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交易所“整顿令”满两年 大浪淘沙转型现货

2013-11-12 08:30 来源:钢联资讯 作者:周晓洁

国务院关于整顿交易所的38号文颁布至今已经整整两年,在这两年期间,大小交易所更新换代、此起彼伏,但生存下来的,大多都朝着现货交易方向靠拢。在政策的压控之下,曾经交易所的乱象已经得到一定的遏制,虽然仍然亦步亦趋,但总体来说,在中国“服务实体经济”的终极目标引领下,各交易所正迈向成熟。

源起38号文重拳清理交易所

2011年11月11日,《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国发〔2011〕38号)发布,又被称为国务院38号文,欲对那些缺乏监管、坐庄对赌、乱象丛生的交易所进行大范围清理。

国务院38号文言辞颇为强硬,规定也较为细致,明确指出禁止权益拆分、集中竞价、做市商交易;禁止电子撮合类期货标准化合约交易方式、限制交易时间间隔、权益持有人总数(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所或国务院批准的从事金融产品交易的交易场所除外);规范“交易所”命名名称等等。

不仅如此,国务院还设置了严格的行业准入门槛,规定从事保险、信贷、黄金等金融产品交易的交易场所,必须经由其相关金融管理部门批准设立。

法令发布之后,就在当年的12月20日,五部委(即:央行、公安部、工商总局、银监会和证监会)又联合出台《关于加强黄金交易所或从事黄金交易平台管理的通知》,而在次年1月10日和7月12日,国务院又分别发布了《关于同意建立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批复》和《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实施意见》,从政策面进一步收紧对交易所整治的力度。

国务院发布法令的初衷是为了肃清非正规交易所,驱除对赌性质严重的“伪期货”交易所,以防范规模性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帮助期现货交易市场更加良性地运行和发展,但这一整治力度之大,也确实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大型而持久的整顿风暴。

层层监管“谁的孩子谁抱”

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2011年11月19日召开的地方金融工作座谈会上曾表态,对于各类金融风险的处置,要以“谁的孩子谁抱”的原则,明确各地方责任,才可确保金融安全与社会稳定。

业内人士认为,鉴于部分地方政府GDP渴求的考量,权力和责任一起下放可能使治理严度受些许影响,但总体看来,由地方政府整治地方内交易所的政策更“接地气”,另一方面,明晰权责也能给相应部门以压力。事实证明,以这样的方式整顿交易所,还是收到了一定成效。

根据粗略估计,在这场整顿风暴之前,全国各大小期现货交易所,包括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在内总数共近千家,除了国家设立的正规交易所、由国有为主的非标准金融资产/产权交易所之外,地方或行业企业及机构发起的商品现货或中远期交易所占了其中绝大多数,且当时仍以势如破竹的姿态大幅增长。但至今年,这一增长势头在很大程度上被遏制,尤其是投机成分过度的交易所和国家三令五申要着重治理的“山寨”金交所受到了相当严重的打击,不得不转型甚至关门。

大浪淘沙拨乱反正

山东金乡大蒜国际交易所(简称:金乡蒜交所)就是此次大浪淘沙中被整顿清理的典型。

2012年1月30日,为响应国务院、各部委清理中远期交易所的要求,金乡蒜交所进行了内部的整顿,说白一点就是直接停盘,无法再进行买卖操作。

2月16日,金乡蒜交所再发公告,称按照2011年年末结算价对客户头寸进行平仓,进入清算流程,标志着这家日成交量曾过百万吨、进场资金超亿元的交易所正式关门停业。

有行业内人士曾在之前接受采访时坦言,尽管金乡蒜交所名义上为现货交易中心,却多行投机之事,成为游资爆炒工具,和国家与实体经济对接的初衷相违背,因此成为了整顿风暴中首批被拨乱反正的典型。

此外,在对贵金属交易所中的整顿行动中,天津贵金属交易所(简称:天贵所)也是其中典型的例子,在五部委通知下发后不久,即很快暂停了黄金产品的交易。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如此,天贵所在2个月不到的时间内迅速完成内部重整,以《关于同意天津贵金属交易所有限公司正式运营的批复》一纸公告重新“复活”。

金创黄金金融研究中心经理陈广江对此表示,“现在天贵所还是能做黄金交易,但是已经实施了去杠杆化,投资者需缴付的是100%的保证金,因此其投机意味已经不是很浓,‘豪赌’模式难以重启,大大降低了入市风险,在交投方式上也算是很大程度的改变。”

以上所举例的两家交易所仅仅是整顿风暴席卷下的冰山一角,事实上,在全国范围内,包括贵金属、有色金属、钢材、农畜产品、化工、石油、煤炭、酒类、药材、书画艺术品等在内各种类型交易所和电子交易市场都受到了风暴波及,尤其是与现货交易脱节的交易所更是受到了重点治理,目前较为活跃的则多是向现货交易市场转型成功、通过验收的交易所,估摸在百余家。

在长达两年的清理整顿之后,交易所的面貌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近日,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公开表示,日前北京市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工作已经通过联席会议检查验收,至此,全国共有31个省市通过验收。上海、天津、内蒙、河南、云南五大省市尚未完成清理工作。

现货交易时代开启路途漫漫

交易所整顿工作渐入尾声,大浪淘沙之下,更多被认为符合国家“服务于实体经济”这一目标的交易所和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中心保留了下来。据悉,这些交易场所的现货基础都相对良好,又或者原本投机性较强的交易所也在国家禁令下转型现货、弱化了投机意味,从而顺利通过验收。

事实上,即使在整顿的期间,也有如鹰潭铜现货交易中心、西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新疆汇宗农副产品电子交易市场等诸多号称以现货交易为核心的交易所依然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以国内最大现货交易平台之一——渤海商品交易所(简称:渤商所)为例,在国务院38号文下发之后的两年里,该所反而不断扩容,上市品种达62个(包括竞买交易品种),为两年前的三倍多。

据悉,该所的现货连续交易方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实物交割中由于货物积压、资金沉淀造成的潜在风险,而渤商所旗下会员单位分析人士指出,正是因为渤商所真正与现货相挂钩,拥有相对完善的实物交割制度,并且每日保有较大的货物交割量,才能在国家“整顿令”下反而愈加壮大起来。

但与此同时,该分析人士也指出,渤商所扩容后,新开户和交易的人数增速并不大,之前个别明星产品成交量反而大幅下跌,品种的增加,似乎更多把以前的客户量分散,实质性的增量却有限。

业内人士称,“以投机为主导的交易所虽然无助于产业发展,但旗下产品却往往拥有相对较大的成交量,更受‘赌性’强的投资者欢迎,而这部分投资者的资金又往往能在其中占很大份额,部分交易所在转型向现货方面靠拢时可能难以吸引这样的客户。我国现货时代的开启已经无可避免,但在交易所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这也是其中一个问题。”

两年以来,国家对交易所清理整顿确实有了一定的成效,使之前的乱象得到了有力的遏制,但细细解来,交易所走向成熟的步伐其实仍然亦步亦趋。在国内“服务实体经济”这一终极目标领导下,各交易所今后仍需继续以现货为核心依托点,市场成熟化尚有不足,变革仍需努力。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