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船企:今年的‘饭’够吃了

2010-04-26 09:01 来源: 我的钢铁

位于温岭市上马工业区块的浙江鹰鹏船舶制造有限公司,一开春就迎来好生意。“已经接下了22笔订单,今年的‘饭’够吃了。”公司副总程军笑着说:“一个月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在加班,现在的形势越来越好了。”

鹰鹏公司是一家生产船用舱盖、甲板机械等船舶组件的公司,公司生产销售形势反映着当地造船业的“晴雨”状况。

往松门方向走,到达靠海的石板殿村,在浙江金港船业股份有限公司1000多亩的造船基地内,只见庞大的船台上,不时闪出耀眼的电焊火花,工人们正干得热火朝天。金港船业是当地造船业的龙头企业,目前手里的订单数十分可观。

种种迹象表明,历经寒冬,当地沿海产业的中坚力量之一,造船业也迎来了新一轮春天。

船台租金回涨至每月50万

现状:产业龙头再度昂首

今年1至3月份,金港公司新承接了3艘3.35万吨的出口散货船的建造业务,眼下,公司手里攥着整整20艘出口船舶的订单,承接的建造业务8亿多美元,建造计划已经安排到2011年。

“从订单情况来看,产业正在逐渐回暖。”温岭市船舶行业协会会长郭定平指着一组数据说,沿海的一些大型船厂,眼下的生产形势挺热火。同样位于松门镇的浙江振兴船舶修造有限公司,除了手头正在建造的3.3万吨级船,还有2艘4.7万吨级的船等着开建。还有浙江合兴船厂、浙江天时造船厂等企业,手头都有货。

“造船业靠的就是订单吃饭,有单子在手,有船在造,就是好事。”温岭市工业经济局一名工作人员说。当地的造船业大镇松门镇,共有大小船舶修造企业18家,今年1至3月份的产值为9.6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94%。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正折射出温岭造船业从高到低,又重新抬头的曲线变化。

“2008年上半年以前,松门一带的船台从来没有空闲过。”鹰鹏公司副总程军告诉记者,到去年年初,造船业走了下坡路,用于造船的船台租金降到每月5万元,仍然少有人问津。但是今年开始,已是另一番光景了。“到了现在,船台租金又涨回到50多万元一个月。”

仍然有人“吃不上饭”

隐忧:各类问题仍待解决

尽管产业已呈现抬头趋势,但是一些存在的问题,仍然让业内人士忧心忡忡。“新造的船现在还卖不出好价钱。”郭定平前段时间在温岭沿海兜了一圈,“摸底”出来的结果是目前的船价已调回到2004年的水平,接近成本线。

另一方面,造船业的下游,航运市场运力过剩,一些船东迟迟不敢接下造出来的船,甚至出现撤销订单的现象,让造船企业蒙受不少损失。

最让人担心的是,一些新兴的造船企业至今还没有接到订单,这对产业的后续发展非常不利。

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出在温岭造船业的“底子”上。“船厂规模普遍较小,一半以上企业的注册资金在100万元以下,硬件设施跟不上产业发展,市场行为不够规范。”郭定平一下子派出了好多因素。

另一位企业老总也从自身角度分析了当前产业内存在的隐忧:“行业里大多数是‘泥腿子’出身,都是自己摸索着参与造船的,技术竞争力滞后,在公司管理上缺乏一些手段。”

大企业走大路,小企业抄捷径

未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金港公司,除了在建的船只,一个8万吨级的船坞也在建设之中。“计划投资16亿元建造一座现代化大型出口船舶总装基地。”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石板殿生产基地已累计投入资金8亿多元,建成下料装配车间2.3万平方米、分段车间3万平方米、涂装车间5000平方米,还添置了5万吨级船台两座、舾装码头两座。据介绍,新基地完全建成后,公司年建造能力可达50万载重吨。

“像金港船厂,已经具备了制造10万吨级船舶的能力。”郭定平告诉记者。大公司大手笔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目的就是提升自己的竞争力,防止再被类似的产业低潮打得措手不及。

大企业靠基建大投入补足“元气”,小企业也有自己的招数。温岭市滨海镇分布着10多家造船企业,这些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原先以承接制造5000吨以内的散货船为主要业务。2008年产业低潮,货船市场供大于求,这些企业果断转变思路,改造需求相对较大的渔船,成功渡过难关。

企业依靠自身努力“卷土重来”的同时,政府也在加大助推的力量。位于东海塘,占地2000多亩的船舶配套产业园区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当中,园区分为远洋船舶、内河船舶、船舶配套三个作业区,计划引进相关高技术含量产业,形成“船舶配套设备制造基地”。(来源:台州日报)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