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市场评述 > 正文

从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看钢材需求

分享到:
评论

到目前为止,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物流等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已相继出台,各个行业按照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部署,均在抓紧实施之中,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做出积极贡献。

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对钢材需求和钢材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样给钢铁业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下面就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2009年至2011年3年期间各个产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方向,对钢材需求进行分析。

汽车产业:《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目标:汽车产销实现稳定增长。2009年汽车产销量力争超过1000万辆,三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0%;汽车消费环境明显改善。建立完整的汽车消费政策法规框架体系、科学合理的汽车税费制度、现代化的汽车服务体系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立电动汽车基础设施配套体系,为汽车市场稳定发展提供保障;市场需求结构得到优化。1.5升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份额达到40%以上,其中1.0升以下小排量车市场份额达到15%以上,重型货车占载货车的比例达到25%以上;兼并重组取得重大进展。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4-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自主品牌汽车市场比例扩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国内市场份额超过40%,其中轿车超过30%,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占产销量的比例接近10%;电动汽车产销形成规模。改造现有生产能力,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主要乘用车生产企业应具有通过认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整车研发水平大幅提高。自主研发整车产品尤其是小排量轿车的节能、环保和安全指标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要轿车产品满足发达国家法规要求,重型货车、大型客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接近国际水平,新能源汽车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键零部件技术实现自主化。发动机、变速器、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传动系统、悬挂系统、汽车总线控制系统中的关键零部件技术实现自主化,新能源汽车专用零部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规划的实施政策措施:减征乘用车购置税。自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对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减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开展“汽车下乡”。在新增中央投资中安排50亿元资金,自200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对农民购买1.3升及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以及将三轮汽车或低速货车报废换购轻型载货车的,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加快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调整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财政补贴政策,加大补贴支持力度,提高补贴标准,加快淘汰老旧汽车。2009年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资金总额由2008年的6亿元增加到10亿元。等等。

3年内汽车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方向:电动汽车及部件、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其它关键零部件等五大领域,其中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改造对钢材需求提高,比如空气悬架,要求疲劳试验寿命≥400万次;前轴空气悬架:额定载荷为5t/7t;后轴空气悬架:2气囊/4气囊空气悬架系统,控制形式分为机械式和电控式,额定载荷>7吨。对钢材强度要求很高。此外,高强度钢车轮要求服强度≥500MPa,抗拉强度600~700MPa,延伸率≥22%。同样需要高强度材质的优钢。

《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的最新情况:自1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来,各有关部门按照《规划》的工作要求,加强沟通协商,密切配合,加紧制定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目前,已出台了实施车购税减征、汽车下乡、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推动老旧汽车报废更新、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等政策,汽车生产企业兼并重组、标准法规的制定、政府公务用车配备更新管理办法的制定等各项工作也已全面启动。截至4月15日,财政部、工信部已和73家汽车生产企业、177家摩托车生产企业签订了《汽车/摩托车下乡推广工作生产企业协议书》。

通过今年第一季度的汽车产销情况,大家都已看到国家出台的有关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销逐月回暖,结束了自2008年4月以来的延续下降趋势。一季度,汽车生产256万辆,同比增长10.6%;汽车销售268万辆,增长3.6%;3月份销售110.97万辆,再创历史新高。

2009年1-5月,汽车产销483.77万辆和495.68万辆,同比增长11.10%和14.29%,累计产销增幅均高于10个百分点,结束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低增长局面。

汽车行业对钢材的需求情况:根据汽车用材的发展趋势和汽车用钢构成及部分零部件、总成国产化状况及对汽车市场的预测,2009年需钢板1132万吨,结构钢378万吨,总量为1510万吨。目前部分钢材国内尚不能供货。钢板:较厚的高强度表面处理钢板、热轧酸洗薄板(厚度0.7-1.4毫米)、屈服强度大于600Mpa的大梁板、轿车车轮双向钢板、镀铝钢板、超高强度多相钢和热冲压形钢板等。结构钢:部分钢种由于化学成分范围、性能均匀度、淬透性能等不能满足汽车产品要求,仍需进口,如高强度高韧性非调质钢。部分钢种性能不稳定,如超深冲钢板性能不稳定,轴承钢纯净度、碳化物等均匀性差。有些钢材货源短缺,不能大批量供货,如非调质钢线材、冷镦钢和易切钢。这些都为钢铁企业提出的需要攻克的课题。

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立的目标:1.产业实现平稳增长。保持装备制造业生产经营稳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逐步上升,为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保障;2.市场份额逐步扩大。提高国产装备质量水平,扩大国内市场,国产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稳定在70%左右,巩固出口产品竞争优势,稳定出口市场;3.重大装备研制取得突破。全面提高重大装备技术水平,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重点产业调整振兴需要,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新能源发电设备、高速动车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等一批重大装备实现自主化;4.基础配套水平提高。基础件制造水平得到提高,通用零部件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关键自动化测控部件填补国内空白,特种原材料实现重点突破;5.组织结构优化升级。形成若干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工贸一体化大型企业集团,形成一批参与国际分工的“专、精、特”专业化零部件生产企业;6.增长方式明显转变。生产组织方式和重要生产工艺得到改进,现代制造服务业得到发展,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显著降低,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大型企业集团的现代制造服务收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20%以上。

《装备制造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的主要任务:依托十大领域重点工程,振兴装备制造业;抓住九大产业重点项目,实施装备自主化。其中1.钢铁产业。以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定的工程为依托,以冷热连轧宽带钢成套设备、大型板坯连铸机、彩色涂层钢板生产设备、大型制氧机、大型高炉风机、余热回收装置等为重点,推进大型冶金成套设备自主化。2.汽车产业。结合实施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重点提高汽车冲压、装焊、涂装、总装四大工艺装备水平,实现发动机、变速器、新能源汽车动力模块等关键零部件制造所需装备的自主化。3.石化产业。以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定的工程为依托,以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大型乙烯、对苯二甲酸(PTA)、大化肥、大型煤化工和天然气输送液化储运等成套设备,大型离心压缩机组、大型容积式压缩机组、关键泵阀、反应热交换器、挤压造粒机、大型空分设备、低温泵等为重点,推进石化装备自主化。4.船舶工业。结合实施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重点提高焊接、涂装工艺装备水平,实现船用柴油机、曲轴、推进器、舱室设备、甲板机械等关键零部件制造所需装备的自主化。5.轻工业。结合实施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食品机械、制浆造纸机械、塑料成型机械、制革制鞋机械、光机电一体化缝制机械、包装设备以及食品安全检测设备等为重点,推进轻工机械自主化。6.纺织工业。结合实施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粗细联、细络联、高速织造设备,非织造成套设备、专用织造成套设备,高效、连续、短流程染整设备等为重点,推进纺织机械自主化。7.有色金属产业。结合实施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高精度轧机、大断面及复杂截面挤压机等为重点,推进有色冶金设备自主化。8.电子信息产业。结合实施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集成电路关键设备、平板显示器件生产设备、新型元器件生产设备、表面贴装及无铅工艺整机装联设备、电子专用设备仪器及工模具等为重点,推进电子信息装备自主化。9.国防军工。结合国防军工发展需要,以航空、航天、舰船、兵器、核工业等需要的关键技术装备,以及试验、检测设备为重点,推进国防军工装备自主化。发挥军工技术优势,促进军民结合。

2009年至2011年3年期间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改选和投资方向: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石化装备、冶金设备、煤炭综采及矿山设备、轨道交通设备、工程施工机械、大型铸锻件、基础零部件、机场专用及港口装卸设备、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设备、农用装备、机床工具、热加工设备、印刷机械及文化办公设备、医疗器械、电子信息装备、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及检测设备、加工辅具及特种材料、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等21个领域。如大型铸锻件,重点发展大型核电设备铸锻件,百万千瓦级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铸锻件,70万千瓦以上等级大型混流式水轮机组铸锻件,石化、煤化工重型容器锻件,冷热连轧机铸锻件,大型船用曲轴、螺旋桨轴锻件,大型轴承圈锻件等。基础部件,重点发展大功率电力电子元件、功能模块,大型、精密轴承,高精度齿轮传动装置,高强度紧固件,高压柱塞泵/电动机、液压阀、液压电子控制器、液力变速箱,气动元件,轴承密封系统、橡塑密封件等。加快发展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及仪器仪表、中高档传感器等。

装备制造业对钢材的需求情况:规划明确重点发展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电站用钢(钢管),大型变压器用高磁感取向硅钢,高压、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用绝缘材料,高速列车转向架、轮对用特种钢,飞机用高档铝型材,轴承、齿轮、模具、量具、刃具、高强度紧固件用特种钢,机床滚珠丝杠和直线导轨专用钢材,高耐磨钢,高强度、耐高温、低磨损、长寿命复合密封材料等。

2009年国内机械装备制造业对钢材的需求量合计8000万吨,其中中厚板材、带材2000万吨,热轧薄板、带材约140万吨,冷轧薄板、带材约140万吨,带钢650万吨,大型型材约180万吨,中小型型材约520万吨,棒材约750万吨,线材约900万吨,电工钢板40万吨,无缝钢管约680万吨,焊接钢管200万吨,其它钢材1700万吨。

船舶工业:《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目标:1.船舶生产稳定增长。今后三年船舶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力争2011年造船产量达到5000万吨,船用低速柴油机产量达到1200万马力。2.市场份额逐步扩大。2011年造船完工量占世界造船完工量的35%以上,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市场占有率达到20%,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占有率达到10%。3.配套能力明显增强。三大主流船型本土生产的船用配套设备的平均装船率达到65%以上,船用低速柴油机、中速柴油机、甲板机械等配套设备的国内市场满足率达到80%以上。4.结构调整取得进展。大型船舶企业集团在高端船舶市场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若干个专业化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初具规模,一批船用配套设备生产企业发展壮大,环渤海湾、长江口和珠江口成为世界级造船基地。5.研发水平显著提高。三大主流船型研发设计实现系列化、标准化,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船型,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开发取得突破。6.发展质量明显改善。骨干船舶企业基本建立现代造船模式,三大主流船型平均建造周期缩短到10个月以内,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三年累计降低15%,钢材利用率显著提高。

规划明显船舶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要稳定船舶企业生产。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大型船舶企业和航运企业按期履行合同,积极应对推迟接船、撤单、弃船等经营风险。指导船舶企业加强生产管理,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确保造船质量和进度,保持生产连续性。扩大船舶市场需求。加快报废更新老旧船舶和淘汰单壳油轮,积极发展远洋渔船、特种船、工程船、工作船等专用船舶。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支持造船企业研究开发新型自升式钻井平台、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和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卸装置、海洋工程作业船及大型模块、综合性一体化组块等海洋工程装备,鼓励研究开发海洋工程动力及传动系统、单点系泊系统、动力定位系统、深潜水装备、甲板机械、油污水处理及海水淡化等海洋工程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制定《船舶工业科研开发重点项目目录》,支持优化升级三大主流船型,开发适应新规范、新标准和节能环保要求的船舶,提高大型液化天然气船、大型液化石油气船、大型汽车运输船、科学考察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的设计开发能力,加快新型船用柴油机及其关键零部件、甲板机械、舱室设备、通信导航自动化设备的自主研发,加快现代造船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基础共性技术研究。

船舶工业对钢材需求情况:由于2009年船舶行业应交付的船舶散货船占60%以上,且大型散货船占比例较高,因此每载重吨用钢量相对减少。经过测算,2009年造船用钢总消耗量约为1330万吨,其中船板为1170万吨,型钢球扁钢为120万吨,管材为40万吨。海洋工程用钢量将出现一定的增幅,《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把发展海洋工程装备,鼓励发展海洋工程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作为重要内容。目前,国内一些骨干造船企业也开始抒承接订单的重点转向海洋工程产品的开发建造。与传统的货船相比,海洋工程用钢量较多,一艘15万吨级FPSO需用钢材3万吨,20万吨级的船,其用钢量约4.2万吨,一座海洋石油平台用钢量约为0.9万吨。目前大连船舶重工集团、中远船务工程公司、中海油青岛基地、青岛北船重工、山东莱佛士等企业手持大量海洋工程订单,2009年海洋工程用钢量将出现一定的增幅。

不过,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船舶工业未来走势不容乐观。专家预计,船舶工业产能过剩压力将于2010年提前到来。为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将严格控制新增产能。目前中国造船行业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数据表明,今年1-4月,新船订单已经明显萎缩,手持船舶订单连续7个月下降。根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中国重点监测船企发生撤单共计125艘。结束了6年完工量、新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高速增长后,中国船舶行业在此轮经济低迷中遭受了重创。由此,将会遏制船用钢材的需求增长。

石化产业:《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目标:2009—2011年,石化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09年力争实现平稳运行,经过三年调整和振兴,到2011年,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发展方式明显转变,综合实力显著提。1.产量保持稳步增长。到2011年,原油加工量达到40500万吨,成品油、乙烯产量分别达到24750万吨、1550万吨。2.农资保障能力增强。到2011年,化肥产量达到6250万吨(折纯),钾肥产量达到400万吨(折纯),高浓度化肥比重提高到80%;在原料产地生产的化肥比重提高到60%,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化肥储备基本满足市场调控需要。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比重显著提高,县乡农用柴油供应网络不断完善。3.产业布局趋于合理。成品油“北油南运”的状况得到改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高,建成3-4个2000万吨级炼油、200万吨级乙烯生产基地。煤化工盲目发展的势头得到遏制。4.产品结构显著改善。2009年车用汽油全部达到国Ⅲ标准,2010年车用柴油全部达到国Ⅲ标准,2011年轻质油品收率达到75%,高端石化产品自给率明显提高。5.技术进步明显加快。丁基橡胶等产业化技术取得突破,千万吨级以上炼油、百万吨级乙烯、大型粉煤制合成氨等成套技术装备实现本地化,煤制油、烯烃、乙二醇等示范工程建成投产。6.节能减排取得成效。到2011年,石化产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2%以上,污水、二氧化硫和粉尘等污染物排放量减少6%以上,行业特征污染物排放得到控制。综合能耗普遍降低,大型炼油装置吨原油加工耗标准油低于63千克,大型乙烯装置吨乙烯耗标准油低于640千克,大型煤制合成氨装置吨氨综合能耗低于1.8吨标准煤。

《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11项主要任务:保持产业平稳运行;提高农资保障能力;稳步开展煤化工示范;抓紧实施重大项目;统筹重大项目布局;大力推动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支持企业联合重组;增强资源保障能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等等。

《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这11项主要任务,其中不少与钢铁业相关。比如第4条抓紧实施重大项目,要求抓紧组织实施好“十一五”规划内在建的6套炼油、8套乙烯装置重大项目,力争2011年全部建成投产。在现有基础上,通过实施上述项目,形成20个千万吨级炼油基地、11个百万吨级乙烯基地。炼油和乙烯企业平均规模分别提高到600万吨和60万吨。这批重大项目的建设需要钢材支撑,其中不少是优特钢。

业内人士认为,石化行业的钢材需求量最大的是各类钢管,根据《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年至2011年,我国的管线管需求量约800万吨左右。2008年管线管用板卷生产约586万吨,比2007年增加86.10%。输油管线钢需求潜力较大,未来12年间,我国还将建设15万公里的管道。

轻工业:《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目标:1.生产保持平稳增长。在稳定出口和扩大内需的带动下,轻工业产销稳定增长,行业效益整体回升,三年累计新增就业岗位300万个左右。2.自主创新取得成效。变频空调压缩机、新能源电池、农用新型塑料材料、新型节能环保光源等关键生产技术取得突破。重点行业装备自主化水平稳步提高,中型高速纸机成套装备实现自主化,食品装备自给率提高到60%。3.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企业重组取得进展,再形成10个年销售收入150亿元以上的大型轻工企业集团。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增加100个,东中西部轻工业协调发展。新增自主品牌100个左右。4.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到2011年,主要行业COD排放比2007年减少25.5万吨,降低10%,其中食品行业减少14万吨、造纸行业减少10万吨、皮革行业减少1.5万吨;废水排放比2007年减少19.5亿吨,降低29%,其中食品行业减少10亿吨、造纸行业减少9亿吨、皮革行业减少0.5亿吨。5.淘汰落后取得实效。淘汰落后制浆造纸200万吨以上、低能效冰箱(含冰柜)3000万台、皮革3000万标张、含汞扣式碱锰电池90亿只、白炽灯6亿只、酒精100万吨、味精12万吨、柠檬酸5万吨的产能。6.安全质量全面提高。完善轻工业标准体系,制订、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1000项。生产企业资质合格,内部管理制度完善,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普遍按照GMP(优良制造标准)要求组织生产。质量安全保障机制更加健全,产品质量全部符合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的九大主要任务:稳定国内外市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施技术改造;实施食品加工安全专项;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推动产业有序转移;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加强企业自身管理;切实淘汰落后产能。其中与钢铁业直接相关的是轻工行业提高重点装备自主化水平,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突破重点装备关键技术,加快装备自主化。造纸装备重点发展大幅宽、高车速造纸成套设备。食品装备重点发展新型绿色分离设备、节能高效蒸发浓缩设备、高速和无菌罐装设备、膜式错流过滤机、高速吹瓶设备等,自主化率由40%提高到60%。塑料成型装备重点发展全闭环伺服驱动、电磁感应加热和多层共挤技术的挤出设备。工业缝制装备重点发展电控高速多头多功能刺绣机、电控裁剪整烫设备,光机电一体化设备比重由10%提高到50%,生产效率提高40%。

2009年至2011年轻工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投资方向明确,重点装备自主化,发展年产10-20万吨非木纤维制浆和10-15万吨高得率化机浆关键设备。年产20-30万吨废纸浆和10-15万吨废纸脱墨浆成套设备。无元素氯或全无氯制浆漂白设备、高效碱回收设备、高效双盘磨浆机。车速每分钟1200米以上、幅宽6米的大中型文化纸机成套设备。涂布机、软压光机、高速复卷机、水力流浆箱等关键设备。

食品粮油加工装备,有型膜分离设备、连续模拟移动床设备、节能高效蒸发浓缩设备、高效结晶设备、高速和无菌罐装设备、膜式错流过滤机、高速吹瓶设备、新型高速贴标机等关键共性设备。日处理万吨级甘蔗(甜菜)制糖关键设备。非粮乙醇生产关键设备。日处理2000吨油料加工成套设备。日处理400-500吨组合式粮食清理设备。面粉后处理高效混合成套设备。日产50吨以上发芽糙米、留胚米、营养强化米等加工设备。日处理150吨以上稻谷砻谷机、碾米机、抛光机、色选机等。

制革制鞋装备,全自动控制转鼓、通过式去肉机、精密剖层机、双毡辊挤水伸展机、精密削匀机、皮革染色机、辊涂机、熨平压花机、多板低温循环干燥机等。自动控制无刀模裁剪、电脑控制皮革切割、电脑控制生产鞋楦和电脑控制连帮注塑成型等制鞋设备。

工业缝制装备,电控特种工业缝纫机、电控高速多头多功能刺绣机、电控裁剪整烫设备等主要光机电一体化缝制设备。

五金,采用先进技术改造钳、刀具、节水喷头、可调套筒、燃气用具、锁具等传统加工工艺和加工装备。

这些自主化的装备研发和生产,对钢材需求较大。此外,“家电下乡”,拉动家电消费,对冷热板等钢材需求也将增加。据统计,一季度全国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量和销售额逐月猛增,进入4月后,销售呈现平稳增长态势。截至4月30日,221家中标生产企业共生成标识卡4,752万件,共发货3,965万件;239家中标流通企业共销售下乡家电764万件,冰箱、彩电、洗衣机销售量分别占总销售量的52.36%、29.94%、11.85%;销售总金额为1,125,040万元。1-4月,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量分别达到34万件、88万件、148万件、176万件,销售额分别达到47976万元、130551万元、223859万元、277954万元。

根据《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轻工业对钢材需求将呈现上升态势,尤其是家电用钢材,其中高强度薄板材需求旺盛。此外,轻工业用钢管也占较大比重,2009年至2010年,自行车(包括电动自行车)用焊接钢管约300万吨。(包斯文)


  • 钢材价格指数
  • 情绪指数
综合 长材 扁平材
综合指数
长材指数
扁平材指数
品种 日期 指数 周环比
综合指数 03-28 137.43 -0.85
长材指数 03-28 152.63 -0.9
扁平材指数 03-28 122.9 -0.79
品种 日期 指数 周环比
螺纹钢情绪 03-22 58.83 +42.59
热卷情绪 03-22 46.83 +11.07
冷卷情绪 03-22 44.38 +15.48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免费下载

扫描二维码 ,下载我的钢铁手机版

查看地图详情

查看更多 行情地图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