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今年二季度以来,中国汽车出口动能减弱,新能源汽车出口放缓导致同比增速连续两个月下滑。
其中,二季度对欧盟的新能源汽车出口下滑尤为显著,主要原因有:
1.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发起反补贴调查,贸易壁垒升级,导致出口成本上升;
2. 欧洲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疲软:
- 充电基础设施不足、经济疲弱及贷款利率高企抑制了消费需求;
- 政策调整,欧洲国家推迟燃油车禁售时间,市场对电动汽车的态度趋于保守。
我们认为无需过度担忧西方国家对中国电动汽车出口的限制,因为中国汽车出口的韧性来源于:
1. 燃油车出口已占市场80%,构成出口基本盘;
2. 中国汽车的成本优势仍维持竞争力;
3. 出口市场多元化,有助于抵消欧美贸易制裁的影响;
4. 混动汽车出口增量或将弥补海外电车市场潜在损失。
【正文】
二季度起中国汽车出口动能走弱
今年二季度以来,中国汽车出口动能走弱,新能源汽车出口放缓导致同比增速连续两个月下滑(图1)。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速下滑明显快于燃油车:7月新能源车出口同比仅增0.98%,燃油车出口同比增26%。
中国对欧盟的新能源汽车出口下滑显著的2个原因:反补贴调查及当地汽车消费需求疲软
根据乘联会数据,今年欧盟仍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最大出口市场(2021年起欧盟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最大市场)。但二季度起,中国向欧盟市场的出口量开始明显萎缩:今年1-7月,中国对欧盟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同比下滑17%,减少了7.5万辆。
中国对欧盟新能源汽车出口明显下滑主要有2个原因:
1.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发起反补贴调查,贸易壁垒升级,导致出口成本上升
2023年10月,欧盟发起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2024年7月4日,欧盟决定在现有的10%进口关税基础上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关税,最高税率约38%,后将于11月4日前作出最终裁定(表1)。欧盟开启对话电动汽车贸易制裁导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成本上升,中国对欧盟出口新能源汽车数量明显下滑(图2)。
2. 欧洲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疲软:
- 欧洲充电基础设施数量不足、当地经济疲弱、贷款利率高企抑制了本地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
以欧洲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德国为例,政府停止电动汽车激励措施后,当地电动汽车销量立即下滑。欧洲充电基础设施数量不足也抑制了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同时,当地经济疲弱、贷款利率高企也打击了购车信心。
- 政策调整:欧洲国家推迟燃油车禁售时间,市场对电动汽车的态度趋于保守。
欧洲国家政府推迟燃油车禁售时间点(英国将燃油车禁售日期从原定的2030年推迟到2035年),部分欧洲汽车制造商或推迟或放缓电动汽车销售目标后,市场对电动汽车的态度趋于保守。
中国汽车出口的韧性的4个来源
我们认为无需过度担忧西方国家对中国电动汽车出口的限制,因为中国汽车出口的韧性来源于:
1. 燃油车出口已占市场80%,构成出口基本盘
中国整体汽车出口市场中,燃油车渗透率接近80%(图3),新能源车出口是汽车出口的边际增长驱动。即使电动车回落边际放缓,但是整体出口的动能的主要支撑仍在:2021年起,燃油车出口同比保持正增长,支撑整体汽车出口动能。
2. 中国汽车的成本优势仍维持竞争力
今年开始,中国汽车出口金额同比增速开始慢于出口数量(图4),显示中国汽车出口以价换量特征开始显现。以价换量将增加中国汽车出口的竞争优势,维持汽车出口的市场份额。
3. 出口市场多元化,有助于抵消欧美贸易制裁的影响
欧盟新能源车市场增速下滑后,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国家逐步多元化。根据乘联会数据,今年欧盟仍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最大出口市场(2021年起欧盟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最大市场),其次是中南美和东南亚。即使中国新能源汽车受到欧美对华电动车贸易制裁冲击,中南美及东南亚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将弥补部分欧盟市场下滑的缺口。
分国别来看,2024年1-7月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前五国家为:比利时、巴西、英国、泰国、菲律宾;1-7月中国汽车出口增量的前五国家:巴西、墨西哥、阿联酋、印度尼西亚、韩国,增量前5国家的增量贡献度为98%,其中巴西出口贡献巨大。
预计2024年巴西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出口国,并可能弥补欧盟市场的下滑:今年1-7月中国对巴西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556%,增加了11.4万辆。
4. 混动汽车出口增量或将弥补海外电车市场潜在损失
碳中和目标下,汽车电动化仍是大势所趋。海外电车配套基建尚不完善之下,插电式混动汽车出口或将补充部分海外电车市场份额:
由于欧美加征关税政策仅针对对华纯电动乘用车出口,因此可能迫使中国车企将出口直供电转向混合动力汽车以规避高额关税限制,并且混动对充电桩的需求并不迫切,因此海外充电桩建设不完全对混动汽车的消费掣肘较小。并且在海外开启降息周期后,外需复苏也将维持部分出口动能,预计汽车出口动能或继续缓慢走弱,难以崩塌式下跌。
资讯编辑:陈韫芝 18917343189 资讯监督:陈韫芝 18917343189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
免责声明:Mysteel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归Mysteel所有,转载需取得Mysteel书面授权,且Mysteel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与交流,并不代表Mysteel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Mysteel(021-26093397)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