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市场评述 > 正文

钢材市场为何荡秋千

分享到:
评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钢材市场的市场化步伐加快,钢材市场整体上几起几落。其中,以螺纹钢为代表的建筑钢材市场起落更加明显,如荡秋千一样。这种起落是供求矛盾转变的外部反映。大起时,是需求猛烈爆发,供不应求,大落时需求明显不足,供过于求。作为厂家、商家和消费者内心里并不喜欢这种大起大落,都希望供求能保持大体平衡,价格在小范围波动。这样不仅经营安排、生产组织能按部就班有序进行,而且能有稳定的利润回报,把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然而大家所期望的这种局面总是难以出现,至少是难以长久地出现。在国内,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和发展,不到10年内,钢材市场就出现了两次剧烈波动;而这期间,国际钢铁市场起起伏伏至少已经完成了三个周期。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波动?其运行的机理是什么?我们能否不让波动发生,使市场一直平稳运行下去呢?波动原因当然是供求矛盾运行的结果,但是什么原因使供求矛盾运行变化如此之快,并且使这种矛盾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对立的极端呢?
    1937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哈伯勒,集西方经济周期理论之大成,出版了《繁荣与萧条》一书。在书中,他对经济老是在繁荣与萧条之间荡秋千作了解释。他认为,经济的发展只所以波澜起伏,外因只是引信,根子出在经济体系本身。“经济体系积蓄着一种能量,并且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敏感,一有风吹草动,立即会释放出来,使经济从高涨转向低落,从萧条走向繁荣。一些局部行为足以导致整个经济的扩张或收缩。无论繁荣还是萧条,都是累积性的,自行强加的,繁荣与萧条一经启动,就会在向前的路上越跑越快,越滑越远。但最终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原材料生产部门,其市场走势很大程度上与国家经济走势同步关联,这是因为其市场运行机理同经济运行的机理有内在的一致性。用哲学的观点讲就是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基本建设的快速增长是这一时期经济中的突出特点。占钢材总量半壁江山的建筑钢材的走势更是同中国经济运行的状况息息相关。因此,用上述经济理论分析建筑钢材市场运行的机理应该是适用的。
    1999年是建筑钢材市场开始市场化以来最为艰难的一年,市场严重供过于求,价格走势自年初起就一改历史惯例,旺季没有明显回升,全年连续下降,至年底创出市场化以来历史最低水平。大螺纹钢和普通高线全国最低价格水平分别在1950元/吨和1970元/吨。建筑钢材市场的这种走势是与经济收缩明显关联的。中国经济自1996年实现“软着陆”以后,当时继续执行适度从紧的财政及货币政策;97年下半年开始的东南亚经济危机、98年国内特大洪水均对经济造成了重大冲击。虽然1998年就提出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但从1999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仅仅5%这一数字看,积极财政政策还没有进入大规模实施阶段。人们清楚地记得,这些年里,投资萧条、消费增速下降、企业大面积亏损、大批职工失业。由于整体性需求收缩,加上钢材产能受92、93需求高峰拉动,在94、95、96年大幅度增长后,需求不足更使供过于求矛盾十分突出。面对市场价格连续下降的重大风险,钢材厂家和最终用户减少库存,甚至实行零库存管理。这种市场行为又把萎缩成倍地放大,使供过于求矛盾远远超过实际程度。钢铁生产企业在这种形势下被迫压缩产量、减少库存、适应市场。因此,在1999年底,钢厂和社会库存到了基本上“出清”的地步。
    积极财政政策经过一年的准备和积累,加上针对2000年积极财政政策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同时国际钢材市场环境也有了明显转变。从2000年开春后,投资便以10%-15%的速度大幅度增长,但面对已“出清”的库存,短时间内的供不应求呈现出来。此时,许多人对市场前景还不甚明了。2000年4月12日在浙江杭州和绍兴同时召开的“流通行业经理会议”和“钢厂销售经理会议”,产销双方对市场一致看好,“一有风吹草动,能量立即释放出来,使行情从极度萧条走向繁荣,”造就了2000年4月中旬建筑钢材市场价格的新的顶峰。4月中旬,全国27个主要城市大螺纹钢和普通高线平均价格在2800元/吨和2850元/吨,个别地区曾突破3000元/吨。但这种市场行为,实际把需求虚拟放大了,也不能代表真实需求,因此,5月份和6月份随着生产扩张,市场呈现出振荡调整的格局。在这种形势下,厂家自然要扩大生产,并且要加速生产,但在当年严厉的限产命令约束下,扩大生产的行为受到了限制。进口的严格管制使进口钢坯量没有明显放大。不少新能力正在形成,还没有投入实际运行。
    进入2001年后,产销延续了上年以来的火热劲头,全国出现了普遍性的淡季不淡,价格在2月份中旬提前启动到比上年秋季还高的水平。常规上看这预示着建筑钢材市场的好年景。然而随着行政管制的软化,已有能力加速增产、钢坯进口成倍增加;新能力快速形成投入打产;地放小厂泛滥。以螺纹钢为主的小型材的产量连续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这种增长虽然主要还是由需求拉动,但资源增长速度很快超过消费增长速度,并且两者之间加速分化。从生产增长速度、钢厂库存增长速度和市场价格变动幅度观察,剔除冬季季节性因素影响,市场在经过近一年的动态平衡后,从2001年5月下旬开始整体上走入单边下调通道。从7月份起建筑钢材供过于求的矛盾明显突出出来。进入9月份后,在这个传统旺季里,除西南地区因前期超跌出现技术性回弹外,其他地区均呈现平稳下降态势。从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看,1-7月份,增长幅度同比高达18.4%;绝对量累计高达11111亿元,都是近年来少有的高速度和高量值。就是在这种投资仍然比较理想的情况下市场已经开始呈现疲惫状态。
    那么面对国际经济恶劣的形势,面对中国即将加入WTO的现实,面对国内钢材市场除建筑钢材等少数产品目前尚好,而冷轧板材等主力品种至今还没有复苏迹象的市场环境。一旦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出现逆转,可以想象建筑钢材市场会成什么样子。从7月份金融运行的数据中,应能感觉到固定资产投资后劲存在着问题。国家经济主管部门分析:“7月末,货币供应量M0和M1同比分别增长7%和11.9%,增幅分别比上月末降低0.2和3个百分点,两者增速的下降走势均无改变的迹象,目前的增速已降到明显偏低的水平。货币供应量M0和M1的增速偏低必然会对实物经济的运行产生相当不利的影响,我国去年以来的经济运行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这一点,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就是在货币供应量增速回落后形成的。7月末,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3.5%,增幅比上月末降低0.8个百分点。贷款是我国企业获得资金的重要途径,其增速呈下降走势。7月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2%,增幅比上月末降低0.5个百分点。当月贷款增加541亿元,同比少增361亿元;1-7月份累计贷款增加7692亿元,同比仅增长8.3%。”
    因此,建筑钢材市场实际上已经潜伏着较大危机,虽然从客观环境上看近期还没有发生重大逆转的迹象,但正如上述分析所言,如果投资增长不能再成为抵消资源过度增长的有效手段,资源增长引起的自行性强加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市场便会走向萧条。其标志自然是市场价格在一个时间内的大幅度下降。
    我们能看到这种萧条的到来,但我们却无法避免这种萧条的产生。因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目前资源的大幅度增长虽然整体上存在着某些不经济问题,但钢厂增产、进口剧升、小厂泛滥局部上和个体上又是符合经济规律的,是利益机制在发挥着作用。经济学家托.约.登宁 曾经有一段名言:“如果有10%的利润,它(资本)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就敢去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整体上讲,钢材市场随着经济的振荡也自然会发生振荡;局部上看,某种品种钢材可能与经济振荡步伐不一定完全一致,但本身在某一经济因素的作用下,存在着振荡问题。有高峰、有低谷是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振荡运行是其正常的运行方式。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使建筑钢材市场从低谷跃上顶峰,市场机制本身的作用又使之从顶峰快速下降,经过一个时期的动态平衡后,最终也必定再次进入低谷。在低谷中等待着又一次崛起的时机。任何企业和个人都没有能力同这种规律相抗衡,尤其是生产集中度极低、竞争自由度极大的中国钢铁市场更是如此。因此,钢厂和中间商不要企求钢材市场永远的太平盛世,既要立足现在,实现短期效益的最大化,又要居安思危,筹划应对铁马冰河时期的良策。(北京 西文 mysteel编辑部组稿 请勿转载)

  • 钢材价格指数
  • 情绪指数
综合 长材 扁平材
综合指数
长材指数
扁平材指数
品种 日期 指数 周环比
综合指数 05-13 140.98 -0.06
长材指数 05-13 158.55 -0.12
扁平材指数 05-13 124.18 0
品种 日期 指数 周环比
螺纹钢情绪 05-10 39.77 -18.58
热卷情绪 05-10 46.21 -8.54
冷卷情绪 05-10 48.45 -1.55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免费下载

扫描二维码 ,下载我的钢铁手机版

查看地图详情

查看更多 行情地图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