江沿线和国内公路运输业相应得到了快速发展,仓储业也在不断壮大。
    2、物流配送系统
    宝钢国贸拥有自己的货运代理公司(配送中心),业务范围涉及COA谈判和执行,租船、订舱、仓储、中转、保险、报关、提运,以及矿石配送等。其高效、优质的服务大大减少了宝钢物流过程的环节,转变了交易方式,避免了寻找社会货代公司的诸多不便。在降低业务成本的同时,大大提升了整个宝钢贸易体系的运作效率和综合竞争力。
    3、大型中转码头
    宝钢马迹山港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优良深水港之一,将于今年12月正式运营。该码头可靠泊20~30万吨大船,设计转运能力为1200万吨/年,可扩建至1800万吨/年;一期堆存能力为120万吨,二期可达200万吨;可建保税堆场,便利开展来料、进料等加工贸易;装卸费率具有竞争力。宝钢马迹山港可以为国内同行提供便利的服务。
    另外,在开发海外资源方面,宝钢目前正积极考虑在海外合资办矿,初步打算在澳大利亚和巴西各选一家合作伙伴,有关项目正在进一步洽谈之中。国内企业如感兴趣,我们可以考虑共同投资。
    四、实现多赢-联合以提升中国钢铁企业的竞争力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得纯粹意义上的国内市场不复存在,企业的国内竞争实际上正泛化为全球竞争的一部分。随着经济开放度的提高、经营环境的变化、竞争压力的加大,客观上要求企业从维系原有内部管理的资源积累向适应新环境的外延资源积聚转变,企业对外部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战略联盟作为一种组织创新、更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配置渠道,为企业实现内外资源的共享与优势相长提供了框架。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实现多赢,这已成为众多企业面对复杂挑战的明智选择。
    今年年初,宝钢与武钢、首钢分别签定了战略合作意向书,以期建立着眼于战略高度考虑的、具有实质意义的合作与联合。此次联盟旨在优势互补、提升三方的竞争实力、共同应对国际竞争。合作将在多层次、多领域逐步展开。在原材料贸易领域,拟通过在原材料采购、运输及技术等方面联手,充分利用宝钢现有的海内外贸易网络,降低大宗原材料采购成本,实现利益共享。今年年中,宝钢与首钢、武钢首先在废钢资源的联合采购及供销领域里展开了实质性的合作。
    通过联合开发与采购海外铁矿资源,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具体深入的联合与合作,宝钢愿与更多国内同行一起,以提升中国钢铁企业整体竞争力为己任、共同构建钢铁强国之未来。

  • 钢材价格指数
  • 情绪指数
综合 长材 扁平材
综合指数
长材指数
扁平材指数
品种 日期 指数 周环比
综合指数 05-20 142.29 +0.56
长材指数 05-20 160.45 +0.78
扁平材指数 05-20 124.91 +0.34
品种 日期 指数 周环比
螺纹钢情绪 05-17 71.3 +31.53
热卷情绪 05-17 59.18 +12.97
冷卷情绪 05-17 51.57 +3.12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免费下载

扫描二维码 ,下载我的钢铁手机版

查看地图详情

查看更多 行情地图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