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适应市场迎接入世挑战

--加入WTO莱钢面临巨大挑战和机遇

2001-12-04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在二十一世纪第一年,中国加入WTO,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面对挑战,才可能有机遇。我们面临着三个巨大的考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内市场巨大变化的影响和不对称发展提出的特殊要求。只有积极面对考验,才能有突破和创新;只有主动迎接挑战,才能抓住发展机遇。我们要按“三个代表’’的要求,从莱钢的实际出发,提出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实现新发展,再创新辉煌。
     近年来,莱钢通过股份制改组改造和股票上市,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国际、国内先进企业在企业组织、管理、生产、经营等方面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莱钢置身于国际市场的大环境中,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面对世界经济领域内的这一重大变化,如何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把握机遇,探索出一条适应莱钢生存与发展的新路子,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壮大企业实力,顺利实施莱钢做强做大的发展战略,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为此,集团公司组织部分处室的有关人员,就入世后我国钢铁工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入世对莱钢的利弊分析以及我们的应对措施,进行了较为细致地分析研究,并结合最近集团公司
    召开的“应对入世座谈会”上有关处室领导的发言,形成了这份报告,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加入WTO莱钢面临的挑战。
     首先是面临国际竞争力的挑战。虽然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很低,人均GDP还远远落后发达国家。
     第二是面临企业素质不高的挑战。以我国钢铁行业为例来说明,虽然产量规模已进入世界前列,但企业的总体资产质量很低、收益很低、赢利很低。同时,经营业务限制很大,服务停留在表面上。顾客群信用度较低。
     第三是面临法律的挑战。中国目前有很多法律、法规、政策和指令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难以同国际接轨。
     第四是观念上的挑战。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政企分开难以避免,政府行为企业化,国有企业的“官本位”及民营企业式的“家族”经营管理不符合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难以同国际企业对接。
     第五是面临人才的挑战,国际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竞争,为降低成本,跨国公司将以各种方式争夺国内企业人才。人才济济的国有企业面对现实流失人员增加,人才流动速度加快。
     加入WTO,莱钢面临巨大挑战。
     我们在面对国内外挑战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莱钢的科学观念更新,战略管理作用,市场.中心理念,效率绩效评价,系统管理创新,核心技术产品,再造学习型组织,核心竞争力提高等等方面与中国加入WTO不适应。如主要表现在:技术装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创新与发达国家钢铁工业相比有很大差距。
     一是代表钢铁工业工艺技术水平的一些主要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莱钢连铸比今年1-9月份是68.42%,而日本、韩国在95%以上。
     二是总体技术装备水平相对较低;.集约经营相对较弱。
    三是钢铁产品质量相对较低,钢质纯净度较低,有害气体和杂质含量较高,性能的均匀性、稳定性较差,表面质量和包装质量低等。生产标准相对较低,我们的轴承钢还在用68标准进行生产。
    四是钢铁产品生产专业化程度低,螺纹钢、带钢,优钢、型钢都能生产,规模小,竞争力弱。
     五是生产成本竞争力较低,根据国际劳工局的报告,不包括中国大陆,1996年,全球钢铁工业平均实物劳动生产率为182吨/人?年。中国钢铁企业1998年实物劳动生产率54.6吨/人?年,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9%,莱钢今年1-8月份实物劳动生产率为55.22吨/人?
    年。
     二、入世对我国钢铁工业的影响
     (一)面对现实的有利机遇:
     l、有利于扩大我国钢铁产品出口。入世后,我国可以无条件地享受世贸组织的有关待遇,对外出口机会将会提高,特别是对新加坡、 印度等高关税国家的出口将十分有利。其中像线材、中小型材、板材、焊管等普通钢材,出口的潜力更大一些。
     2、有利于及时调整我国冶金外贸政策。入世后,可以获得世贸组织所拥有的世界贸易资料,包括各缔约国的贸易政策、法规和贸易统计资料等。这将便于我们及时了解各国冶金产品贸易动向,及时调整我国冶金外贸的战略和策略。
     3、有利于维护我国冶金外贸权益。入世后,当出口钢材受到国外反倾销时,可借助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公正地解决问题,避免或减轻受损害的程度,为我国争得比较稳定的外贸环境,维护应有的权益。
     4、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利用世界资源。我国钢铁工业存在着铁矿、锰矿、废钢、焦煤等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入世后,可以利用国际贸易有关规定,扩大进口资源的渠道,为我国钢铁工业提供多元化的,稳定的进口资源基地。
     5、有利于我国钢铁企业融入国际市场。入世后,我国钢铁企业将直接走上国际竞争的大舞台,进一步拓展参与公平竞争的贸易机会和市场空间,这将有利于国内钢材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利于钢铁企业观念转变,从而进一步提升钢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面对现实的不利挑战:
     1、关税降低对钢铁工业的影响。入世后,中国钢铁产品进口平均关税(算术平均值)将从目前的10.58%降至8.07%,平均每年降低0.5%,对国内钢铁市场将产生一定的冲击。如:来自韩国、台湾的热轧板卷;日本和韩国等国的特钢和不锈钢产品等。
     2、取消进口限额对钢铁业的影响。入世后,将取消进口限额的控制,并在2005年前取消钢铁产品的核定经营,这将对我国钢铁市场产生较大的冲击。据了解, 国内有很多外资、合资企业和生产企业在大量申请进口钢坯,在国内成材(主要是线材和螺纹钢),短期内将会产生进口冲击。特别是东欧的低价钢坯与建材,韩国、台湾的热轧板材等。
     3、对行业效益的影响。钢铁产品生产成本与独联体国家相比还有250-300元的差距,入世后会对我国钢铁业产生较大冲击。与主要国家进口钢材到岸成本比较,尽管我们部分产品成本有优势,但在质量上的差距尤其是高附加值产品质量上的差距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成本方面的优势。这些将对钢铁行业的整体效益产生负面影响。
     三、入世对莱钢产品及原燃料的影响
     (一)对莱钢产品的影响
     莱钢目前的主导产品有:H型钢、热轧窄带钢、螺纹钢、轴承钢、齿轮钢、粉末冶金等。入世后,国外钢铁产品首先进入沿海地区,必将对莱钢产品在沿海市场的占有率产生不利影响,对比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同时,莱钢的主导产品由于各自市场环境变化的不同,所受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
     1、H型钢入世后,莱钢主导产品中受冲击最大的就是H型钢。由于国际市场产能、产量和价格的压力,我公司H型钢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①入世后H型钢所面对国际国内形势
     从国际市场看,H型钢明显供大于求。欧洲供需基本平衡。美国年生产能力450?500万吨,由于受进口冲击,实际生产量仅维持在350万吨左右。加拿大虽不生产H型钢,但每年热轧H型钢的年需量约40万吨,主要用于加工后出口到美国市场。
     对中国H型钢冲击较大的将是日本、韩国。日本年生产能力达到600万吨,其国内的最大消耗量为400万吨/年,产能明显大于需求,需要出口。韩国的H型钢年生产能力为300-350万吨,年需求量约在100-150万吨,资源严重过剩,目前韩国正以全球的最低价格抢占国际市场。韩国、日本期待中国“入世”后,抢占中国的H型钢市场。
     东南亚H型钢市场尽管容量较小,价格也低一些,但仍然有一定的空间。今年前8个月,莱钢出口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国家H型钢1.7万吨,据市场调查,东南亚国家的H型钢需求还将逐渐增加,市场前景看好。
     国内市场,由于马钢产品规格下延与莱钢产品形成重叠,马钢已成为莱钢的主要竞争对手,从市场开发力度、产品的外观质量以及市场占有率等方面来看,与马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另外,由于国家对H型钢采取的保护措施,国内H型钢一直处于比较高的价格水平。入世后,H型钢所面临的主要压力就是质量和成本方面的问题。
     ②莱钢H型钢生产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产品质量,尤其是表面质量欠佳。
    ● 产品成本高,在低价格竞争中无法占据优势。
    ● 产品技术含量低,产品系列不配套。目前我公司只生产Q235B、Q345B的中小规格H型钢,耐候、耐火、异型等高附加值产品尚未开发,在配套销售上存在问题,不利于参与市场竞争。
     ●生产时有波动,不利于按时交货。 目前我公司的型钢生产仍然不稳定,生产经常出现波动,对按时保质保量地交货会产生影响,而这一点,在入世后将会严重影响莱钢的市场信誉。
     ③莱钢H型钢生产经营的应对措施
     ● 建立并严格执行企业内控标准,切实提高实物质量,尽快解决表面锈蚀问题。
     ●通过力口强管理和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对照国际先进指标,挖掘莱钢H型钢成本潜力,尽快形成我们的成本优势。
     ●大力开发新产品,如耐候、耐火、特殊用途的异型H型钢等,尽快形成我们的技术优势。
     ●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及时开发市场需求的国外标准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加强生产组织管理,保证按时保质保量的交货。?
     ●注重代理销售、 电子商务等新的营销方式,逐渐与国际营销相融合。
     ●继续力口大对钢结构住宅的开发力度。我国钢结构住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大力开发钢结构住宅不仅可壮大我们的非钢产业,而且能有效地拉动我公司H型钢的销售。加入WTO后,我们要积极谋求与国外钢结构厂商的合作,引进技术、人才和资金,力争成为中国一流的钢结构企业。
     ●积极承揽国内外工程,促进本公司钢铁产品,尤其是H型钢的销售。
     2、螺纹钢
     螺纹钢是我国需求量最大的普通钢材之一,也是几年来国内钢材市场中竞争最激烈的产品之一。由于多年来的激烈竞争,价格连续下滑,为国内市场筑起了一道抵挡境外产品的“低价长城”。入世后,即使消除进口配额,按照现在的价格水平,也不会对中国的螺纹钢市场造成多大的冲击。
     入世后中国螺纹钢市场仍是供大于求,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大批地方中小钢厂、乡镇钢铁企业相继投产,又纷纷扩大生产能力,更加剧了螺纹钢市场的竞争。根据国际上的发展趋势,为避免与其他厂家在低档次上竞争,莱钢应利用技术装备的优势,重点发展以400MPa以上热轧带肋钢筋为标志的新一代产品,并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同时,莱钢螺纹钢面临一定的增加出口的机会,应及时抓住这一机遇,努力扩大海外市场。
     3、热轧窄带钢
     国际市场: 窄带钢的生产在国外正逐渐减少,保留生产的窄带轧机多生产优质合金带钢、特殊钢。只有少数企业发挥存量资产投资少、成本低的特点,继续生产普碳带钢。
     国内市场:热轧窄带钢由于投资少、见效快,90年代以来得以迅猛发展,生产企业达40家之多,这些企业年产窄带钢从70万吨到几万吨不等。今年, 我国窄带钢的产量高速增长,上半年产457.03万吨, 同比增产82.46万吨,增长22.01%。就目前情况来看,国内热轧窄带钢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根据国际发展趋势,作为补充材料的窄带钢, 随着卷板市场的饱和,将会被逐渐淘汰。
     加XWTO以后, 由于我国的卷板将会受到较大的冲击,进而会影响到窄带钢产品:
     (1).由于目前我国的卷板价格要高于国外同类产品的价格,入世后,我国的卷板价格肯定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到时窄带钢的价格必然会受到较大的拖累,使本已低迷的价格雪上加霜。目前,河北带钢已经跌至1950元/吨,为历史最低点;国内卷板价格在2250-2300元/吨左右;国际市场卷板FOB价近期为180美元,合人民币1500元/吨。
     (2)加入WTO以后,随着国外质量好、价格低的热轧卷板的大量涌入,以及国内热轧卷板产能的提高,将加快改变热轧宽带供应不足的局面,届时窄带钢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缩小, 市场前景不容乐观,国内卷板、带钢价格还将下跌。
     由此可见,入世后我公司带钢经营将经历更为艰难的历程。为此,我们应密切关注入世后的市场走向,尽早开发更宽、更薄以及合金化的新产品。
     4、轴承钢
     我国现有轴承生产企业1500多家,2000年共生产轴承30亿套,消费轴承钢约为76万?80万吨。今年上半年全国轴承钢产量已达到41.8万吨,高于上年的30.7万吨,同比增长7%。如果下半年各钢厂生产量仍能保持这个水平,全年轴承钢产量将会达到83万吨。现在国内轴承钢市场发展比较平稳,供需基本均衡。上半年,我公司共生产轴承钢0.74万吨,只占全国产量的1.7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轴承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总体上看,与瑞典、 日本等发达国家产品相比仍有差距。我国轴承行业竞争力的提高要求轴承钢产量要增加,质量要上新台阶,特别是在纯净度、碳化物不均匀性及钢材外观质量等方面缩小同国外同类产品的差距。中国加入WTO后,世界轴承制造业将从美国、西欧、日本等向中国、印度、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轴承行业发展的机遇要大于挑战,必然会带动轴承钢市场的需求。
     入世后,我公司轴承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质量和标准问题。会越来越大,对轴承钢的质量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我公司目前轴承钢的实物质量指标仍明显落后于国内同类企业,无法满足市场的要求。鉴于此,入世后,我公司应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开发新国标(GB/T18254-2000)和一些符合国外标准的产品,更多的取得国外产品的认证,提高产品质量将是我们入世后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此外,可以适当扩大我公司轴承钢的生产规模。
     5、齿轮钢
     现在全国齿轮钢产量为50万吨左右。据初步调查,我国齿轮钢没有出口,也没有直接进口。因此,目前国产齿轮钢从数量上可满足国内汽车及工程机械的需要。2000年,我公司共生产20CrMnTi共计42123吨,20CrMnTiH共计42000吨,15-40CrNiMo共计123吨,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8.71%、26.67%、0.72%。
     汽车工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为钢铁工业带来了很大的市场。入世后,我国汽车工业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汽车的增长速度虽有所减缓,但车型不断更新,使新型齿轮钢的产量已有相当程度的增长,20CrMnTi~g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始有所改观,观在中国新建多条汽车齿轮生产线,并分别从德、日、美、意、法等国家引进了相应国家的齿轮用钢,观在已经批量生产的新型齿轮钢主要有:碳素结构钢、 Cr?MoMn?Cr钢、Mn?Cr?B钢、Cr
    ?Ni?Mn钢、Cr?Ni?Mo钢、Cr钢和含Cr钢,但从以上的统计可以看出,我厂仍以生产20CrMnTi为主,品种相对单一。入世后,我公司齿轮钢基本上不存在进口产品的冲击,因此我们要立足国内市场,解决目前的品种、质量和成本问题。
     6、粉末冶金
     莱钢集团公司通过承担国家“863”项目《轿车用高性能水雾化粉末材料的规模化生产技术》,现已开发出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的高性能还原铁粉、水雾化纯铁粉、水雾化合金钢粉、随着入世后我国高精尖轴承的产量的增加,对洁净轴承钢的需求扩散性合金钢粉等高性能的钢铁粉末产品,这些产品在国内尚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未来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近年来,科技进步带动了粉末冶金制品市场需求量的增力口。从1991年至2000年,我国粉末冶金机械零件产量的平均递增率为16.5%。同时,粉末冶金材料在工业发达国家更是备受青睐, 以轿车为例,工业发达国家每辆轿车用粉末冶金构件约120种,计12?14kg。入世后,一方面,粉末冶金及制品出口量将会大幅度提高,并且随着我国汽车、家电等相关行业的出口量的增加,也会间接带动粉末及制品的出口。另一方面,我国将进一步对外开放,国际间的交流也会进一步扩大,随着各种专利限制的放开和技术引进手续的简化,与国外的合资、合作也将会更加优惠。因此,加)~WTO将会给我国粉末冶金行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面对入世,我们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实施4万吨钢铁粉末生产线的项目,尽快扩大规模,壮大实力。 二是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在雾化钢铁粉末的质量、 品种上下功夫,形成自己的优势产品,寸丁造名牌,不断适应入世后的竞争形势,增强与国内外大公司的抗衡能力。三是加强对营销策略的研究,采取更加灵活的销售机制,加大销售力度,扩大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尤其要下大力气开发江苏、浙江、重庆等粉末制品大户的雾化粉市场,力争到“十五”末市场占有率达
    到35%以上,为将来4万吨雾化粉的销售奠定基础。四是积极利用入世后的有利条件扩大出口、引进外资或技术。五是尽快开发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市场前景广阔的粉末冶金制品,如轿车用构件等。
     (二)对原燃料的影响
     入世后,对莱钢热线生产所需大宗原燃料:铁矿石(粉)、废钢和煤影响不大:1、铁矿石:我省炼铁生产能力将有较大幅度提高,潍坊钢厂炼铁高炉即将投产、济钢大高炉也正抓紧建设、莱钢也准备扩大炼铁生产能力,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莱钢周边地区铁矿石资源的争夺。莱钢每年大约进口90万吨铁矿石,在国外有比较稳定的矿石供应基地,入世对莱钢的铁矿石进口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2、废钢:由于周边地区新上的电炉正与莱钢争夺废钢资源,近几年国内采购的废钢价格持续居高不下。莱钢正在考虑购买边贸废钢和直接从国外进口废钢,解决废钢短缺的问题。另外,由于边贸废钢和进口废钢价格较高,还可考虑从印度进口海绵铁代替废钢。
     3、原煤:虽近期原煤的价格会有一定的波动,但预计入世后,将有利于中国原煤的出口,国内原煤价格将维持较高水平。
     四、入世后企业管理形势分析
     入世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更具一般意义的市场经济的特征,各种竞争规则将与世界接轨。面对新的市场形式,我们在企业管理上优势表现在:
     1、成功地实施了低成本战略。近几年,莱钢对照同行业先进指标水平,找差距定措施,通过加强管理,大力挖掘各方面的潜力,成功地实施了低成本战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0年较1999年可比成本降低1l。28%,大大地降低了莱钢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炼钢厂创建学习型工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正在全集团公司范围内推广。炼钢厂引进学习型组织理论,创建了学习型工厂,提高了企业的学习力,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各种经济技术指标不断上台阶、上水平。炼钢厂创造的管理经验正在全集团乃至全省冶金系统推广。
     3、炼铁系统优化大纲的实施已显露出良好的态势。目前,紧紧围绕《大纲》要求开展工作,入炉料质量进一步改善,高炉生产稳定顺行,各项技改技措项目进展顺利,高炉产铁量、平均利用系数、喷煤比、入炉焦比、烧结矿筛分指数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都达到《大纲》要求,取得了显著效果。
     所有这些都为今后进一步扎扎实实搞好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莱钢制定的《提高莱钢核心竞争力实施纲要》、《电炉系统核竞方略》、《质量振兴实施计划》即将实施,必将进一步丰富莱钢管理创新的内容。但是同时也应看到,莱钢的管理现状对入世后参与市场竞争还有很多的不适应:
     1、现代企业制度还不规范。虽然莱钢总厂于1997年独家发起设立了股份公司并成功上市,1998年莱钢总厂又改制为莱钢集团有限公司。从形式上讲,莱钢已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从目前的内部运作看,还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还没有完全转轨。
     2、管理还比较粗放。近几年莱钢狠抓“严细实”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集团公司整体管理仍比较粗放,没有进行更大系统的整体优化。
     3、营销机制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4、对员工的管理还停留在人事管理阶段,没有实施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
     五、应对入世需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入世规则教育,提高全员竞争意识
     掌握世贸规则,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前提。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许多员工观念落后、竞争意识淡薄、缺乏创新精神,特别是对WTO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平均主义、依赖思想还没有得到彻底地根除,近年来子公司亏损面居高不下等现象,就足以说明这一点。观念的滞后严重制约着集团公司改革与发展的进程。 因此,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应对入世的挑战,就必须加强包括入世规则在内的形势教育,提高全员竞争意识。一是要加强入世规则的学习与研究。各单位、部门要认真学习研究WTO的有关知识,熟悉WTO竞争规则以及入世后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化,结合本单位生产经营实际,制定具体的应对措施。二是要加大入世宣传力度,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利用各种媒体对入世规则、行业形势、特别是集团公司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入广泛的宣传; 可采取成立讲师团到各单位做入世报告,聘请专家学者到莱钢举办入世知识讲座,开展以应对入世为主题的大讨论等有效措施,教育引导职工统一思想, 认清形势,增强竞争意识和生存意识,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三是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按市场经
    济规律和国际规则搞好生产经营,促进经营管理方式尽快与国际接轨。
     (二)建立科学快速的决策机制
     为适应入世要求,企业必须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快速反应系统。
     一是成立战略决策委员会。其目的是要使企业的决策由权利决策变知识决策。 因此,企业科学决策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即如何使决策者有知识、有信息;如何使有知识、有信息的人参与决策过程。战略决策委员会是经营决策的最主要的咨询机构。
     战略决策委员会作为决策体系,是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实现权利与知识相结合的方式,其成员应由决策层同社会上在企业管理、经济学、法学及各种产业方面的知名人士组成。战略决策委员会应了解经济全球化及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切实把握宏观经济政策、本行业关键技术的发展方向,企业主导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地位和变化趋势,全面分析、掌握自身及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战略决策委员会确定的发展战略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突出主业发展、核心业务能力的培育和整体优势的发挥,有利于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和形成本企业的竞争优势,并根据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
     二是明确市场部的情报信息综合管理职能。市场的竞争已经不是大吃小, 而是快吃慢。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要立于不败之地,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对市场信息的搜集、整理、研究,对政府政策的研究以及在研究的基础上迅速做出应对对策。如企业卡特尔研究、配额、监管和非正规限制研究、政府补贴研究、反倾销研究、分销壁垒研究、政府采购研究等。
     三是建立决策约束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包括:要研究并建立对选择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和对经营管理者的激励机制等;约束机制主要包括重大决策责任制度、用人失察责任追究制度、经营管理者引咎辞职制度、勤政廉政责任制等。
     (三)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适应国际竞争的科学管理
     体制
     把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作为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基础,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遵循“存量旧体制,增量新体制”的原则,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搞好存量资产的重组和优化配置,努力解决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体制性障碍。
    一是在加快公司制改革的基础上,规范子公司一级的法人治理结构。包括健全子公司董事会,向子公司委派外部人员为主的监事会,完善子公司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基本职责和议事制度;认真落实可追溯的决策责任制度、产权管理和代表权管理制度,逐步规范子公司运行机制。同时,要推进子公司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探讨社会资金和外资参股,以降低投资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是进一步明确母子公司的责任和权利,完善以资产为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关系。集团公司作为战略决策中心,要建立健全科学的重大决策程序,突出集团公司在投融资、产权管理、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职能。各子公司作为利润中心,应以提高盈利水平为主要目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同时,保证母公司投入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完成投资回报任务。在自主经营和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集团公司要给予应有的权利,以充分调动各子公司的积极性,提高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能力和整体盈利水平。逐步形成既能发挥集团整体优势,又能促进各子公司面向市场的科学运行机制,
     三是加快管理机构和组织结构改革步伐。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机关机构改革步伐,努力提高办事效率。按照“充分授权、合理组织”的原则,整合企业有效的管理资源,促进管理组织“扁平化”,进一步明晰管理关系,缩短管理链条,优化内部组织结构,促进管理重心下移,建立起灵活高效的、逐步与国际接轨的规范化管理新机制。
     (四)进行物流优化与整合,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现代物流泛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 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物流被认为企业在继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 增长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当前,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成立莱钢现代物流管理部,负责莱钢物流的优化与整合工作。企业的物流,主要包括供应物流、生产过程物流和销售物流。 二是聘请社会上物流专家,对莱钢的物流进行诊断,提出莱钢物流优化整合方案。物流管理人才在我们国家还是紧缺人才,莱钢更没有这方面的专家,必须借助社会机构的力量,帮助莱钢进行物流优化,培养物流专业人才。国家经贸委于今年七月份建立了物流企业联系网,定期指导企业进行现代物流管理创新。莱钢要抓紧进行现代物流创新工作,争取早日进入国家经贸委的物流企业联系网,取得国家经贸委的支持,享受有关政策待遇。
     三是建立物流优化与整合的数学模型。物流优化数学模型类似于企业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一个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将生产企业的原燃料采购、生产过程的半成品转移及产品销售至用户的全过程进行系统优化, 以从更大范围内优化企业生产成本。利用物流优化数学模型进行物流优化,实观莱钢物流管理整体创新。莱钢建立物流优化系统,可在现有企业MIS系统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改造,这样既可以做到充分发挥莱钢MIS系统的作
    用,又可以节省大量的投资。
     (五)突出营销战略地位,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营销机制
     入世后,要高度重视市场营销能力的培育,突出营销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战略地位,建立适合全球化经济要求的新机制,以提高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一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营销组织机构。按专业化分工的要求,组建专业营销总公司,承销集团公司的产品。并按产品、分区域在营销总公司下设营销分公司。组建4-5个经贸股份有限公司,既可以经营莱钢钢材,又能经营其他厂家的产品,进一步提高集团公司的盈利水平和驾驭市场的能力。
     二是要加强市场分析研究,把握市场发展趋势。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市场变化的规律,力争超前预测,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取得市场主动权。另一方面,要细分销售区域,找准目标市场,高度重视500千米销售半径市场,充分考虑运输费用对销售的影响,进一步提高莱钢产品在周边地区的市场占有率。
     三是要制定灵活的销售策略,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全新的服务理念,将“用户满意”作为全体员工工作的最高准则,通过严格履行合同,建立快速的用户信息反馈机制,不断改善服务质量,以良好的市场信誉赢得市场。同时,及时借鉴本行业的一些通行做法,如实行按地区定价,增加批量优惠和运输补贴、风险期等,提高企业的信誉和用户对我们的忠诚度,扩大市场份额。
     四是要力口大对营销管理的改革力度。一是对营销部门的考核应以销售赢得的效益为依据,促进销售部门加大对高附加值产品的销售力度,通过实行以销定产,推动生产部门生产更多效益好的产品,进而实现集团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对销售人员实行按吨钢对莱钢的边际贡献进行提成(含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工资费用等),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三是成立H型钢销售部,增加大H型钢的销售力度。
     五是要进一步拓展营销渠道。积极探索运用电子商务等先进的营销手段,不断改进我们的营销方式。同时要重视与钢材流通企业及代理商的合作,适应国际化的趋势,进一步完善代理制。
     (六)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充分挖掘人力资源优势。
     一是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组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莱钢的人力资源实施全面系统地管理,彻底打破员工的身份界限,摈弃现存的人力资源按身份管理的局面。要逐步推行职业经理制度,实现管理职业化;推行首席工程师制度,实现技术专业化。
     管理专业化要求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职业经理必须系统学习现代管理知识,能跟踪世界管理前沿理论,掌握现代管理的技能和方法。它可以不是技术专家,但它必须是管理专家,要具有组织技术专家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能力。职业经理人在国内不多,莱钢更少,争取在二至三年内使各子公司的经理具备职业经理人条件,同时要有计划地培养莱钢职业经理后备队伍,今后聘任子公司经理要将是否具备职业经理资格作为必要条件进行考虑。
     走技术专业化道路,发挥技术专家在技术决策中的作用。目前的主要工作是给技术人员提供更多的技术发展机会,探讨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有效形式,鼓励技术人员钻研技术,而不要因在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为莱钢做出了贡献,就转向行政管理工作。
     二是制定莱钢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根据莱钢发展的战略要求,结合莱钢目前的人员知识结构,制定莱钢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树立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观念,按照“十五”培训规划的要求,对员工普遍进行一次培训,强化入世知识教育。对中层以上管理及高级技术人员要重点培训工商管理、世贸组织的各项原则及各种游戏规则等知识,重点培养一批与国际经贸接轨的高层经营管理人员。
     三是构筑集团内部人才竞争策略。要改进对领导者的考察方法、 内容,要建立科学的领导能力评价体系和方法,并坚决贯彻落实,解决领导“能上不能下”的问题。完善激励手段,实现激励体系的多维化发展,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千方百计激发集团内部人员的创造力;同时根据工作需要,不拘形式吸引外部人才。
     (七)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适应能力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我们应对入世的首要任务,也是莱钢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除了要认真组织实施集团公司《提高莱钢核心竞争力实施纲要》外,还要突出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强化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按照《方案》中确定的核心产品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发挥我们的技术优势和工艺优势,对现有产品进行重新整合与合理定位,优化生产工艺,精心组织生产, 坚决摆脱“大而全”的状况,打破“万能化”工厂的格局,以专业化产品为龙头,选用最合适的专用工艺、技术、装备,形成最佳化的专业化生产线,我们要根据钢铁工业发展趋势、周边市场形势和莱钢的实际情况,形成H型钢、螺纹钢、带钢、锚链钢、轴承钢、齿轮钢、优碳圆钢等产品的生产基地,并围绕专业化产品,在人力、资金、物资、信息、管理等方面创造条件,使莱钢成为某一个或几个专业化产品的精品基地,形成莱
    钢的拳头产品,打造莱钢品牌,提高企业知名度。
     二是要坚持不懈地实施低成本战略。首先,将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定位于世界先进水平,通过实施成本系统优化和指标提升攻关活动, 坚持科学的用料方针,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有效措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体现莱钢的成本优势。其次,按照市场、效益、生产能力最佳组合的要求,按照 “两个优先”的原则,即: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产品优先安排生产:消耗低、成本低的生产线优先安排生产的原则,积极主动地力口快公司内部产
    品结构、工艺结构的调整,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品品种规格的专业化分工。
     三是要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在全面实施创新管理的基础上,突出技术创新的战略地位,加大科技投入,建立起集钢铁产业、配套产业和配套技术为一体的科技创新实体,瞄准国际高科技发展趋势,推进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用”结合,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并尽快形成产业化。同时,积极采用先进实用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完善、优化生产工艺,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尽快实观“全一火”成材,推进工艺技术及产品的升级,使我们的生产经营向专业化、高起点、大批量的集约化生产方式转变,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实力。
     四是积极创建企业的核心文化。提炼莱钢文化精髓,凝造团队精神,创建适应国际环境的学习型组织,形成具有莱钢特色的企业文化,为莱钢的长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