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中国钢管市场需求预测

2007-04-06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New Page 1

“十一五”期间对中国钢管市场需求的预测,不仅仅是数量上的评估,更主要的是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新思路,落实技术创新的新举措,筹划结构调整的新布局,实现市场对钢管品质的新要求。为此,首先回顾“十五”期间中国钢管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

1.“十五”期间中国钢管市场消费结构变化的启示

“十五”期间,中国钢管产量由1153.10万吨/年上升到2614.11万吨/年,5年间上升1461.01万吨,年均增产钢管292.2万吨。由于新增能力还在不断产生,从“十五”初期的生产能力不足已转为生产能力过剩。中国钢管“十五”时期的产量和构成比例如下表1。

表1  中国钢管“十五”时期的产量和构成比例

                 项目       年度 焊管(万吨/年) 无缝管(万吨/年) 钢管总产量(万吨/年) 钢材总产量(万吨/年) 钢管产量占钢材产量的比例% 焊管占钢管的比例% 无缝管占钢管的比例%
2001 640.36 512.7 1153.1 16170 7.13 55.53 44.46
2002 830.59 610 1440.6 19404 7.42 57.6 42.4
2003 1030.77 733.9 1763.9 24082 7.33 58.44 41.56
2004 1301.26 848.05 2149.31 29903 7.19 60.54 39.46
2005 1567.06 1047.05 2614.11 37117.02 7.05 59.95 40.05

  5年来,钢管产量平均以22.46%,表观消费量平均以19.77%的幅度高速增长;钢管自给率以2003年为转折点,2003年以后逐渐呈供大于求的局面,即自给率大于百分之百。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指出:“管材在钢材表观消费总量中的比例2000年为6.61%,2005年为6.42%,变化不大。其中,无缝钢管由2000年的净进口3万吨,转为2005年净出口71.4万吨;焊接钢管由2000年的净进口3万吨,转为2005年净出口124.5万吨。管材在国内市场的国产化率已达95.5%。”[1]

  “十五”期间中国钢管的发展情况表明:中国钢管已进入供大于求的新阶段。这给“十一五”期间中国钢管的发展以启示。

  2.“十一五”期间钢管市场需求分析和评估

  2.1“十一五”期间中国钢管发展的经济背景:两个过渡时期

  “十一五”期间中国钢管发展的经济背景其特征是:处于中国工业化中期阶段向后期阶段的过渡时期,是中国钢管业发展的拐点,这意味着钢管产量和消费量由高速发展过渡到持续、快速增长,钢管业发展的增速放慢。当我国工业化基本实现时,钢管产量和消费量将达到历史峰值。这个期间,中国经济仍然主要是靠投资和外贸拉动,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过渡。“十一五”期间中国钢管就处在这样“两个过渡”时期的发展阶段。

  实现“十一五”期间规划经济发展的态势是要又好又快,其着力点是创新,是节能和环保。至于GDP增长率,“十一五”前两年(2006年和2007年)分别是10.7%和8%,平均为9%左右,预计后三年可能是在8%~7.5%左右,“十一五”期间GDP增长率平均为约8%。中钢协预测2010年我国粗钢消费达到4.9亿吨,钢材消费达到4.7亿吨。[2]这个预测是在总结“十五”期间预测的经验教训基础之上评估的。

  回顾“十五”期间之初中钢协预测2005年钢材消费1.4亿吨,较实际产钢低21239万吨,低出151.71%。为什么预测误差这么大呢?中钢协总结经验教训有三:一是用常规模型法不适应工业化进入快速增长期;二是民营企业投资大量增加,钢铁行业发展呈分散状态;三是中国政府——国家、省市自治区以及下边的三级政府——预测各不相同,层层加码,以致实际指标高出国家公布的预测数字许多。因此,研究“十一五”期间钢管的要求,要将调研主体市场需求与模型预测相结合起来进行评估。

  2.2“十一五”期间市场用钢管的需求评估[3][4]

  “十一五”期间,中国能源需求强劲是中国钢管发展的直接动力和间接动力。预测2010年消费25亿~33亿吨标煤,“十一五”期间能源建设投资3.5万亿元,到2020年前,我国能源工业累计投资将达到10万亿元。从2005年起每年投资7000多亿元。其中2020年煤炭生产能力将达到28亿吨,年均投资700亿元;2010年石油产量将达到1.8亿吨,年均投资500亿元;天然气产量达到1100亿立方米,年均投资300亿元。电力装机(包括火电、水电、核电、天然气发电、风电等新能源发电)达到7亿千瓦,年均投资5000多亿元。[5]

  2.2.1煤炭用钢管

  煤炭用钢管的数量比较大,用处也比较多,有关煤层气、水煤浆管线列入下文有关输气管线中统计,兹不赘述。这里重点谈一下煤炭开采用钢管,例如竖井用的圆形和方矩形管,单体液压支柱管、液压支架管、采煤机械及皮带运输机托辊管,煤矿排水、通风管等,其用量评估:2005年生产支护用钢材需求720万吨(其中生产建设用钢材220万吨,支护用钢材500万吨),2010年达到1100万吨。按钢管占20%来估计,支护用钢管2006年~2010年共用990万吨;矿用皮带机托辊等设备和排水、通风用钢管130万吨。由此,煤炭用钢管共计约1120万吨。

  煤炭业对钢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煤化工用的合金钢、不锈钢管,煤地下气化(CUG)、煤制油等新技术,要求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的钢管。例如煤气化向中高压(8.5MPa)和高温(1500~1600℃)方向发展,这是合金钢和不锈钢管的研制范畴。在这方面,钢管用量也很可观,例如煤制油领域,建一条生产100万吨油品的生产线,约需一般碳结钢管0.9万吨,耐热钢管和不锈钢管0.1万吨,其中不少规格国内目前尚待开发。

  2.2.2石油天然气用钢管

  石油天然气钢管的主体市场是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家石油巨头,其用途主要是油井管、油气长输管线管。

  ——油井管:2005年无缝钢管套管220万吨,焊管套管40万吨,共计260万吨;2006年无缝钢管套管270万吨,焊管套管45万吨,共计315万吨。由此,推算出2006年~2010年共计需油井管1800万吨。

  焊管套管多用于J55级,近年来开发N80~Q级套管。国外,焊管在深井中应用较多,同时,在油井管中的比例已经达到40%左右,而我国目前只有15%左右;石油行业要求生产高钢级、耐腐蚀、特殊丝扣要求的油井管,目前大部分依赖于进口。在国际高油价运行的形势下,一部分旧油井修复工作要启动,深井(地质结构复杂、地层压力及变形移动量大,有腐蚀介质或气体H2S、CO2)的比例在增加。

  “十一五”期间油气井向西部、沙漠、高寒和海洋等地区发展。全球目前海洋油气产量已占40%,未来油气储量的44%在深海区。我国海洋约有360亿吨石油资源量。目前我国仅限于200m以内的近海,2010年以前将高速发展,南海油气田储量相当于200亿吨石油的“可燃冰”正在开发之中。这些都将要重点开发高钢级(N80、P110以上和非API标准特殊扣)耐腐蚀、抗挤毁的油气井管,例如开发双相不锈钢管。此外,连续油管也是近来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

  ——管线管。“十一五”期间中石油将建设陕京二线、西气东输二线、中俄以及中亚或俄罗斯—上海天然气管线,与“西气东输”管线形成“两横两纵”的天然气干线,并将修建3万公里成品油输送线。这样,中石油在2006~2020年间需油气长输干线用管1000万吨,加上支线及城市燃气管网用管,年均用管约260万吨,这其中,直缝埋弧焊管占30%左右,平均约80万吨;螺旋管占40%,约100万吨;ERW管约占30%,约80万吨。

  中石化开始建设长达3000公里的川鲁输气管道;三家石油集团均计划在东部沿海地区建设液化天然气管道,中海油在广东、福建建LNG管道已动工建设。

  根据国家有关规划统计部门的预测,到2010年,我国建设的各类输气管线包括天然气干线、支线、区域管网和城市管网、原油成品油输送管线、海底原油和天然气管线、LNG管线、煤层气和水煤浆管线、以及其他流体管线等,平均年需管线管350~400万吨。由此,到2010年需石油天然气管线管约1750~2000万吨,其中LSAW管约525~600万吨,SSAW管约700~800万吨,ERW管约525~600万吨。

  石油行业“十一五”期间油井管和管线管用钢管量之和约3800万吨。

  石油行业对管线管提出了新的高要求。一是高钢级、高性能的管线管用量增加。“十一五”期间新建和规划的“西气东输二线”及洲际输气管线要求输气量大(300亿m3/年)、工作压力高(14MPa),要求采用高钢级(X80)和大直径(Φ1219mm)和大壁厚(最大为30mm以上)的优质钢管。不仅如此,X100、X120等更高钢级管线管的应用与开发,是我国钢铁工业和制管工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例如开发大直径、高强度直缝埋弧焊管和发展高水平UOE和JCOE机组是新的历史使命。X100和X120钢级的应用将使螺旋焊管难于胜任了。我国螺旋焊管面临进一步技术改造,例如开发了预精焊等技术,以提高焊接质量。

  在油气长输管线中,还应开发双相不锈钢材料,因为集输管线要在含有Cl-、CO2和H2S的环境中服役。目前我国已在“西气东输”工程首站“克拉2”采用了长达18公里的进口2205双相不锈钢直缝焊管,在气站站场净化单元采用了宝钢产2205无缝钢管(200多吨)制造的热交换器,这只不过是长输管线使用双相不锈钢的序幕。

  海洋油气的开发要求性能更高海洋平台结构钢管。全球海上油气钻井平台的订单已排至2012年。海洋油井平台要求钢级X70,外径26〞(Φ660mm)~40〞(Φ1016mm),壁厚40mm,同时,要求尺寸精度高,焊接性能和热影响区性能要好,甚至某些要求超过输送管的要求。我国宝钢UOE机组等才能生产出来。

  目前国内热轧板卷生产中,管线管和套管J55~N80用的热轧板卷生产量的比例很低,不能满足ERW焊管用料的要求。同时,连续油管用的热轧板卷也有待于研制。

  2.2.3化工用钢管

  “十一五”期间石油消费量3.1~3.6亿吨,天然气消费量为863~1000亿立方米,相应原油加工量和乙烯产量也同步增长。目前我国已经有20多种主要的石油化工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的前列。例如炼油能力近3亿吨,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乙烯生产能力888.5万吨居世界第三;五大类合成树脂生产能力居世界第四;硫酸、合成氨、化肥、电石、染料、磷矿、磷肥、胶鞋等产量达世界第一;农药、烧碱、轮胎等产量居世界第二。

  今后5~10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仍将处于迅速发展和上升阶段,2010年炼油能力达4亿吨;乙烯生产能力达1850万吨,石化企业向大型化、炼化一体化、高参数、长周期安全运行的方向发展,对钢管特别是无缝钢管需求量在增加。从钢材消费情况来看,2005年石化用钢材量达到333万吨,其中钢管约130多万吨(无缝钢管60万吨,焊管70万吨),因此,推算“十一五”期间石化工业用钢管达700万吨,其他化工用钢管200万吨,共计900万吨。

  石化行业对钢管提出了新要求。对无缝钢管的外径要求越来越大,而且壁厚越来越厚,对质量和品种的要求更加严格。石化行业是专用管材品种规格最多的行业,除了年需碳结钢管130万吨以外,还需不锈钢管8万吨,例如炼油过程加氢装置温度高于230℃就需用不锈钢管。

  石化行业在加强双相不锈钢材料应用的开发和普及,例如在炼油工业中原油管道、加热炉管道和换热器管道,常减压器顶后冷却器管、塔盘管、水冷却器的热交换管,烟气装置的冷却器管、烟道管,加氢装置工艺管线;化工领域用钢管中,精对苯二甲酸(PTA)装置中的部分热交换器以及干燥机配管;醋酸装置工艺管线、合成甲醇装置一些设备用管(例如:合成反应器、物料流出热交换器、中压闪蒸罐顶冷凝器);乙烯装置中催化剂再生冷却器用管;尿素工业压缩机冷却器管等。双相不锈钢如能与碳钢复合成高性能钢管,其实际应用价值将会更大。

  2.2.4电力用钢管

  “十一五”期间计划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44亿千瓦,平均每年投产5000万千瓦左右。最近两年将会继续在7000万千瓦/年的较高增长水平。2008年以后,增长幅度逐渐降低,维持在3200万~4000万千瓦/年的水平增长。

  “十一五”期间将新增火电机组装机容量1.6亿千瓦,平均年增3200万千瓦,其着力点发展高效机组,力争到2010年使我国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达到煤电装机容量的15%。

  ——火电用钢管:主要有四大管道用钢管。例如主蒸汽管、再热蒸汽管热段、再热蒸汽管冷段、高压给水管以及其输水管,年需求量约70万吨钢管;

  ——核电用管:

  我国核电站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建成9座,在建2座,共计870万千瓦,占全国电力装机容量的22%,到2020年,核电站达4000万千瓦,并要求全部国产化。

  核岛部分的核级管道主要是蒸汽发生器(SG)传热管,它是压水堆核电站一回路压力边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蒸气发生器使用4500~6300根传热管,其管径Φ17.48~Φ19.05mm(0.688~0.750in),壁厚一般1.02~1.09mm(0.040~0.043in),最短U型传热管长度也在30m以上,其材料一般选用镍基合金钢,例如Alloy800和Alloy690材料。核级管道目前基本进口,约占47%。常规岛核电站辅助设备用管国产化率较高,核电用钢管平均年需求量为1.5~2万吨。

  ——水电用钢管:建设水电站大量用厚壁焊接钢管,主要用于压力管、岔管,年需求量约30万吨。

  ——风电用钢管:主要用厚壁焊管,平均年需求量3万吨。

  ——电网用钢管:输电塔一般用型钢(例如角钢),目前改用焊管,在东北、华东、中南三条输电线路作试验,年需求量约10万吨。

以上电力用钢管道2006年至2010年总计为575万吨。

“十一五”期间对电力用钢管提出了新要求,其中火电用钢管由于高参数的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及核电要求的新材料制成的钢管品种,成为我国钢管重点开发的方向。例如对钢管的室温综合性能、高温持久性能、蠕变性能、抗氧化性能、抗腐蚀性能、焊接性能和加工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高压锅炉、电站对厚壁管特别是中、大口径(Φ219~457mm×25~60mm)的无缝钢管厚壁和特厚壁管需求的不断增加,每年约需有10万吨,这当中有8万吨的缺口需要进口弥补。

核岛用管是国内的软肋。1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需钢管12万m,其中用Φ10mm×1 mm ~Φ950mm×82 mm的不锈钢和合金管约1万m。目前国内蒸气发生器的U型镍基合金管和第三代核电站需求的锻轧大口径厚壁主管道还不能生产。这“一小一大”的特种管材是钢管生产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走向钢管强国必须跨越的门槛。

风电行业目前1000千瓦以上的风机都是进口;全国风能装机容量的76%分布在“三北”地处低温区域中(≤-30℃),因此,对钢管性能提出了防止低温脆性断裂的要求。

输电行业“十一五”期间有4条特高压输送电工程:①晋东南—南阳—荆门交流输电系统;②金沙江溪洛渡、向加坝水电站—华东直流输电系统;③云南—广东直流输电系统;④云南昭通—广西桂林—广东惠东交流输电系统。特高压输电塔在载荷上远大于现有输电塔,钢管结构是国内创新的课题,Q390、Q420、Q460等高强度钢材的使用量将增加,这也为直缝埋弧焊管开辟了新市场。

2.2.5钢结构用钢管

钢结构的发展同城市化有密切的关系,华东、中南仍是我国钢材消费的主要区域,西北、西南地区钢材消费比重呈增长势头。“十一五”期间中国城镇化率将由2005年的43%上升到2010年的47%,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8545万人,年需建筑用钢2655万吨,其中东南部844万吨,中部1046万吨,西部765万吨。5年需建筑用钢材1.3275亿吨。

国内一半以上的钢材用于建筑行业,2005年用于建筑行业的钢材总量达到1.7亿吨,绝大部分却用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内,用于钢结构住宅的只有1000多万吨。

建设部最近对国内住宅建筑的高耗能进行了批评,认为:国内建筑用钢还有10%~15%的节能空间。今后几年我国城镇各类建筑面积约15.6亿平方米,按此建筑面积计算出建筑用钢材每年应减少858万吨,这相当于建筑用钢量的13%。[6]

由于钢结构具有节能(为钢筋混凝土的1/5),高承载、耐冲击、抗震、防火、无污染等优点,被称为“21世纪建筑文明和建筑生产力的体现”。

建筑物节能的方向在于推广钢结构。目前我国仅有八百万平方米的钢结构住宅,发达国家却达到住宅面积40%~50%,今后钢结构的比重会进一步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2002年用于钢结构的钢管70万吨,其中无缝管30万吨,焊管40万吨(依笔者认为,这里的“焊管”是广义的焊管,即包括钢结构企业生产的方矩形梁在内)。这意味着,钢结构中的钢管用量将进一步扩大,在下列领域尤为明显:

——火力发电厂的主厂房和锅炉钢架(包括核电厂、风力发电设施);

——交通工程中的桥梁(铁路、公路和跨海大桥)、高速公路防护栏、收费站、交通标志;

——市政建设工程、地铁、轻轨工程、火车站、汽车站、飞机场候机楼、体育场馆、影剧院、城市立交桥、高架桥、环保工程、城市公交设施、临时房屋等;例如:天津无缝钢管公司生产的474支,长1480m,Φ480mm×9mm无缝钢管用于北京奥运工程的“鸟巢”空调专用管。

——钢结构住宅将大量增加,有关的设计规范、配套技术和材料已基本具备,试点工作正在开展。

关于钢结构用钢管量的评估有两种角度。一是据有关部门统计,2005年钢结构行业消耗钢材1400万吨,至2010年达到2600万吨,其中管材所占比例为3.5%,由此推算出2006年~2010年钢管用量约400万吨。

二是按我国每年竣工6亿平方米的城镇住宅建设中有5%采用钢结构,按多层、高层建筑物平均50千克/平方米用钢材计,用钢量达到每年150万吨,(未将农村每年竣工6亿平方米所用钢结构统计在内),由此,钢管用量将达到5万吨/年。如果接近发达国家钢结构住宅的水平,那么所用钢管量将是40~50万吨/年。按照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住宅)用钢结构之比为6:4,由此推算出工业建筑钢结构所用钢管约为75万吨/年。两者之和为116~125万吨/年。以此来推算出2006年~2010年钢结构用钢管量约为600~700万吨。

现代钢结构对钢管提出了新要求。钢结构建筑和构筑物不断向着大跨度、超高层、重载荷的方向发展,以及承受着强烈地震和各种恶劣环境(火灾、风灾、腐蚀)的考验,因此对钢管(圆形、方矩形)的质量要求有所提高,例如壁厚不断增加,强度不断提高,Q345以上钢级占工程钢材总用量约92.6%;有的要求在低温(-20℃)下焊接。对钢管制造水平也要求具备除内毛刺、焊缝探伤以及切割断面平齐等,因此,目前ERW焊管还要进一步满足钢结构设计的要求,例如“直接成方”的工艺生产方矩形管有些存在角部和焊缝的性能低于母材的情况,于是用“圆成方”的工艺的优越性又凸现出来了。此外,扩大ERW焊管的直径和壁厚,例如开发大型方矩形管(500mm×500mm×30mm),发展耐候钢、耐火钢的材质的焊管,也是钢结构管研究的课题。

2.2.6房地产用钢管

房地产用钢管有三个方面,一是钢结构,前面已分析过了,这里不重复计入;二是城市地下给排水、热力、通风管道;三是住宅用自来水镀锌钢管。

“十一五”期间每年有1500万农民工进入城市,这是未来住房消费的对象;我国有100多个城市地下管网(供水、天然气、热力)因年久失修而重建。

在城市管网选用管型上,在焊管应用之前,有铸铁管;在焊管应用之后,有塑料管。这几种管型各有所长。但铸铁管因插入式挠性连接(≤3°),塑料管因温度变化导致老化而影响强度较低,由此,埋地后因地基下沉(尤其是重型车辆碾压下)而泄漏燃气(水);所以,钢管在城市管网中仍有它的优势。国外也如此,例如日本JFE生产的镀锌钢管就用于城市煤气及自来水管。[7]

“十一五”期间城市地下水及热力管网年需钢管平均为50万吨,地面住宅用镀锌钢管年均需800万吨。由此,“十一五”期间房地产用钢管量约4250万吨。这里,要着重指出,镀锌管的生产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

2.2.7汽车工业用钢管

2005年我国汽车生产500万辆,2006年达到650万辆,2007年可达850万辆,2010年将超过900万辆。

2007年我国汽车的消费结构的变化有三个特点,一是轿车的比重已上升到54%(2003年是45%),二是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轿车消费量增长实际上已经停滞;二级市场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省消费量增长而且市场容量大;三级市场潜力很大。三是轿车向轻型化、安全化、低廉化、环境友好化方向发展,由此,汽车零件呈薄壁化、中空化和小型化的趋势,要求钢材提高强度,减轻重量,例如一部分无缝钢管将被焊管所取代,中高级轿车的制动管、润滑管、排气管使用国产化的镀锌涂塑双层卷焊管(PVF管),等等。

关于汽车用管量的评估,按2005年汽车用钢管24万吨(其中无缝管16.91万吨,焊管7.09万吨)来推算,“十一五”期间汽车用钢管量约160万吨。

2.2.8造船工业用钢管

目前世界造船市场处于一个历史高峰阶段,在世界海运贸易增长的推动下,尤其是在中国石油、矿石进口持续快速增长和集装箱货运快速上升的推动下,2005年我国造船行业产量突破122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1.86%,占世界产量的18.2%。2006年造船产量为1500万载重吨,(超过了日本,居世界第二位),用钢材600万吨,其中管材占7%,约为42万吨。2006年~2010年我国造船达到每年平均830万载重吨,总计为4152万载重吨。

四种类型船体每艘用钢管量统计如下:4700DWT多用途船用钢管量0.37吨,502TEU集装箱用钢管量5.14吨,1650m3LPG船用钢管量2.72吨,50000吨开式散货船用钢管量1.85吨。按2006年船用钢管量为基数推算“十一五”期间我国造船工业用钢管量约为250万吨。

2.2.9集装箱行业用钢管

我国集装箱行业在产销上已连续14年居世界第一位,拥有各类特种货物集装箱(保温箱、罐式箱、散货箱等)、地区专用箱和半挂车等约900多个规格、品种。2005年我国集装箱产量达到232万TEU(20英尺标准箱),占全球产量的93.55%,目前我国干货集装箱生产能力达450万TEU,产能仅发挥51.6%;2007年我国集装箱产能达580万TEU,产能过剩问题将更加严重。由于全球外贸强劲增长,我国2006年集装箱的年总销量保持平稳发展,标准干货集装箱的产销量与2005年持平,保温集装箱仍平稳增长,罐式集装箱将继续保持向我国转移的趋势,未来还有可观的发展空间。

目前生产集装箱所用钢材为耐候钢,主要有热轧薄板(1.6mm~6.0mm)、型钢和焊管。每个20英尺箱消耗钢材为1.63吨,40英尺箱消耗钢材2.91吨。2010年集装箱产量预计达到308万TEU,届时消耗钢材约530万吨。按焊管所占集装箱消耗钢材的比例为4%,预计“十一五”期间集装箱需求焊管达105万吨。

2.2.10机械工业用钢管

中国机械工业有庞大的内需支持,同时具有明显的国际比较优势,是今后国家重点振兴的产业,到2010年将投资3555亿元,占国民经济总投资的4%,增长速度为47%,产销总体平稳发展趋势。

机械工业钢材用量的主要行业有重型矿山机械、工程机械、通用机械、农业机械、石油及化工机械,此外还有零部件制造业,增速在20%;制冷及空调机械制造业,增速15%~20%;环保、机械制造业,增长17%;文化办公机械制造,增速15%;食品及包装机械制造业,增长10%~15%;液压、气动、密封体制造业,增长10%~15%;印刷机械制造业,增长10%;轴承制造业,增长8%~10%;内燃机制造业,增长5%~8%;工程机械制造业,增长5%。

据不完全统计,机械行业2004年消耗钢材4500万吨,2005年消耗钢材为5200万吨;2006年机械工业产销同比增长15%,由此,预测“十一五”期间机械工业用钢管量估计为2200万吨左右。

机械制造业用管以大中直径,中、厚壁碳结钢和低合金钢管、无缝钢管居多。用无缝钢管代替实心锻坯制造缸、筒、轴、辊、滚筒、轴承、管模等中空体和结构体,可节约钢材20%~30%。又如压力容器、高压气瓶年需无缝钢管约10万吨。机械用管中,大、中直径无缝钢管约占30%。近几年,年消耗无缝钢管150~160万吨,约占无缝钢管消费的15%。而美国的机械管消费比例1997年为29.4%,2002年保持为24%。随着我国机械装置的发展,我国钢管(包括焊管)用于机械结构管的比例还会增加,达到20%左右。

钢管行业要不断待发新品种,以适应机械工业的发展。

2.2.11轻工业用钢管

轻工业是我国净出口量较大的行业,保持健康平稳的发展,2005年出口创顺差为1400亿元~1500亿元,增长幅度较大。由于国际竞争激烈,需要钢材品种升级换代。

轻工业有自行车(包括电动自行车、童车、残疾人用车),影剧院、体育场馆、会议厅设备(座椅等),体育健身器材、家电、家具、医疗器械、小五金、旅行用品等。2005年自行车用钢材185万吨,其中带钢为原料的焊管约110万吨。由此,预测“十一五”期间轻工业用钢管约880万吨。

2.2.12铁路(车辆)用钢管

“十一五”期间将加大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投资力度,投资总额65219亿元,增长速度18.6%。尽管如此,与国际交通运输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路网密度来看,美国每万平方千米国土面积就有铁路200公里,印度有211公里,而我国2005年底全国铁路总营业里程为7.5万公里,每平方千米陆地面积铁路仅为78.11公里,按人口平均计算,我国人均铁路长度只有1根香烟长。

“十一五”时期国家继续加大全国铁路网建设,建成新线1.7万公里,相当于“八五”、“九五”和“十五”总和的1.3倍。铁路车辆由于主要干线提速,需要新购机车7300台,到2010年需要保有货车58万辆,新购货车22万辆,新购客车2.6万辆。同时,目前全国铁路现有60吨级货车五、六十万辆,要全部更新为75吨级新车。因此,未来几年的铁路车辆用钢市场潜力巨大。

火车车厢用钢管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车厢钢结构件,例如用方矩形钢管制作厢梁;二是配管;三是为了提速、减重和安全,用锻轧的空心轴代替实心轴。目前年需低合金钢车轴管15~20万吨。

综合上述评述,“十一五”期间铁路(车辆)用钢管约200万吨。

2.2.13港口建设用钢管

我国钢铁工业在向沿海方向移动,如鞍钢、首钢、唐钢以及广东、广西等省在滨海建设钢铁大厂,港口建设正在发展之中。“十一五”期间全国沿海港口规划建设矿石泊位大约35个,其中深水泊位约30个,通过能力约3亿吨;规划新增29个泊位,其中深水泊位24个,通过能力2.8亿吨。规划建设、改造营口、天津、唐山、烟台、青岛、日照、连云港、舟山、防城港等港口布局,建设20万吨级以上矿石码头11个,能力1.7亿吨;长江口内上海、苏州(太仓)、南通等港口建设、改造接卸减载直达船的矿石码头5个。

港口建设和跨海大桥都需要大量打桩用钢管。同时,铁路建设中桥梁也很多,以京沪高速铁路为例,就有11座特大桥,也需要大量打桩用管。例如杭州湾跨海大桥用的打桩管Φ1016×16mm,管长72m,消耗钢管的数量很可观。螺旋焊管用于桩管的市场较适合,一部分直缝埋弧焊管也可用于桩管。预计“十一五”期间用于港口、码头、桥梁用作桩管的钢管约250万吨。

2.2.14外贸市场

以上我们预测主要的企业市场(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机械、……),消费者市场(房地产、轿车、自行车、家用电器、……),政府市场(市政建设、奥运工程、……)。过去没有将外贸市场列入预测市场之中,往往预测数字偏低。

2006年钢管外贸市场创历史新高,达到587万吨(其中焊管337万吨,无缝管250万吨),占2006年钢管产量的16%左右。这意味着将近16%的钢管产量靠国外市场消化的,一方面缓和了国外钢管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另一方面也缓解了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实现了国内市场供求平衡。

2006年以来,世界经济仍然保持较高增长态势,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市场需求旺盛;2007年美国经济可能实现软着陆,日本和欧洲经济仍然处于上升势头。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出口仍然较为有利。但是,世界经济增长步伐将有所放缓,考虑到人民币升值,贸易摩擦以及我国限制钢材出口措施等因素,2007年我国钢管出口势头将有所减弱。至于钢管进口情况,由于国产钢管竞争力提高和国内价格低于国际市场,进口量将进一步减少。

因此,2007年应适当控制钢管出口规模,分散出口目的地,要通过对话来调整出口关系以解决国际贸易摩擦,西方用冷战思维对待贸易摩擦是不可取的。同时,我们要调整钢管产品的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开发进口替代产品,以扩大内需。在企业间建立外贸市场协调机构,统一在外贸市场上的步调。

由此,“十一五”期间我国钢管出口量预计约3000万吨。

3.“十一五”期间中国钢管市场需求结构评估

从以上分析,归纳出2006年~2010年钢管市场需求结构如下表。

表2  2006~2010年钢管市场主要用户需求结构预测表

项目 石油  天然气 电力 煤炭 钢结构 房地产 汽车 造船 机械 轻工 化工 集装箱 铁路车辆 港口 外贸 总计
钢管用量 (104t) 3800 575 1120 700 4250 160 250 2200 880 900 105 200 250 3000 18390
百分比(%) 20.66 3.12 6.05 3.8 23.11 0.87 1.36 11.97 4.79 4.9 0.57 1.08 1.36 16.32 100

注:本表按上述行业年均值计算,以及尚有未计入的行业用钢管量,故总计数值偏低。

从表2可知,“十一五”期间中国各个行业实际用钢管数量总和应大于18390万吨,估计为19000~20000万吨之间。再从宏观层面来评估,如果按照2006年我国生产成品钢材为46685.43万吨,当扣除重复计算的5534.04万吨后,为41151.39万吨,约为4.1亿吨,预测2010年达到4.7亿吨,(不含重复计算的钢材),5年平均每年生产钢材4.4亿吨。当按含重复计算钢材产量在内,年钢材增幅10%,2006年管材比为7.48%,设定“十一五”期间管材比为7.5~7.6%,那么“十一五”期间年均生产钢管量约为3800~4000万吨,与表2的预测大致相符。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