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市场评述 > 正文

湖南省发展现代冶金产业体系的思考

分享到:
评论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为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周强在省第十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的“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四千工程’,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构建具有湖南特色、富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要求,加快我省冶金工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推动转型升级,建立多点支撑发展我省现代冶金产业体系,促进我省冶金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开展“突出多点支撑,建设工业强省”调研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湘经信综合〔2012〕104号)精神,省冶金行管办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负责、有关处室参与的专题调研组,自4月下旬开始至6月中旬,赴长沙、湘潭、衡阳、娄底、怀化、湘西、永州、郴州等市(州)和华菱钢铁集团等重点企业,就我省冶金工业发展现状、存在主要问题和今后发展思路进行了深入调研,在听取当地情况介绍、实地考察企业、座谈交换意见的基础上,调研组集思广益,撰写了《建立多点支撑发展我省现代冶金产业体系的思考》专题调研报告,《报告》对建立多点支撑发展我省现代冶金产业体系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供上级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一、湖南冶金工业基本情况

冶金工业是我省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总量大、涉及面广、产业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在我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财政税收、国防建设以及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至2011年底,全省冶金行业规模以上企业462家,其中:大型钢铁联合企业4家、焦炭企业47家、铁合金企业243家、采矿企业53家、其它冶金企业115家,全行业从业人员16.3万人。2011年规模以上冶金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32亿元,工业增加值61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119亿元,实现利税11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7.2%、36.5%、35.7%、92.7%。全省粗钢产量为1819万吨,全国排第12位。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菱钢铁集团)跻身于中国十大钢铁企业之列。铁合金产量为340万吨,占全国铁合金产量的12%,位列全国第二位。其中:电解金属锰产量为66万吨,占全国电解金属锰产量的45%,位居全国第一。

二、发展主要成就

我省冶金工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努力克服资源、地理等硬件环境的不足,重点冶金企业(湘钢、涟钢、衡钢、冷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发展前景良好。特别是冶金龙头企业华菱钢铁集团,自1999年上市以来,依托资本市场,率先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致力于做精做强钢铁主业,以技术引领未来,追求核心产品的产业位势,在钢铁行业前所未有的市场变革中,迅速崛起,跻身于中国十大钢铁企业之列。除华菱钢铁集团外,湖南铁合金及锰系列产品生产也是历史悠久,品种齐全,产业基础雄厚,技术全国领先,历来是我国铁合金生产、出口大省,也是我省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产量居全国前二位,特别是我省锰系铁合金、电解二氧化锰和四氧化三锰的生产能力,产品产量、质量、出口数量、品牌效应、市场占有率等均位居我国或世界前列。

(一)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高起点地推进了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和主体装备大型化改造,先后建成了华菱涟钢2.25米常规热轧板和冷、热轧薄板生产线,华菱湘钢大盘卷和二条3.8米及一条5米宽厚板生产线,华菱衡钢Ф219、Ф720大口径无缝钢管及加工生产线。形成了“线棒+钢管+薄板+宽厚板”较为完整的产品结构,生产体系、生产规模和装备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多项技术经济指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企业的自我积累能力明显增强。铁合金企业技术装备大型化也得到了提高,荣华锰业先后建成了2台25000千伏安矿热电炉、鑫城锰业建成了4条10000吨电解金属锰生产线。冶金工业技术水平提高和装备升级,加大了冶金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了我省冶金行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通过加强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前瞻性储备技术研究,提高了科技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支撑能力,突破了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提升了产品档次和质量。先后开发了油气用管、机械加工用管、大口径P91高合金高锅管、D级、E级、F级船用钢板、X80管线钢等高端产品。先后建立了8个省级技术中心。通过推行干熄焦技术、烧结余热发电技术、高炉干式发电技术、蓄热式燃烧技术、炼焦煤调湿技术、低品位碳酸锰矿浮选关键技术,冶金行业在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能耗指标、消耗指标明显下降,综合利用水平大幅提升。

(三)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按照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提高了企业的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近几年来,累计投资25亿元,先后建成了5套干熄焦系统、3套高炉煤气压差发电(TRT)、4套高炉煤气发电、3套钢渣综合回收利用、2套焦化污水处理、3套废水处理及回收利用、3套烧结烟气脱硫系统、1套低品位废弃碳酸锰矿综合回收利用系统、6台全封闭铁合金矿热电炉和余热利用及煤气发电等项目。2010年实现了《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要求的吨钢综合能耗、可比能耗、吨钢耗新水分别下降到0.73吨标煤、0.685吨标煤、8吨以下的政策目标。废水处理率达到了100%,干熄焦率达到了100%,高炉压差发电(TRT)达到了30.07千瓦时/吨铁(其中干式高炉压差发电(TRT)达到了50千瓦时/吨铁),全封闭铁合金矿热电炉能耗降低了0.28吨标煤/吨铁合金,低品位废弃碳酸锰矿通过浮选后精矿品位达到了18%以上,金属回收率达到了85%以上。

(四)冶金装备产业化初见成效

冶金装备制造业通过不断的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形成了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核心技术。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烧结机、液密封环冷机、烧结智能控制专家系统,长沙通发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煤调湿等冶金设备,极大地推动了冶金技术装备向国产化、大型化、集成化方向发展,有效促进了冶金行业高端设备的国产化、国产设备的国际化、专业设备的大型化、系统设备的集成化,实现了冶金生产的全过程远程智能控制,提高了冶金企业节能环保水平,铁前系统工艺技术装备制造在全国冶金行业的地位明显提升。

(五)淘汰落后达到要求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要求,我省冶金企业针对部分工艺技术落后、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加大了淘汰落后和结构调整的力度,2006年至2011年底止,累计淘汰落后产能:烧结能力128万吨、炼钢能力394万吨、炼铁能力424万吨、轧钢能力146万吨、铁合金能力79万吨。全面完成了冶金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钢铁产能快速增长,原燃料掌控力度不强

湖南是一个缺煤少矿的内陆省份,2011年我省的铁矿石成品矿产量为258万吨,消耗量为2928万吨,对外依存度高达91.2%,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比2005年提高了17.14个百分点,钢铁企业受资源制约的程度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二)工艺结构尚未调整到位,企业增效潜能受到制约

由于工艺结构和企业历史形成的原因,企业内部的资源整合还没有调整到位,工艺装备的结构调整尚未完成,引进的先进技术和高端产品的效益尚未得到充分体现,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技术指标的改善和增效潜能的发挥。

(三)铁合金布局分散,装备水平低

目前,铁合金生产企业布局分散,大多数企业以小型电炉为主,工艺简单,设备简陋陈旧,技术装备水平低,能耗、物耗高,劳动生产率不高,产业集中度低,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不强。

(四)周边省份钢铁产能扩张带来竞争压力

钢铁产业面临“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非常突出,目前全国粗钢产能已达到9亿吨,而根据钢铁“十二五”规划,我国的钢铁需求量峰值不过7.7亿吨。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又相继批复了宝钢广东湛江、武钢广西防城港两个千万吨级的钢铁基地项目,总投资规模分别达到了696.8亿元和639.9亿元。这两个项目是落实《国家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压缩区域产能、实现产业布局优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重大示范项目,势必对我省钢铁产业带来巨大竞争压力。

(五)产业发展不平衡“一钢独大”

与钢铁主业相比,冶金行业内的其他产业规模较小,导致我省冶金工业对钢铁主业的依存度过高,“一钢独大”、“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据统计,最高时,华菱钢铁集团工业产值、营业收入、实现利润占了我省冶金行业的60.8%、67.2%、79.1%。而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近几年来,华菱钢铁生产经营形势急转直下,最多时(2010年)亏损达到了18亿元。今年一季度,华菱钢铁集团工业产值同比下降9.9%,实现利润亏损7.2亿元,给全省冶金工业生产运行带来严重影响: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9%;实现利润亏损5亿元,去年同期盈利5.1亿元。

四、建立多点支撑发展我省现代冶金产业体系

(一)做精做强钢铁主业

鉴于我国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形势,我省钢铁产业要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要从原来关注规模、关注外延扩张,向关注内涵发展、创新驱动、内部挖潜转变;从追求规模到追求效益,从增加数量到提升质量转变。在维持华菱钢铁集团“三钢”现有钢铁产能基本不变的基础上,推进品种开发,做精做强钢铁主业。

华菱湘钢:

线材重点发展胎圈帘线用钢、汽车弹簧钢、易切削钢、高强合金冷镦钢;

棒材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用钢、齿轮钢、轴承钢、控冷抗震钢筋,满足钢结构、风电、汽车发动机、轨道交通、高铁等行业用钢;

厚板重点发展高强钢、海洋平台用钢、管线钢、压力容器板、船舶行业用耐蚀钢、油气储罐用钢、核电用钢等高端钢材品种。

华菱涟钢:

重点发展汽车用高强钢、工程机械用高强钢、耐磨耐蚀用钢、高钢级管线钢、中高碳高强钢、低合金高强钢,产品规格向薄和宽的方向发展。

华菱衡钢:

重点发展水压堆核电站用无缝钢管、超临界压力电站用管、机械加工用管、油气专用管(特殊地质条件下抗硫、抗高压、抗大变形、高强度抗H2S管、海底管线管)。

到“十二五”末,华菱钢铁集团钢产量控制在2400万吨(包括锡钢、阳钢),年销售收入达到1200亿元。

(二)发展壮大非钢产业

“十一五”以来,华菱钢铁集团非钢产业坚持以钢铁主业为依托,把主业协力、钢材深加工、循环经济作为支柱产业进行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迅速壮大。2011年,非钢产业共拥有实业单位56家,从业人数2.3万人,完成营业收入237亿元,占华菱钢铁集团总收入的23%;实现利润9.8亿元,其中归属母公司的利润5.3亿元,占集团利润总额的32%;总资产达到291亿元,占集团总资产的22%;净资产96亿元,占集团净资产总额的39%。产品涵盖钢材及深加工、循环经济、主业协力、物流运输、加工配送、机电设备、电线电缆、技术服务等领域。其中,湘钢金属制品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年,成为全国最大的金属制品生产基地之一;衡钢无缝钢管产业聚集区已形成50万吨/年无缝钢管深加工能力;涟钢余热余气回收利用发电能力达到23.8亿度/年,可以满足涟钢区域70%的电力需求。

目前,非钢产业总体上虽已形成一定规模,但产业集中度较低,个体经营规模较小,难以适应社会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要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品研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供应保障能力和人才支撑能力急待提高。

“十二五”期间,随着华菱钢铁集团主业发展规划的实施,非钢产业在钢材深加工、循环经济、主业协力、物流运输、加工配送、机电设备等产业的发展将获得更好的资源保障和更大的市场空间。

钢材深加工产业——做精做强钢丝绳、PC钢绞线、石油专用管、芯棒等,扩大市场份额。开发板材、棒材深加工业务。

主业协力服务产业——巩固和扩大服务钢铁主业的业务量,提高内部市场占有率,是钢铁协力服务业未来的发展重点。

循环经济产业——充分利用钢铁主业产生的余热、余气、余压,以及固体废弃物,大力发展资源回收循环发电、综合利用产业。

物流运输产业——整合集团内部公路、水路等运输资源和仓储、码头业务,实现物流产业的对外扩张和效益集成,打造湖南最大、功能最强的物流产业。

机电设备制造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非钢产业在机电设备制造领域已形成一定产业基础,在某些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要着力推进机电设备制造产业发展,使之规模化、专业化、成套化,进入中、高端市场,实现非钢产业的相关多元化发展。

钢材加工配送产业——加快钢材加工配送业务发展,既是钢铁主业顺应市场变化趋势的客观要求,也是非钢产业与钢铁主业携手践行“做钢材用户整体解决方案的综合服务商”经营理念的迫切需要,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新能源产业——依靠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积极酝酿开发省内页岩气项目。

至“十二五”末,非钢产业实现年营业收入600-800亿元,实现利润15-20亿元。

(三)整合重组铁合金产业

我省是全国高磷贫锰矿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和铁合金产业发展壮大的先发地区,也是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2011年铁合金、电解锰产量居全国第二。该产业所创造的直接效益和对欠发达地区的拉动辐射效应十分显著,已成为这些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产业布局分散,生产集中度低;装备水平落后,自动化、机械化程度低;污染环境严重,区域环境容量和污染承载能力面临很大的压力;资源瓶颈制约不断加剧,已经严重制约我省铁合金、电解锰产业平稳持续发展。

根据国家发改委最新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全省铁合金产业整合重组尤为紧迫。

1、严控产能总量增长

优化存量,严控增量,减量或等量置换产能,原则上不再扩大铁合金(电解锰)生产能力。提质升级产能、新增产能要和淘汰落后产能紧密挂钩,新建、改扩建铁合金(电解锰)项目,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铁合金产业准入条件(2008年修订)》和《电解金属企业准入条件(2008年修订)》。

到2015年,铁合金产量控制在200万吨以内,电解金属锰产量控制在70万吨以内。

2、做强做优核心企业

力争将五矿湖铁打造成为“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基地,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基地,生产技术、管理和综合素质人才的培训基地”。扶持花垣东方矿业融资源开采、冶炼加工、集约发展于一体,建设15万吨/年电解锰生产线。支持永州鑫城锰业清洁冶炼、延伸产业链,进一步向大型化方向发展。积极推进永州零陵锰业集团、邵阳武冈铁合金集团、怀化市铁合金企业整合重组,增强核心企业竞争实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3、深入推进转型升级

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中化、大型化、园区化发展,降低产业发展社会综合成本,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引导资源和市场向大集团和优势企业转移,鼓励企业重组集聚,扩大具有比较优势企业的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

重点支持“湖南省新材料产业自治州基地”花垣县工业园锰冶炼产业整合升级、武冈市铁合金循环工业园、吉首市河溪电解锰工业园、零陵区锰产业工业园、怀化新晃工业园建设,推进转型升级加快发展。

4、鼓励工艺装备大型化

推进铁合金(电解锰)主体工装大型化发展。铁合金:矿热炉大型化、密闭化、自动化,采用矮烟罩半封闭型或全封闭型,容量25000千伏安及以上(中西部重点贫困地区矿热炉12500千伏安及以上);电解锰生产线:单条生产线(一台变压器)1万吨/年,总规模为3万吨/年及以上。同时配套采用先进技术装备,以利工艺操作机械化和生产过程控制自动化,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综合利用,搞好环境保护。

5、促进节能减排清洁生产

加速打造生态循环型发展模式,源头预防、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全过程控制,能源高效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及废弃物资源化,促进清洁、节能、减排系统集成优化。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降低碳能源使用量,提高系统能效,充分回收利用煤气、烟气余热、可回收显热等二次能源;资源化循环利用炉渣、锰渣、烟尘和废水,减少冶炼渣、二氧化硫、烟尘等废弃物排放;强化节能减排指标硬约束监管,全面提升节能减排水平,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努力构建创新驱动、节能减排、循环清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企业。

(四)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

新材料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技术高度密集、研究与开发投入高、产品的附加值高、生产与市场的国际性强,以及应用范围广、发展前景好等特点,其研发水平和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

我省冶金行业涉及新材料产业的冶金产品,主要是高端金属结构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和特种金属功能材料。具备研发、生产冶金新材料产业产品的冶金企业主要有湘钢、涟钢、衡钢、冷钢、省冶金材料所、金瑞科技、湖南特材厂、湘西丰达科技、醴陵宏元科技、泸溪金瑞冶化、三泰新材等。

目前,我省生产的冶金新材料产品主要是:板、管、线、棒钢材品种中具有更高强度、韧性和耐高温、抗腐蚀等高性能特种优质专用钢铁材料;稀土高纯钪系列材料、钢结硬质合金材料、先进复合材料、金属粉体材料等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锰酸盐系、镍钴锰三元系、磷酸盐系等先进储能材料。

2011年,全省冶金行业完成冶金新材料产品产值300亿元,仅占全省冶金产值的14%。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与钢铁大省比较仍存在较大差距,产业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研发投入不够,自主开发能力薄弱,研发实力不强;高性能钢铁材料品种少,生产比重偏低,产业规模小;优势领域不够突出,产品技术水平、档次和竞争力亟待提高,用户要求高,市场容量小,专一性用途强,形成市场批量规模难度较大。

按照《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的总体要求,我省冶金行业要紧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和国民经济重大需求,着力加快冶金新材料产业发展步伐,提高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水平,为我省建筑、机械、汽车、交通、水利、造船等行业提供有力的原材料支撑和保障,促进全省冶金新材料产业跨越式发展。

到2015年,力争冶金新材料产品实现年营业收入600亿元,占全省冶金行业25%,年均增长19%。在高端金属结构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和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领域、在关键冶金新材料品种上形成6~8个行业名牌产品。

高端金属钢材——要将提高钢材产品质量、档次和稳定性作为产品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重点突破优质钢材的纯净化、组织控制和性能优化等关键技术,进一步提升建筑、机械、电力、造船等行业用钢材的质量,提高质量稳定性。

高纯氧化钪系列材料——重点突破固体燃料电池用钪锆陶瓷粉体材料高效环保制备等关键环节,加快实现铝钪合金产业化。

先进复合材料——以耐磨、抗腐蚀、延寿、高性价比及结构功能一体化为重点,加快在工程机械、环保装备、电力机车和国防军工等领域的应用。

先进储能材料——重点开发大容量、长寿命、高安全性能的动力型电池用正极材料,攻克高度一致性、稳定性和高性价比生产工艺技术,着力扩大产业化规模。

五、几点建议

(一)完善政策体系,强化政策支持

全面落实国家关于振兴新材料、装备制造业的若干规定和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具体措施意见支持华菱钢铁集团第三代汽车板、高性能硅钢、管线钢、核电用钢等高端钢材品种和中冶长天、中冶京诚、长沙通发、杨子冶金等冶金先进装备制造业,引导企业用足、用好、用活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落实到位。

(二)加强财政资金引导,加大技术进步支持力度

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冶金企业重点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技术改造。支持华菱钢铁集团等重点企业国际化发展,支持产业链培育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支持冶金企业节能减排,开展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恶英等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

(三)大力推进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推进冶金产业与电力、运输、机械、装备等相关产业开展合作,实现协调发展。加快湘江黄金水道开发建设,提升交通区位优势。

(四)加快产业集群发展,促进集聚区和基地建设

对冶金“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园区、集聚区和钢材加工物流基地,规划和国土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优先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用地。电力、城建等部门根据发展需要,优先保障水、电等生产要素的供给。

(五)积极发挥行业管理部门的作用

当前,我省冶金工业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转变增长方式任务艰巨,应重视发挥各级行业管理部门在转型升级、工装大型化、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技术创新、淘汰落后等方面的作用,加强行业管理,强化行业指导协调,推进多点支撑发展我省现代冶金产业体系的建立。


  • 钢材价格指数
  • 情绪指数
综合 长材 扁平材
综合指数
长材指数
扁平材指数
品种 日期 指数 周环比
综合指数 04-30 141.16 -0.01
长材指数 04-30 158.7 +0.15
扁平材指数 04-30 124.39 -0.16
品种 日期 指数 周环比
螺纹钢情绪 04-26 58.11 -10
热卷情绪 04-26 49.69 -4.74
冷卷情绪 04-26 47.66 -4.53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免费下载

扫描二维码 ,下载我的钢铁手机版

查看地图详情

查看更多 行情地图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