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聚焦 > 正文

冯鹤林:2022年及2023年1-5月全国废钢铁资源利用情况

分享到:
评论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在不远的将来,区块链场地运营管理、废钢智能化检验、高效节能的加工装备将成为废钢行业新的特征;企业税负会进一步降低;规范有序的废钢加工配送体系和废钢期货交易体系会逐步建立;电炉炼钢比和炼钢废钢比会逐步提高,甚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废钢铁产业将被打造成产业化、智能化、低碳/零碳化、数据化的现代工业化体系,在我国钢铁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国家铁素资源保障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贡献更强大的力量!”近日,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冯鹤林做工作报告时对中国废钢铁产业发展前景表达了期待。

冯鹤林在报告中阐释了保障废钢资源供应的重要意义,介绍了2022年及2023年1-5月全国废钢铁资源利用情况,剖析了废钢铁产业热点问题,并对2022年协会开展的主要工作做了总结,对2023年协会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明确了废钢铁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看大局——保障废钢资源供应具有战略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这意味着处理好碳中和与稳增长的关系,达到二者的有效协同至关重要。

冯鹤林认为,具体到“废钢-钢铁”产业链,加快提升废钢铁加工利用水平,多回收、多利用废钢铁,正是兼顾行业发展和节能减碳的有效路径,同时还是提升中国铁素资源自给率,保障资源安全的重要举措。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已成为我国经济现代化明确的路径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包括钢铁、煤炭等在内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在产业链、供应链,乃至国民经济建设、国家资源保障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这也要求我们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更好地统筹发展,保障废钢资源的稳定供应。”冯鹤林点明了保障废钢资源的战略意义。

“数十年来,中国废钢铁产业累计为钢铁工业提供了数十亿吨高品质废钢铁原料,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贡献了‘废钢力量’。走进新时代,‘无废城市’的建设、‘基石计划’的实施、资源综合利用税收问题的逐步完善,都为废钢铁资源量的进一步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昭示了废钢铁产业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冯鹤林表示。

看现状——全国废钢铁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冯鹤林介绍了2022年及2023年1-5月全国废钢铁资源利用情况。

2022年,我国粗钢产量101795.9万吨,同比下降1.7%;生铁产量86383万吨,同比下降0.8%;废钢铁消耗总量21531万吨,降幅4.8%;综合废钢比21.15%,同比减少0.75个百分点;电炉钢比9.71%,同比减少0.99个百分点。

2023年1-5月,我国粗钢产量44463万吨,同比增长1.6%;生铁产量37474万吨,同比增长3.2%;废钢铁消耗总量9659万吨,同比减少367万吨,降幅3.7%;综合废钢单耗217.2公斤/吨,同比减少13.3公斤/吨,降幅5.8%,其中:转炉废钢单耗172公斤/吨,同比减少9.3公斤/吨,降幅5.1%,电炉废钢单耗628.6公斤/吨,同比减少18.2公斤/吨,降幅2.8%;废钢比21.72%,同比减少1.33个百分点;电炉钢比9.91%,同比减少0.65个百分点。

图为2018年以来全国废钢铁资源综合利用情况

同时,冯鹤林对进口再生钢铁原料情况和国际废钢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2022年,全国再生钢铁原料累计进口55.89万吨,同比增长0.61%。其中,从日本进口35.23万吨,占全年总进口量的63.04%;从英国进口9.59万吨,占全年总进口量的17.15%;从韩国进口9.5万吨,占全年总进口量的17.3%。

2023年1-5月,再生钢铁原料累计进口27.18万吨,年同比增长157.68%。其中,从日本进口13.92万吨,占全年总进口量的51.22%;从韩国进口2.35万吨,占全年总进口量的8.64%;从马来西亚进口1.75万吨,占全年总进口量的6.44%。

2022年,全球粗钢产量18.850亿吨,同比下降3.9%;电炉钢占比28.5%;废钢供应量近7亿吨,其中铸造每年消耗6700万吨-7400万吨,用于炼钢的废钢资源约为6.3亿吨。

2022年,中国、欧盟27国、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和土耳其这七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粗钢合计14.96亿吨,占全球粗钢产量的79.4%,对应废钢消耗4.70亿吨,平均废钢比为31.4%。其中,土耳其的综合废钢比最高为86.3%,其次是美国和欧盟27国,综合废钢比分别为70.3%和58.2%,俄罗斯为41.1%,韩国为39.9%,日本为36.8%。

看热点——废钢铁产业要重点关注七个方面

冯鹤林重点谈到了废钢铁产业的七个热点问题。

一是基石计划稳步推进。

为推动钢铁行业中长期资源保障,中钢协提出旨在加强资源保障的“基石计划”,充分利用加快国内新增产铁矿开发、推进境外新增权益铁矿、加大废钢资源利用开发三大手段,解决我国钢铁产业链资源短板问题,将钢铁资源保障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加快废钢资源循环利用是基石计划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废钢铁协会正在配合钢铁工业协会以废钢产出和利用为中心,培育龙头企业,优化税收政策,推进废钢铁资源回收、加工、配送及流通体系的完善和提升,推进再生钢铁原料进口标准修订,为扩大进口量创造条件。”冯鹤林说。

二是国家发布《关于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政策的公告》。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2021年40号公告《关于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政策的公告》,其中“简易计税方法按3%征收率缴纳增值税”条款解决了废钢铁加工准入企业上游开票计税税率难确定的问题,但面临3%的增值税票由谁开及其公司所得税征收的问题。

“从流程源头上看,除了产废单位和部分个体工商户能开票外,大部分都开不了票。目前,个体工商户、自制凭证、核定征收模式共存,企业仍存在税务风险。”冯鹤林进一步解释道。

三是颠覆性技术攻关解决“卡脖子”难题。

冯鹤林指出,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将成为我国培育重大原创科技成果,攻克共性关键技术,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策源地。以辽宁材料实验室为例,2023年2月16日上午,辽宁省委书记郝鹏来出席了辽宁材料实验室与鞍钢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两家单位瞄准世界行业科技前沿,聚焦“卡脖子”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将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作出更大贡献。辽宁材料实验室已搭建颠覆性技术创新平台、产学研与国际合作平台、共性技术支撑平台和运行保障管理平台,已经进入实质性进展运营。3月24日,辽宁材料实验室邀请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新平教授团队来辽宁进行现场调研技术需求,4月22日,辽宁材料实验室与北京科技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新材料研发如新型亚稳结构--受限晶体等项目和钢铁工业针对废钢利用等有助于钢铁工业碳中和领域的共性瓶颈技术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

四是开展“双碳背景下我国钢铁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项目。

2023年4月25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负责的中国工程院2023年度战略研究与咨询重点项目——“双碳背景下我国钢铁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正式启动。该项目研究内容包括“废钢资源发展趋势及高质循环利用策略及综合研究”“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协同贯彻《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技术方案”“产品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数字化、标识化管理与优质废钢拆解机器人化策略”3个子课题。由东北大学、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宝武集团、鞍钢集团、河钢集团、陕钢集团等单位共同分工实施。

“项目针对未来全废钢时代,以钢铁材料全生命周期、全生产流程、全产业链协同实现废钢资源的管理、循环和再利用,加强全流程生产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标识化以及优质废钢拆解回收的机器人化,逐步实现低比例废钢-高比例废钢-全废钢的平稳过渡,最终达到低碳(零碳)绿色化、全废钢冶炼。开发全新的废钢冶炼技术,制定严格的冶炼质量标准,调整钢中C/Mn/Si/Al等元素含量,去除有害元素,减少杂质元素,确保未来优质化的高质量废钢冶炼。项目的实施,预示着全废钢时代必将到来,谁掌握了优质废钢,谁就掌握了黄金矿山,谁就掌握了未来。”冯鹤林阐释了该项目的重要意义。

五是全国废钢铁加工配送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自2012年工信部颁发《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至今,已发布符合准入条件的公告企业共十批707家,分布在全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加工废钢能力约1.7亿吨,占社会回收废钢资源的60%-70%,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工业化的废钢铁加工配送体系。

六是废钢铁期货上市取得新进展。

2022年7月开始,大连商品交易所组织期货公司及企业先后在全国多地开展了6次再生钢铁原料期货模拟交割活动,共有12家企业参与了再生钢铁原料期货模拟交割。2023年5月,大连商品交易所对山东省申报企业进行了现场考察,下一步将对江苏省、河北省的申报企业进行现场考察。此举将更加推进再生钢铁原料期货上市的步伐。

“再生钢铁原料期货上市将加速行业标准化的进程,会更加注重参与期货套保和期货套利交易。可见,期货上市对于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将带来巨大影响,废钢企业应积极应对,提前学习相关知识,加强人才储备。”冯鹤林提醒道。

七是推进电炉短流程炼钢逐步加快。

据粗略估算,电炉短流程炼钢使吨钢综合能耗降低62%,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75%。随着国家“双碳”工作的实施,电炉短流程炼钢落地实施进程正在加快。

2023年5月5日,全国电炉短流程炼钢推进大会在四川省泸州市隆重召开。大会以“发展电炉炼钢·创造绿色未来”为主题,围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启动全国电炉短流程炼钢“十四五”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在会上指出,国家着重加强统筹协调,落实《开展电炉短流程炼钢高质量发展引领工程的实施方案》,扎实推进电炉钢引领工程走深走实落地见效,到2035年我国电炉钢比例将达到30%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国通过电炉炼钢的企业数量有251家,分布在除北京、海南、宁夏和西藏外的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电炉钢装备总数为423座(包括现存、在建和待建),总产能约为2.18亿吨。”冯鹤林总结道。

看未来——废钢铁协会将重点做好九项工作

冯鹤林介绍,2022年,针对业内发生的重大的实时状况,废钢铁协会秘书处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开展“全国废钢铁资源”专题调研、对行业共性痛点问题千方百计建言献策反映诉求、配合工信部开展行业准入、选优将企业标准升级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或团体标准、强化内部培训着力提升整体素质等。

对于2023年协会重点工作,冯鹤林表示,要重点做好以下九项工作:一是推进废钢铁产业“一体化”发展,全力打造废钢铁加工龙头企业。二是继续推进“全国废钢铁资源调研”“全国冶金渣(钢尾渣)处理及利用”专题调研。三是继续对行业共性痛点问题,多种渠道调研,及时向国家部委和相关部门反映会员单位诉求。四是进一步配合工信部开展行业准入。五是继续加强废钢行业标准宣贯。六是推进铁水与废钢成本分析。七是继续加强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八是深入全国一线调研掌握产业动态第一手资料。九是加强党的建设,以党建工作统领废钢产业发展。

“中国废钢铁产业在几代人的努力下,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已经有上万家上下游企业、数百万人参与、高度市场化的行业,这是大家共同奋斗的成果。新时代,我国废钢铁产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大型钢铁企业为依托、废钢铁加工配送示范基地及大型废钢铁企业为引领,按照产业化、产品化、区域化、规模化的要求,统筹发展,保障资源供应。”冯鹤林为未来废钢铁产业发展明确了方向。


资讯编辑:沈一冰 021-26093395
资讯监督:乐卫扬 021-26093827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

免责声明:Mysteel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归Mysteel所有,转载需取得Mysteel书面授权,且Mysteel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与交流,并不代表Mysteel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Mysteel(021-26093397)处理。

  • 钢材价格指数
  • 情绪指数
综合 长材 扁平材
综合指数
长材指数
扁平材指数
品种 日期 指数 周环比
综合指数 04-30 141.16 -0.01
长材指数 04-30 158.7 +0.15
扁平材指数 04-30 124.39 -0.16
品种 日期 指数 周环比
螺纹钢情绪 04-26 58.11 -10
热卷情绪 04-26 49.69 -4.74
冷卷情绪 04-26 47.66 -4.53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免费下载

扫描二维码 ,下载我的钢铁手机版

查看地图详情

查看更多 行情地图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