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聚焦 > 正文

人民币国际化新进展!中国与沙特签署500亿人民币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分享到:
评论

人民币国际化又有新进展,中国与沙特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据央行网站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沙特中央银行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500亿元人民币/260亿沙特里亚尔,协议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央行称,中沙建立双边本币互换安排,将有助于加强两国金融合作,扩大中沙间本币使用,促进双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沙特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与沙特之间一直保持着多元化的合作关系。沙特投资部副大臣萨利赫·阿里·哈卜提日前表示,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2030愿景”高度对接,双方在经贸投资等领域合作不断扩大。2022年,中国与沙特的贸易额超过1000亿美元。

何为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是指一国(地区)的央行(货币当局)与另一国(地区)的央行(货币当局)签订协议,约定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一方可以一定数量的本币交换等值的对方货币,用于双边贸易投资结算或为金融市场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到期后双方换回本币,资金使用方同时支付相应利息。

据央行此前发布的《2023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共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过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目前有效协议为29份,互换规模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

互换规模不同于资金实际使用金额。截至2023年9月末,境外货币当局实际动用人民币余额1171亿元。截至2023年9月末,中国人民银行实际动用外币互换资金余额折合人民币34.3亿元。

此外,2023年1-9月,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为6.5万亿元,同比增长19%,占同期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额的16.7%。截至2023年9月末,中国与30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17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

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便利贸易投资

央行宏观审慎管理局11月9日发布专栏文章《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指出,目前,中国人民银行与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的有效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共29份,在便利双边贸易投资、维护地区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人民币在周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使用较快增长。2023年1-9月,我国与周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货物贸易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同比增速分别达56%和66%。

文章还提到,要顺势而为,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继续稳步推进央行间双边本币互换和本币结算合作。发挥好货币互换对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和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作用,加强与周边和东盟国家本币结算(LCS)合作。推进人民币对相关国家货币直接交易,支持境外国家和地区发展当地人民币外汇市场。


资讯编辑:沈一冰 021-26093395
资讯监督:乐卫扬 021-26093827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

免责声明:Mysteel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归Mysteel所有,转载需取得Mysteel书面授权,且Mysteel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与交流,并不代表Mysteel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Mysteel(021-26093397)处理。

  • 钢材价格指数
  • 情绪指数
综合 长材 扁平材
综合指数
长材指数
扁平材指数
品种 日期 指数 周环比
综合指数 12-04 148.71 -0.18
长材指数 12-04 167.7 -0.13
扁平材指数 12-04 130.55 -0.22
品种 日期 指数 周环比
螺纹钢情绪 12-01 53.41 +4.71
热卷情绪 12-01 63.61 +9.57
冷卷情绪 12-01 54.05 -2.65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免费下载

扫描二维码 ,下载我的钢铁手机版

查看地图详情

查看更多 行情地图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