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市场评述 > 正文

部分下游企业应对硅钢大幅涨价各显神通

分享到:
评论

据上海华东钢材市场消息,今年尤其是二季度以来,国内生产冷热轧硅钢片钢铁企业,大幅上涨出厂价,详见表(1):

单位元/吨

厂名
牌号
07年二季度出厂价
08年二季度出厂价
净涨数
涨幅
某甲厂
B50A1000
5820元(不含税基价)
6920(不含税基价)
1100元
18.9%
某乙厂
50WW800
5690元(不含税基价)
6690(不含税基价)
1000元
17.6%

如此大的涨幅对部分下游企业的成本压力增大,为了消化硅钢片“高成本,高价位”,他们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措施,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以增强自身产品竞争能力,主要有:

1、调整产品结构,如以中小型电机生产行业为例:它们在生产Y系列电动机基础上,生产M3系列电动机,使用的冷轧硅钢卷有涂层。(生产Y系列基本上是热轧硅钢片无涂层)改善了电机绝缘性能,又减少了电磁线的消耗,由于是冷轧卷料,利用率比热轧高,对降低成本有一定帮助。

2、货比三家,择优择廉采购。随着信息,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信息透明度提高,在质量等同情况下,货比三家,每吨低10-20元也是好的,尽可能减少采购成本。

3、挖潜力,练内功,向管理要效益。如清仓查库,减少车间内在制品,半制品存量,压缩硅钢片库存,减少资金占用,盘活存量库存。

4、改善消费习惯,“不吊在一棵树上”。

以往,有些电机,家电生产企业,有习惯性消费的惯性,用惯了某厂的硅钢片,一般不轻易改变,因为改变要做第三方质量认证,又要做整机的型式实验,确实比较麻烦。现在,生产冷热轧硅钢片企业增多,为需方选择增加了余地,在质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价格成了一个重要的“筹码”,所以,部分下游“不吊在一棵树上”,尽可能采购质优价廉的硅钢片,以减少采购成本的支出。

5、“大小搭配,合理套裁”,提高硅钢片综合利用率。

下游企业除自身对产品“大小搭配,合理套裁”外,还与市场上套裁中心相互联系,开辟二方甚至三方合作,对剩余的余料,角料,条料进行第二次综合利用,以提高硅钢片综合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多方共赢”,降低成本。

6、剔除产品中多余功能,合理选择硅钢牌号。

一般来说,一些历史悠久的电机生产企业,由于历史的原因,设计的电机产品中,保险系数大,确实存在“大材小用”“优材劣用”问题,因为以往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产品国家经销,这样做是可以理解的,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每个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一定要考虑生产成本,只能对产品设计重新认识,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剔除产品中多余功能已经成为必然,合理选择硅钢牌号是企业的趋势。

7、部分生产电机中小企业,基本上是普通冲床加工硅钢片定转子,“踏一脚,冲一片”,与高速级进冲相比,速度较慢,可以吃点“粗粮”,如在保证硅钢片性能前提下,对板型表面有些划伤等缺陷的让步料,协议品,头尾卷进行加工,还是能保证质量的,一般来说,正品材与让步材差价在100-200元/吨,这样也能减少采购成本,当然,做出口,军品还是要用正品的。

8、无论家电还是电机行业,因受设计,工艺的制约,在生产过程中必然要产生一定数量的边角余料及下脚“瓜子壳”,如何合理处理,一般的大型企业有专人负责,采用招标竞买形式,“谁出价高就卖给谁”,为保证与硅钢片整料相对合理比价关系,今年以来,硅钢片下脚“瓜子壳”行情节节攀升,吨价已突破4000元/吨,硅钢片废钢收入是抵冲成本的。

9……

下游企业为了消化高价位硅钢片价格,确实动足了脑筋,想尽了办法,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然而,在某些钢厂高成本推动下,不断调高出厂价面前,只能是“杯水车薪”,打打补丁而已,实属无奈之举。(陶永根)


  • 钢材价格指数
  • 情绪指数
综合 长材 扁平材
综合指数
长材指数
扁平材指数
品种 日期 指数 周环比
综合指数 03-29 136.64 -0.79
长材指数 03-29 152.01 -0.62
扁平材指数 03-29 121.93 -0.97
品种 日期 指数 周环比
螺纹钢情绪 03-29 35.18 -23.65
热卷情绪 03-29 38.29 -8.54
冷卷情绪 03-29 31.1 -13.28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免费下载

扫描二维码 ,下载我的钢铁手机版

查看地图详情

查看更多 行情地图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