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价格暴涨之险:中国经济将通胀通缩并存 

2006-05-16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查看历史数据
    全球范围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中国经济将面临一个极其严重的危险:通胀与通缩并存
    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飙升已成为全球所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截至4月17日,路透CRB(Commodity Research Bureau)指数已经持续上涨到343.65点,创出CRB指数1980年以后的历史最高。而4月10日,这一指数还仅为338点,而在可以预见的将来,CRB仍将维持持续走高态势。
    路透CRB指数是全球应用最广的商品期货价格变动基准。路透CRB指数汇集了CBOT、LME、COMEX等全球最重要的7大商品交易所的19种商品的期货合约,涵盖了能源(如WTI原油、燃料油等)、工业金属(铜、铝、锌、铅、锡等)、贵金属(黄金、白银等)、谷物、畜产品和软性产品等主要的商品期货,是全球商品价格波动的领先指标。
    以更远的时间维度看,自2001年CRB指数跌至近6年最低点之后,一轮波澜壮阔的超级大牛市随即到来,CRB指数已经上涨将近90%,而糖、WTI原油、铅、铜等品种涨幅超过150%。
    与此相对应的是,黄金价格突破600美元/盎司大关;纽约商品交易所白银期货价格达每盎司12.6美元,创23年来新高;期铜价格逼近6000美元/吨,原油价格已经达到70美元/桶的历史新高。
    更可怕的是,价格上涨远没有结束的征兆,在全球经济增长、供应紧张及投资流入日益上升的驱动下,持续5年走高的大宗商品价格有望进一步攀升。
    大宗商品价格为什么如此暴涨?大宗商品近期价格走势如何?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什么影响?这些问题牵动人心。
    为何上涨?
    为什么大宗商品价格在2001年之后的涨势会如此强劲?这波涨势还能持续多久?尽管回答后一个问题的难度要大得多,但从目前的形势看,大宗商品价格极有可能进一步走高,在某一高点逐步稳定下来。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近年来因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过剩,各种套利基金买盘踊跃,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不断走高。
    “9·11”之后,美联储转向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带动欧洲、日本等也转向或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在美国持续的双赤字政策影响之下,美国货币当局过量发行美元,导致美元资产在全球范围内过快增长,全球美元外汇储备增长过快。一方面这会使货币当局的货币供应量不断增加,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则使市场利率不断走低,美联储曾连续13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1%。
    如此双重影响之下,大宗商品与房地产、股票一样,成为套利基金的重点投资对象。有关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末全球各类投资基金的募集额度已经达数万亿美元,但只有70%左右的基金能够找到合适的投资机会。在低资金成本的形势下,各种套利资金当然不会放弃这一赚钱机会。
    投资于商品市场的资金力量中,以商品指数对冲基金、宏观对冲基金及养老基金三大类基金为主。据研究,商品指数对冲基金进入市场后一直在买入,使得现货价格快速上涨,形成现货较远月期货升水。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盈利模式:买入现货合约不断通过远月迁仓获取展期收益(铜、原油、糖等主要品种的三个月展期收益都在100-150美元/吨以上)。追求长期稳定的养老基金,也将其总资产中的一小部分投向大宗商品市场,这类基金放眼于30年的长期回报。
    商品市场中的另外一股基金力量,来自宏观对冲基金和其他投资者,买入更为长期的合约。部分资金是能源部门的溢出资金,反映出在能源和其他成本上涨时,市场预期现货价格将长期上涨,目前的期货价格相对“便宜”的观点。在低资金成本、高投资回报的模式下,对冲基金对商品的大量追逐,导致本轮大宗商品牛市的最终形成。
    其次,全球经济增长特别是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持续增长所带来的巨额能源需求,是这轮商品牛市的基础性支撑力量。一方面,在美国经济拉动下,欧元区、日本的经济也在持续走好,2002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已经连续4年在3%以上,带动对资源性商品的强劲需求;其次,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为代表的“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英文的第一个字母,与英文砖头“brick"发音相同)经济持续高增长,特别是中国和印度正在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对大宗商品的强劲需求还会持续下去,在基本面上保证了大宗商品大牛市的持续。
    对冲基金是主要原因吗?
    在1980-2001年的20年间,CRB指数最高没超过280,最低峰则出现于2001年的180左右。花了20年时间CRB指数才从330跌到180,但其从180爬升至历史新高343,只花了短短5年时间。从这个时间段对比来看,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大宗商品价格处于一个非正常状态之下,甚至有可能出现越来越多的泡沫
    此次全球范围内大宗商品价格狂涨势头还能持续多久?一方面,位于产业链下端、消耗资源的生产企业早已不堪承受,另一方面,对冲基金则认为2001年以来的这波大宗商品涨势远未结束,至少还将持续2-3年,因为按实际价格衡量,目前铜铝原油农产品等大宗商品的价格,远未到达其历史最高点,后势还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目前,对冲基金被广泛视为推动5年大宗商品牛市的根本力量。果真如此吗?近期,从铜、锌到橙汁、白糖等大宗金属、能源和部分农产品的大宗商品价格均创出历史高位,但分析人士尤其是对冲基金经理们认为,在全球经济增长、供应紧张及投资流入日益上升的驱动下,持续5年走高的大宗商品价格将进一步攀升。价格螺旋式上升的根源之一,是大宗商品生产商们保守的产量规划。
    随着3月底美联储将联储基金利率进一步调高到4.75%,市场预期利率还有可能进一步走高至5.25%-5.5%,这有可能会在一定限度内约束对冲基金对大宗商品的投资冲动。也许,只有当美联储决定进一步提高利率,使利率处于一个较高的真实正值,让对冲基金感受到强烈的资金成本压力时,我们才能真正判断此次的大宗商品牛市的真正原因。
    中国隐忧
    路透CRB指数不断创出新高,意味着全球经济必须在资源方面投入越来越多的成本。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严重资源依赖的国家而言,意义巨大。
    众所周知,尽管中国已经实现经济持续增长20多年,但中国经济依然严重依赖于政府投资与出口,粗放式投资所衍生出的投资效率不高问题导致对能源、铁矿石、农产品等各种商品的需求暴涨。中国本身的资源存量无法支撑其需求,许多商品都必须通过国际市场进口,如果这些进口商品价格不断拉高,那中国经济怎么办?单纯计算石油或铜涨价一美元会给中国带来多大的经济损失已经失去原先的意义,我们需要更宏观地来看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问题。
    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之下,首先反映的是中国在商品定价权方面的缺失。目前,全球市场已经形成了“中国现象”:凡是中国需要进口的大宗商品,其价格必然暴涨;凡是中国出口的大宗商品,其价格必然暴跌。所有与中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商品,其定价权基本都由纽约、伦敦而不是上海所掌握。怎么办?继续推进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是一条路,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问题。
    回到中国的经济现实中来,全球范围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对中国经济将会产生一个极其严重的后果:通胀将可能会与通缩并存。一方面,由于农产品、能源、矿石等均属于基础原料,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成本压力会层层传递并向上游产业扩散,并最终在消费产品的价格上体现,各类消费品价格不断拉升,极有可能对中国经济形成非常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另一方面,受行业竞争格局、产业链上下游制约等因素影响,部分产能过剩、在产业链条上处于劣势的产业,其成本压力无法转嫁给消费者。中国大部分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成本,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极有可能打破中国企业的这种竞争优势,这些企业极有可能因此而被迫停业或破产,从而有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紧缩威胁。(经济)


[更多详细数据,请使用钢联数据]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